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胸腰椎损伤综合分类法的建议(154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唐天驷 杨惠林 +5 位作者 洪天禄 朱国良 许立 陈荣发 刘丹 董天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2期49-51,共3页
通过对154例胸腰椎损伤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提出了综合分类法的建议.这种分类法应包括骨折类型、脱位率、椎管受压程度及截瘫分级四方面的内容。其中骨折,按其主要受伤暴力分为三型。即爆裂骨折、弯曲骨折和平移骨折.结果平移骨折... 通过对154例胸腰椎损伤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提出了综合分类法的建议.这种分类法应包括骨折类型、脱位率、椎管受压程度及截瘫分级四方面的内容。其中骨折,按其主要受伤暴力分为三型。即爆裂骨折、弯曲骨折和平移骨折.结果平移骨折截瘫发生率明显高于弯曲骨折。本文对其分别进行了描述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 骨折 综合分类法 脊柱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与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对甘肃省草地类型的划分初探 被引量:30
2
作者 马轩龙 李文娟 陈全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13,共7页
基于改进的空间要素插值方法,使用DEM海拔高程数据作为修正,在要插值的空间数据与协同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较高时,可以有效地提高插值结果的精度。对于年积温数据,其与DEM海拔高程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69,相关性较高,故使用DEM的协克里格方... 基于改进的空间要素插值方法,使用DEM海拔高程数据作为修正,在要插值的空间数据与协同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较高时,可以有效地提高插值结果的精度。对于年积温数据,其与DEM海拔高程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69,相关性较高,故使用DEM的协克里格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插值精度,4种插值方法的ME值排序为IDW<Spline<OK<CK。相比较OK法,CK法的插值精度提高了35%以上,故使用CK法对年积温空间数据库进行插值;对于年降水数据,其与DEM海拔高程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72,相关性较低,故使用DEM的协克里格插值方法并不能有效地提高插值精度,4种插值方法的ME值排序为IDW<Spline<CK<OK。OK法的插值精度最高,故使用OK法对年降水数据进行插值。在插值结果的基础上,利用GIS软件的叠加分析功能,计算出了甘肃省的湿润度K值空间数据库,依据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水热标准,对甘肃省草地类型的划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制作了甘肃省草地类型分布图。研究结果显示,甘肃省草地分为18个类,横跨了从寒冷到暖热5个热量级,极干到潮湿6个湿润度级。自陇东南向西北形成了森林-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半荒漠-荒漠等植被类型。山地系列自上而下,形成高山-亚高山-草甸-山地森林-草甸草原-典型草原等植被类型,基本上反映了甘肃天然草地发生规律和分布规律,并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综合顺序分类法 空间插值 天然草地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3S技术的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水热指标改进 被引量:9
3
作者 吴静 李纯斌 +1 位作者 张德罡 柳小妮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9-115,共7页
草地类型理论和类型划分是草地科学研究和经营管理的基础。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是有较高科学性的分类体系,但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引入3S技术时出现了水热条件的以点代面,以相邻生境代实际生境的问题,影响了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的准确性和... 草地类型理论和类型划分是草地科学研究和经营管理的基础。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是有较高科学性的分类体系,但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引入3S技术时出现了水热条件的以点代面,以相邻生境代实际生境的问题,影响了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的准确性和实际应用。通过对其问题的梳理,提出利用定量遥感反演地表参数以解决上述问题,即用面状的土壤水热指标数据替换点状的站点大气水热指标,旨在为我国草地的精确分类提供新的思路和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 定量遥感 土壤水热条件 3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新改进Ⅰ类的划分指标及其分类检索图 被引量:47
4
作者 胡自治 高彩霞 《草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1-7,共7页
