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和2020年中国地级行政区综合减灾能力评价及时空特征分析
1
作者 李雨竹 张欣然 徐伟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7-202,共6页
中国是全球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定量评估其综合减灾能力对区域综合风险防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人口普查、统计年鉴和行业部门数据,构建了中国地级行政单元减灾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评估了2... 中国是全球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定量评估其综合减灾能力对区域综合风险防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人口普查、统计年鉴和行业部门数据,构建了中国地级行政单元减灾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评估了2010年和2020年中国337个地级行政区综合减灾能力,分析了其时空特征及主要贡献因素和变化。结果表明:2010年和2020年,中国地级行政区综合减灾能力呈现东部较强、西部较弱的空间格局;东部地区为综合减灾能力热点区;这些主要贡献因素包括人口城镇化率、老年人口比重、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均GDP、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减灾能力 指标体系 因子分析 时空特征 中国地级行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安科院项目组赴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镇长陵村开展农村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工作内容调研
2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128,共1页
村(社区)是我国社会的基础构成单元,加强基层村(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提高村(居)民对灾害事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预先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在自然灾害或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处置,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的生命... 村(社区)是我国社会的基础构成单元,加强基层村(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提高村(居)民对灾害事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预先做好防范和应对措施,在自然灾害或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处置,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024年4月17日,中国安科院“乡镇(街道)、村(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指引编制研究”项目组研究骨干,以及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有关专家,共同赴北京市十三陵镇长陵村开展农村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工作内容调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科院 安全生产事故 国家减灾中心 综合减灾能力 灾害事故 北京市昌平区 构成单元 自然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综合减灾能力,保障城市公共安全 被引量:7
3
作者 谭庆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5-106,共2页
关键词 综合减灾能力 城市公共安全 城市管理 政府职责 自然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模型和方法研究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胡俊锋 张宝军 +2 位作者 杨佩国 邹乐乐 李仪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22,共10页
区域综合减灾能力是反映一定区域在防灾备灾、应急处置、救援救助和灾后重建等灾害管理全过程的综合能力,如何评价区域综合减灾能力,找出区域综合减灾能力的薄弱环节,对于加强国家和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评价综合减灾工作成效具有重... 区域综合减灾能力是反映一定区域在防灾备灾、应急处置、救援救助和灾后重建等灾害管理全过程的综合能力,如何评价区域综合减灾能力,找出区域综合减灾能力的薄弱环节,对于加强国家和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评价综合减灾工作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在构建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两种方法进行了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使得评价我国区域综合减灾能力成为可能。以江西省为例,按市为基本单元进行了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评价结果客观、准确、合理,验证了所提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和方法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减灾能力 评价模型方法 层次分析法 神经网络法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M的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胡俊锋 杨佩国 +2 位作者 吕爱锋 张宝军 李仪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80,共6页
分析了区域综合减灾能力的内涵,总结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各类减灾能力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结合我国综合减灾工作实际情况,提出了评价区域综合减灾能力的5个一级指标,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定量论证了各指标体系之间的耦合性,证明了一级... 分析了区域综合减灾能力的内涵,总结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各类减灾能力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结合我国综合减灾工作实际情况,提出了评价区域综合减灾能力的5个一级指标,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定量论证了各指标体系之间的耦合性,证明了一级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全面性和综合性。通过对一级指标的细化提出了12个二级指标,考虑评价指标理论完整性的角度,提出了42个三级指标。在此基础上,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进一步凝练简化为20个三级指标,形成了适用于各类自然灾害、综合考虑灾害发展各个阶段、反映一个区域整体综合减灾能力的区域综合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区域综合减灾能力和综合减灾工作成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减灾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解释结构模型(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能力评价的实用概率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威 苏经宇 +2 位作者 马东辉 郭小东 王志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21-124,共4页
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能力可以衡量一个城市在面临灾害时的抗御能力及恢复能力,并且是辅助城市安全减灾决策的重要依据。首先从城市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和承灾能力三个方面建立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能力可以衡量一个城市在面临灾害时的抗御能力及恢复能力,并且是辅助城市安全减灾决策的重要依据。首先从城市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和承灾能力三个方面建立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等级值;其次基于概率论原理,利用实用概率方法进行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能力评价,从而较为客观、快速的给出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能力水平;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能力 概率论 分级标准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的可变模糊集理论 被引量:4
7
作者 杨龙江 苏经宇 +1 位作者 王威 王志涛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88-293,共6页
建立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评价指标分级标准;以城市为基本评价单元,采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确定评价单元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差异函数和相对隶属度,通过变换组合参数进行综合评价,分别得到城市灾害危险等级... 建立城市综合防灾与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评价指标分级标准;以城市为基本评价单元,采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确定评价单元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差异函数和相对隶属度,通过变换组合参数进行综合评价,分别得到城市灾害危险等级、易损性等级、承灾能力等级,并综合三方面的评价结果计算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水平。通过对5个典型城市进行综合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结果与其他方法结果一致,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可变模糊集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防灾、抗灾、救灾综合能力建设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韩晋 夏志勇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9-82,共4页
系统归纳总结了美国、日本、俄罗斯减灾综合能力建设的成功实践,并得出启示借鉴。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减灾综合能力建设包括《突发事件应对法》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系统工程的视角分析强化减灾综合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我国减灾综合... 系统归纳总结了美国、日本、俄罗斯减灾综合能力建设的成功实践,并得出启示借鉴。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减灾综合能力建设包括《突发事件应对法》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从系统工程的视角分析强化减灾综合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我国减灾综合能力建设的目标定位。在上述基础上,对所存在的问题,结合系统工程原理和行政法基本原理提出了系统的、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突发事件应对法》 综合减灾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