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体金线蛭提取物对HEK293细胞维甲酸诱导基因蛋白样受体(RLRs)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姿亦 何盛盛 +3 位作者 闫晶男 吴怡蓉 张雨婷 高有领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30-2843,共14页
维甲酸诱导基因蛋白样受体(RLRs)信号通路是机体重要的抗病毒作用途径。宽体金线蛭体内含有抗凝血的活性物质,主要用于治疗血栓等疾病,但对于该信号通路的影响尚无任何报道。本试验目的是采用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 I∶C)建立HEK293细胞... 维甲酸诱导基因蛋白样受体(RLRs)信号通路是机体重要的抗病毒作用途径。宽体金线蛭体内含有抗凝血的活性物质,主要用于治疗血栓等疾病,但对于该信号通路的影响尚无任何报道。本试验目的是采用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 I∶C)建立HEK293细胞RLRs信号通路激活模型,在此基础上揭示宽体金线蛭提取物(LE)对HEK293细胞RLRs信号通路的影响。试验首先转染3个不同质量浓度(1、2、4μg·mL^(-1))的Poly I∶C至HEK293细胞,并分别处理12 h、24 h和48 h,以维甲酸诱导基因I(RIG-I)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转录水平为RLRs通路激活的指标。RLRs信号通路激活之后,采用LE对HEK293细胞进行处理,共设置4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为:对照组、2μg·mL^(-1) Poly I∶C转染组、2μg·mL^(-1) Poly I∶C转染且添加150μg·mL^(-1)的水蛭提取物、2μg·mL^(-1) Poly I∶C转染且添加300μg·mL^(-1)的水蛭提取物。处理时长分别为24 h和48 h。试验结果表明,转染3个剂量的Poly I∶C在3个处理时长均引起细胞活力降低,2μg·mL^(-1)和4μg·mL^(-1) Poly I∶C转染HEK293细胞12 h、24 h和48 h均显著提高了RIG-I蛋白的表达量,4μg·mL^(-1)的Poly I∶C转染组RIG-I mRNA转录水平在24 h和48 h显著提高。选择Poly I∶C质量浓度2μg·mL^(-1),处理24 h和48 h作为后续试验激活RLRs的处理条件。质量浓度为150μg·mL^(-1) LE可以显著抑制Poly I∶C介导的细胞活力降低;300μg·mL^(-1)的LE显著降低了RIG-I的蛋白水平;150μg·mL^(-1)和300μg·mL^(-1) LE处理24 h和48 h后均显著抑制了β干扰素的mRNA转录和生成。据此得出如下结论:Poly I∶C转染HEK293细胞成功地激活了RLRs信号通路,宽体金线蛭提取物具有促进HEK293细胞活力和抑制β干扰素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诱导基因蛋白样受体(RLRs) 宽体金线蛭 聚肌苷酸聚胞苷酸(Poly I∶C) HEK293细胞 维甲酸诱导基因I β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诱导基因I在DSS诱导的慢性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吴玉丹 戴发亮 +4 位作者 董仕桢 郭腾飞 高磊 常永超 高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75-579,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甲酸诱导基因I(RIG-I)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慢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健康清洁级8~10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正常饮用无菌蒸馏水)和慢性炎症组(n=8),先给予10 g/L DSS溶液自由饮用7 d... 目的:探讨维甲酸诱导基因I(RIG-I)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慢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健康清洁级8~10周龄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正常饮用无菌蒸馏水)和慢性炎症组(n=8),先给予10 g/L DSS溶液自由饮用7 d,然后正常饮用无菌蒸馏水14 d作为1个周期,循环3个周期后建立小鼠慢性结肠炎模型,于第70天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并取结肠组织标本。肠道炎症程度通过测定结肠长度、HE染色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等方法评估。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炎性因子(IL-6、IL-8和TNF-α),IRE1α和RIG-I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RIG-I、磷酸化(p)-IRE1α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小鼠无肠炎表现,而慢性炎症组小鼠结肠出现炎症表现。与对照组相比,慢性炎症组中IL-6、IL-8和TNF-αmRNA的表达量增加,IRE1α和RIG-I mRNA表达量降低(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IG-I蛋白主要表达于小鼠结肠上皮细胞胞质及间质细胞胞质中,p-IRE1α主要在结肠上皮细胞刷状缘、浆细胞等细胞的胞质中表达,蛋白定量结果显示慢性炎症组RIG-I、p-IRE1α蛋白低于对照组(P均<0.001)。结论:RIG-I可能通过减低IRE1-RIDD-RIG-I在小鼠结肠炎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维甲酸诱导基因-I 肌醇需求酶1α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稽留流产患者蜕膜组织高表达核心蛋白聚糖并抑制PBMC来源的巨噬细胞M1极化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刘丽平 徐慧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24-734,共11页
