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绵羊干扰素调节因子1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真核表达
1
作者 魏立翔 解艺璇 +3 位作者 高之煜 曹鑫艳 张彦兵 孙延鸣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17,共6页
绵羊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1,IRF1)在病原微生物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绵羊IRF1功能,以绵羊肺组织cDNA为模板,扩增IRF1基因ORF,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p3×Flag-CMV-14-IRF1重组质粒。将... 绵羊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1,IRF1)在病原微生物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绵羊IRF1功能,以绵羊肺组织cDNA为模板,扩增IRF1基因ORF,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p3×Flag-CMV-14-IRF1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运用Western blot进行蛋白质鉴定。结果表明,绵羊IRF1 ORF大小为969 bp,编码325个氨基酸;绵羊IRF1氨基酸序列与山羊、猪、人、马相似性分别为100%、91.61%、87.73%和89.44%;进化树显示,绵羊IRF1与山羊、牛、猪、白鳍豚、马等哺乳动物聚类在一起;绵羊IRF1蛋白分子式为C_(1596)H_(2497)N_(435)O_(497)S_(17),理论等电点为5.58,具有1个潜在的N-糖基化位点和多个磷酸化位点,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该重组蛋白高效表达,分子质量约为50 ku。研究结果为绵羊的IRF1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干扰素调节因子1 生物信息学分析 转录因子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调节因子-1分子结构与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玳玮 邓学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24,共3页
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1,IRF-1)是一个重要的多功能转录因子,这个转录因子家族具有调节干扰素表达、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作用。并且,干扰素调节因子1还选择性的调节不同基因在不同细胞中发挥其免疫应答效应。... 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1,IRF-1)是一个重要的多功能转录因子,这个转录因子家族具有调节干扰素表达、抗病毒、抗肿瘤等多种作用。并且,干扰素调节因子1还选择性的调节不同基因在不同细胞中发挥其免疫应答效应。作者重点综述了IRF-1基因的结构、其对干扰素的转录调控作用及多种生物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干扰素调节因子-1 免疫应答 抑癌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调节因子5下调PARP-1抑制鼻咽癌细胞的侵袭力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民英 张健 +4 位作者 何秀芳 张健 郑斯明 周嘉雄 魏婷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5(IFR5)是否通过下调DNA修复酶PARP-1,进而抑制鼻咽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方法】本研究使用的临床标本是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组织标本46例和正常组织51例。免疫组化检测鼻咽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IRF5和PARP-... 【目的】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5(IFR5)是否通过下调DNA修复酶PARP-1,进而抑制鼻咽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方法】本研究使用的临床标本是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组织标本46例和正常组织51例。免疫组化检测鼻咽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IRF5和PARP-1的表达。构建IFR5过表达质粒,上调鼻咽癌细胞CNE-2中IFR5表达,荧光定量PCR(QPCR)和免疫印迹确定建立IRF5过表达细胞。上调IRF5表达后,划痕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QPCR和免疫印迹检测PARP-1表达量的变化。上调IFR5表达的同时加入PARP-1过表达质粒,观察PARP-1是否可逆转IFR5对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结果表明IRF5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正常组织,而PARP-1则相反。QPCR和免疫印迹确定建立IRF5 mRNA和蛋白过表达的细胞株CNE-2/IFR5。细胞划痕实验显示CNE-2/IFR5愈合率较对照组降低(P<0.01),transwell实验表明CNE-2/IFR5细胞穿过基底膜的数目小于对照组(P<0.01),提示上调IFR5可抑制鼻咽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上调IFR5后,PAR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降低(P<0.01);上调IFR5表达的同时过表达PARP-1,可逆转单独上调IRF5对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提示IFR5可通过下调PARP-1进而抑制鼻咽癌癌细胞的侵袭能力。【结论】IFR5可通过下调PARP-1进而抑制鼻咽癌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本研究可能为降低鼻咽癌侵袭能力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细胞 干扰素调节因子5 PARP-1 侵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调节因子3促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相关探索
