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LCMV分频的改进维纳滤波后置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
5
1
作者
郭业才
陈小燕
王超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46-1652,共7页
针对封闭环境中语音信号受到混响影响,提出了LCMV分频的改进维纳滤波后置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通过计算麦克风阵列接收到含混响信号的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阵列信号,对频域阵列信号分频处理,将分频的信号进行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
针对封闭环境中语音信号受到混响影响,提出了LCMV分频的改进维纳滤波后置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通过计算麦克风阵列接收到含混响信号的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阵列信号,对频域阵列信号分频处理,将分频的信号进行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滤波处理,该波束滤波根据每个频段上混响时间不同的特性对频域阵列信号进行分频处理后,将波束形成算法分别应用到高低频中,以提高混响抑制的精度;再由频域阵列信号的组合功率谱进行维纳后置滤波以抑制混响,由麦克风阵列接收到混响信号的直达波和反射波之间不相关性及麦克风阵列接收信号的空间信息解决维纳滤波器的精确估计问题;最后由逆短时傅里叶变换恢复出时域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混响抑制具有明显的改善;且在混响时间600 ms条件下语音增强系统的PESQ值提高了0.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风阵列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
混响
维纳后置波束形成
房间冲击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LCMV分频的改进维纳滤波后置波束形成算法
被引量:
5
1
作者
郭业才
陈小燕
王超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气象探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46-1652,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673222)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3KJA510001)
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项目(PPZY2015B134)资助
文摘
针对封闭环境中语音信号受到混响影响,提出了LCMV分频的改进维纳滤波后置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通过计算麦克风阵列接收到含混响信号的短时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阵列信号,对频域阵列信号分频处理,将分频的信号进行线性约束最小方差波束形成滤波处理,该波束滤波根据每个频段上混响时间不同的特性对频域阵列信号进行分频处理后,将波束形成算法分别应用到高低频中,以提高混响抑制的精度;再由频域阵列信号的组合功率谱进行维纳后置滤波以抑制混响,由麦克风阵列接收到混响信号的直达波和反射波之间不相关性及麦克风阵列接收信号的空间信息解决维纳滤波器的精确估计问题;最后由逆短时傅里叶变换恢复出时域信号。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混响抑制具有明显的改善;且在混响时间600 ms条件下语音增强系统的PESQ值提高了0.26。
关键词
麦克风阵列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
混响
维纳后置波束形成
房间冲击响应
Keywords
microphone array
linearly constrained minimum variance
reverberation
Wiener post-filter beamforming
roomimpulse response
分类号
TB526 [理学—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LCMV分频的改进维纳滤波后置波束形成算法
郭业才
陈小燕
王超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