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辅助性T淋巴细胞17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和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涂琛 游晶 +4 位作者 刘怀鄂 陈红英 洪敏 刘子杰 娄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130-2134,共5页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和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7—1...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和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64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1例(CHB组)、代偿期肝硬化(CLC)患者21例(CLC组)、失代偿期肝硬化(DCLC)患者22例(DCLC组)。同期选取本院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Th17、Treg表达率,计算Th17/Treg比值;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 PCR)法测定外周血RORγt、Foxp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4组年龄、ALT、AST、T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CLC组、DCLC组Th17、Treg表达率及Th17/Treg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DCLC组Th17、Treg表达率及Th17/Treg比值均高于CHB组,Th17表达率及Th17/Treg比值均高于CLC组(P<0.05)。CHB组、CLC组、DCLC组RORγt mRNA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DCLC组RORγt mRNA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CHB组、CLC组(P<0.05)。CHB组、CLC组、DCLC组外周血Th17表达率与RORγt 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CHB组、CLC组、DCLC组外周血Treg表达率与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CHB组、CLC组、DCLC组外周血Th17表达率、RORγt mRNA表达水平与ALT呈正相关(P<0.05);CHB组外周血Foxp3mRNA表达水平与ALT呈正相关(P<0.05);CHB组RORγt mRNA表达水平、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AST、TBIL呈正相关(P<0.05)。结论 Th17、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Foxp3可能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疾病进展与肝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t淋巴细胞 辅助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叉状头 /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和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在小鼠真菌性角膜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曾宗圣 韩晓丽 胡建章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53-658,共6页
背景CD4+效应T细胞(Th1/Th2)的平衡模式以往常用于解释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机制。近年来发现,除Th1和Th2细胞亚群外,Th17细胞亚群也参与抗真菌感染的免疫应答,但其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作用却鲜有研究。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 背景CD4+效应T细胞(Th1/Th2)的平衡模式以往常用于解释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机制。近年来发现,除Th1和Th2细胞亚群外,Th17细胞亚群也参与抗真菌感染的免疫应答,但其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作用却鲜有研究。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及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清洁级BALB/c小鼠9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和损伤对照组,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小鼠采用角膜表面镜术辅助上皮刮除并层间注入1×10^6CFU/ml真菌菌液5μl法建立小鼠茄病镰刀菌性角膜炎模型,损伤对照组在角膜表面镜术辅助上皮刮除后层间注入等体积(5111)的PBS液。采用质量分数10%KOH湿片法检查菌丝,部分用接种法进行真菌培养并鉴定菌种,另一部分进行细菌培养以排除细菌污染。于造模后第1、3、5、7天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角膜炎症的变化特点,参照Wu和Hu的方法对角膜炎症进行评分。分别于造模后第1、3、5、7天处死小鼠并获取角膜组织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观察角膜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IL-17mRNA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mRNA的表达水平,并用ELISA法检测IL-17蛋白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造模后第1、3、5、7天角膜的炎症评分分别为(3.2±0.8)、(6.6±1.1)、(9.4±1.1)、(6.8±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786,P=0.010),其中第3天和第7天角膜炎症评分明显高于第1天,但低于第5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的组织病理学检测炎性细胞浸润情况与角膜炎症评分变化趋势一致。造模后第3、5、7天,IL-17mRNA在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小鼠角膜的表达分别为4.12±0.73、20.72±1.81、14.16±1.88,高于损伤对照组的0.35±0.17、0.28±0.09、0.22±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组内比较第5天时表达量高于第1、3、7天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IL-17蛋白在造模后第1、3、5、7天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损伤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叭)。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各时间点RORγt mRNA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IL-17mRNA的表达趋势一致(P〈0.01)。结论IL-17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在真菌性角膜炎局部组织中的表达量均上调,其表达量变化的趋势与其炎症反应程度相关,推测Th17在真菌性角膜炎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炎 白细胞介素-17 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康法对脑缺血小鼠神经功能及叉头转录因子3和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赫 唐强 朱路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37-1442,共6页
