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力桩非线性全过程分析及控制性设计——综合刚度原理和双参数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吴恒立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1年第B11期77-82,共6页
用综合刚度原理和双参数法灵敏地计算了推力桩的非线性全过程 ,并给出了控制性设计参数 .本文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推力桩计算方法的研究》部分内容的介绍 ,但略有发展 .
关键词 桩基 推力桩 非线性全过程 综合刚度原理 参数 控制性设计 设计参数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内撑式支护结构计算的综合刚度和双参数法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林靖 戴自航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91-895,共5页
将吴恒立提出的用于合理计算桩顶作用水平集中荷载的推力桩的综合刚度原理和双参数法,延伸应用于作用有水平分布荷载(土压力)的深基坑围护结构上,提出其杆系有限元数值解法,对一深基坑内支撑式支护结构实例的开挖和支护过程中的各个工... 将吴恒立提出的用于合理计算桩顶作用水平集中荷载的推力桩的综合刚度原理和双参数法,延伸应用于作用有水平分布荷载(土压力)的深基坑围护结构上,提出其杆系有限元数值解法,对一深基坑内支撑式支护结构实例的开挖和支护过程中的各个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由实测位移试算反分析得到了合理的墙-土的综合刚度和地基土抗力双参数,与现有方法计算结果对比表明,该方法能使所得结果更接近实测值。从而说明,综合刚度原理和双参数法的杆系有限元数值解能更为可靠的计算深基坑内支撑式支护结构,具有参考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内支撑 综合刚度 参数 杆系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刚度双参数法抗滑桩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胡焕校 刘静 吴海涛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15,共5页
基于综合刚度原理和双参数方法,提出了进行抗滑桩全桩位移和内力计算的有限差分法,推导了相关公式,编写了实用的计算和图形处理程序。由程序实例计算图形处理结果,探讨了滑坡推力分布形式、双参数m和1/n,以及不同桩底条件对抗滑桩位移... 基于综合刚度原理和双参数方法,提出了进行抗滑桩全桩位移和内力计算的有限差分法,推导了相关公式,编写了实用的计算和图形处理程序。由程序实例计算图形处理结果,探讨了滑坡推力分布形式、双参数m和1/n,以及不同桩底条件对抗滑桩位移和内力的影响,对抗滑桩的设计具有指导作用,有效提高了抗滑桩设计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综合刚度原理 参数 有限差分 位移 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力桩计算的综合刚度双参数法B样条函数解 被引量:1
4
作者 符国平 宁跃文 《安徽建筑》 2009年第3期92-94,共3页
针对现有综合刚度双参数法计算推力桩的幂级数解析解和有限差分法公式较为冗长、编程不便和查表手算较为繁冗的不足,文章结合解析解反算桩-土综合刚度和地基系数的双参数,采用B-样条函数能量配点法进行桩身位移、侧土抗力和内力计算的... 针对现有综合刚度双参数法计算推力桩的幂级数解析解和有限差分法公式较为冗长、编程不便和查表手算较为繁冗的不足,文章结合解析解反算桩-土综合刚度和地基系数的双参数,采用B-样条函数能量配点法进行桩身位移、侧土抗力和内力计算的新方法。实例计算表明,该法方便可靠,对于推广综合刚度双参数法在推力桩计算工程中的应用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桩 综合刚度 参数 样条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桩横向荷载试验的综合刚度—双参数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田明 孙力丹彡 《兰州铁道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56-58,共3页
利用桩土综合刚度原理和双参数法对横向受力长桩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确定α,EI,1/n等参数,可使桩在地面处的挠度、转角、桩身最大弯矩及其位置的计算值同时与实测相符.
