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6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我国信贷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
1
作者
金建栋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7年第3期6-13,共8页
我国信贷计划管理体制始建于1950年,到目前已经经历了36年的演变、发展、改革过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认真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把信贷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信贷体...
我国信贷计划管理体制始建于1950年,到目前已经经历了36年的演变、发展、改革过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认真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把信贷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信贷体制改革,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三种体制。第一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银行
人民银行
综合信贷计划
管理体制改革
中央银行
信贷
资金来源
银行总行
货币供应量
金融宏观控制
货币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用与信贷二词应区别使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天义
《西南金融》
1981年第6期16-17,共2页
信用、信贷两个词均译自英语“Credit”(俄语)。由于“Credit”兼有此二义,因此二者常常被混淆使用。在金融理论和银行实际工作中,经常接触到信用、信贷二词,明确它们的含义以便准确运用,很有讨论区别的必要。
关键词
借贷活动
贷款方面
农业贷款
借贷行为
综合信贷计划
票据贴现
货币借贷
价值运动
短期贷款
延期支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财政、信贷资金异化的负效应及建议
3
作者
徐小兰
刘绍优
《金融与经济》
1996年第12期73-74,共2页
财政、信贷资金异化的负效应及建议徐小兰,刘绍优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互相影明,互相制约,但不能相亘言代自己的职能、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尤真是随着改宙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多元化和分散记,导致了财激,后贷资盖相亘异化,出现了菲...
财政、信贷资金异化的负效应及建议徐小兰,刘绍优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互相影明,互相制约,但不能相亘言代自己的职能、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尤真是随着改宙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多元化和分散记,导致了财激,后贷资盖相亘异化,出现了菲正常现象:l、扩张了财政信用。财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金异化
负效应
综合信贷计划
财政资金
信贷
资金
中央银行
财政信用
人民银行
通货膨胀
宏观调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议克服计划部门的“半边翘”
4
作者
金射锡
《西南金融》
1985年第2期24-23,共2页
“半边翘”是银行计划部门的一个术语,指的是计划人员对现金计划比较熟悉,而对综合信贷计划则比较陌生。特虽是在基层行处,上报两大计划执行情况书面报告的时候,总觉得对现金计划,好歹也有三分说的内容,而对信贷计划的变化,要么说不清楚...
“半边翘”是银行计划部门的一个术语,指的是计划人员对现金计划比较熟悉,而对综合信贷计划则比较陌生。特虽是在基层行处,上报两大计划执行情况书面报告的时候,总觉得对现金计划,好歹也有三分说的内容,而对信贷计划的变化,要么说不清楚,报告数字简单化,缺芝具体内容;要么就是抓不住重点,不能突出资金变化的特点。这就是计划部门“半边翘”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信贷计划
计划
部门
计划
执行情况
银行
计划
计划
员
灵活调度
计划
管理办法
检查要点
封人
边干边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剖析信贷收支中的“水份”
5
作者
石龙章
谭周继
《西南金融》
1985年第3期11-12,共2页
1984年,我区各项存款增长43.4%,贷款增长49.2%,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大大超过了工、农业生产增长的幅度。虽然信贷规模扩大大部份是因生产建设的增长、搞活经济的需要所形成的正常增长。但是,我们检查发现在信贷收支扩大的数额中有相当...
1984年,我区各项存款增长43.4%,贷款增长49.2%,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大大超过了工、农业生产增长的幅度。虽然信贷规模扩大大部份是因生产建设的增长、搞活经济的需要所形成的正常增长。但是,我们检查发现在信贷收支扩大的数额中有相当一部份是人为的虚假现象。据典型调查统计,1984年末某些基层行采取弄虚作假、突击发放、为次年计划垫高基数的贷款占年末贷款余额的11.3%,占十二月份增加额的53.5%,因虚增的贷款而派生的存款占企业存款增长额的2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贷
收支
存款增长
企业存款
人民银行
增长额
生产增长
综合信贷计划
中央银行
存贷业务
二级分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央银行控制信贷规模的方法——兼论信贷资金差额包干管理办法的利弊
6
作者
蒋世绩
《农村金融研究》
1984年第3期27-30,共4页
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同时进一步建立加强专业银行机构,以实现对信贷资金的集中管理和综合平衡,保持货币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如何控制专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投向,实现综合信贷计划平衡、保持货币稳定呢?