目的探索针康法对脑缺血小鼠叉头转录因子3 (Foxp3)和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RORγ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5只成年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每组9只。每组再分为3 d、7 d、14 d 3个亚组。... 目的探索针康法对脑缺血小鼠叉头转录因子3 (Foxp3)和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RORγ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5只成年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每组9只。每组再分为3 d、7 d、14 d 3个亚组。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采用线栓法建立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仅手术不予治疗,针刺组接受头穴丛刺针灸治疗,康复组接受跑台训练,针康组接受头穴丛刺结合跑台治疗。术后各时间点,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价神经功能,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缺血侧脑组织Foxp3、RORγt表达。结果术后各时间点,假手术组mNSS为0分,模型组mNSS均高于假手术组(P <0.05)。术后3 d,与模型组比较,康复组、针康组mNSS降低(P <0.05)。术后14 d,与模型组和针刺组比较,针康组mNSS降低(P <0.05)。术后各时间点,针康组Foxp3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 <0.05)。术后3 d,针康组RORγt表达量较其他组均增加(P <0.05)。术后7 d,针康组RORγt表达量较针刺组、假手术组增加(P <0.05)。结论针康法可改善脑缺血小鼠组织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可能通过调节Foxp3、RORγt表达降低炎症的水平,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针康法 叉头转录因子3 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和4-1BB/4-1BBL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敬 李贞 +1 位作者 王婧娇 漆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8-411,共4页
目的研究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中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和4-1BB/4-1BBL mRNA的表达。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30例OLP患者和3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RORγt和4-1BB/4-1BBL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在OL... 目的研究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中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和4-1BB/4-1BBL mRNA的表达。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30例OLP患者和3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RORγt和4-1BB/4-1BBL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在OLP患者中,RORγt、4-1BB、4-1BBL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经2-ΔΔCT转换后,OLP组3种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别是健康对照组的3.087、3.320和4.005倍。RORγt和4-1BB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4-1BB和4-1BBL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55 0,P<0.05)。结论RORγt和4-1BB/4-1BBL在OLP的发病中起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4-1BB 4-1BBL 口腔扁平苔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转录因子RORγt和BATF及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中性粒细胞亚型哮喘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国强 王昱博 +7 位作者 张维杰 王歆然 张文锦 吴恬 关雪娃 陈芳 郑敬彤 王放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检测中性粒细胞亚型哮喘(NA)患者痰上清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BATF)及外周血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2(IL... 目的:检测中性粒细胞亚型哮喘(NA)患者痰上清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BATF)及外周血中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22(IL-22)表达水平,探讨其在N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5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4.5%生理盐水雾化诱导痰,经细胞MGG染色进行哮喘的炎症亚型分型,分为嗜酸性粒细胞亚型哮喘(EA)组(26例)和NA组(30例),以常规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NC组,28人)。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痰上清中BATF和RORγt mRNA表达水平。空腹抽取各组研究对象肘静脉血10mL,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后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8、IL-17和IL-22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Th17细胞(CD4+IL-17+细胞)的百分率。