目的探究稽留流产(MA)患者蜕膜组织的巨噬细胞极化变化、核心蛋白聚糖(DCN)蛋白表达及DCN在巨噬细胞极化中的调节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MA、复发性流产(RSA)和正常妊娠人群蜕膜巨噬细胞极化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DCN、缺氧诱导因... 目的探究稽留流产(MA)患者蜕膜组织的巨噬细胞极化变化、核心蛋白聚糖(DCN)蛋白表达及DCN在巨噬细胞极化中的调节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MA、复发性流产(RSA)和正常妊娠人群蜕膜巨噬细胞极化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DCN、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蜕膜和绒毛组织的表达和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蜕膜和绒毛中DCN、HIF-1α的蛋白表达。分离获取原代滋养细胞(Trops)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来源的巨噬细胞,ELISA检测原代滋养细胞和PBMC来源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DCN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来源的巨噬细胞极化比例,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巨噬细胞中HIF-1α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巨噬细胞中干扰素/维甲酸联合诱导细胞死亡相关基因19(GRIM-19)/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HIF-1α信号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流产患者蜕膜M1型巨噬细胞极化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而M2型极化比例明显降低;且绒毛和蜕膜中DCN和HIF-1α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在10 mL/L O_(2)条件下培养24 h的原代滋养细胞和PBMC来源的巨噬细胞上清液中DCN、HIF-1α蛋白含量明显高于210 mL/L O_(2)处理的细胞;与PBS组相比,在10 mL/L和210 mL/LO_(2)条件下DCN组的M1型巨噬细胞比例明显降低;GRIM-19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磷酸化的STAT3(p-STAT3)和HIF-1α蛋白明显升高。结论与正常早期妊娠相比,MA患者的蜕膜和绒毛中高表达DCN,DCN抑制PBMC来源的巨噬细胞M1极化,并与GRIM-19/STAT3/HIF-1α信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极化 核心蛋白聚糖(DCN) 稽留流产(MA) 滋养细胞 干扰素维甲酸联合诱导细胞死亡相关基因19(GRIM-19)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RIG-1基因的PCR扩增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程玉强 焦培荣 +6 位作者 韦良孟 钟自富 廖顺娣 袁润余 贾宝琴 罗开健 廖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21,共7页
维甲酸诱导基因1(RIG-1)是细胞质中侦测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的识别受体。论文旨在扩增北京鸭RIG-1编码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通过PCR方法,从北京鸭脾脏中扩增得到RIG-1基因cDNA,并使用LaserGene分子生物学分析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维甲酸诱导基因1(RIG-1)是细胞质中侦测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的识别受体。论文旨在扩增北京鸭RIG-1编码基因,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通过PCR方法,从北京鸭脾脏中扩增得到RIG-1基因cDNA,并使用LaserGene分子生物学分析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北京鸭的RIG-1基因cDNA开放阅读框全长2 802bp,编码933个氨基酸。结构预测发现鸭RIG-1结构与哺乳动物类似,N端有两个串联CARD区,中间为DExD/H解旋酶区,C端为抑制区,各功能区起重要作用的氨基酸较为保守。同源性及进化树分析发现鸭RIG-1与鹅和斑马鱼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3.7%、78.4%,与哺乳动物同源性高于50%,与其他鱼类的同源性低于50%。成功扩增出北京鸭RIG-1基因cDNA编码序列,为鸭RIG-1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诱导基因1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分析 天然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RRIG1 mR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曹渊 张瑰红 +3 位作者 慈思慧 吴正升 杨枫 徐晓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甲酸受体诱导基因1(retinoic receptor-induced gene 1,RRIG1)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以GAPDH为内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 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 目的探讨维甲酸受体诱导基因1(retinoic receptor-induced gene 1,RRIG1)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以GAPDH为内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 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Q RT-PCR)检测76例新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5、例导管原位癌组织和20例乳腺良性增生组织中RRIG1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乳腺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RRIG1 mRNA相对表达水平(3.5±2.1、6.7±4.1)明显低于良性增生组织(10.2±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36);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淋巴结转移组RRIG1 mRNA相对表达水平(5.2±3.1)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7.48±4.5),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 RRIG1可能作为一种新的抑癌基因参与乳腺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维甲酸受体诱导基因1 转移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iggyBac转座系统构建稳定表达鹅RIG-I的DF-1细胞系 被引量:4