关键词
中央银行
综合信贷计划
人民银行
兼论
货币稳定
贷款
计划
银行贷款
私人银行
管理办法
银行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银行信贷“差额包干”
7
作者
赖少东
《农村金融研究》
1982年第4期28-30,共3页
为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一九七九年以来人农两行相继制定了“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这是银行信贷资金计划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试行以来,调动了各级银行组织资金的积极性,初步改变了银行...
为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一九七九年以来人农两行相继制定了“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这是银行信贷资金计划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试行以来,调动了各级银行组织资金的积极性,初步改变了银行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现象,有助于发挥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促进和监督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经济调整
存差
贷差
分级管理
管理办法
综合信贷计划
计划
调整
计划
管理
吸收存款
农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
8
作者
黄新蕾
张光全
《西南金融》
1986年第12期29-,共1页
一、为了加强和完善人民银行宏观控制系统,建立一个以地市州人民银行为主体、专业银行为辅翼的资金融通网络,充分调节各地资金需求。一是要改变目前资金纵向的条条管理为主的办法;二是要充分发挥市、地、州人民银行的职能作用。
关键词
人民银行
宏观控制
二级分行
条条管理
实贷实存
贷款用途
业务发展情况
综合信贷计划
管理办法
机关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村信贷资金管理办法要适应农村发展战略重点的需要
9
作者
曹其林
杨盛新
《农村金融研究》
1984年第2期7-10,共4页
党的十二大制定了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并把发展农业列为战略重点之一。如何使农业信贷资金管理适应这一新形势,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现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农业信贷资金管理,随着农业经济发展在不断地改进经济...
党的十二大制定了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并把发展农业列为战略重点之一。如何使农业信贷资金管理适应这一新形势,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现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农业信贷资金管理,随着农业经济发展在不断地改进经济是基础,上层建筑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农业信贷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必须为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服务。农业银行恢复后,统一管理农村各项资金。1981年实行了“统一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信贷
资金
农业
信贷
发展战略重点
基础服务
资金管理
综合信贷计划
农业经济
宏观经济效益
存差行
分成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议农村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
10
《农村金融研究》
1984年第3期24-26,共3页
鉴别农村信贷管理体制是否合理,应看它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能否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一。
关键词
信贷
管理体制
存差
资金周转
上海市分行
综合信贷计划
产值资金率
机关团体
商业
信贷
农业
信贷
指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贷是制约地区现金流通量的重要因素
11
作者
税尚永
李建新
刘进泰
《西南金融》
1983年第2期21-25,共5页
虞关涛同志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全国二十多年来银行贷款与货币流通量、现金流通量;货币流通量与现金流通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证明“信贷创造货币是一个普遍的货币流通规律。”(《金融研究》一九八一年第四期第39页)有人认为,这一结...
虞关涛同志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全国二十多年来银行贷款与货币流通量、现金流通量;货币流通量与现金流通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证明“信贷创造货币是一个普遍的货币流通规律。”(《金融研究》一九八一年第四期第39页)有人认为,这一结论只适用于全国,因为全国的银行贷款和现金流通处在一个封闭型的系统中。历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贷款
货币流通量
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发行
虞关
综合信贷计划
线性相关关系
《金融研究》
序列相关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设银行信贷资金帐务处理的特点
12
作者
刘庆平
《武汉金融》
1985年第12期15-16,共2页
建设银行的信贷资金计划纳入全国综合信贷计划以后,实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管理原则。但是,建设银行在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联行制度等方面与其它专业银行又有差别,管理上也有不同之处。会计该算,帐务处理与其它...