4
作者 徐文晖 杨畅 +3 位作者 李瑞卿 卞京 李夏伊 郑磊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1-311,共11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中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观察IRF3过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蛋白通路。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中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观察IRF3过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蛋白通路。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分析IRF3表达水平与恶性肿瘤患者(肾癌、结直肠癌、肝癌、前列腺癌)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例结直肠癌或肾癌患者的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切片中IRF3表达水平的差异。针对IRF3蛋白的C端残基位点进行改造,构建拟磷酸化IRF3-5D(396/398/402/404/405-D)高表达的HEK-293T细胞。分别在细胞培养12、24 h时,采用TANK结合激酶1(TANK-binding kinase 1,TBK1)抑制剂进行处理,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IRF3、p-IRF3(Ser386)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NA测序技术探索IRF3-5D高表达与肿瘤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构建野生型IRF3(IRF3-WT)和IRF3-5D过表达的结直肠癌细胞CT26、COLON26,采用细胞计数法、细胞划痕试验和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增殖及迁移能力。结果·TCGA数据分析提示癌组织中IRF3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不良预后呈正相关。癌症患者病理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结直肠癌、肾癌组织中IRF3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且蛋白表达集中于细胞核内。TBK1抑制剂分别在细胞培养12、24 h时间点作用后,HEK-293T细胞p-IRF3(Ser386)蛋白表达减弱。RNA测序和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多个与癌症预后不良相关的蛋白[IRF9、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1-ligand 1,PD-L1)等]表达水平在IRF3-5D高表达的条件下显著上调。结直肠癌细胞中过表达IRF3-5D,可导致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显著上调。结论·结直肠癌中IRF3表达水平与患者不良预后呈正相关。IRF3-5D蛋白在结直肠癌细胞内高表达后,促进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此外,IRF3-5D依赖于TBK1介导的IRF3活化激活通路,并上调多个肿瘤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恶性肿瘤 靶向治疗 干扰素调节因子3 TANK结合激酶1 R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0对脑缺氧复氧后干扰素调节因子-1表达的抑制作用
5
作者 陈荣华 刘楠 +3 位作者 刘德山 杜厚伟 张逸仙 黄华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69-972,共4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0(IL-10)对缺氧复氧后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表达的作用。方法:采用缺氧8h复氧2h法建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共培养缺氧复氧模型。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IL-10干预组,其中IL-10干预组根据浓度不... 目的:探讨白介素-10(IL-10)对缺氧复氧后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表达的作用。方法:采用缺氧8h复氧2h法建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共培养缺氧复氧模型。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缺氧复氧组、IL-10干预组,其中IL-10干预组根据浓度不同分为1μg/L组、10μg/L组和30μg/L组。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RF-1表达的变化。结果:缺氧复氧组IRF-1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IL-10干预组IRF-1表达较缺氧复氧组显著下降,并与IL-10剂量有关,呈剂量依赖性,在30μg/L表达最低(P<0.05)。结论:IL-10可显著抑制脑缺氧复氧后IRF-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0 缺氧复氧 干扰素调节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诱导背根节感觉神经元细胞iNOS和P物质的表达及干扰素调节因子-1的作用(英文)
6