关键词 长桩 横向荷载试验 参数 综合刚度原理 综合刚度-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刚度原理水平承载桩计算的改进方法
6
作者 汪宏 曹骞 《港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24,共5页
目前应用的综合刚度原理双参数法所推导的公式,深度幂次数的取值范围受限,且与实际不符,加之对桩的计算没有结合实际进行分段,而是对整个桩取统一参数,造成桩的下半段计算误差较大。基于综合刚度原理,提出水平承载桩计算的改进方法,即... 目前应用的综合刚度原理双参数法所推导的公式,深度幂次数的取值范围受限,且与实际不符,加之对桩的计算没有结合实际进行分段,而是对整个桩取统一参数,造成桩的下半段计算误差较大。基于综合刚度原理,提出水平承载桩计算的改进方法,即先对桩的求解表达式中深度幂次数进行修正,推导微分方程的解,并进行实例计算;然后对桩进行分界点确定,运用反力积分法对桩的后半段进行计算。实例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用该方法不仅拓宽参数的取值范围,而且桩的后半段计算精度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刚度原理 参数 幂次数 反力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修正的双参数法求解桩基的水平内力
7
作者 曹骞 汪宏 《港工技术》 2012年第2期21-23,共3页
近年来关于桩基水平内力的研究已取得一系列新的成果,虽然采用多种方法计算的基桩水平内力与实测值比较接近,但其计算过程比较复杂,采用的计算参数多由土工试验得出,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为进一步简化桩基水平内力计算并提高计算精度,... 近年来关于桩基水平内力的研究已取得一系列新的成果,虽然采用多种方法计算的基桩水平内力与实测值比较接近,但其计算过程比较复杂,采用的计算参数多由土工试验得出,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为进一步简化桩基水平内力计算并提高计算精度,根据修正的双参数法和有限差分原理推导桩基水平内力的计算公式,可求得桩身各节点的水平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 水平内力 修正的参数 有限差分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观各向同性双参数地基上矩形薄板的弯曲 被引量:2
8
作者 何芳社 悦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5-760,共6页
弹性地基板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构件,对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工程中的大量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天然地基和分层碾压填筑而成的人工地基,采用横观各向同性地基模型更接近工程实际地基.本文将地基—板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利用最小势能原理... 弹性地基板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构件,对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工程中的大量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天然地基和分层碾压填筑而成的人工地基,采用横观各向同性地基模型更接近工程实际地基.本文将地基—板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利用最小势能原理,经过变分运算,推导建立了横观各向同性双参数弹性地基上矩形薄板弯曲的控制方程及其相应的边界条件.然后选取合理的挠度试函数,采用里兹法,对受横向荷载作用的四边自由矩形薄板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表明:通过与其他文献的结果对比,两者吻合良好.所用理论在研究地基板的相互作用中具有普适性,为横观各向同性双参数弹性地基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观各向同性 参数地基 最小势能原理 矩形薄板 里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长度推力桩双参数的确定
9
作者 丛玉胜 吴恒立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23-28,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中等长度推力桩双参数的确定方法,并且可以通过计算预估中长推力桩的桩底边界条件。
关键词 推力桩 中等长度 参数 综合刚度 计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锚拉式支护结构的有限差分算法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林靖 孙永佳 王志刚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6-282,共7页
为克服现行规范建议采用单参数m法的缺点,将分析水平推力桩的综合刚度原理和双参数法延伸至作用有水平分布荷载的基坑锚拉式支护结构变形和内力计算中,建立一种基于此原理和方法的改进的弹性地基梁有限差分算法。此外,为考虑动态施工过... 为克服现行规范建议采用单参数m法的缺点,将分析水平推力桩的综合刚度原理和双参数法延伸至作用有水平分布荷载的基坑锚拉式支护结构变形和内力计算中,建立一种基于此原理和方法的改进的弹性地基梁有限差分算法。此外,为考虑动态施工过程,引入增量法对各工况进行计算分析,并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反演出合适的综合刚度和双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水平位移和弯矩,均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而采用单参数m法却很难使支护结构的位移和内力同时较好地与实测值相符。文中反分析所得的综合刚度和地基抗力双参数,可应用于同一基坑工程相同结构或同一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和支护结构相似的设计计算,无疑可获得较现行单参数法更为准确的设计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拉式支护结构 综合刚度原理和双参数法 增量 有限差分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工程中的Conventional Pushover和Adaptive Pushover分析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芃 王来 刘艳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114-117,共4页