建设银行的信贷资金计划纳入全国综合信贷计划以后,实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管理原则。但是,建设银行在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联行制度等方面与其它专业银行又有差别,管理上也有不同之处。会计该算,帐务处理与其它专业银行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建设银行在人行开立帐户使专业银行的资金活动在人民银行帐务上反映得更加完整,有利于中央银行加强宏观控制,有利于专业银行之间资金的横向融通。建设银行在人民银行开立存款户、划缴财政存款户、缴存一般存款户、计划贷款户、临时贷款户。与其它专业银行不同的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
信贷
资金
帐务处理
财政存款
人民银行
建设银行
实贷实存
银行管理
中央银行
综合信贷计划
联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资金管理和运用
13
作者
曹凤岐
《农村金融研究》
1985年第4期21-24,共4页
银行是社会资金活动的枢纽,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管理,实质上是对资金的管理,各专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实际上是资金的调节和运动的过程。因此,如何管好用好信贷资金,是银行体制改革的关键。本文准备从信贷资金的管理和运用入手...
银行是社会资金活动的枢纽,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管理,实质上是对资金的管理,各专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实际上是资金的调节和运动的过程。因此,如何管好用好信贷资金,是银行体制改革的关键。本文准备从信贷资金的管理和运用入手,谈谈对银行体制进一步改革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银行
金融机构
银行总行
基层银行
金融行政管理
卖方
信贷
综合信贷计划
货币金融
资金活动
紧缩
信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14
作者
刘锡良
盛慕杰
《西南金融》
1988年第5期24-25,19,共3页
(一)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问题1.中介指标的三种观点当代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基本上已定型。至于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应以什么金融变量为中介指标?金融理论界留有三种主要观点:一是现金指标;
关键词
银行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
金融变量
现金发行
贷款量
金融理论界
综合信贷计划
计划
利率
人民银行
可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只有坚持客观的可比性才能做好金融情况的分析工作
15
作者
郑良芳
《农村金融研究》
1984年第4期36-39,共4页
金融情况的分析和反映工作,是一项严肃、细致的工作。它之所以是一项极为严肃的工作,这是因为银行信贷、货币流通的动向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是重要的经济“信号”。反映的金融情况,符合实际情况,有助于国家领导经济的部门“情况明。
关键词
综合信贷计划
存贷差额
可比性
农村存款
货币回笼
自由借贷
现金收付
农村集市贸易
民间借贷
合作金融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中央银行信用控制的现实途径
16
作者
林义
《西南金融》
1985年第10期5-6,共2页
在我国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调节与控制货币流通的基本途径。控制信贷规模和信贷投放总量是实现信用控制的关键。因为银行的信贷规模是否适度,直接决定货币流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程度,对货币流通状况具有极端重要的...
在我国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调节与控制货币流通的基本途径。控制信贷规模和信贷投放总量是实现信用控制的关键。因为银行的信贷规模是否适度,直接决定货币流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程度,对货币流通状况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实施以宏观信贷计划控制、存款准备金控制、宏观利率控制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的政策工具,是我国中央银行信用控制的现实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信用
投放总量
准备金制度
银行调节
中央银行
流通条件
信用创造
信用货币
综合信贷计划
现金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行金融宏观调控的效应
17
作者
晏铃
《西南金融》
1993年第1期59-60,共2页
现行金融宏观调控建立的基础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在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下,金融宏观调控不仅有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手段,如综合信贷计划,信贷限额管理等,也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存款准备...
现行金融宏观调控建立的基础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在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下,金融宏观调控不仅有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手段,如综合信贷计划,信贷限额管理等,也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宏观调控
综合信贷计划
再贴现率
经济管理手段
信贷
限额
中央银行
经济运行机制
国民经济管理
间接调控
市场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货币政策与政策目标的摩擦及其矫正
被引量:
1
18
作者
方文渊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38-40,共3页
经济体制改革以前,银行发行货币主要是为经济提供流通手段,银行没有明确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目标,财贸工作方针——“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便成为金融工作的总政策、总目标。从纯理论的角度讲,在高度集中统一的产品经济条件下,国家...