结果:与NC组和EA组比较,NA组患者血清中IL-8、IL-17和IL-22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NC组比较,EA组患者血清中IL-8、IL-17和IL-22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和EA组比较,NA组患者痰上清中BATF和RORγt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NC组和EA组比较,NA组患者PBMC中Th17细胞百分率均明显升高(P<0.01);与NC组比较,EA组患者PBMC中Th17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转录因子RORγt和BATF参与了NA患者气道炎症发生过程,且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7和IL-22的异常表达与NA的全身反应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亚型哮喘 辅助性t细胞17 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 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7激动剂T7-利尿酸偶合物联合ROR1具有更强的抗乳腺癌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娜 靳广毅 +5 位作者 晋贞超 刘兵 彭博雅 高宁宁 胡云龙 唐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76-880,885,共6页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7激动剂T7-利尿酸偶合物(T7-EA)联合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ROR1)抗乳腺癌的作用。方法采用Syfpeithi表位预测软件预测ROR1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ELISA检测4μmol/L T7-EA、4μmol/L ROR1和4μmol/L T7-E...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7激动剂T7-利尿酸偶合物(T7-EA)联合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ROR1)抗乳腺癌的作用。方法采用Syfpeithi表位预测软件预测ROR1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ELISA检测4μmol/L T7-EA、4μmol/L ROR1和4μmol/L T7-EA联合4μmol/L ROR1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的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12(IL-12)和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BALB/c小鼠皮下接种乳腺癌4T1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腹腔分别注射3 mg/kg T7-EA、15 mg/kg ROR1、3 mg/kg T7-EA联合15 mg/kg ROR1,每周1次,免疫治疗4次后处死小鼠检测肿瘤质量;ELISA检测血清中针对4T1细胞肿瘤蛋白的Ig G水平;乳酸脱氢酶(LDH)法测定特异性CTL活性。结果在预测的多条ROR1 CTL表位肽中选取序列PYCDETSSV作为疫苗多肽;体外实验显示T7-EA活化淋巴细胞呈现剂量依赖性,与ROR1相关多肽混合后不改变其活性;T7-EA与ROR1合用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产生IFN-γ和IL-12,刺激DC产生TNF-α;体内实验显示T7-EA联合ROR1抑制肿瘤生长效果显著强于单用T7-EA组和ROR1组,T7-EA联合ROR1诱导的针对4T1细胞肿瘤蛋白的血清Ig G水平显著高于T7-EA和ROR1单独给药组,T7-EA联合ROR1诱发的T细胞杀伤作用显著强于T7-EA和ROR1单独处理组。结论 T7-EA和ROR1联合应用具有更强的抗乳腺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tOLL样受体7 t7-利尿酸偶合物(t7-EA) 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ror1) 肿瘤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调节复发性流产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石梦雨 贾志诚 +3 位作者 杨鑫鑫 李永谦 王培璇 郭颖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2-1219,共8页
复发性流产(RS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复杂,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妊娠免疫失衡是导致RSA的重要原因。在Th17/Treg平衡中,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比例增加,Th17/Treg平衡偏向Th17会诱发... 复发性流产(RS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复杂,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妊娠免疫失衡是导致RSA的重要原因。在Th17/Treg平衡中,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比例增加,Th17/Treg平衡偏向Th17会诱发母体免疫耐受障碍引起免疫炎症,导致移植排斥、妊娠障碍等不良妊娠结局。RSA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早期诊疗困难,西医目前采用多种治疗策略进行经验性治疗,其临床疗效欠佳。RSA在中医学中属于“滑胎”范畴,强调预培其损,补肾健脾,益气养血。动物实验中,中医药通过调节Th17/Treg平衡改善孕鼠蜕膜组织形态和血流供应,增加子宫净重治疗RAS,诸多临床试验也证明了中医药以其多靶点、多途径、低毒性的优势调节Th17/Treg平衡改善RSA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和激素水平,来降低复发性流产率。中医药可提高RSA患者的Treg水平,降低Th17水平,调控Th17/Treg平衡,提高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中医药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平衡 CD4^(+)t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小鼠肺组织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数量减少且向RORγt^(+)FOXP3^(+)Treg转换
8
作者 何朗粤 卢红艳 +4 位作者 朱莹 江健锋 鞠慧敏 乔瑜 魏善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 探讨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表型转换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小鼠肺组织中的作用。方法 C57BL/6新生小鼠随机分成空气组及高氧组,每组10只,高氧组建立新生小鼠高氧暴露的BPD动物模型。在小鼠生后7 d和14 d,每组各处死5只小鼠,取出... 目的 探讨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表型转换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小鼠肺组织中的作用。方法 C57BL/6新生小鼠随机分成空气组及高氧组,每组10只,高氧组建立新生小鼠高氧暴露的BPD动物模型。在小鼠生后7 d和14 d,每组各处死5只小鼠,取出新鲜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肺表面活性蛋白C(SP-C)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中叉头盒P3(FOXP3)^(+)Treg及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FOXP3^(+)Treg占CD4^(+)淋巴细胞百分比,ELISA检测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A(IL-17A)、 IL-6的含量。