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社会管理视域的基层维稳运行模式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王玉荣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2-87,284-285,共6页
维护社会稳定,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硬任务和第一责任。维稳首要的是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基于维稳的刚性需求,基层政府在维稳的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维稳的非理性化、目标的短期化、成本的高额化、主体的单一化等。走出维稳困境,...
维护社会稳定,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硬任务和第一责任。维稳首要的是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基于维稳的刚性需求,基层政府在维稳的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维稳的非理性化、目标的短期化、成本的高额化、主体的单一化等。走出维稳困境,探索新的维稳路径、构建理性的维稳运行模式是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
基层
维
稳
运行机制
维稳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评中应用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预测水质
被引量:
3
2
作者
陆励群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1-332,共2页
应用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预测水质时 ,由于模式中本底值也参与衰减 ,往往造成预测结果低于下游本底值的情况 ,提出新的解决办法 ,在环评中应用较为成功。
关键词
水质预测
模式
变换
环境影响评价
二
维
稳
态混合衰减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式”维稳:困境与超越
被引量:
94
3
作者
唐皇凤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25,共9页
维稳模式是一个国家治理模式核心特征的集中体现,展示了一个处于转型进程中的国家所面临的基本治理困境,而维稳模式的转型则明确昭示着一个国家政治建设的基本趋向。中国的社会政治稳定是一种刚性稳定和压力维稳,具有明显的运动式治理...
维稳模式是一个国家治理模式核心特征的集中体现,展示了一个处于转型进程中的国家所面临的基本治理困境,而维稳模式的转型则明确昭示着一个国家政治建设的基本趋向。中国的社会政治稳定是一种刚性稳定和压力维稳,具有明显的运动式治理和组织化调控色彩。这种维稳模式具有明显的内在困境,集中体现为政治风险大,维稳成本高,有不断被异化和内卷化的趋势。有序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构建公平正义的现代国家制度体系,构建多中心的合作治理模式,实现中国维稳模式的现代转型,是转型中国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稳模式
治理困境
科学
稳
定观
合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当代中国维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5
4
作者
蒋熙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7-112,共6页
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对改革发展成果的有力巩固。新的稳定观应当是韧性优于刚性、动态优于静态。形成动态、开放、积极、韧性的稳定观,必须推动堵截式维稳向疏浚式维稳、运动式维稳向法治式维稳、被动式维稳向主动式创稳、...
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对改革发展成果的有力巩固。新的稳定观应当是韧性优于刚性、动态优于静态。形成动态、开放、积极、韧性的稳定观,必须推动堵截式维稳向疏浚式维稳、运动式维稳向法治式维稳、被动式维稳向主动式创稳、刚性维稳向刚柔并济维稳四个维度的转型。推动维稳模式转型升级,要统筹全局思维、超前思维、底线思维,坚持问题意识,把握民意导向,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
定观
维稳模式
平安中国
法治思
维
法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问题与完善
被引量:
14
5
作者
张玉磊
徐贵权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0-88,共9页
发轫于地方实践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是我国社会管理领域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目前已经上升为中央层面的顶层设计并在实践中运行良好,对推进我国维稳模式转型、提高维稳成效意义重大。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稳评机制的基本...
发轫于地方实践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是我国社会管理领域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目前已经上升为中央层面的顶层设计并在实践中运行良好,对推进我国维稳模式转型、提高维稳成效意义重大。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稳评机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主要由稳评主体、稳评对象、稳评内容、稳评方法、稳评程序、配套制度等组成。作为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新生制度,稳评机制尚处于由粗放式向规范化、精细化发展的阶段,需要立足于现实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决策
社会
稳
定风险评估
社会管理
维稳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社会稳定形势的基本评价——兼与国内一些学者商榷
被引量:
2
6
作者
吴鹏森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2-109,共8页
当前中国社会的稳定问题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刚性稳定论"并不完全属实。中国社会秩序的基本面是稳定的,它既缘于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丰硕成果,更缘于国人对中国未来愿景所抱持的乐观与信心。中国社会...
当前中国社会的稳定问题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刚性稳定论"并不完全属实。中国社会秩序的基本面是稳定的,它既缘于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丰硕成果,更缘于国人对中国未来愿景所抱持的乐观与信心。中国社会不稳定因素是存在的,但不宜夸大,更不能自乱方寸。在对中国社会稳定局势正确评估的基础上,沿着正确的路径进行扎扎实实地建设,就一定能确保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
稳
定
基本评估
刚性
稳
定
维稳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稳定与发展双重视阈下的中国社会建设
被引量:
2
7
作者
唐皇凤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111,共8页
社会建设是近年来中国执政党力推的主体性改革,民生和民主问题同为社会建设的关键议题,而"以民生促民主"有利于化解社会危机和实现优质民主,是优化中国社会建设路径的理性抉择。社会建设作为政治发展的基石,民生政治与民主政...