经济体制改革以前,银行发行货币主要是为经济提供流通手段,银行没有明确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目标,财贸工作方针——“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便成为金融工作的总政策、总目标。从纯理论的角度讲,在高度集中统一的产品经济条件下,国家政府一手控制经济的运行,包括资源的配置、产品的分配等,一手严厉而又全面的管制产品价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政策
存款准备率
中央银行
保障供给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增长速度
高度集中统一
综合信贷计划
间接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发挥银行调节社会需求功能
19
作者
陈光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89年第3期72-74,共3页
一、银行调节社会总需求的几点认识(一) 运用银行调节社会总需求,就是银行要根据国家的货币政策和信贷资金活动状况,使货币供给量和贷款总规模符合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需要。也就是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总量来对社会总需求进行调节。这...
一、银行调节社会总需求的几点认识(一) 运用银行调节社会总需求,就是银行要根据国家的货币政策和信贷资金活动状况,使货币供给量和贷款总规模符合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需要。也就是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总量来对社会总需求进行调节。这里讲的控制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包括现金和转帐货币。控制流通中的货币总量的关键,在于严格地控制信贷投放,如果信贷投放失控,流通中货币总量也就必然失去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总需求
专业银行
社会需
消费需求
货币总量
综合信贷计划
中央银行
信贷
投放
流通中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中央银行如何控制和管理货币流通和信用的意见
20
作者
中财院第七课题调研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3年第4期7-12,共6页
今年上半年,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为解决财政银行方面一些迫切需要改革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研究课题,其中关于信用改革的第七课题委托我院进行科学研究。我院为此专门组织了课题调研组,由俞天一、商季光、曹兴华、王柯敬、罗永志、陈昭、...
今年上半年,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为解决财政银行方面一些迫切需要改革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研究课题,其中关于信用改革的第七课题委托我院进行科学研究。我院为此专门组织了课题调研组,由俞天一、商季光、曹兴华、王柯敬、罗永志、陈昭、陈灵七位同志参加。调研组通过到部分省、市调查和理论研讨,并邀请了中央有关部门和北京市有关单位的一些同志进行了讨论,于七月末向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提交了四份研究报告。报告题目分别为:《关于中央银行如何控制和管理货币流通和信用的意见》、《关于加强信用集中管理的意见》、《关于如何进一步发挥利息杠杆作用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流动资金管理的意见》。为供读者研究参考,上述四份研究报告本刊在本期和1984年第一期分两次刊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货币流通
综合信贷计划
专业银行
控制和管理
流通总量
流动资金
信贷
收支
比例关系
货币必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信贷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
1
作者
金建栋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计划司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7年第3期6-13,共8页
文摘
我国信贷计划管理体制始建于1950年,到目前已经经历了36年的演变、发展、改革过程。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认真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把信贷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信贷体制改革,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三种体制。第一阶段。
关键词
专业银行
人民银行
综合信贷计划
管理体制改革
中央银行
信贷
资金来源
银行总行
货币供应量
金融宏观控制
货币发行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用与信贷二词应区别使用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天义
出处
《西南金融》
1981年第6期16-17,共2页
文摘
信用、信贷两个词均译自英语“Credit”(俄语)。由于“Credit”兼有此二义,因此二者常常被混淆使用。在金融理论和银行实际工作中,经常接触到信用、信贷二词,明确它们的含义以便准确运用,很有讨论区别的必要。
关键词
借贷活动
贷款方面
农业贷款
借贷行为
综合信贷计划
票据贴现
货币借贷
价值运动
短期贷款
延期支付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财政、信贷资金异化的负效应及建议
3
作者
徐小兰
刘绍优
机构
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分行
出处
《金融与经济》
1996年第12期73-74,共2页
文摘
财政、信贷资金异化的负效应及建议徐小兰,刘绍优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互相影明,互相制约,但不能相亘言代自己的职能、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尤真是随着改宙开放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多元化和分散记,导致了财激,后贷资盖相亘异化,出现了菲正常现象:l、扩张了财政信用。财政...