根据全国2352个气象站30年以上的气候资料以及其他资料,对草原的综合顺序分类法第一级分类的热量级、湿润度级指标进行了修正,设计了新的分类检索图,将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草甸和沼泽)的天然草地,以及人工草地的类,纳入到统... 根据全国2352个气象站30年以上的气候资料以及其他资料,对草原的综合顺序分类法第一级分类的热量级、湿润度级指标进行了修正,设计了新的分类检索图,将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草甸和沼泽)的天然草地,以及人工草地的类,纳入到统一的检索图中,并可进行计算机检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综合顺序分类法 分类检索图 数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综合顺序分类法在青海草地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红梅 马玉寿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6-82,共7页
本研究统计分析了青海省50个气象台站1961-2006年的气象资料,利用改进后的综合顺序分类法划分了青海草原类型第1级-"类"。根据划分结果将全省草地划分为11类,基本符合青海草地类型分布特征,说明了改进的综合顺序分类法在青海... 本研究统计分析了青海省50个气象台站1961-2006年的气象资料,利用改进后的综合顺序分类法划分了青海草原类型第1级-"类"。根据划分结果将全省草地划分为11类,基本符合青海草地类型分布特征,说明了改进的综合顺序分类法在青海进行植被类型划分是可行的。选择刚察、玛多、格尔木3个有代表性的地区,统计分析了它们的湿润度K值和>0℃年积温的变化趋势,同时分析了草场的演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综合顺序分类法 草场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研究新热点:2008-202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7
6
作者 林慧龙 范迪 +1 位作者 冯琦胜 梁天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1-213,共13页
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grassland,CSCS)经过6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已成为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唯一的可数量化的草地分类系统。特别是2008年任继周等在Rangeland Journal专门著文... 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grassland,CSCS)经过60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已成为具有中国知识产权的唯一的可数量化的草地分类系统。特别是2008年任继周等在Rangeland Journal专门著文推介CSCS,开启了CSCS在国内外研究的新高潮。本研究以CSCS作为关键词从Wed of Science及中国知网等科技论文数据库检索得2008-2020年发表的中英文文献分别为48和29篇。通过系统梳理,获得最新的研究成果如下:1)将CSCS与国际公认的Holdridge Life Zone、BIOME4分类体系在全球尺度上进行对比验证,论证了CSCS在草地类型划分方面的突出优势;2)使用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的坡度、坡向和坡度变化率等因子修正传统空间插值法,引入海拔、坡度等变量的多元回归和残差分析插值法,有效解决高海拔和复杂地形所带来的气候数据插值误差,提高了CSCS的模拟精度,也为深入广泛的应用提供了方法论依据;3)基于CSCS发生学特征,研究草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现已在区域、全国及全球尺度上研究草地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为进一步的草地精细化分类管理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数据基础;4)热量状况和水分条件的组合是草原现象和过程的本质的因素,以CSCS为理论框架,用分类指标为参数构建草地第一性生产力(NPP)分类指数模型,该模型不仅揭示草地类型与其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内在联系,也为进一步研究地带性草地类型的生产潜力、草地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区域分布和全球分布提供了可能。在区域、全国和全球尺度上的比较验证可知,基于CSCS的草地NPP模型已发展成为草地生态系统第一性生产力评估及碳汇计算的新工具。未来CSCS研究亟待开展的工作主要有:1)完善CSCS亚类及型的定量分类体系;2)通过开发CSCS方法在草地营养载畜量和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等方面的应用,完善基于CSCS框架的草地精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 空间插值法 潜在植被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全球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大麦冬春性判定的综合顺序分类法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建林 栾运芳 +1 位作者 胡单 大次卓嘎 《大麦科学》 2005年第4期18-21,共4页