阐述了ConventionalPushover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出固定侧向力加载模式的缺陷;由于AdaptivePushover分析法考虑了结构刚度退化、高阶振型的影响、地震反应谱理论以及SRSS或CQC振型组合的综合作用,同固定侧向力加载模式相比,对结... 阐述了ConventionalPushover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出固定侧向力加载模式的缺陷;由于AdaptivePushover分析法考虑了结构刚度退化、高阶振型的影响、地震反应谱理论以及SRSS或CQC振型组合的综合作用,同固定侧向力加载模式相比,对结构受力状态的模拟更加准确。指出Pushover分析法尚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ve 分析 地震工程 反应谱理论 基本原理 刚度退化 高阶振型 综合作用 受力状态 侧向力 模式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横向动载的空心桩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永谋 闫强刚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10-15,共6页
应用综合刚度原理和双参数法对桩顶在横向动荷载作用下的实心桩和空心桩进行计算,通过改变截面形状和尺寸分别对相同直径的实心桩与空心桩和相同截面面积的实心桩与空心桩的挠度、弯矩、转角、剪力、土抗力集度进行计算.研究表明:空心... 应用综合刚度原理和双参数法对桩顶在横向动荷载作用下的实心桩和空心桩进行计算,通过改变截面形状和尺寸分别对相同直径的实心桩与空心桩和相同截面面积的实心桩与空心桩的挠度、弯矩、转角、剪力、土抗力集度进行计算.研究表明:空心桩比实心桩具有许多优点,如空心桩桩顶的挠度和转角较小,空心桩单位体积的承载力高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桩 综合刚度 参数 动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采育地区砾岩储层测井解释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郝以岭 周明顺 +1 位作者 高敏 朱亚洁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5年第2期41-47,共7页
受常规电法测井自身测量原理的局限,利用电阻率曲线在致密砾岩储层进行油水层的识别一直是测井解释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测井评价的关键是准确划分裂缝层段,有效识别溶蚀孔洞,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气测、录井等第一手资料进行油水层综合评价... 受常规电法测井自身测量原理的局限,利用电阻率曲线在致密砾岩储层进行油水层的识别一直是测井解释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测井评价的关键是准确划分裂缝层段,有效识别溶蚀孔洞,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气测、录井等第一手资料进行油水层综合评价。该文通过对华北采育地区致密砾岩体储层基本特征和电性特征的深入研究,找出了一套适合于该地区的储层参数计算方法,通过引入储层结构参数、次生孔隙指示参数等多个指示参数对砾岩体储层进行精细的描述,其成果已应用于储量计算及油田开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储层 技术探讨 华北 参数计算方 电阻率曲线 测量原理 测井 难点问题 测井评价 溶蚀孔洞 综合评价 电性特征 结构参数 次生孔隙 油田开发 储量计算 油水层 砾岩体 特征和 识别 致密 气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受载空心桩动力性能研究
14
作者 张永谋 杨敏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0年第12期141-145,共5页
该文阐述了采用综合刚度原理和双参数法,计算共振时桩在地面处的挠度和转角幅值,以及桩身最大弯矩的幅值及其发生的位置。再采用分析原理简单、便于编程的有限差分数值计算手段进行横向动荷载作用下桩身位移、侧土抗力和内力的计算。通... 该文阐述了采用综合刚度原理和双参数法,计算共振时桩在地面处的挠度和转角幅值,以及桩身最大弯矩的幅值及其发生的位置。再采用分析原理简单、便于编程的有限差分数值计算手段进行横向动荷载作用下桩身位移、侧土抗力和内力的计算。通过选择合理参数,计算出钢筋混凝土空心桩、实心桩在相同地质条件中相同水平动载作用下桩身的转角、位移及其最大弯矩,分析比较不同截面类型长桩的受力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刚度 参数 空心桩 横向动荷载 有限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荷载作用下长桩的合理截面形式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石庆瑶 王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01期650-654,共5页
利用计算推力桩的综合刚度原理和双参数法,选择合理参数,计算出钢筋混凝土空心桩、实心桩和矩形桩以及钢管混凝土桩这4种不同截面形式的推力桩在砂土、黏土和风化岩3种不同地质条件中相同水平推力作用下地面处的转角、位移及其最大弯矩... 利用计算推力桩的综合刚度原理和双参数法,选择合理参数,计算出钢筋混凝土空心桩、实心桩和矩形桩以及钢管混凝土桩这4种不同截面形式的推力桩在砂土、黏土和风化岩3种不同地质条件中相同水平推力作用下地面处的转角、位移及其最大弯矩,并验算混凝土桩的裂缝宽度以及钢管混凝土桩的强度,分析比较不同土质中的不同截面类型长桩在相同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为大型建筑结构的桩基础的合理截面形式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研究认为,砂土和黏土中使用空心桩较好,风化岩使用钢管混凝土桩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力桩 参数 综合刚度 截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城区船闸下覆管涵纵向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国华 连坦帅 +2 位作者 刘明维 贺林林 邹坤壹 《水道港口》 2022年第4期529-535,共7页
滨海城区船闸建设往往会出现船闸、引航道等水运设施横跨城市综合管涵的情况,影响市政管涵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分析船闸荷载作用下下覆管涵结构的受力变形规律。目前基于连续长管涵结构的纵向变形的力学模型无法考虑变形缝的影响,因此借... 滨海城区船闸建设往往会出现船闸、引航道等水运设施横跨城市综合管涵的情况,影响市政管涵的稳定性,因此需要分析船闸荷载作用下下覆管涵结构的受力变形规律。目前基于连续长管涵结构的纵向变形的力学模型无法考虑变形缝的影响,因此借鉴多跨连续梁的解析解法,在Winker弹性地基假设与管涵刚性体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初参数法的管涵纵向力学模型,此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数值结果拟合程度良好。地基刚度、管节长度与最大沉降差值之间呈指数型变化;增加地基刚度系数、管节长度,管涵抵抗不均匀变形的能力增加;管道刚度、船闸荷载与最大沉降差值之间呈线性相关,但管道刚度对管涵抵抗不均匀沉降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闸荷载 综合管涵 纵向力学模型 参数 地基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