关键词
资金异化
负效应
综合信贷计划
财政资金
信贷
资金
中央银行
财政信用
人民银行
通货膨胀
宏观调控能力
分类号
F810 [经济管理—财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议克服计划部门的“半边翘”
4
作者
金射锡
机构
工商银行重庆市九龙坡区办
出处
《西南金融》
1985年第2期24-23,共2页
文摘
“半边翘”是银行计划部门的一个术语,指的是计划人员对现金计划比较熟悉,而对综合信贷计划则比较陌生。特虽是在基层行处,上报两大计划执行情况书面报告的时候,总觉得对现金计划,好歹也有三分说的内容,而对信贷计划的变化,要么说不清楚,报告数字简单化,缺芝具体内容;要么就是抓不住重点,不能突出资金变化的特点。这就是计划部门“半边翘”的表现。
关键词
综合信贷计划
计划
部门
计划
执行情况
银行
计划
计划
员
灵活调度
计划
管理办法
检查要点
封人
边干边学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剖析信贷收支中的“水份”
5
作者
石龙章
谭周继
机构
人民银行南充地区分行
出处
《西南金融》
1985年第3期11-12,共2页
文摘
1984年,我区各项存款增长43.4%,贷款增长49.2%,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大大超过了工、农业生产增长的幅度。虽然信贷规模扩大大部份是因生产建设的增长、搞活经济的需要所形成的正常增长。但是,我们检查发现在信贷收支扩大的数额中有相当一部份是人为的虚假现象。据典型调查统计,1984年末某些基层行采取弄虚作假、突击发放、为次年计划垫高基数的贷款占年末贷款余额的11.3%,占十二月份增加额的53.5%,因虚增的贷款而派生的存款占企业存款增长额的26.3%。
关键词
信贷
收支
存款增长
企业存款
人民银行
增长额
生产增长
综合信贷计划
中央银行
存贷业务
二级分行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央银行控制信贷规模的方法——兼论信贷资金差额包干管理办法的利弊
6
作者
蒋世绩
机构
广西农村金融研究所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1984年第3期27-30,共4页
文摘
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同时进一步建立加强专业银行机构,以实现对信贷资金的集中管理和综合平衡,保持货币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如何控制专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投向,实现综合信贷计划平衡、保持货币稳定呢?
关键词
中央银行
综合信贷计划
人民银行
兼论
货币稳定
贷款
计划
银行贷款
私人银行
管理办法
银行组织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银行信贷“差额包干”
7
作者
赖少东
机构
新疆区伊吾县支行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1982年第4期28-30,共3页
文摘
为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一九七九年以来人农两行相继制定了“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这是银行信贷资金计划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试行以来,调动了各级银行组织资金的积极性,初步改变了银行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吃大锅饭”现象,有助于发挥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促进和监督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国民经济调整
存差
贷差
分级管理
管理办法
综合信贷计划
计划
调整
计划
管理
吸收存款
农商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
8
作者
黄新蕾
张光全
机构
人民银行德阻市分行
出处
《西南金融》
1986年第12期29-,共1页
文摘
一、为了加强和完善人民银行宏观控制系统,建立一个以地市州人民银行为主体、专业银行为辅翼的资金融通网络,充分调节各地资金需求。一是要改变目前资金纵向的条条管理为主的办法;二是要充分发挥市、地、州人民银行的职能作用。
关键词
人民银行
宏观控制
二级分行
条条管理
实贷实存
贷款用途
业务发展情况
综合信贷计划
管理办法
机关团体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村信贷资金管理办法要适应农村发展战略重点的需要
9
作者
曹其林
杨盛新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支行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1984年第2期7-10,共4页
文摘
党的十二大制定了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并把发展农业列为战略重点之一。如何使农业信贷资金管理适应这一新形势,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现就这个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农业信贷资金管理,随着农业经济发展在不断地改进经济是基础,上层建筑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农业信贷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必须为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服务。农业银行恢复后,统一管理农村各项资金。1981年实行了“统一计划,
关键词
农村
信贷
资金
农业
信贷
发展战略重点
基础服务
资金管理
综合信贷计划
农业经济
宏观经济效益
存差行
分成比例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议农村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
10
机构
上海市分行农村金融研究室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1984年第3期24-26,共3页
文摘
鉴别农村信贷管理体制是否合理,应看它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能否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一。
关键词
信贷
管理体制
存差
资金周转
上海市分行
综合信贷计划
产值资金率
机关团体
商业
信贷
农业
信贷
指标管理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贷是制约地区现金流通量的重要因素
11
作者
税尚永
李建新
刘进泰