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FOXP3^(+)Treg与SP-C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以及RORγt^(+)FOXP3^(+)Treg与IL-17A、 IL-6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与同时间点空气组相比,高氧组肺泡结构简单化,放射状肺泡计数与SP-C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高氧组FOXP3^(+)Treg占比减少,RORγt^(+)FOXP3^(+)Treg占比增多,肺组织IL-17A、 IL-6含量明显升高。FOXP3^(+)Treg与SP-C相对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ORγt^(+)FOXP3^(+)Treg与IL-17A、 IL-6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BPD小鼠肺组织FOXP3^(+)Treg数量减少并向RORγt^(+)FOXP3^(+)Treg转换,可能参与高氧所致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调节性t细胞(treg) 叉头盒P3(FOXP3) 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rorγ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RORγt对妊娠期哮喘模型小鼠Th17/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0
9
作者 马佳佳 Nick Lu 陈必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61-568,共8页
目的观察妊娠期哮喘模型小鼠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和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的表达变化,探讨地塞米松(DXM)对小鼠气道炎症和Th17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3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妊娠(HP)组、妊娠期哮喘(AP)组和地塞米... 目的观察妊娠期哮喘模型小鼠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和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的表达变化,探讨地塞米松(DXM)对小鼠气道炎症和Th17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30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妊娠(HP)组、妊娠期哮喘(AP)组和地塞米松(DXM)组,每组10只。AP组和DXM组于实验当天(0d)和7、14d时分别给予OVA/Al(OH)3混悬液腹腔注射致敏,HP组仅给予单纯等量生理盐水(NS)。3组小鼠合笼交配至妊娠成功。于21d起,连续7d对AP组和DXM组给予50g/L OVA雾化激发(1次/d,40min/次);DXM组于雾化吸入OVA前30min给予1mg/kgDXM腹腔注射;HP组仅给予单纯等量NS进行雾化激发。各组小鼠于末次激发24h后进行气道反应性检测,结果以相应浓度乙酰胆碱(Mch)激发下增强的呼吸间歇(Penh)值与基线值的百分比[Penh值(%)]来表示;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取肺组织行病理学观察;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的比例并计算Th17/Treg比值;ELISA法测定外周血IL-17、IL-23、IFN-γ和RORγt含量,RT-PCR法检测前述因子在肺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RORγt的表达。结果雌性BALB/c小鼠以OVA致敏后气道反应性增加,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淋巴细胞(Lym)和中性粒细胞(Neu)比例增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符合哮喘的特征。外周血标本中,AP组Th17细胞显著升高,Treg细胞显著降低(P<0.05),Th17/Treg比值上升。DXM组Th17和Treg细胞变化趋势与AP组相同,Th17/Treg比值高于HP组,但低于AP组(P<0.05)。分别在肺组织和外周血标本中检测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AP组IL-17、IL-23及RORγt含量均高于HP组及DXM组(P<0.05),IFN-γ含量低于HP组及DXM组(P<0.05)。AP组肺组织RORγt蛋白的表达(61.27%±3.11%)明显高于DXM组(37.51%±1.93%,P<0.01)和HP组(22.39%±0.86%,P<0.01),后两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表明,AP组肺组织RORγt蛋白表达量与Eos、Lym和Neu细胞绝对值呈显著正相关(r=0.879、0.759、0.802,P<0.01),与外周血IL-17含量、肺组织IL-17mRNA表达水平亦呈正相关(r=0.696、0.863,P<0.01)。结论 Th17细胞分泌功能及RORγt表达上调参与了妊娠期哮喘的发生发展。DXM干预在改善哮喘症状的同时可降低RORγt表达,使Th17分化和增殖功能受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妊娠 CD4阳性t淋巴细胞 tH17细胞 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促进Th17细胞浸润于肺组织并与肺血管改建相关 被引量:4
10
作者 崔宇 官立彬 +4 位作者 李晓栩 杨诚忠 谭小玲 高钰琪 黄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0-255,共6页
目的:观察低压低氧时肺组织中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及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探讨Th17细胞与缺氧肺血管改建的关系。方法:50只雄性BALB/c小鼠按低氧时间随机分为0 d、3 d、7 d、14 d和28 d组,每组10只。低... 目的:观察低压低氧时肺组织中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及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的变化,探讨Th17细胞与缺氧肺血管改建的关系。方法:50只雄性BALB/c小鼠按低氧时间随机分为0 d、3 d、7 d、14 d和28 d组,每组10只。低压低氧组小鼠均置入模拟海拔6 000 m的低压舱内饲养3 d、7 d、14 d和28 d。常氧组置常压常氧环境下饲养(即0 d组)。