社会建设是近年来中国执政党力推的主体性改革,民生和民主问题同为社会建设的关键议题,而"以民生促民主"有利于化解社会危机和实现优质民主,是优化中国社会建设路径的理性抉择。社会建设作为政治发展的基石,民生政治与民主政治的良性互动支撑着中国维稳模式的现代转型与战略重构。现代政治的运作逻辑决定,具有民主品格的现代公民和高度组织化与制度化的现代公民社会构成政治发展的内源动力。中国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育社会的内生力量和构建社会的内生秩序,通过社会体制改革释放深层次的现代政治力量,社会建设是实现中国政治内源性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建设
维稳模式
内源性发展
政治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引江补汉工程运行后汉江黄家港—王甫洲段水质响应
8
作者
王雨欣
邵东国
何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80,共10页
随着汉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环境水生态压力加大,引江补汉工程的实施可能导致汉江水质水量发生进一步变化。因此开展引江补汉工程调水前后汉江中下游水体水质水量模拟分析与预测,对控制该流域水体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段马斯京...
随着汉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环境水生态压力加大,引江补汉工程的实施可能导致汉江水质水量发生进一步变化。因此开展引江补汉工程调水前后汉江中下游水体水质水量模拟分析与预测,对控制该流域水体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段马斯京根法及一、二维水质模型,预测了引江补汉工程引水后黄家港—王甫洲段水量水质响应。结果表明:①引江补汉工程采用全年无间断引水方式引水后,黄家港—王甫洲河段的流量有所增加,夏汛流量增加高于秋汛,王甫洲断面流量增加略高于沈湾断面;②调水前后沈湾断面月均总磷浓度都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月均总氮浓度处于Ⅳ类~Ⅴ类标准。各项水质指标在情景二下的增长率是情景一的2~3倍,相较于调水前,情景一总磷浓度最大增长为4.68%,情景二总磷浓度最大增长为13.45%。其次为总氮,情景一总氮浓度最大增长为1.15%,情景二总磷浓度最大增长为3.44%;③调水前后王甫洲断面汛期月均总磷浓度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引水后枯水年总磷浓度有所增加,丰水年浓度略有降低。整体上枯水年较丰水年的水质变幅更大,各项水质指标在两种情景下的变幅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江补汉工程
分段马斯京根法
水质预测
水质模型
二
维
稳
态水质混合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社会管理视域的基层维稳运行模式研究
被引量:
9
1
作者
王玉荣
机构
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2-87,284-285,共6页
基金
2011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河北省社会群体性事件的根源分析及其应对"(20110120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维护社会稳定,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硬任务和第一责任。维稳首要的是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基于维稳的刚性需求,基层政府在维稳的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维稳的非理性化、目标的短期化、成本的高额化、主体的单一化等。走出维稳困境,探索新的维稳路径、构建理性的维稳运行模式是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
社会管理
基层
维
稳
运行机制
维稳模式
Keywords
social management
local governments’ stability-keeping
operational mechanism
stability-keeping model
分类号
D630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评中应用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预测水质
被引量:
3
2
作者
陆励群
机构
浙江嘉善县环境保护局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1-332,共2页
文摘
应用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预测水质时 ,由于模式中本底值也参与衰减 ,往往造成预测结果低于下游本底值的情况 ,提出新的解决办法 ,在环评中应用较为成功。
关键词
水质预测
模式
变换
环境影响评价
二
维
稳
态混合衰减
模式
分类号
X8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82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式”维稳:困境与超越
被引量:
94
3
作者
唐皇凤
机构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7-25,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0BZZ003)
文摘
维稳模式是一个国家治理模式核心特征的集中体现,展示了一个处于转型进程中的国家所面临的基本治理困境,而维稳模式的转型则明确昭示着一个国家政治建设的基本趋向。中国的社会政治稳定是一种刚性稳定和压力维稳,具有明显的运动式治理和组织化调控色彩。这种维稳模式具有明显的内在困境,集中体现为政治风险大,维稳成本高,有不断被异化和内卷化的趋势。有序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构建公平正义的现代国家制度体系,构建多中心的合作治理模式,实现中国维稳模式的现代转型,是转型中国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
关键词
维稳模式
治理困境
科学
稳
定观
合作治理
分类号
D631.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当代中国维稳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5
4
作者
蒋熙辉
机构
江西警察学院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7-112,共6页
文摘
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对改革发展成果的有力巩固。新的稳定观应当是韧性优于刚性、动态优于静态。形成动态、开放、积极、韧性的稳定观,必须推动堵截式维稳向疏浚式维稳、运动式维稳向法治式维稳、被动式维稳向主动式创稳、刚性维稳向刚柔并济维稳四个维度的转型。推动维稳模式转型升级,要统筹全局思维、超前思维、底线思维,坚持问题意识,把握民意导向,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关键词
稳
定观
维稳模式
平安中国
法治思
维
法治方式
分类号
D63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问题与完善
被引量:
14
5
作者
张玉磊
徐贵权
机构