出处
《西南金融》
1983年第2期21-25,共5页
文摘
虞关涛同志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全国二十多年来银行贷款与货币流通量、现金流通量;货币流通量与现金流通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证明“信贷创造货币是一个普遍的货币流通规律。”(《金融研究》一九八一年第四期第39页)有人认为,这一结论只适用于全国,因为全国的银行贷款和现金流通处在一个封闭型的系统中。历年来。
关键词
银行贷款
货币流通量
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发行
虞关
综合信贷计划
线性相关关系
《金融研究》
序列相关
相关系数
分类号
F82 [经济管理—财政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设银行信贷资金帐务处理的特点
12
作者
刘庆平
出处
《武汉金融》
1985年第12期15-16,共2页
文摘
建设银行的信贷资金计划纳入全国综合信贷计划以后,实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管理原则。但是,建设银行在资金来源,资金运用,联行制度等方面与其它专业银行又有差别,管理上也有不同之处。会计该算,帐务处理与其它专业银行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建设银行在人行开立帐户使专业银行的资金活动在人民银行帐务上反映得更加完整,有利于中央银行加强宏观控制,有利于专业银行之间资金的横向融通。建设银行在人民银行开立存款户、划缴财政存款户、缴存一般存款户、计划贷款户、临时贷款户。与其它专业银行不同的是。
关键词
银行
信贷
资金
帐务处理
财政存款
人民银行
建设银行
实贷实存
银行管理
中央银行
综合信贷计划
联行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资金管理和运用
13
作者
曹凤岐
机构
北京大学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1985年第4期21-24,共4页
文摘
银行是社会资金活动的枢纽,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管理,实质上是对资金的管理,各专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实际上是资金的调节和运动的过程。因此,如何管好用好信贷资金,是银行体制改革的关键。本文准备从信贷资金的管理和运用入手,谈谈对银行体制进一步改革的看法。
关键词
中央银行
金融机构
银行总行
基层银行
金融行政管理
卖方
信贷
综合信贷计划
货币金融
资金活动
紧缩
信贷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14
作者
刘锡良
盛慕杰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系
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
出处
《西南金融》
1988年第5期24-25,19,共3页
文摘
(一)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问题1.中介指标的三种观点当代发达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基本上已定型。至于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应以什么金融变量为中介指标?金融理论界留有三种主要观点:一是现金指标;
关键词
银行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
金融变量
现金发行
贷款量
金融理论界
综合信贷计划
计划
利率
人民银行
可控性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只有坚持客观的可比性才能做好金融情况的分析工作
15
作者
郑良芳
机构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
出处
《农村金融研究》
1984年第4期36-39,共4页
文摘
金融情况的分析和反映工作,是一项严肃、细致的工作。它之所以是一项极为严肃的工作,这是因为银行信贷、货币流通的动向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是重要的经济“信号”。反映的金融情况,符合实际情况,有助于国家领导经济的部门“情况明。
关键词
综合信贷计划
存贷差额
可比性
农村存款
货币回笼
自由借贷
现金收付
农村集市贸易
民间借贷
合作金融组织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中央银行信用控制的现实途径
16
作者
林义
机构
四川财经学院金融系
出处
《西南金融》
1985年第10期5-6,共2页
文摘
在我国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信用控制是中央银行调节与控制货币流通的基本途径。控制信贷规模和信贷投放总量是实现信用控制的关键。因为银行的信贷规模是否适度,直接决定货币流通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程度,对货币流通状况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实施以宏观信贷计划控制、存款准备金控制、宏观利率控制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的政策工具,是我国中央银行信用控制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
银行信用
投放总量
准备金制度
银行调节
中央银行
流通条件
信用创造
信用货币
综合信贷计划
现金发行
分类号
F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行金融宏观调控的效应
17
作者
晏铃
机构
西南财经大学
出处
《西南金融》
1993年第1期59-60,共2页
文摘
现行金融宏观调控建立的基础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在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下,金融宏观调控不仅有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手段,如综合信贷计划,信贷限额管理等,也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等手段。
关键词
金融宏观调控
综合信贷计划
再贴现率
经济管理手段
信贷
限额
中央银行
经济运行机制
国民经济管理
间接调控
市场调节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货币政策与政策目标的摩擦及其矫正
被引量:
1
18
作者
方文渊
机构
人民银行宜昌地区分行
出处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38-40,共3页
文摘