作者 潘频华 黄四云 胡成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6-391,共6页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脊髓C7-T5背根节感觉神经元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P物质表达的影响及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regulatory factor-1,IRF-1)的调控作用...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脊髓C7-T5背根节感觉神经元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P物质表达的影响及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regulatory factor-1,IRF-1)的调控作用,阐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机制。方法:体外原代培养C7-T5脊髓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DRGn)细胞,然后给予NGF或NGF+IFN-γ刺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经不同处理后细胞内P物质和iNOS的mRNA表达水平;再采用慢病毒GFP-IRF-1-shRNA转染DRGn细胞,观察阻断IRF-1表达后iNOS和P物质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NGF刺激后的各组细胞内P物质及iN-OS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单纯NGF刺激组相比,NGF+IFN-γ刺激组细胞内P物质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而iNOS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经慢病毒GFP-IRF-1-vshRNA阻断IRF-1表达后,细胞内P物质及iNOS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NGF通过IRF-1调控气道感觉神经元细胞内P物质及iNOS的合成参与气道神源性炎症,IRF-1可能成为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 神经源性炎症 神经生长因子 干扰素调节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帕金森病模型中α-突触核蛋白对干扰素调节因子1的调控及其机制 被引量:2
7
作者 牟斐斐 陈曦 +3 位作者 杜希恂 焦倩 毕明霞 姜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41-1648,共8页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对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用α-Syn过表达的SHSY5Y细胞以及3月龄、6月龄A53Tα-Syn转基因小鼠,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IRF-1表达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和... 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对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用α-Syn过表达的SHSY5Y细胞以及3月龄、6月龄A53Tα-Syn转基因小鼠,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IRF-1表达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和核浆蛋白分离技术观察IRF-1亚细胞定位情况。不同浓度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0、0.01、0.05、0.1、0.2、0.5、1、2μmol/L)以及溶酶体抑制剂氯喹(0、5、10、30、50、100、150、200μmol/L)处理SH-SY5Y细胞24 h,检测细胞存活率。选用不引起细胞损伤的最大浓度0.2μmol/LMG132和30μmol/L氯喹处理SH-SY5Y细胞24 h,检测IRF-1蛋白水平的变化。观察α-Syn对MDM2蛋白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泛素化实验检测IRF-1泛素化水平的变化。结果α-Syn过表达不影响IRF-1 mRNA水平,却可显著上调其蛋白水平(P<0.01),并且IRF-1在胞核表达的比例升高,发生核移位现象(P<0.001)。不同浓度的MG132和氯喹处理后细胞存活率随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不引起细胞损伤的最大浓度分别为0.2μmol/L和30μmol/L。0.2μmol/L MG132处理后可加剧α-Syn引起的IRF-1蛋白水平的升高(P<0.01),而30μmol/L氯喹处理后IRF-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α-Syn过表达导致MDM2蛋白水平降低(P<0.01),进而抑制IRF-1的泛素化修饰。结论α-Syn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抑制MDM2介导的IRF-1泛素化修饰,进而上调IRF-1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干扰素调节因子1 神经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干扰素调节因子IRF1重塑K562细胞的稳态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文天 赵慧娟 +2 位作者 杨洋 池颖 张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考察干扰素调节因子IRF1对K562细胞稳态及分化的影响。方法:构建3种不同的过表达载体以筛选实现IRF1增强表达的最佳方式;通过细胞计数考察IRF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凋亡标记分析IRF1对药物诱导凋亡的影响;通过分化标记分析IRF1对... 目的:考察干扰素调节因子IRF1对K562细胞稳态及分化的影响。方法:构建3种不同的过表达载体以筛选实现IRF1增强表达的最佳方式;通过细胞计数考察IRF1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凋亡标记分析IRF1对药物诱导凋亡的影响;通过分化标记分析IRF1对红系分化的影响;通过RT-q PCR初步探索IRF1的调控机制。结果:利用P2A-T2A方式构建的单一开放阅读框具有最明显的表达效果,是实现IRF1增强表达的最佳方式;细胞计数结果发现,IRF1对K562的增殖无明显影响;Annexin V和7-AAD联合标记发现,IRF1过表达显著抑制细胞的凋亡进程;流式结果显示,IRF1同样可进一步提升CD71^+CD235a^+双阳细胞比例,RT-qPCR检测证实了IRF1过表达对CD235a的调控作用。结论:IRF1过表达改变了K562细胞的稳态特征,增强细胞的抗凋亡能力并促进了向下游分化的潜力,提示IRF1在红系系统发育中可能发挥重要的调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 干扰素调节因子1 细胞增殖 凋亡 红系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减干扰素调节因子3对脂多糖刺激Raw264.7细胞核内Irak1bp1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谈志丽 王迎迎 +5 位作者 钟欢 何玉 施青青 杨雪 徐国荣 刘亮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9-593,共5页
