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辅助性T淋巴细胞17和调节性T淋巴细胞及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和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涂琛 游晶 +4 位作者 刘怀鄂 陈红英 洪敏 刘子杰 娄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130-2134,共5页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和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7—1... 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和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7—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64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1例(CHB组)、代偿期肝硬化(CLC)患者21例(CLC组)、失代偿期肝硬化(DCLC)患者22例(DCLC组)。同期选取本院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Th17、Treg表达率,计算Th17/Treg比值;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 PCR)法测定外周血RORγt、Foxp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4组年龄、ALT、AST、T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组、CLC组、DCLC组Th17、Treg表达率及Th17/Treg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DCLC组Th17、Treg表达率及Th17/Treg比值均高于CHB组,Th17表达率及Th17/Treg比值均高于CLC组(P<0.05)。CHB组、CLC组、DCLC组RORγt mRNA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DCLC组RORγt mRNA及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CHB组、CLC组(P<0.05)。CHB组、CLC组、DCLC组外周血Th17表达率与RORγt 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CHB组、CLC组、DCLC组外周血Treg表达率与Foxp3 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CHB组、CLC组、DCLC组外周血Th17表达率、RORγt mRNA表达水平与ALT呈正相关(P<0.05);CHB组外周血Foxp3mRNA表达水平与ALT呈正相关(P<0.05);CHB组RORγt mRNA表达水平、Foxp3 mRNA表达水平与AST、TBIL呈正相关(P<0.05)。结论 Th17、Treg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Foxp3可能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疾病进展与肝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T淋巴细胞 辅助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维甲酸相关受体γt 叉状头 /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7和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在小鼠真菌性角膜炎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曾宗圣 韩晓丽 胡建章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53-658,共6页
背景CD4+效应T细胞(Th1/Th2)的平衡模式以往常用于解释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机制。近年来发现,除Th1和Th2细胞亚群外,Th17细胞亚群也参与抗真菌感染的免疫应答,但其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作用却鲜有研究。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 背景CD4+效应T细胞(Th1/Th2)的平衡模式以往常用于解释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机制。近年来发现,除Th1和Th2细胞亚群外,Th17细胞亚群也参与抗真菌感染的免疫应答,但其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作用却鲜有研究。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及Th17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在真菌性角膜炎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将清洁级BALB/c小鼠9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和损伤对照组,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小鼠采用角膜表面镜术辅助上皮刮除并层间注入1×10^6CFU/ml真菌菌液5μl法建立小鼠茄病镰刀菌性角膜炎模型,损伤对照组在角膜表面镜术辅助上皮刮除后层间注入等体积(5111)的PBS液。采用质量分数10%KOH湿片法检查菌丝,部分用接种法进行真菌培养并鉴定菌种,另一部分进行细菌培养以排除细菌污染。于造模后第1、3、5、7天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角膜炎症的变化特点,参照Wu和Hu的方法对角膜炎症进行评分。分别于造模后第1、3、5、7天处死小鼠并获取角膜组织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观察角膜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IL-17mRNA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mRNA的表达水平,并用ELISA法检测IL-17蛋白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造模后第1、3、5、7天角膜的炎症评分分别为(3.2±0.8)、(6.6±1.1)、(9.4±1.1)、(6.8±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786,P=0.010),其中第3天和第7天角膜炎症评分明显高于第1天,但低于第5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的组织病理学检测炎性细胞浸润情况与角膜炎症评分变化趋势一致。造模后第3、5、7天,IL-17mRNA在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小鼠角膜的表达分别为4.12±0.73、20.72±1.81、14.16±1.88,高于损伤对照组的0.35±0.17、0.28±0.09、0.22±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组内比较第5天时表达量高于第1、3、7天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IL-17蛋白在造模后第1、3、5、7天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损伤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叭)。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组各时间点RORγt mRNA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与IL-17mRNA的表达趋势一致(P〈0.01)。结论IL-17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在真菌性角膜炎局部组织中的表达量均上调,其表达量变化的趋势与其炎症反应程度相关,推测Th17在真菌性角膜炎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炎 白细胞介素-17 维甲酸相关受体γt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和4-1BB/4-1BBL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敬 李贞 +1 位作者 王婧娇 漆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8-411,共4页