于相应时点通过心导管检测右室收缩压,随后快速处死取材,测量右心室重量指数,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组织Th17细胞(CD4+IL-17+RORγt+)的比例,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4、IL-6、IL-17水平及肺组织中IL-17水平,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肺组织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0 d组)相比,低压低氧7 d、14 d和28 d组小鼠右心室收缩压力、右心肥厚指数和血清IL-17含量均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组织中IL-17+RORγt+CD4+T细胞的百分比随缺氧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14 d和28 d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7 d、14 d和28 d组肺组织中RORγt的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4 d和28 d组肺组织中IL-17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中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IL-17表达量与心室收缩压、右室肥厚指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低压低氧促进脾脏T0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肺组织中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及IL-17水平显著升高,提示Th17细胞可能参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改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细胞 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白细胞介素17 缺氧性肺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鼻炎大鼠Th17/Treg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许江涛 劳梓钊 +4 位作者 张丽娟 廖小红 阎雪 吴依娜 李得堂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311-2316,共6页
目的研究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大鼠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OVA制备AR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玉屏风颗粒组(12、6 g/kg)。各组干预后评估大鼠AR行为学总分,HE和AB-PAS染色观察鼻黏膜组织病变情况,EL... 目的研究玉屏风颗粒对变应性大鼠Th17/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采用OVA制备AR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玉屏风颗粒组(12、6 g/kg)。各组干预后评估大鼠AR行为学总分,HE和AB-PAS染色观察鼻黏膜组织病变情况,ELISA检测AR大鼠血清中的IL-17、TGF-β1水平,RT-PCR检测鼻黏膜组织中RORγt mRNA、Foxp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鼻黏膜组织中RORγt、Foxp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玉屏风颗粒组(12、6 g/kg)大鼠挠鼻次数、打喷嚏次数等行为学总分降低(P<0.05);上皮细胞结构完整、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化生明显减少;血清中的IL-17水平降低、TGF-β1水平升高(P<0.05);鼻黏膜RORγt mRNA表达降低、Foxp3 mRNA表达升高(P<0.05);鼻黏膜组织RORγt/Foxp3蛋白表达比例升高(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能明显改善变应性大鼠鼻黏膜炎性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h17/Treg平衡及相关细胞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颗粒 变应性鼻炎 叉头状转录因子p3 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RORγt对小鼠急性肺损伤Th17/Treg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学峰 王健 +1 位作者 杨林 王正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40-442,447,共4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在急性肺损伤中对Th17辅助细胞(Th17)和T调节细胞(Treg)的比值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40只雄性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组10只(对照组)、内毒素尾静脉注射2...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在急性肺损伤中对Th17辅助细胞(Th17)和T调节细胞(Treg)的比值Th17/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40只雄性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组10只(对照组)、内毒素尾静脉注射2h后观察组10只(实验组1)、内毒素尾静脉注射6h后观察组10只(实验组2)、内毒素尾静脉注射12h后观察组10只(实验组3)。分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取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的比例并计算Th17/Treg比值,ELISA法测定外周血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干扰素-γ(IFN-γ)、RORγt含量,RT-PCR法检测前述因子在肺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中RORγt的表达,分析RORγt对Th17/Treg平衡的影响。结果:外周血标本中,实验组1、2、3Th17细胞比例比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reg细胞比对照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h17/Treg比值上升。实验组1、2、3IL-17、IL-23及RORγt含量均高于对照组,IFN-γ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肺组织RORγt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实验组1、3和对照组,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h17及RORγt表达参与了急性肺损伤的发生发展,RORγt表达降低可使Th17分化和增殖功能受抑,转录因子RORγt的测定有可能作为反映急性肺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 th17辅助细胞(th17) t调节细胞(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立堂 杨筱君 庞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87-191,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核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变化规律。方法连续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50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发病后6、24 h和3、7、14 d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抽取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核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和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变化规律。