目的·扩增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 factor 3,IRF3)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 RNA)腺病毒,并研究该病毒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诱导Raw264.7细胞核内白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结合蛋白1(interleukin-1... 目的·扩增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 factor 3,IRF3)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 RNA)腺病毒,并研究该病毒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诱导Raw264.7细胞核内白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结合蛋白1(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 1 binding protein 1,Irak1bp1)表达的影响。方法·IRF3 sh RNA腺病毒的扩增在人胚肾293 T(HEK293T)细胞中进行,并采用TCID 50法测定病毒滴度。Raw 264.7细胞随机分为4组,1组为腺病毒(-)LPS(-),2组为腺病毒(-)LPS(+),3组为腺病毒(+)LPS(-),4组为腺病毒(+)LPS(+)。细胞IRF3基因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核内IRF3及Irak1bp1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结果·经计算扩增腺病毒滴度为2.2×10^(11) PFU/m L,最佳MOI为300。LPS刺激后Raw 264.7细胞内IRF3 m RNA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核内IRF3蛋白及Irak1bp1表达也明显增加;IRF3 sh RNA腺病毒应用后,细胞对IRF3 m RNA的组成性表达及LPS刺激诱导的IRF3 m RNA和核内蛋白质表达均明显受抑,但未刺激状态下IRF3蛋白核内组成性表达无明显影响;IRF3 sh RNA腺病毒应用对细胞静息及LPS刺激诱导的核内Irak1bp1表达并无影响。结论·IRF3 sh RNA腺病毒能够有效抑制LPS刺激诱导的核内IRF3的表达,但并不影响核内Irak1bp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调节因子3 短发夹RNA腺病毒 白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结合蛋白1(Irak1bp1)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调控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的极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康 瞿建国 +6 位作者 陈吉祥 党胜春 何宋兵 张进 谢嵘 王韵 张建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目的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极化为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检测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在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并用IRF5小干扰RNA(IRF5 siRNA)沉默巨噬细胞中IRF5基因表达,观察其极化状态的改变。方法用γ干扰素(IFN... 目的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极化为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检测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在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并用IRF5小干扰RNA(IRF5 siRNA)沉默巨噬细胞中IRF5基因表达,观察其极化状态的改变。方法用γ干扰素(IFN-γ)和脂多糖(LPS)诱导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向M1型巨噬细胞分化,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其向M2型巨噬细胞分化,实时定量PCR检测IRF5、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精氨酸酶1(Arg1)和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MMR)mRNA在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中的表达。用IRF5 siRNA转染巨噬细胞,实时定量PCR检测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IRF5、IL-12、TNF-α、i NOS和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Arg1、MMR mRNA的表达,评估其极化状态的改变。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分化率达81.7%,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M1型巨噬细胞中IRF5、IL-12、i NOS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M2型巨噬细胞,TNF-α亦高于M2型巨噬细胞;M2型巨噬细胞中Arg1、MMR mRNA表达量同M1型巨噬细胞比较显著增高。IRF5 siRNA转染巨噬细胞后,IRF5、IL-12、TNF-α、i NOS 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Arg1、MMR m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IRF5、IL-12、TNF-α、i NOS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Arg1、MMR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加,极化状态向M2型巨噬细胞偏移。