目的研究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中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和4-1BB/4-1BBL mRNA的表达。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30例OLP患者和3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RORγt和4-1BB/4-1BBL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在OL... 目的研究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外周血中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γ(tRORγt)和4-1BB/4-1BBL mRNA的表达。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30例OLP患者和3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RORγt和4-1BB/4-1BBL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在OLP患者中,RORγt、4-1BB、4-1BBL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经2-ΔΔCT转换后,OLP组3种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别是健康对照组的3.087、3.320和4.005倍。RORγt和4-1BB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4-1BB和4-1BBL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55 0,P<0.05)。结论RORγt和4-1BB/4-1BBL在OLP的发病中起了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相关受体γt 4-1BB 4-1BBL 口腔扁平苔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烯丙基二硫对人胃癌细胞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石莺 黄建军 +4 位作者 唐章文 谭亚丽 吉晓霞 凌晖 苏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678-1680,共3页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处理前后人胃癌细胞中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RORα)表达变化情况。方法 将胃癌SGC7901、MGC803细胞分为对照组和DADS处理组,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及细胞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分析RORα的表...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处理前后人胃癌细胞中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RORα)表达变化情况。方法 将胃癌SGC7901、MGC803细胞分为对照组和DADS处理组,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及细胞形态学观察,采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分析RORα的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RORα核酸水平的表达。结果 DADS处理24 h后,胃癌SGC7901、MGC803细胞形态学发生明显改变;RORα在人胃癌SGC7901、MGC803细胞核中呈强阳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表达显著上调;半定量RT-PCR灰度扫描定量分析结果显示,DADS处理24 h后,SGC7901、MGC803细胞中RORα的表达量[(1.09±0.01)与(0.97±0.01)]较对照组[(0.45±0.03)与(0.44±0.02)]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分析及灰度扫描显示,DADS处理人胃癌MGC803、SGC7901细胞8、12、24 h后,RORα蛋白表达量较未处理组显著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DS可诱导人胃癌细胞分化,其诱导分化作用可能与上调RORα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丙基二硫 维甲酸相关受体α 胃肿瘤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细胞及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与HBV宫内感染的相关研究
5
作者 褚晓丹 陈萱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77-480,共4页
全世界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其中慢性携带者达3.5亿~4亿[1]。我国HBV慢性携带者有近半数是由围产期母婴传播所致[2-3],而宫内感染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HBV宫内感染是最终发展成乙肝表面抗原(HB... 全世界约有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其中慢性携带者达3.5亿~4亿[1]。我国HBV慢性携带者有近半数是由围产期母婴传播所致[2-3],而宫内感染是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HBV宫内感染是最终发展成乙肝表面抗原(HBsAg) 慢性携带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重要因素[4-5]。在HBV感染过程中,病毒抗原如HBsAg、乙肝核心抗原(HBcAg)、乙肝e抗原(HBeAg)均可诱导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免疫应答,这对HBV感染的控制至关重要;而慢性患者病毒感染的持续和慢性化发展,是因其HBV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受损所致。既往研究[1]表明,发生HBV宫内感染的孕妇体内Th1/Th2细胞免疫失衡,即Th1细胞免疫下调,Th2细胞免疫反应增强,这是导致HBV宫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以分泌白细胞介素(IL)17为特征的辅助T细胞——Th17细胞的发现,Th17/Treg细胞的平衡作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Th17/Treg细胞间平衡的打破可能是多种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这将弥补既往Th1/Th2免疫效应模式的不足。近几年,维甲酸相关核孤儿受体(retinoid ac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 gamma t,RORγt)作为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也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几年Th17细胞及其转录因子RORγt在HBV宫内感染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相关受体 TH17细胞 细胞因子 肝炎病毒 乙型 宫内传播 母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RORα)在奥曲肽抗大鼠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龚义飞 张超 +3 位作者 何新苗 骆会来 张慧平 张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1-844,共4页