以田间不同播期试验的20个大麦品种为材料,对其低温处理天数、苗期生长习性和主茎叶片脉数变化 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品种春性的减弱而冬性的增强,苗期生长习性由直立向匍匐变化,低温处理 天数逐渐延长,主茎倒5叶与倒3叶的叶... 以田间不同播期试验的20个大麦品种为材料,对其低温处理天数、苗期生长习性和主茎叶片脉数变化 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品种春性的减弱而冬性的增强,苗期生长习性由直立向匍匐变化,低温处理 天数逐渐延长,主茎倒5叶与倒3叶的叶脉差逐渐减小。据此,提出依据苗期生长习性-低温-叶脉差进行 栽培大麦冬春性判定的综合顺序分类法,并用三角图揭示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经过多年数十个品种的田 间试验与分析,本分类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冬春性 综合顺序分类法 生长习性 品种生态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中国山地草地亚类分类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彩荷 李纯斌 吴静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25,共10页
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界定草地类型对草地资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采用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CSCS),对中国山地草地亚类进行定量划分,并分析了草地亚类在山地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准界定草地类型对草地资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采用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CSCS),对中国山地草地亚类进行定量划分,并分析了草地亚类在山地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山地亚类共划分为20种,以小起伏山地亚类为主,面积分布最广泛;丘陵、中起伏山地亚类面积分布相当;大起伏和极大起伏山地亚类面积分布较少;2)原则上每种草地类型可划分为20种草地亚类,由于山地水热条件的空间差异,在特定环境下某些草地亚类并不存在;3)寒冷潮湿多雨冻原、高山草甸类(ⅠF36)的山地亚类面积分布最大;寒温潮湿寒温性针叶林类(ⅡF37)的山地亚类面积占第二位;暖热潮湿落叶-常绿阔叶林类(ⅤF40)的山地亚类面积居第三;亚热极干亚热带荒漠类(ⅥA6)的山地亚类面积分布最小。该研究结果可为草原开发利用、培育保护和经营管理,以及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 山地草地亚类 空间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顺序分类法鉴定小麦品种冬春性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冀天会 张灿军 +3 位作者 杨子光 孙军伟 孟丽梅 张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4期6197-6200,6214,共5页
为了筛选适用于小麦冬春性鉴定的方法和指标,通过2006~2008年度连续试验,以37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春播法,对小麦不同播种期的表现进行了研究,对苗穗期、春播抽穗率、幼苗习性、成熟期等指标和鉴定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春播... 为了筛选适用于小麦冬春性鉴定的方法和指标,通过2006~2008年度连续试验,以37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春播法,对小麦不同播种期的表现进行了研究,对苗穗期、春播抽穗率、幼苗习性、成熟期等指标和鉴定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春播抽穗率和苗穗期是鉴定小麦品种冬春性的可靠指标,提出采用综合顺序分类法评判品种的冬春性,并初步建立了小麦品种春播综合顺序分类法检测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冬春性 综合顺序分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遥感的甘肃省草原综合顺序分类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静 李纯斌 +3 位作者 胡自治 张德罡 柳小妮 申正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6-133,I0002,共9页
为了推进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的实用化进程,在草地发生学原理指导下,在草原综合顺序分类中引入甘肃省2008年每日1km分辨率的MODIS地表温度产品(MYD11A1)和0.5km分辨率的MODIS地表反照率产品(MYD09GA),反演土壤水分和地表年积温,划分热量级... 为了推进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的实用化进程,在草地发生学原理指导下,在草原综合顺序分类中引入甘肃省2008年每日1km分辨率的MODIS地表温度产品(MYD11A1)和0.5km分辨率的MODIS地表反照率产品(MYD09GA),反演土壤水分和地表年积温,划分热量级和湿润度级,并对甘肃省草地进行分类,以野外调查数据为相对真值验证了结果,评价了分类精度。结果表明:甘肃省天然草地横跨寒冷-寒温-微温-暖温-暖热5个热量级,极干-干旱-微干-微润-湿润-潮湿6个湿润度级,共26个类,其中暖温干旱暖温带半荒漠类、微温干旱温带半荒漠类和寒温潮湿温性针叶林类是甘肃省最主要的几种草地类型,占全省面积的43.43%;草地类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类别划分结果符合研究区域的气候、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研究减少了以往综合顺序分类对气象站点分布和插值方法的依赖性,从数据源的角度解决了综合顺序分类法中站点数据向区域数据转换这一难题,改善了点数据外推的边界模糊问题,拓展了草原综合顺序分类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为推进草原综合顺序分类实用化进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水分 温度 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砂砾岩油藏储层分类方法 被引量:16