结论 IRF5对巨噬细胞的极化调控有重要作用,可作为鉴别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的重要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 干扰RNA M1型巨噬细胞 M2型巨噬细胞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创伤患者早期血清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Th1/Th2细胞因子变化与创伤后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莲英 刘凤娟 +2 位作者 丁密 张彬彬 王啸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967-1971,共5页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患者早期血清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辅助型T细胞1/辅助型T细胞2(Th1/Th2)细胞因子变化与创伤后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160例胸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记录入院...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患者早期血清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辅助型T细胞1/辅助型T细胞2(Th1/Th2)细胞因子变化与创伤后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160例胸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详细记录患者基本信息,记录入院后24 h内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数量及Th1相关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Th2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分析影响胸部创伤后感染发生的因素。结果(1)160例胸部创伤患者有46例并发感染,占28.75%;有114例未并发感染,占71.25%。(2)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合并脑损伤、ISS评分、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感染组PCT、WBC、IFN-γ/IL-4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CD4+/CD25+低于非感染组(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合并脑损伤、ISS评分、APACHE-Ⅱ评分、PCT、IFN-γ/IL-4,CD4+/CD25+是胸部创伤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胸部创伤后早期机体免疫功能紊乱,高龄、脑损伤、ISS评分高、APACHE-Ⅱ评分高、IFN-γ/IL-4升高及CD4+/CD25+降低等多种因素可增加患者创伤后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 调节性T淋巴细胞 TH1/TH2细胞因子 创伤后感染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通过诱导IRF-1核内转运增强PC-12细胞钠电流的表达
12
作者 朱叶牡 潘频华 +1 位作者 谭洪毅 胡成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76-781,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1,IRF-1)对类感觉神经元细胞株大鼠嗜铬细胞(rat pheochromocytoma cell,PC-12)中的Na+电流变化的影响。方法:用不同...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1,IRF-1)对类感觉神经元细胞株大鼠嗜铬细胞(rat pheochromocytoma cell,PC-12)中的Na+电流变化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NGF(0~200ng/mL)刺激PC-12细胞,采用Real-time PCR检测IRF-1mRNA表达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IRF-1的活化。然后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IRF-1干扰PC-12细胞对钠电流的影响。结果:低剂量NGF短时间刺激,就可以增加钠电流密度,同时这种钠电流的增加具有NGF浓度依赖性。此外,高剂量NGF刺激PC-12细胞后,细胞内的IRF-1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而较低剂量NGF刺激细胞后可以导致IRF-1蛋白向细胞核内转运,同时并不影响其基因水平表达。此外,当IRF-1被干扰后,NGF刺激则不会再出现钠电流升高。结论:NGF可以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PC-12细胞的钠电流强度,同时这种增强受到了IRF-1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调节因子-1 神经生长因子 PC-12细胞 钠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XRα通过下调IRF3、GRIP1负性调控Kupffer细胞中LPS诱导的炎症反应机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欧志兵 黄庆勇 +3 位作者 孙科 魏思东 龚建平 涂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48-851,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肝X受体α(LXRα)激动剂对脂多糖(LPS)刺激后Kupffer细胞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糖皮质激素受体反应蛋白1(GRIP1)、LXRα表达的影响,探讨LXRα负性调控炎症反应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原位灌注法分离和培养雄性KM小鼠... 目的通过观察肝X受体α(LXRα)激动剂对脂多糖(LPS)刺激后Kupffer细胞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糖皮质激素受体反应蛋白1(GRIP1)、LXRα表达的影响,探讨LXRα负性调控炎症反应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胶原酶原位灌注法分离和培养雄性KM小鼠肝脏中的Kupffer细胞,所得细胞在含20%小牛血清和1%青霉素/链霉素的1640培养基中培养。将分离的Kupffer细胞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TLR4配体激活剂LPS(1μg/ml)组、LXRα配体激活剂T0901317(5μg/ml)组、LPS和T0901317共同处理组。