目的观察奥曲肽(OCT)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及肝脏血清学的影响,探究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RORα)在奥曲肽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模型组、OCT组。实验采用四氯化碳(CCl4)建立肝纤... 目的观察奥曲肽(OCT)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及肝脏血清学的影响,探究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RORα)在奥曲肽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模型组、OCT组。实验采用四氯化碳(CCl4)建立肝纤维化模型(模型组和OCT组),饲养8周后处死大鼠并随机采集标本,使用HE及VG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细胞的病理改变;检测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透明质酸(HA)、大鼠层粘连蛋白(LN)、大鼠Ⅲ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PⅢNP)、大鼠Ⅳ型胶原(COL4)含量;使用Ishak评分系统分析各组肝细胞的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RORα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OCT治疗组大鼠肝脏细胞的病理变化程度、肝脏炎症活动度、肝脏纤维化程度、肝脏血清AST、ALT、HA、LN、PⅢNP、COL4含量均显著上升,RORα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OCT治疗组大鼠肝脏细胞的病理变化程度、肝脏炎症活动度、肝脏纤维化程度、肝脏血清AST、ALT、HA、LN、PⅢNP、COL4含量显著下降,RORα下降程度降低(P<0.05)。结论OCT可降低大鼠体内RORα的下降程度,减少肝功能损害及肝纤维化程度,治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相关受体α 奥曲肽 肝纤维化 肝功能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康法对脑缺血小鼠神经功能及叉头转录因子3和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杨赫 唐强 朱路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37-1442,共6页
目的探索针康法对脑缺血小鼠叉头转录因子3 (Foxp3)和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RORγ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5只成年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每组9只。每组再分为3 d、7 d、14 d 3个亚组。... 目的探索针康法对脑缺血小鼠叉头转录因子3 (Foxp3)和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 (RORγt)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5只成年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每组9只。每组再分为3 d、7 d、14 d 3个亚组。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采用线栓法建立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仅手术不予治疗,针刺组接受头穴丛刺针灸治疗,康复组接受跑台训练,针康组接受头穴丛刺结合跑台治疗。术后各时间点,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价神经功能,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缺血侧脑组织Foxp3、RORγt表达。结果术后各时间点,假手术组mNSS为0分,模型组mNSS均高于假手术组(P <0.05)。术后3 d,与模型组比较,康复组、针康组mNSS降低(P <0.05)。术后14 d,与模型组和针刺组比较,针康组mNSS降低(P <0.05)。术后各时间点,针康组Foxp3蛋白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 <0.05)。术后3 d,针康组RORγt表达量较其他组均增加(P <0.05)。术后7 d,针康组RORγt表达量较针刺组、假手术组增加(P <0.05)。结论针康法可改善脑缺血小鼠组织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可能通过调节Foxp3、RORγt表达降低炎症的水平,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针康法 叉头转录因子3 维甲酸相关受体γt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屏苍耳散对实验性AR大鼠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田 喻国冻 +1 位作者 顾平 金莹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5-100,共6页
目的探究玉屏苍耳散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AR)大鼠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玉屏苍耳散组,西替利嗪组,每组各10只。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法构建AR大鼠模型。灌胃给药,给... 目的探究玉屏苍耳散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AR)大鼠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玉屏苍耳散组,西替利嗪组,每组各10只。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法构建AR大鼠模型。灌胃给药,给药剂量按照大鼠体重计算:玉屏苍耳散组(10 g/kg),西替利嗪(2 mg/kg),正常组以及模型组灌胃给予等量的生理盐,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鼻粘膜组织细胞因子IL-17、TNF-α、IL-23以及IL-6的分泌水平;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鼻黏膜组织损伤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RORγt蛋白的表达;通过RT-PCR检测各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RORγt、IL-17以及IL-23 m 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鼻部症状评分、鼻粘膜厚度、细胞因子IL-17、TNF-α、IL-23、IL-6表达及RORγt、IL-17以及IL-23 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玉屏苍耳散组与西替利嗪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玉屏苍耳散可调控RORγt以及相关因子IL-17、IL-23的表达,发挥对AR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苍耳散 AR 大鼠 维甲酸相关受体 白细胞介素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可导致自发性唾液腺炎