淮阴师范学院法律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0-88,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社会管理体系转型升级研究"(批准号13&ZD039)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社会管理指数测算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批准号12AGL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发轫于地方实践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是我国社会管理领域一项重大的制度创新,目前已经上升为中央层面的顶层设计并在实践中运行良好,对推进我国维稳模式转型、提高维稳成效意义重大。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稳评机制的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主要由稳评主体、稳评对象、稳评内容、稳评方法、稳评程序、配套制度等组成。作为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新生制度,稳评机制尚处于由粗放式向规范化、精细化发展的阶段,需要立足于现实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完善。
关键词
重大决策
社会
稳
定风险评估
社会管理
维稳模式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社会稳定形势的基本评价——兼与国内一些学者商榷
被引量:
2
6
作者
吴鹏森
机构
上海政法学院城市与犯罪研究所
中国社会学会犯罪社会学专业委员会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2-109,共8页
基金
央财项目"城市公共安全与社会稳定科研基地"2012年专项课题(2012YC0001)
文摘
当前中国社会的稳定问题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刚性稳定论"并不完全属实。中国社会秩序的基本面是稳定的,它既缘于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的丰硕成果,更缘于国人对中国未来愿景所抱持的乐观与信心。中国社会不稳定因素是存在的,但不宜夸大,更不能自乱方寸。在对中国社会稳定局势正确评估的基础上,沿着正确的路径进行扎扎实实地建设,就一定能确保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
关键词
社会
稳
定
基本评估
刚性
稳
定
维稳模式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稳定与发展双重视阈下的中国社会建设
被引量:
2
7
作者
唐皇凤
机构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111,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城市新失业群体政治心态的实证研究"(项目号:10BZZ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社会建设是近年来中国执政党力推的主体性改革,民生和民主问题同为社会建设的关键议题,而"以民生促民主"有利于化解社会危机和实现优质民主,是优化中国社会建设路径的理性抉择。社会建设作为政治发展的基石,民生政治与民主政治的良性互动支撑着中国维稳模式的现代转型与战略重构。现代政治的运作逻辑决定,具有民主品格的现代公民和高度组织化与制度化的现代公民社会构成政治发展的内源动力。中国社会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育社会的内生力量和构建社会的内生秩序,通过社会体制改革释放深层次的现代政治力量,社会建设是实现中国政治内源性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关键词
社会建设
维稳模式
内源性发展
政治发展战略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引江补汉工程运行后汉江黄家港—王甫洲段水质响应
8
作者
王雨欣
邵东国
何杰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80,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U21A20156)。
文摘
随着汉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环境水生态压力加大,引江补汉工程的实施可能导致汉江水质水量发生进一步变化。因此开展引江补汉工程调水前后汉江中下游水体水质水量模拟分析与预测,对控制该流域水体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段马斯京根法及一、二维水质模型,预测了引江补汉工程引水后黄家港—王甫洲段水量水质响应。结果表明:①引江补汉工程采用全年无间断引水方式引水后,黄家港—王甫洲河段的流量有所增加,夏汛流量增加高于秋汛,王甫洲断面流量增加略高于沈湾断面;②调水前后沈湾断面月均总磷浓度都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月均总氮浓度处于Ⅳ类~Ⅴ类标准。各项水质指标在情景二下的增长率是情景一的2~3倍,相较于调水前,情景一总磷浓度最大增长为4.68%,情景二总磷浓度最大增长为13.45%。其次为总氮,情景一总氮浓度最大增长为1.15%,情景二总磷浓度最大增长为3.44%;③调水前后王甫洲断面汛期月均总磷浓度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引水后枯水年总磷浓度有所增加,丰水年浓度略有降低。整体上枯水年较丰水年的水质变幅更大,各项水质指标在两种情景下的变幅相差不大。
关键词
引江补汉工程
分段马斯京根法
水质预测
水质模型
二
维
稳
态水质混合
模式
Keywords
the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from the Yangtze river to the Han River
segmented Muskingum method
water quality prediction
water quality model
two-dimensional steady-state water quality mixing model
分类号
TV68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X8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社会管理视域的基层维稳运行模式研究
王玉荣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环评中应用二维稳态混合衰减模式预测水质
陆励群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国式”维稳:困境与超越
唐皇凤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9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关于当代中国维稳的几个问题
蒋熙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问题与完善
张玉磊
徐贵权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5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国社会稳定形势的基本评价——兼与国内一些学者商榷
吴鹏森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稳定与发展双重视阈下的中国社会建设
唐皇凤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引江补汉工程运行后汉江黄家港—王甫洲段水质响应
王雨欣
邵东国
何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