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乡镇区划的地质遗迹资源综合价值评价——以盐津县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邓亚东 罗书文 +1 位作者 史文强 孟庆鑫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32-939,共8页
以云南省盐津县地质遗迹资源为研究对象、乡镇区划为单元,在分析盐津县地质遗迹资源特征的基础上,依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中地质遗迹质量等级划分标准,运用特尔菲法划分出盐津县乡镇地质遗迹点质量等级,其划分结果能正确认识盐津县各... 以云南省盐津县地质遗迹资源为研究对象、乡镇区划为单元,在分析盐津县地质遗迹资源特征的基础上,依据《地质遗迹调查规范》中地质遗迹质量等级划分标准,运用特尔菲法划分出盐津县乡镇地质遗迹点质量等级,其划分结果能正确认识盐津县各乡镇地质遗迹资源的质量状况。同时,利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盐津乡镇地质遗迹资源综合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对盐津乡镇地质遗迹资源综合价值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盐津县乡镇地质遗迹资源综合价值大小为:柿子镇>豆沙镇>庙坝镇>牛寨乡>普洱镇>中和乡>盐井镇>滩头乡>落雁乡>兴隆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区划 地质遗迹 综合价值评价 盐津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化空战中的目标综合价值评价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俊敏 李向阳 张杨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7-90,94,共5页
目标综合价值评价是进行目标分配的基础,基于复杂网络的价值分析方法,能够综合体现网络化空战中目标自身属性和网络体系结构对目标综合价值评价产生的影响,准确地确定作战体系中的关键目标。通过分析空战体系结构,将目标综合价值分为固... 目标综合价值评价是进行目标分配的基础,基于复杂网络的价值分析方法,能够综合体现网络化空战中目标自身属性和网络体系结构对目标综合价值评价产生的影响,准确地确定作战体系中的关键目标。通过分析空战体系结构,将目标综合价值分为固有价值和体系价值2个维度,利用模糊偏序关系建立目标固有价值评价模型,并通过定义节点连通度、关键度和冗余度,确定目标体系价值评价方法。实例分析结果验证了该目标综合价值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综合价值评价 网络化空战 固有价值 体系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综合价值评价研究——以浙江省磐安县为例 被引量:62
3
作者 杨丽婷 曾祯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2-116,122,共6页
层次分析法(AHP)与线性加权和函数法相结合构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综合价值评价模型,在德尔菲法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定性与定量分析有效结合,从而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为古村落旅游开发决策服务。研究表明:建... 层次分析法(AHP)与线性加权和函数法相结合构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综合价值评价模型,在德尔菲法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定性与定量分析有效结合,从而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为古村落旅游开发决策服务。研究表明:建筑遗存因子对古村落综合价值的影响最大;综合评价排名并不能完全代表古村落的综合价值情况,应进行数据和指标的深入分析。以浙江省磐安县为例,对县域内的19个典型古村落进行综合价值评价,分析评价结果对磐安县古村落开发有参考价值及指导意义,最后针对磐安县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落 综合价值评价 旅游开发 AHP 线性加权和函数法 浙江省磐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经济文化节庆活动综合价值评价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亚禄 石玉凤 《技术经济》 2004年第7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地方经济 中国 文化节庆活动 综合价值评价模型 模糊数学 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村落综合价值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以大旗头古村为例 被引量:67
5
作者 汪清蓉 李凡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4,共6页
客观评价古村落的综合价值是正确保护和利用古村落的依据。针对古村落综合价值评价的模糊性,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可以在专家知识和主观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具有严密逻辑性的数学方法合理确定评价指标权... 客观评价古村落的综合价值是正确保护和利用古村落的依据。针对古村落综合价值评价的模糊性,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可以在专家知识和主观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具有严密逻辑性的数学方法合理确定评价指标权重,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效结合,从而提高了模糊综合评判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以佛山三水大旗头古村落为例,对其进行综合价值评价,以此为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落 大旗头村 综合价值评价 指标体系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弃置型古村落保护与利用价值的评价研究--基于陕西省洛南县鞑子梁村的调查 被引量:16
6