9
作者 张理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48,共1页
舍格伦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累及外分泌腺(以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临床上以口干和眼干为主要症状。已有文献报道,SS患者及小鼠模型体内唾液腺以及血清中IL-17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均显... 舍格伦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累及外分泌腺(以唾液腺和泪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临床上以口干和眼干为主要症状。已有文献报道,SS患者及小鼠模型体内唾液腺以及血清中IL-17和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量均显著升高。然而,作为调控Th17细胞分化及IL-17合成的必需核受体--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etinoic ac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γt,RORγt)在SS发病中的作用还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舍格伦综合征 外分泌腺 细胞因子 维甲酸 细胞分化 模型体 文献报道 ORPHAN 小鼠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的维甲酸治疗价值和维甲酸核受体免疫组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束永前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85-487,共3页
目的 了解维甲酸核受体(RAR-α)在肝细胞癌(HCC)的表达分布和它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92例HCC的石蜡切片行RAR-α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①在92 例HCC石蜡切片中,RAR-α蛋白表达阳性... 目的 了解维甲酸核受体(RAR-α)在肝细胞癌(HCC)的表达分布和它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92例HCC的石蜡切片行RAR-α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①在92 例HCC石蜡切片中,RAR-α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7% 。②RAR-α蛋白仅见肿瘤细胞核中。③RAR-α阳性率的表达与维甲酸治疗疗效密切相关。结论 ①RAR-α蛋白可以在HCC中被检出。②RAR-α蛋白阳性率表达与HCC的分化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免疫组化 维甲酸受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对小鼠精母细胞JAZF1 mRNA及孤核受体TR4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晶 郭星 +5 位作者 吴佳姿 黄松莲 袁野 成神洲 付国庆 石玉琴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7-849,854,共4页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对小鼠精母(GC-2 spd)细胞JAZF1 mRNA及TR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GC-2 spd细胞置于含终浓度为0(溶剂对照)、50、100、200μmol/L DEHP的培养液培养24 h。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细胞JAZF1 ...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对小鼠精母(GC-2 spd)细胞JAZF1 mRNA及TR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GC-2 spd细胞置于含终浓度为0(溶剂对照)、50、100、200μmol/L DEHP的培养液培养24 h。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细胞JAZF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R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0、100、200μmol/L DEHP染毒组GC-2 spd细胞的JAZF1 mRNA表达升高,而200μmol/L DEHP染毒组GC-2 spd细胞的TR4蛋白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HP对生精细胞具有生殖毒性作用,可能通过JAZF1调控孤核受体TR4的表达从而影响雄性生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小鼠精母细胞 JAZF1 受体TR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和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基因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腹侧中脑表达显著下调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宇 周仁华 +5 位作者 曾水林 徐建红 曲海英 沈骏 李晶 刘袁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Pitx3)和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基因在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腹侧中脑的表达变化。方法:(1)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PD模型组、成年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腹侧中脑TH、Pitx3/TH和Nurr1/TH阳性细胞并计数;... 目的:探讨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Pitx3)和孤儿核受体相关因子1(Nurr1)基因在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腹侧中脑的表达变化。方法:(1)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PD模型组、成年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腹侧中脑TH、Pitx3/TH和Nurr1/TH阳性细胞并计数;(2)分别采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itx3和Nurr1基因在PD模型组、成年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腹侧中脑转录和翻译水平的变化。结果:(1)免疫荧光检测显示PD大鼠模型组腹侧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数目显著减少;(2)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PD大鼠模型组腹侧中脑左侧Pitx3和Nurr1表达显著下调,其中Pitx3表达下调更明显。结论:Pitx3和Nurr1基因的持续表达与腹侧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生存维持密切相关,为探索PD的病因诊断及基因治疗提供可能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同源盒家族因子3 受体相关因子1 帕金森病 腹侧中脑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酸相关孤儿核受体RORα在脂质代谢调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嘉琛 孙艳莎 +4 位作者 周博雅 郭译侬 商傅伟 卜军 何奔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1-286,共6页