收集培养细胞,采用Western boltting法检测Kupffer细胞的LXRα、GRIP1及IRF3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Kupffer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干扰素(IFN)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含量。结果LXRα蛋白质表达水平在T0901317处理组最高,LPS处理组最低。联合处理组中,LXRα表达明显低于T0901317处理组(P<0.05),但又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IRF3及GRIP1蛋白表达量在LPS组最高,联合处理组表达明显降低,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在LPS组及联合处理组中,IRF3及GRIP1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及T0901317处理组(P<0.05)。IFNβ在LPS处理组的含量较对照组和T0901317处理组明显增高(P<0.05);联合处理组IFNβ含量比LPS处理组明显降低(P<0.05);IFNβ表达T0901317处理组表达最低。TNF-α在LPS处理组的含量较其他3组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T0901317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水平较低,且他们3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IL-1β的表达趋势与TNF-α相同。结论在应用LPS处理之前预防性应用LXRα激动剂,能明显抑制Kupffer细胞的IRF3及GRIP1表达,通过抑制IRF3、GRIP1的表达而发挥抗炎效应,从而抑制LPS所诱导的Kupffer细胞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PFFER细胞 肝X受体Α 干扰素调节因子3 糖皮质激素受体反应蛋白1 干扰素Β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受体、IRF-1和糖皮质激素受体-β在肥胖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莉君 郝璐 +5 位作者 李慧婷 卢立国 卞宏 刘敏 宋琳琳 朱述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37-1040,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肥胖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表达瘦素受体(OB-R)、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及糖皮质激素受体-β(GR-β)的情况,探讨肥胖与难治性哮喘的关系。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正常体质量对照组(A组)、正常体...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肥胖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表达瘦素受体(OB-R)、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及糖皮质激素受体-β(GR-β)的情况,探讨肥胖与难治性哮喘的关系。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正常体质量对照组(A组)、正常体质量哮喘组(B组)、肥胖对照组(C组)、肥胖哮喘组(D组),肥胖及哮喘模型建立后取各组大鼠气道,体外培养ASMC,反转录PCR(RT-PCR)测OB-R mRNA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测定IRF-1及GR-β蛋白的表达。结果:OB-R mRNA的表达,B组、C组及D组较A组明显增加,D组较B组及C组明显增加;IRF-1和GR-β蛋白的表达,B组、C组及D组较A组明显增加,D组较B组及C组明显增加。结论:OB-R、IRF-1及GR-β在ASMC中表达的增加可能与肥胖哮喘发病及激素抵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气道平滑肌细胞 瘦素受体 干扰素调节因子-1 糖皮质激素受体-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状病毒非结构蛋白1与种属限制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凯军 李晋涛 +1 位作者 魏昆 连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rotavirus,RV)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1,NSP1)与种属限制性的相关性,探讨NSP1在RV种属限制性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UniProt数据库中的RVNSP1C末端、全序列以及GenBank数据库中NSP1基因的3′端非编码序列利用...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rotavirus,RV)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1,NSP1)与种属限制性的相关性,探讨NSP1在RV种属限制性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UniProt数据库中的RVNSP1C末端、全序列以及GenBank数据库中NSP1基因的3′端非编码序列利用DNAStar(Lasergene)7.1软件进行种属间和种属内的序列比对和进化树分析。结果NSP1种属间的多样性与RV宿主特异性一致,NSP1的C末端、NSP1基因3′端非编码序列与NSP1全序列种属内的一致性较高,且高于种属间一致性(P<0.01)。结论NSP1与RV种属限制性密切相关。NSP1与宿主特异的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3,IRF3)相结合的特性和RV的种属限制性相关,其结合区域可能是决定RV种属限制性的关键区域。NSP1基因3′端非编码序列可能在基因水平参与调控RV种属限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非结构蛋白1 种属限制性 干扰素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Caspase8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的构建及其与IRF-1结合位点的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单锴 邱文 +4 位作者 李妍 周建博 刘丽莎 赵聃 王迎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1-296,共6页