11
作者 姜瑞忠 乔杰 +3 位作者 孙辉 傅建斌 彭国强 乔欣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0-93,共4页
针对目前低渗透储层分类研究中存在分类方法较多且不统一、实用性差等诸多不完善问题,以新疆某低渗透区块为例,首先对分类参数进行筛选,再结合实际储层分类参数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给出该区块储层初步分类界限,最后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针对目前低渗透储层分类研究中存在分类方法较多且不统一、实用性差等诸多不完善问题,以新疆某低渗透区块为例,首先对分类参数进行筛选,再结合实际储层分类参数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给出该区块储层初步分类界限,最后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储层分类参数进行表征及综合分析,判断各参数对产能的影响强度,影响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启动压力梯度、渗透率、压敏因子、有效孔隙度、原油粘度、可动流体百分数、主流喉道半径和粘土矿物含量。通过根据影响强度对每个参数赋予权重,构建储层综合分类系数,提出八元综合分类法,利用该方法绘制目标区块实际单井产能分布散点图,发现计算得到的储层综合分类系数与区块单井产能分布呈现很好的一致性,说明所建分类方法的准确性;最后,根据现场对目标区块油井产能的分类,利用八元综合分类法将储层按照产能高低分为4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砾岩油藏 参数筛选 权重分析 八元综合分类法 储层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岗岩残积土的分类研究 被引量:77
12
作者 吴能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299-2304,共6页
从结构性角度出发,在花岗岩残积土粒度组成、微结构及物理力学指标研究基础上,分析现有分类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实际工程土工实验资料,研究粒度对分类的定量影响,得到主要结论如下:花岗岩残积土是“混粒土”,土质分类应综合考虑粗... 从结构性角度出发,在花岗岩残积土粒度组成、微结构及物理力学指标研究基础上,分析现有分类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实际工程土工实验资料,研究粒度对分类的定量影响,得到主要结论如下:花岗岩残积土是“混粒土”,土质分类应综合考虑粗、细粒组的影响;扰动对它的物理力学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孔隙比、内摩擦角、塑性指数受扰动影响较小,适宜作为土质分类研究指标,而黏聚力和压缩系数(或压缩模量)受扰动影响较大,不可作为土质分类研究指标;《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J145-90)关于粗、细粒土的分类原则,适用于花岗岩残积土;大于0.5 mm颗粒含量35%是粒度影响指标的分界值。最后依据上述结论提出新分类法—综合分类法。新分类法将有助于花岗岩残积土工程性质的更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残积土 混粒土 结构性 综合分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露天煤田分类研究(Ⅱ)——分类方法及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子岭 马云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3-448,共6页
在依据露天煤田的赋存特征、开采条件等建立的露天煤田分类指标体系基础上,论述了露天煤田常用的分类方法.从煤田开采角度对露天煤田进行分类研究,建立了露天煤田模糊综合分类模型,将分类指标按其对开采工艺选择的影响程度分为主要因素... 在依据露天煤田的赋存特征、开采条件等建立的露天煤田分类指标体系基础上,论述了露天煤田常用的分类方法.从煤田开采角度对露天煤田进行分类研究,建立了露天煤田模糊综合分类模型,将分类指标按其对开采工艺选择的影响程度分为主要因素组(包括煤层平均倾角等21个因素)、次要因素组(包括煤层最大倾角等19个因素)、一般因素组(包括煤层倾角变化率等31个因素),并以3∶2∶1的关系确定了每组中各分类指标权重系数分别为3/132,2/132,1/132.分别采用相似系数法和模糊集合贴近度法确定模糊等价矩阵,采用10种方法计算相似系数值、4种方法计算模糊集合贴近度值,综合考虑上述两种方法确定露天煤田的分类方案.利用所建立的模糊综合分类模型对我国已探明的具有代表性的23个露天煤田进行了分类研究,共分为12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田 模糊综合分类法 权重系数 分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网页信息文本分类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净 袁小华 沈晓晶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6026-6028,共3页
面对海量的信息如何挖掘出有用的知识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对Web文本进行分类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此问题。针对Web文档的多主题特性,采用了多分类器模型,根据Web文档具有结构信息的特点,提出了系统的分类框架,对于短小文档采用Bo... 面对海量的信息如何挖掘出有用的知识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对Web文本进行分类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此问题。针对Web文档的多主题特性,采用了多分类器模型,根据Web文档具有结构信息的特点,提出了系统的分类框架,对于短小文档采用Boosting和Web文档结构Bayesian分类模型,而对于长文档采用Boosting和综合Bayesian分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此分类框架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文本分类 多主题 分类 BOOSTING算法 综合Bayesian分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甘南高原草原分类与制图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军 刘喆 杨梅 《农学学报》 2011年第A01期39-41,共3页