核受体是一类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超家族。视黄酸相关孤儿核受体(retinoid-related orphan nuclear receptors,RORs)由于在基因序列上与视黄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RAR)和类维甲酸X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RXR)相似而得名。近... 核受体是一类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超家族。视黄酸相关孤儿核受体(retinoid-related orphan nuclear receptors,RORs)由于在基因序列上与视黄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RAR)和类维甲酸X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RXR)相似而得名。近年来研究陆续发现,核受体RORα不仅在一些代谢组织中表达,而且在脂质代谢,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因此,深入了解RORα与脂质代谢的关系,将为肥胖、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视黄酸相关受体α 脂质代谢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相关蛋白在健康人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林纤 戴勇 +3 位作者 彭武建 孙保东 齐素文 涂植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分析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相关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该蛋白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判断中的可能应用。方法实验分为3组:SLE稳定组、SLE活动组和健康对... 目的分析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相关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该蛋白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判断中的可能应用。方法实验分为3组:SLE稳定组、SLE活动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6例,分别收集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相对和绝对定量的等量异位标签串联质谱技术对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相关蛋白进行鉴定和相对定量分析,用Western blot技术对该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较大样本的独立验证。结果基于质谱分析的蛋白组学结果表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相关蛋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表达显著下调(与正常人的相对比值为0.2906),且该蛋白的低表达为Western blot实验进一步证实。临床资料分析表明,该蛋白的表达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呈负相关(r=-0.607,P<0.05)。结论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相关蛋白可能参与SLE的发病,该蛋白有望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活动阶段特异性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相关蛋白 系统性红斑狼疮 外周血单个细胞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受体FXR与胆汁酸代谢及相关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孟瑜 李波 夏先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611-4613,共3页
近年来一种称为代谢综合征的疾病群,包括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等逐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现其发病机制不明,因而对代谢综合征的治疗还缺乏有效的手段。最近的研究发现,某些核受体转录因子可通过对其相应靶基因的调控参与多种... 近年来一种称为代谢综合征的疾病群,包括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等逐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现其发病机制不明,因而对代谢综合征的治疗还缺乏有效的手段。最近的研究发现,某些核受体转录因子可通过对其相应靶基因的调控参与多种代谢通路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胆汁酸代谢 相关疾病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高脂血症 重大疾病 人类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对HLA-B27相关前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旭辉 张孝生 +3 位作者 李中秋 王婧 张晓龙 卢弘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06-809,共4页
目的通过对比正常人与HLA-B27相关前葡萄膜炎恢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受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及抗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抗体(HTA125)干预后分泌细胞因子... 目的通过对比正常人与HLA-B27相关前葡萄膜炎恢复期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受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及抗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抗体(HTA125)干预后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TLR4在HLA-B27相关前葡萄膜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HLA-B27阳性前葡萄膜炎恢复期患者10例,相同性别及年龄段的HLA-B27阴性正常人10例作为对照。抽取研究对象外周血分为以下5组体外培养PBMC:(1)正常人非LPS刺激组:加入终浓度为1mg·L-1的PBS进行培养;(2)正常人LPS刺激组:加入终浓度为1mg·L-1的LPS进行培养;(3)HLA-B27阳性患者非LPS刺激组:加入终浓度为1mg·L-1的PBS进行培养;(4)HLA-B27阳性患者LPS刺激组:加入终浓度为1mg·L-1的LPS进行培养;(5)HLA-B27阳性患者LPS+HTA125干预组:终浓度为5mg·L-1的HTA125预先干预PBMC 30 min后再加入1mg·L-1的LPS共同培养。分别于培养4h、8h、12h、24h后,利用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TNF-a、IL-10和(4)(5)组中IL-6的浓度。