方法连续选取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50名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发病后6、24 h和3、7、14 d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抽取3.0 ml全血,抽取对照组3.0 ml全血,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RORγt mRNA表达水平及IL-17水平。结果①急性脑梗死后6 h,Th17细胞百分率、RORγt mRNA表达水平及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急性脑梗死后24 h和3、7 d,患者的Th17细胞百分率分别为(0.98±0.19)%、(1.25±0.23)%、(1.09±0.21)%,高于对照组(0.84±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急性脑梗死后24 h和3、7 d患者外周血RORγt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41±0.16、0.49±0.19、0.42±0.17,高于对照组0.29±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④急性脑梗死后24 h和3、7、14 d患者血清IL-17水平分别为(34±15)、(68±29)、(41±21)、(32±14)ng/L,高于对照组的(21±1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⑤急性脑梗死后14 d,Th17细胞百分率、RORγt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IL-17水平增高,Th17细胞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白细胞介素17 tH17细胞 核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患者Th17转录因子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傅增辉 姜岩 +3 位作者 刘晶 秦迎辉 金艳 张广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6-229,共4页
目的检测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辅助性T细胞17(interleukin 17,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etinoicr acid-related orphanreceptorγt,RORγt)、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B cell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 目的检测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辅助性T细胞17(interleukin 17,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etinoicr acid-related orphanreceptorγt,RORγt)、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B cell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BATF)及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探讨其在M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纳入缓解-复发型MS急性期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53例为研究对象,抽取MS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及健康人的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IL)-10、IL-17和IL-27蛋白表达水平,PBMC中Th17细胞(CD4+IL-17+细胞)的百分率和BATF和RORγt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S患者治疗前血浆IL-17[(31.01±8.41)ng/L,(P<0.05)]水平较高,而IL-10、IL-27[(53.74±13.14)、(138.35±17.48)ng/L]水平均较低,外周血PBMC中BATF和RORγt m RNA[(2.97±0.57)、(4.67±0.81),(均P<0.05)]表达水平均升高,Th17细胞(CD4+IL-17+细胞)百分率[(1.87%±0.37%),(P<0.05)]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MS患者治疗4周后血浆IL-17水平降低[(27.39±7.92)ng/L,(P<0.05)],相反IL-10、IL-27[(79.36±10.91)、(185.08±18.07)ng/L]水平均升高,BATF和RORγt mRNA表达水平[(1.73±0.34)、(2.03±1.04),(均P<0.05)]均降低,Th17细胞(CD4+IL-17+细胞)百分率[(0.83%±0.19%),(P<0.05)]明显降低;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L-10与IL-17仍偏高(均P<0.05),而IL-27偏低(P<0.05),BATF和RORγt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Th17细胞(CD4+IL-17+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在MS患者外周血发现有Th17转录因子RORγt和BATF及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IL-10、IL-17和IL-27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辅助性t细胞17 B细胞转录激活因子 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细胞分化与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5
作者 冯婧 李新胜 侯振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648-1655,1662,共9页
Th17细胞是一种不同于Th1和Th2细胞的新型第三类效应性CD4+T细胞亚群,以特异性分泌高水平的IL-17为特征,后者作为一种炎症介质,通过与IL-17受体的结合,以及与IL-6、TGF-β等细胞因子和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Th17细胞是一种不同于Th1和Th2细胞的新型第三类效应性CD4+T细胞亚群,以特异性分泌高水平的IL-17为特征,后者作为一种炎症介质,通过与IL-17受体的结合,以及与IL-6、TGF-β等细胞因子和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的相互作用,引发包括JAK/STAT等途径在内的一系列信号传递,从而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介导机体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近年来,人们对Th17细胞的分化及其调控机制开展了深入研究。