在草原的综合顺序分类法理论指导下,利用GIS技术手段,通过对甘南高原及其周边区域气象台站>0℃年积温和年湿润度的空间插值、重分类、空间叠置,生成了甘南高原1km×1km精度的草原类型图。结果表明,甘南高原共有11个草原类,寒冷... 在草原的综合顺序分类法理论指导下,利用GIS技术手段,通过对甘南高原及其周边区域气象台站>0℃年积温和年湿润度的空间插值、重分类、空间叠置,生成了甘南高原1km×1km精度的草原类型图。结果表明,甘南高原共有11个草原类,寒冷潮湿多雨冻原、高山草甸类分布范围最广,其次是寒温潮湿寒温性针叶林类,这2种类型面积占到总面积的9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分类 综合顺序分类法 甘南高原 GIS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草地的分类 被引量:32
16
作者 马红彬 王宁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62-67,共6页
依据改进的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的分类原则 ,宁夏的草地可分为 8个大类。类的划分有助于更深刻地揭示天然草地的自然特性及经济特性 。
关键词 草地 分类 宁夏 综合顺序分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草地的分类及家畜生态环境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孝 刘太宇 陈桂荣 《家畜生态》 1998年第1期15-18,共4页
按照综合顺序分类系统的原则及类的划分体系,研究草地的生态环境,并把草地划为九类。类的划分对于进一步认识、开发和利用天然草地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天然草地 家畜生态环境 综合顺序分类法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天然草地分类方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18
作者 苏洪烨 马丽 +9 位作者 张中华 秦瑞敏 常涛 魏晶晶 胡雪 李珊 袁访 阿的哈则 史正晨 周华坤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809-3819,共11页
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定性的植被-生境分类法(Vegetation habitat classification system,VHCS)和定量的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grassland,CSCS)在青海省草地资源调查过程中的发展史,... 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定性的植被-生境分类法(Vegetation habitat classification system,VHCS)和定量的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法(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grassland,CSCS)在青海省草地资源调查过程中的发展史,阐述了二者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形式。通过对分类系统指标的对比发现,VHCS和CSCS在应用于草地分类时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所差异。结果表明:通过对比VHCS与CSCS的温度、湿润度及划分出的草地类型优势植物种类和分布区域发现,VHCS在热量级的划分上精确度较小,VHCS和CSCS湿润度划分指标的标准和范围基本一致,但对应的景观类型存在明显差异;二者的优势植物对应基本一致;CSCS的分布区域侧重以行政区域为单位,而VHCS则将分布区域按照地形来划分。文章基于以上结果,分析了目前青海省草地分类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指导青海省草地分类和管理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生境法 综合顺序分类法 草地分类系统 天然草地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都县天然草地分类探讨 被引量:5
19
作者 刚永和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8-12,共5页
对乐都县天然草地分类进行了探讨。根据综合顺序分类法,乐都县天然草地可分为4个类,9个亚类,26个草地型。同时指出,草地类随海拔升高,依次分布着微温微干类—微温微润类—冷温潮湿类—寒温潮湿类。并呈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
关键词 综合顺序分类法 天然草地 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改进的综合顺序分类法对黄土高原草地分类的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红彬 王宁 +2 位作者 韩丙芳 李继东 赵永军 《中国草地》 CSCD 2002年第2期1-5,共5页
用改进的综合顺序分类法将黄土高原草地划分为 13类 ,各草地类分布情况基本符合黄土高原草地植被的分布规律 ,说明用综合顺序分类法对黄土高原草地进行分类是可行的。
关键词 综合顺序分类法 草地分类 黄土高原 草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