6
作者 胡跃 孙英杰 +5 位作者 王晓旭 仇旭升 宋翠萍 谭磊 胡桂学 丁铲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53-60,共8页
维甲酸诱导基因-I(retinoic acid inducible gene-I,RIG-I)是最近几年发现的一种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能够特异性的识别并结合病毒RNA,进而发挥抗病毒效应。RIG-I在进化中相对保守,但已有报道和我们的前期研究显示:家禽中鸭和鹅体内均有R... 维甲酸诱导基因-I(retinoic acid inducible gene-I,RIG-I)是最近几年发现的一种细胞内模式识别受体,能够特异性的识别并结合病毒RNA,进而发挥抗病毒效应。RIG-I在进化中相对保守,但已有报道和我们的前期研究显示:家禽中鸭和鹅体内均有RIG-I受体,但鸡却缺乏RIG-I受体。为了研究这种天然缺失对鸡是否有不利影响,本研究利用PiggyBac转座系统将鹅源RIG-I转染入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两次亚克隆后获得单个克隆,以荧光、RT-PCR及Western blot进行鉴定,最终获得稳定表达鹅RIG-I的DF-1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鸡的先天性免疫机制和鹅RIG-I的功能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诱导基因-I 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 PiggyBac转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药龙盘止咳方治疗小鼠甲型流感病毒H1N1肺炎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7
7
作者 邹敏 谢彩英 +3 位作者 甘娜 农志飞 李崇进 韦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6-534,共9页
目的:探究壮药龙盘止咳方的抗流感病毒性肺炎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10.4 g/kg)龙盘止咳方组、低剂量(5.2 g/kg)龙盘止咳方组和龙盘止咳方(10.4 g/kg)+Toll样受体3(TLR3)激动剂聚肌胞苷酸[Po... 目的:探究壮药龙盘止咳方的抗流感病毒性肺炎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10.4 g/kg)龙盘止咳方组、低剂量(5.2 g/kg)龙盘止咳方组和龙盘止咳方(10.4 g/kg)+Toll样受体3(TLR3)激动剂聚肌胞苷酸[Poly(I:C),20 mg/kg]组,每组20只。采用甲型流感病毒(IAV)H1N1滴鼻法建立病毒性肺炎模型,观察小鼠一般状态,并每组取10只小鼠,记录15 d的存活率和存活时间;计算肺、脾和胸腺指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病毒载量;ELISA法检测肺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IL-4、干扰素α(IFN-α)、IFN-β和IFN-γ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TLR3/视黄酸诱导基因I(RIG-I)/核因子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小鼠精神状态良好,在实验期间未出现死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在感染后出现典型的流感症状,小鼠存活率、存活时间、脾指数和胸腺指数显著降低(P<0.05),肺指数,肺组织病理学评分,病毒载量,肺匀浆中IL-6、IL-4、IFN-γ、IFN-α和IFN-β水平,肺匀浆中IFN-γ/IL-4比值,以及肺组织TLR3、胞核NF-κB p65、RIG-I和干扰素β启动子刺激蛋白1(IPS-1)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低剂量龙盘止咳方组小鼠症状明显减轻,小鼠存活率、存活时间、脾指数、胸腺指数、肺匀浆中IFN-α和IFN-β水平及肺组织RIG-I和IPS-1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肺指数,肺组织病理学评分,病毒载量,肺匀浆中IL-6、IL-4和IFN-γ水平,肺匀浆中IFN-γ/IL-4比值,以及TLR3和胞核NF-κB p65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而Poly(I:C)可明显减弱龙盘止咳方对IAV H1N1感染小鼠的肺脏保护作用。结论:壮药龙盘止咳方有减轻IAV H1N1感染小鼠肺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LR3/RIG-I/NF-κB信号通路,抑制过度的先天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药龙盘止咳方 甲型流感病毒H1N1 肺炎 TOLL样受体3 视黄酸诱导基因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7对树突状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仲龙 李建平 冯建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79-1582,共4页
白细胞介素27(IL-27)是一种IL-6/IL-12家族细胞因子,主要由激活的抗原提呈细胞产生,通过激活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最初认为IL-27能够促进1型辅助T(Th1)细胞、1型... 白细胞介素27(IL-27)是一种IL-6/IL-12家族细胞因子,主要由激活的抗原提呈细胞产生,通过激活Janus激酶-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JAK-STAT)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最初认为IL-27能够促进1型辅助T(Th1)细胞、1型调节性T(Tr1)细胞的分化,抑制Th2细胞、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Treg)的分化,现在发现对某些T细胞亚群具有相反的效应,比如Treg。IL-27在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表现出促炎和抗炎的双重作用。作为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DC)和单核巨噬细胞是适应性免疫的启动者,引起免疫应答或耐受。IL-27对DC和单核巨噬细胞的作用并不一致,而这种差异很可能是由不同信号通路的比率、细胞因子微环境、疾病的发展阶段引起的。阐明IL-27对DC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影响或许可以及早地阻断异常免疫反应,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7(IL-27) EB病毒诱导基因3(EBI3) T细胞细胞因子受体 树突状细胞 TH1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