目的:构建大鼠Caspase 8基因启动子(全长和截短)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并观察在人胚肾细胞(HEK293)中,过表达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1,IRF-1)对Caspase 8基因启动活性的影响。同时,筛选其可能的IRF-1结合位点。方法... 目的:构建大鼠Caspase 8基因启动子(全长和截短)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并观察在人胚肾细胞(HEK293)中,过表达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1,IRF-1)对Caspase 8基因启动活性的影响。同时,筛选其可能的IRF-1结合位点。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出大鼠Caspase 8基因启动子序列(-1136~+101 nt),将Caspase 8基因启动子插入到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中。将Caspase 8基因启动子全长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Caspase 8-FL)和大鼠野生型IRF-1表达质粒(pcDNA3.1-IRF-1)共转染HEK293细胞,检测其荧光素酶活性,确定IRF-1对Caspase 8基因的启动作用。另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Caspase 8基因启动子上IRF-1潜在的结合位点,并构建Caspase 8基因启动子截短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即pGL3-Caspase8-1~4)。将上述Caspase 8基因启动子全长和各截短的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和IRF-1过表达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再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筛选IRF-1的结合位点。结果:菌液PCR及核酸测序证实,上述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均构建成功。将pGL3-Caspase8-FL和pcDNA3.1-IRF-1共转染HEK293细胞发现,Caspase 8基因启动子活性显著增加。而将pGL3-Caspase 8-FL、pGL3-Caspase 8-1~4和pcDNA3.1-IRF-1共转染HEK293细胞后证实,pGL3-Caspase 8-4的启动活性显著低于pGL3-Caspase 8-2和pGL3-Caspase 8-3。提示IRF-1可能结合在Caspase 8基因启动子的-336~-136 nt区域。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大鼠Caspase 8基因启动子全长及截短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并初步筛查出IRF-1在Caspase 8基因启动子上的结合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8 干扰素调节因子-1 荧光素酶报告质粒 启动子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XAF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质粒的构建及IRF-1结合位点的鉴定
17
作者 周建博 邱文 +3 位作者 卢燕来 单锴 赵聃 王迎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5-300,共6页
目的:构建大鼠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associated factor 1,XAF1)基因启动子(全长和截断)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并观察在人胚肾细胞HEK293中过表达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fac... 目的:构建大鼠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associated factor 1,XAF1)基因启动子(全长和截断)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并观察在人胚肾细胞HEK293中过表达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factor-1,IRF-1)对XAF1基因启动活性的影响,同时,筛选其可能的IRF-1结合位点。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出大鼠XAF1基因启动子序列(-1497~+166 nt),将XAF1基因启动子插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中获得pGL3-XAF1-QC,与大鼠野生型IRF-1表达质粒(pcDNA3.1-IRF-1)共转染HEK293细胞,检测其荧光素酶活性,确定IRF-1对XAF1基因的启动作用。同时,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XAF1基因启动子上IRF-1潜在的结合位点,并构建截断的XAF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GL3-XAF1-1、pGL3-XAF1-2、pGL3-XAF1-3和pGL3-XAF1-4)。将上述全长和各截断的XAF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和IRF-1过表达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再行荧光素酶活性测定,筛选IRF-1的结合位点。结果:菌液PCR及核酸测序证实,上述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均构建成功。将pGL3-XAF1-QC和pcDNA3.1-IRF-1共转染HEK293细胞发现,XAF1基因启动子活性显著增加。而将pGL3-XAF1-QC、pGL3-XAF1(1~4号)和pcDNA3.1-IRF-1共转染HEK293细胞后证实,pGL3-XAF1-3的启动活性显著低于pGL3-XAF1-1和pGL3-XAF1-2。提示IRF-1可能结合在大鼠XAF1基因启动子的-337~-47 nt区域。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大鼠全长及截断的XAF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并初步筛查出IRF-1在XAF1基因启动子上的结合区域,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相关因子1(XAF1) 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 启动子 生物信息学 荧光素酶报告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野生型IRF-1基因和IRF-1 shRNA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丽莎 刘炘 +2 位作者 邱文 夏梅 王迎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构建大鼠野生型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1,IRF-1)基因及其特异性短发夹状小干涉RNA(shRNA)真核表达质粒,并观察IRF-1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中过表达及沉默IRF-1基因的情况。