作者 段德罡 尤智玉 +1 位作者 贺俊 陈炼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7-47,共11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近年来产生了大量弃置村庄,这其中不少村庄建成年代久远,具有丰厚的历史积淀与利用价值,如何评价这些弃置型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价值逐渐成为学界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详实的田野调查,以陕南地区弃置...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近年来产生了大量弃置村庄,这其中不少村庄建成年代久远,具有丰厚的历史积淀与利用价值,如何评价这些弃置型古村落的保护与利用价值逐渐成为学界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详实的田野调查,以陕南地区弃置型古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从“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建筑遗产、利用条件”四方面构建了评判弃置型古村落保护价值及利用可能性的评价模型,并以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鞑子梁村为案例,基于评价分析得出弃置型古村落保护和利用的可行性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置村庄 古村落 综合价值评价 保护与利用 陕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园覆盖绿肥综合开发利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赵志平 杨丽萍 杨春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93-2299,共7页
为有效筛选综合开发利用价值高的胶园覆盖绿肥,研究了13种绿肥的养分特性及饲用营养价值;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结合绿肥覆盖效果、产量,综合评价了绿肥的开发利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3种胶园覆盖绿肥具有粗蛋白含量和钙含量高,氮、... 为有效筛选综合开发利用价值高的胶园覆盖绿肥,研究了13种绿肥的养分特性及饲用营养价值;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结合绿肥覆盖效果、产量,综合评价了绿肥的开发利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3种胶园覆盖绿肥具有粗蛋白含量和钙含量高,氮、钾养分充足以及微量元素丰富等特点;粗蛋白含量平均16.53%,变幅为12.30%~23.78%;Ca含量平均9.61 g/kg,范围为6.96~14.98 g/kg。草本和藤本绿肥的营养、饲用价值、综合开发利用价值高于灌木、亚灌木绿肥,灌木、亚灌木绿肥的经济产量高于草本和藤本绿肥。绿肥筛选可考虑灌木、亚灌木与草本、藤本相结合,以提高覆盖效果和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了13种绿肥的开发利用价值,兼顾产量、覆盖效果,初步得出距瓣豆、卵叶山蚂蝗2种绿肥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和良好的地面覆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园 覆盖绿肥 养分含量 饲用营养 覆盖效果 开发利用价值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装装潢设计方案综合评价多层次Fuzzy综合评价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湛少锋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11,共3页
在[1][2]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综合评价包装装潢质量的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包装设计 包装装潢设计 综合评价价值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公岛植被现状及价值分析
9
作者 刘晓 王建松 蔡润莲 《山东林业科技》 2005年第4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刘公岛 植被特点 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灌丛 灌草丛 综合价值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树名木旅游最优路线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记 徐爱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3-160,共8页
为了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的研究、管理及保护政策的认知与响应度,更好地提高社会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设计与实现综合评估价值最优的古树名木旅游路线。对研究区浙江省金华市各区县的人口密度、服务业发展状况、公路密度和古树名木区域分... 为了提高公众对古树名木的研究、管理及保护政策的认知与响应度,更好地提高社会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设计与实现综合评估价值最优的古树名木旅游路线。对研究区浙江省金华市各区县的人口密度、服务业发展状况、公路密度和古树名木区域分布等作相关性分析,为古树名木旅游线路设计提供可行性分析;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对古树名木综合价值进行量化,并进行邻接点矩阵存储;利用Dijkstra算法遍历加权无向图,确定综合价值最优的古树名木节点集(区域内规划和手动预设2种形式);古树名木综合价值最优节点集与百度地图Javascript API进行集成,最终实现最优古树名木旅游路线的规划,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古树名木的相关研究中,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古树名木前期研究的可操作性不强、社会认知度不够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信息系统 古树名木 最优旅游线路 综合价值评价 邻接点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矿迹地景观重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常江 李灿坤 冯姗姗 《风景园林》 2022年第3期58-64,共7页
采矿迹地是由于人类采矿活动而产生的大量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土地,其景观重构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转型、发挥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阐述采矿迹地概念的基础上对其类型进行分析,并提出采矿迹地景观重构的内涵。通过文献研究... 采矿迹地是由于人类采矿活动而产生的大量闲置或低效利用的土地,其景观重构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转型、发挥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阐述采矿迹地概念的基础上对其类型进行分析,并提出采矿迹地景观重构的内涵。通过文献研究法对近年来国内外采矿迹地景观重构的研究内容及特征进行了梳理,发现其研究趋势呈现出4个转变:(1)从单一的植被恢复研究拓展到生态系统整体保护和修复研究;(2)从修复治理的效果评价研究转向基于价值识别的综合改造利用研究;(3)从单一地块的案例研究转向区域性景观规划设计研究;(4)从责任主体研究转向多方利益主体参与过程研究。最后,从建立采矿迹地景观重构的综合价值评价体系、规范和优化采矿迹地景观重构的规划和设计方法、梳理和完善采矿迹地景观重构的制度保障体系3个方面提出了景观重构策略,以期为未来采矿迹地景观重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迹地 景观重构 整体性修复 综合改造利用 区域性设计 综合价值评价 规划设计 制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