本文就影响Th17细胞分化的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和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通路调控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加深对Th17细胞分化和免疫功能调控机制的认识,进一步拓宽研究视野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性t细胞17 CD4~+t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6 转化生长因子Β 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发病中的表达及依达拉奉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梅 张美月 +3 位作者 陈欣 刘露 刘瑞春 郭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Th17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发病中的动态变化及依达拉奉可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对比EAE组和依达拉奉组大鼠发病前期、急性期和缓解期Th17相关细胞因子。评估大鼠临床发病情况;组化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炎症... 目的:探讨Th17细胞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发病中的动态变化及依达拉奉可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对比EAE组和依达拉奉组大鼠发病前期、急性期和缓解期Th17相关细胞因子。评估大鼠临床发病情况;组化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炎症细胞中RORγt阳性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7、IL-6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脊髓组织IL-17mRNA、HO-1mRNA含量。结果:依达拉奉组平均发病时间、发病率、急性期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EAE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依达拉奉组各时期RORγt阳性细胞平均秩次均低于EAE组(P<0.05);ELISA结果显示依达拉奉组发病前外周血中IL-17、IL-6的含量低于EAE组(P<0.05),在急性期和缓解期依达拉奉组外周血中IL-17均含量低于EAE组(P<0.05);实时定量PCR发现依达拉奉组急性期IL-17mRNA表达低于EAE组(P<0.05),依达拉奉组不同时期HO-1mRNA含量均高于EAE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延迟EAE发病时间、减轻神经功能损伤、降低发病率;可能通过作用于HO-1起到抗氧化应激和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反应性脑脊髓炎 依达拉奉 IL-17 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H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α,25-二羟维生素D_3对早期角膜移植小鼠Th17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
17
作者 吴静 张瑾 +3 位作者 侯光辉 崔裕波 王超 陈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26-2231,共6页
目的:观察在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的小鼠模型中,1α,25-二羟维生素D3对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作为受体,BALB/c小鼠作为供体,建立小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模型。术后隔日对角膜移植小鼠腹腔注射1.0μg 1α,25二羟维... 目的:观察在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的小鼠模型中,1α,25-二羟维生素D3对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作为受体,BALB/c小鼠作为供体,建立小鼠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模型。术后隔日对角膜移植小鼠腹腔注射1.0μg 1α,25二羟维生素D3(维生素D3干预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大豆油。在裂隙灯活组织镜下观察角膜移植物的透明情况,评估排斥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取角膜移植物做病理学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脾脏中IL-17、RORγt和IFN-γ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外周血中RORγt及IL-17的蛋白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IL-17和IFN-γ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1α,25-二羟维生素D3显著地抑制了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同时减少了角膜移植物的炎性渗出。应用1α,25-二羟维生素D3治疗后,小鼠脾脏中IL-17、RORγt和IFN-γ的表达水平降低;外周血中IL-17、RORγt和IFN-γ的表达水平被下调。结论:1α,25-二羟维生素D3抑制小鼠同种异体角膜排斥反应的作用与IL-17及相关细胞因子RORγt细胞调节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二羟维生素D3 角膜移植术 辅助性t细胞17 白细胞介素17 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坚消瘿颗粒对肝郁脾虚型桥本甲状腺炎模型大鼠Treg和Th17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5
18
作者 李叙颖 张兰 +3 位作者 王琳 武佳琦 范思有 刘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8-565,I0004,共9页
目的:观察软坚消瘿颗粒对肝郁脾虚型桥本甲状腺炎(HT)大鼠Treg和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软坚消瘿颗粒对HT的治疗作用及其免疫学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48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12只)和造模组(36只)。采用... 目的:观察软坚消瘿颗粒对肝郁脾虚型桥本甲状腺炎(HT)大鼠Treg和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软坚消瘿颗粒对HT的治疗作用及其免疫学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48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12只)和造模组(36只)。采用高碘饮水联合甲状腺球蛋白皮下注射方法建立HT大鼠模型,再结合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等复合方法制备肝郁脾虚模型。造模后,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组和软坚消瘿组,每组12只,连续给药8周。