方法:用DNA重组技术将针对大... 目的:构建大鼠野生型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1,IRF-1)基因及其特异性短发夹状小干涉RNA(shRNA)真核表达质粒,并观察IRF-1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中过表达及沉默IRF-1基因的情况。方法:用DNA重组技术将针对大鼠IRF-1基因的CDS区序列和针对其不同位点所设计的3种shRNA序列分别克隆到pcDNA3.1及pGCsi.U6.neo.GFP真核表达质粒中。在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正确后,用GenEscortTMⅢ转染试剂将上述两种质粒分别转染入培养的大鼠GMC中,然后用Western blot检查IRF-1融合蛋白的表达,同时筛选最佳沉默效率的shRNA。结果:限制性酶切及核酸序列分析证明,两种重组质粒均构建成功。Western blot证实构建的pcDNA3.1/IRF-1质粒在大鼠GMC中能正确表达,且IRF-1shRNA-2具有最佳沉默效率。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大鼠野生型IRF-1及其特异性的shRNA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IRF-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必要的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调节因子-1 小发夹RNA 肾小球系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抑制基因XAF1启动子序列中活性IRF-1作用元件的鉴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师雷锋 高春芳 +1 位作者 徐迪辉 王继德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8-390,共3页
目的在XAF1的转录起始序列中鉴定一具有高度活性的IRF-1作用元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XAF1转录起始处(-30^-38nt)有一潜在的干扰素(IFN)调节因子1结合元件(IRF-E),与同义IRF-E序列同源性达76.2%,命名为IRFE-XAF1。应用凝胶电泳... 目的在XAF1的转录起始序列中鉴定一具有高度活性的IRF-1作用元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XAF1转录起始处(-30^-38nt)有一潜在的干扰素(IFN)调节因子1结合元件(IRF-E),与同义IRF-E序列同源性达76.2%,命名为IRFE-XAF1。应用凝胶电泳迁移实验(EMSA)检测IRFE-XAF1的核蛋白结合活性,并分别定点突变其核心序列内-34nt和序列旁-28nt,检测突变后XAF1启动子活性变化及对IFN-α作用的影响。结果EMSA实验发现32P标记的含IRFE-XAF1的双链寡核苷酸DNA探针可与细胞核蛋白结合,且可被IRF-E同义探针阻断,定点突变后结合活性丧失,证实该IRFE-XAF1位点具有与转录因子结合的活性。含该IRFE-XAF1位点的XAF1启动子序列具有启动子活性且可被IFN-α诱导,IRFE-XAF1序列定点突变后启动子活性明显降低,其中-34nt突变后完全消除了IFN-α上调启动子活性的作用。结论XAF1的转录起始序列具有一高度活性的IRF-E,其序列为-38ntGAAACGAAA-30nt,这一发现提示XAF1是IFN-α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作用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AF1 干扰素调节因子-1 点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应激小鼠脑内STING-TBK1-IRF3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20
作者 孙健屿 王粤 +1 位作者 王强 翟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8-213,共6页
目的探索慢性应激小鼠脑内干扰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TING)-TANK结合激酶1(TANK-binding kinase 1,TBK1)-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将小鼠分... 目的探索慢性应激小鼠脑内干扰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TING)-TANK结合激酶1(TANK-binding kinase 1,TBK1)-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将小鼠分为对照(control,CON)组与束缚应激(chronic restraint stress,RST)组,RST组小鼠给予慢性束缚应激刺激(每天6 h,共14 d)后,采用q RT-PCR、组织免疫荧光共标染色与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两组小鼠脑内促炎因子CCL2、CXCL10、IL-1β、IL-6、IL-10、TNFαm RNA与STING、TBK1、p-TBK1、IRF3、p-IRF3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q RT-PCR实验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RST组小鼠脑内促炎因子m RNA表达显著升高(P均<0.05);组织免疫荧光共标染色实验结果显示,STING与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高度共标,RST组小鼠脑内STING表达降低;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TING、p-TBK1、p-IRF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慢性束缚应激小鼠脑内存在神经炎症反应,STING-TBK1-IRF3通路被显著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束缚应激 干扰素刺激因子(STING) TANK结合激酶1(TBK1) 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