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GIS的延安市土壤侵蚀强度等级评价
被引量:4
- 1
-
-
作者
史彩宁
常庆瑞
王春梅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31,F0002,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区域水土流失与趋势分析"(2007CB407203)
-
文摘
以延安市为例,应用GIS技术依据水利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进行土壤侵蚀强度等级评价。分析了延安市2006年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及各县市侵蚀差异性,定量研究坡度衰减对土壤侵蚀评价结果的影响并将土壤侵蚀强度评价结果与2002年土壤侵蚀强度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延安市各县市中吴起县土壤侵蚀最为强烈,黄龙县最弱;经过坡度变换,延安市约68%的地区侵蚀增强;与2002年相比,2006年延安市轻度侵蚀和剧烈侵蚀面积减小,其它各侵蚀强度等级面积增大。
-
关键词
土壤侵蚀
GIS
坡度变换
综合侵蚀强度指数
延安市
-
Keywords
soil Erosion
GIS
slope scaling
comprehensive erosion index
Yan'an
-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TP7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深圳市土地利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穆天龙
谢婧
吴健生
王秀茹
郑茂坤
-
机构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3-58,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406350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080106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801017)
-
文摘
运用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对深圳市土壤侵蚀进行定量计算,并依据城市水土流失标准进行分级,应用并修正土壤侵蚀强度综合指数和区域土壤侵蚀强度综合指数,对深圳市全市及下辖各区的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较少侵蚀等级以上土壤侵蚀面积为81.588km2;全市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570.676t/(hm2.a),土壤侵蚀模数最大值为447621.594t/(hm2.a);以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最易引起侵蚀的三种土地利用类型是采矿地、未利用地以及工地和推平未建地,最不易引起土壤侵蚀的三种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草地和水田,最易引起土壤侵蚀并造成最大影响的用地类型是果园;而从区域分异来看,南山区和龙岗区发生土壤侵蚀的可能性较大,应及早预防。
-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壤侵蚀
RUSLE
土壤侵蚀强度综合指数
-
Keywords
land use
soil erosion
RUSLE
composite index of soil erosion intensity
-
分类号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F301.2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青藏高原农耕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周柽
邵东国
顾文权
姚明磊
-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0-126,133,共8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课题(XDA2004030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04089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09204)。
-
文摘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生态屏障。近年来,青藏高原大面积的退耕或开垦等土地利用变化,势必会减弱或诱发土壤侵蚀。为揭示青藏高原不同土地利用变化模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以青藏高原农耕区为例,基于CSLE模型,解析了农耕区2015年土壤侵蚀状态,首次提出了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综合指数与减蚀贡献度的概念及计算公式,量化了耕地变化对土壤侵蚀造成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耕地变化模式对土壤减蚀的贡献。结果表明:(1)2015年青藏高原农耕区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95.61t/(hm^(2)·a),潜在土壤流失量达446.51亿t/a;(2)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未利用地转耕地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综合指数分别为-378.24、-118.54和-5.44 t/(hm^(2)·a),减蚀作用依次降低;草地、林地开垦为耕地和耕地退化为未利用地的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综合指数分别为16.53、32.34和200.61t/(hm^(2)·a),增蚀作用依次增大;(3)2000-2015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使得青藏高原农耕区的土壤侵蚀强度减少245.54 t/(hm^(2)·a),较土地利用不变情景下降55.66%。在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综合指数和面积的双重影响下,不同土地利用变化对农耕区土壤减蚀量的贡献排序为:退耕还草>退耕还林>未利用地转耕地>林地转耕地>耕地转未利用地>草地转耕地,为青藏高原农耕区水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参考。
-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侵蚀
CSLE模型
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综合指数
青藏高原
-
Keywords
land-use changes
soil erosion
CSLE model
comprehensive index of soil erosion intensity change
Qinghai-Tibet Plateau
-
分类号
TV9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S157.1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