结果 LPS未刺激组,PBMC培养4h、8h、12h、24h后,HLA-B27阳性患者TNF-α浓度分别为(1329.46±155.09)ng·L-1、(1926.76±163.28)ng·L-1、(1424.61±141.63)ng·L-1、(526.98±112.29)ng·L-1,正常人分别为(562.83±106.45)ng·L-1、(839.57±73.98)ng·L-1、(559.60±88.48)ng·L-1、(200.81±51.39)ng·L-1,两组各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LA-B27阳性患者PBMC培养8h、12h、24h后,IL-10浓度分别为(145.51±26.91)ng·L-1、(259.16±32.71)ng·L-1、(435.98±134.54)ng·L-1,正常人分别为(63.57±17.28)ng·L-1、(123.21±15.73)ng·L-1、(247.82±32.10)ng·L-1,两组各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PS刺激后,正常人与HLA-B27阳性患者PBMC分泌TNF-α和IL-10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比LPS刺激前明显升高,且HLA-B27阳性患者升高更明显。HLA-B27阳性患者PBMC在LPS刺激后与LPS+HTA125干预组相比,后者各时间点分泌TNF-α、IL-10的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HTA125干预组IL-6浓度在4h、8h时较单纯LPS刺激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HLA-B27阳性患者PBMC对LPS的刺激更加敏感,抗TLR4单克隆抗体能够抑制HLA-B27阳性患者PBMC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B27相关前葡萄膜炎 脂多糖 单个细胞 细胞因子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核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景春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7-179,共3页
孤核受体是没有配体或尚未发现配体的核受体。数十种孤核受体亚家族广泛分布于机体各组织。孤核受体可以在孤核受体相关辅助因子的调控下 ,以单体或多聚体形式与孤核受体作用元件作用来调控基因转录 ,从而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目前... 孤核受体是没有配体或尚未发现配体的核受体。数十种孤核受体亚家族广泛分布于机体各组织。孤核受体可以在孤核受体相关辅助因子的调控下 ,以单体或多聚体形式与孤核受体作用元件作用来调控基因转录 ,从而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目前已有部分孤核受体的配体被发现 ,这对孤核受体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受体相关辅助因子 反向内分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受体相关因子1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赖燕来 谢佐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7-180,共4页
核受体相关因子 1(nuclearreceptor relatedfactor 1,Nurr1)是一种转录因子 ,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 ,主要表达于中脑黑质与腹侧被盖区 ,作为基因转录调控蛋白而参与了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发育与存活、长时记忆、肝再生及炎症等多种生... 核受体相关因子 1(nuclearreceptor relatedfactor 1,Nurr1)是一种转录因子 ,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 ,主要表达于中脑黑质与腹侧被盖区 ,作为基因转录调控蛋白而参与了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发育与存活、长时记忆、肝再生及炎症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本文总结和讨论了有关Nurr1的编码基因、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相关因子1 转录因子 多巴胺能神经元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儿核受体RORs的病理生理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柴文 张宁 +2 位作者 王艳青 卜军 何奔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7-92,共6页
核受体是一类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超家族。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s,RORs),又称为NF1R,因在基因序列上与视黄酸受体和视黄酸X受体类似而得名。RORs亚家族主要包括RORα、RORβ和RORγ等三个成员。作为核受... 核受体是一类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超家族。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s,RORs),又称为NF1R,因在基因序列上与视黄酸受体和视黄酸X受体类似而得名。RORs亚家族主要包括RORα、RORβ和RORγ等三个成员。作为核受体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RORs通过调控相关基因表达,在机体发育、免疫反应、生物节律以及细胞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新近研究发现,RORs表达或功能异常还影响诸多病理过程,主要包括肿瘤、免疫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关于RORs的大量研究拓宽了我们对核受体家族生物学特征及其病理生理作用的认识及理解。本综述主要讨论RORs亚家族各成员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机体内的病理生理作用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视黄酸相关受体 基因调控 病理生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株肺癌细胞系的维甲酸受体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小强 谢作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 :观察来源于不同组织学类型的人肺癌细胞系 (肺巨细胞癌细胞系PLA - 80 1,肺鳞状上皮细胞癌细胞系C - 57,个旧肺腺癌细胞系GLC - 82和肺腺癌细胞系PC - 84 0 4 5)的维甲酸受体的含量和分布特征 方法 :作ELISA和免疫组化显色计算... 目的 :观察来源于不同组织学类型的人肺癌细胞系 (肺巨细胞癌细胞系PLA - 80 1,肺鳞状上皮细胞癌细胞系C - 57,个旧肺腺癌细胞系GLC - 82和肺腺癌细胞系PC - 84 0 4 5)的维甲酸受体的含量和分布特征 方法 :作ELISA和免疫组化显色计算机图象分析方法 ,对 4株具有不同侵袭潜能 ,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肺癌细胞系的维甲酸受体 (RARs、RAR和RXRs)进行检测 结果 :4株细胞系的RARβ的表达极少 ,甚至缺如 ;RARs主要分布在癌细胞胞浆中 ,但RXRs主要位于细胞核内 ,表达水平较高 ;RARs和RXRs在PLA - 80 1细胞中表达最低 结论 :肺癌中普遍存在着RAR的表达分布异常 ,这些改变可能与肺癌的异常分化有关 ,亦可能是肺癌细胞对维甲酸诱导分化不敏感的重要原因 RXRs较高水平的表达且主要位于核内 ,提示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受体 分化 肺癌细胞系 甾体类激素受体 受体表达 组织学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