经济体制改革以前,银行发行货币主要是为经济提供流通手段,银行没有明确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货币政策目标,财贸工作方针——“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便成为金融工作的总政策、总目标。从纯理论的角度讲,在高度集中统一的产品经济条件下,国家政府一手控制经济的运行,包括资源的配置、产品的分配等,一手严厉而又全面的管制产品价格。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政策
存款准备率
中央银行
保障供给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增长速度
高度集中统一
综合信贷计划
间接调控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发挥银行调节社会需求功能
19
作者
陈光
机构
吉林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89年第3期72-74,共3页
文摘
一、银行调节社会总需求的几点认识(一) 运用银行调节社会总需求,就是银行要根据国家的货币政策和信贷资金活动状况,使货币供给量和贷款总规模符合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需要。也就是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总量来对社会总需求进行调节。这里讲的控制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包括现金和转帐货币。控制流通中的货币总量的关键,在于严格地控制信贷投放,如果信贷投放失控,流通中货币总量也就必然失去控制。
关键词
社会总需求
专业银行
社会需
消费需求
货币总量
综合信贷计划
中央银行
信贷
投放
流通中
国民经济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中央银行如何控制和管理货币流通和信用的意见
20
作者
中财院第七课题调研组
出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3年第4期7-12,共6页
文摘
今年上半年,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为解决财政银行方面一些迫切需要改革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研究课题,其中关于信用改革的第七课题委托我院进行科学研究。我院为此专门组织了课题调研组,由俞天一、商季光、曹兴华、王柯敬、罗永志、陈昭、陈灵七位同志参加。调研组通过到部分省、市调查和理论研讨,并邀请了中央有关部门和北京市有关单位的一些同志进行了讨论,于七月末向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提交了四份研究报告。报告题目分别为:《关于中央银行如何控制和管理货币流通和信用的意见》、《关于加强信用集中管理的意见》、《关于如何进一步发挥利息杠杆作用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流动资金管理的意见》。为供读者研究参考,上述四份研究报告本刊在本期和1984年第一期分两次刊登。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货币流通
综合信贷计划
专业银行
控制和管理
流通总量
流动资金
信贷
收支
比例关系
货币必要量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我国信贷计划管理体制的改革
金建栋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信用与信贷二词应区别使用
杨天义
《西南金融》
198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财政、信贷资金异化的负效应及建议
徐小兰
刘绍优
《金融与经济》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小议克服计划部门的“半边翘”
金射锡
《西南金融》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剖析信贷收支中的“水份”
石龙章
谭周继
《西南金融》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央银行控制信贷规模的方法——兼论信贷资金差额包干管理办法的利弊
蒋世绩
《农村金融研究》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试论银行信贷“差额包干”
赖少东
《农村金融研究》
198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
黄新蕾
张光全
《西南金融》
198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农村信贷资金管理办法要适应农村发展战略重点的需要
曹其林
杨盛新
《农村金融研究》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浅议农村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
《农村金融研究》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信贷是制约地区现金流通量的重要因素
税尚永
李建新
刘进泰
《西南金融》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建设银行信贷资金帐务处理的特点
刘庆平
《武汉金融》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的资金管理和运用
曹凤岐
《农村金融研究》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刘锡良
盛慕杰
《西南金融》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只有坚持客观的可比性才能做好金融情况的分析工作
郑良芳
《农村金融研究》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试论中央银行信用控制的现实途径
林义
《西南金融》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现行金融宏观调控的效应
晏铃
《西南金融》
199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我国货币政策与政策目标的摩擦及其矫正
方文渊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发挥银行调节社会需求功能
陈光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关于中央银行如何控制和管理货币流通和信用的意见
中财院第七课题调研组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8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