去除实验期间死亡大鼠和不合格标本,每组留取10只检测结果,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末次给药后采集大鼠腹主动脉血和甲状腺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超敏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IL-17和IL-23水平;HE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甲状腺组织中Foxp3和RORγ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雷公藤组和软坚消瘿组大鼠血清TGAb和TPOAb水平升高(P<0.05);血清FT3、FT4和TRH水平降低(P<0.05),TSH水平升高(P<0.05);甲状腺组织中Foxp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RORγt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血清IL-10水平降低(P<0.05),IL-17和IL-23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雷公藤组和软坚消瘿组大鼠血清TGAb和TPOAb水平降低(P<0.05);大鼠血清FT3、FT4和TRH水平升高(P<0.05),TSH水平降低(P<0.05);甲状腺组织中Foxp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RORγ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血清IL-10水平升高(P<0.05),IL-17和IL-23水平降低(P<0.05)。与雷公藤组比较,软坚消瘿组大鼠血清TGAb和TPOAb水平降低(P<0.05);血清FT3、FT4和TRH水平升高(P<0.05),TSH水平降低(P<0.05);甲状腺组织中Foxp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RORγt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0水平升高(P<0.05),IL-17和IL-23水平降低(P<0.05)。正常组大鼠甲状腺滤泡形态规则,结构完整,无淋巴细胞浸润;模型组大鼠甲状腺滤泡腔扩大,滤泡结构大量破坏,滤泡腔内及周围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雷公藤组甲状腺滤泡腔扩大,部分滤泡结构破坏,滤泡腔内及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浸润程度轻于模型组;软坚消瘿组甲状腺病理形态学改变与雷公藤组类似,滤泡腔内及周围亦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软坚消瘿颗粒可以通过调节Treg和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和RORγt蛋白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对肝郁脾虚型HT大鼠起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坚消瘿颗粒 桥本甲状腺炎 肝郁脾虚 treg/th17平衡 双头叉转录因子p3 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金方降低大鼠Th17细胞/CD4^(+)T细胞比值减轻香烟烟雾提取物引起的炎症反应 被引量:3
19
作者 黎展华 陈斯宁 +6 位作者 李瑞祥 周继红 黄文锋 何婷婷 冯玉青 王浩舟 廖丽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5-301,共7页
目的探讨利金方对香烟提取物诱导的CD4^(+)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及对炎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和培养CD4^(+)T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香烟烟雾提取物(CSE)组、(0.25、0.5、1.0)mg/mL利金方处理组、Janus激酶2(JAK2)抑制剂AG-490组... 目的探讨利金方对香烟提取物诱导的CD4^(+)T细胞向Th17细胞分化及对炎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和培养CD4^(+)T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香烟烟雾提取物(CSE)组、(0.25、0.5、1.0)mg/mL利金方处理组、Janus激酶2(JAK2)抑制剂AG-490组、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抑制剂TG-101348组。利金方处理组和抑制剂组都是先给予相应处理后再进行CSE刺激。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4^(+)T细胞、Th17细胞比例,ELISA检测CD4^(+)T细胞培养基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A(IL-17A)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CD4^(+)T细胞JAK2、STAT3、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D4^(+)T细胞JAK2、磷酸化的JAK2(p-JAK2)、STAT3、磷酸化的STAT3(p-STAT3)、ROR-γt的蛋白水平。结果CSE处理增加Th17细胞/CD4^(+)T细胞比值,培养基中TNF-α、IL-17A含量;ROR-γt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JAK2、STAT3磷酸化增加。利金方处理后降低Th17细胞/CD4^(+)T细胞比值,减少TNF-α、IL-17A分泌,抑制ROR-γt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JAK2、STAT3的磷酸化。结论利金方通过抑制JAK2-STAT3-ROR-γt通路降低Th17细胞/CD4^(+)T细胞比值减轻CSE诱导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利金方 CD4^(+)t细胞 tH17细胞 JAK2 StAt3 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2.5对哮喘大鼠IL-17/IL-23炎症介质的影响及人参皂苷Rg1干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周亚兵 蒋思韵 +1 位作者 王利维 华丽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520-1525,共6页
目的:基于气道IL-17/IL-23炎症介质轴,探讨人参皂苷Rg1对PM2.5哮喘大鼠肺损伤保护机制。方法:采集并分离交通相关大气细颗粒物PM2.5,利用卵白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幼龄哮喘大鼠模型,再给予PM2.5气管滴注建立PM2.5哮喘肺损伤模型,采用酶联... 目的:基于气道IL-17/IL-23炎症介质轴,探讨人参皂苷Rg1对PM2.5哮喘大鼠肺损伤保护机制。方法:采集并分离交通相关大气细颗粒物PM2.5,利用卵白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幼龄哮喘大鼠模型,再给予PM2.5气管滴注建立PM2.5哮喘肺损伤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和肺泡灌洗液IL-17a、IL-6、IL-23、TGF-β_(1)含量,RT-PCR检测RORγt mRNA表达,并行肺组织病理和电镜分析。结果:成功建立PM2.5气管滴注哮喘大鼠模型;哮喘大鼠模型血清和肺泡灌洗液IL-17a、IL-6、IL-23、TGF-β_(1)表达量增大(P<0.01),肺组织RORγt mRNA表达量增加(P<0.01);经PM2.5气管滴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和肺泡灌洗液IL-17a、IL-6、IL-23、TGF-β_(1)含量进一步增加,RORγt mRNA表达量进一步上升(P<0.01);经皂苷Rg1干预后,呈现剂量依赖性下调血清和肺泡灌洗液IL-17a、IL-6、IL-23、TGF-β_(1)水平,下调RORγt mRNA表达量。结论:人参皂苷Rg1呈剂量依赖性改善PM2.5致哮喘大鼠肺气道炎症反应、改善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大气颗粒物2.5 辅助性t细胞17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3 维A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人参皂苷RG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