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D_(3)和25-羟基维生素D_(3)对产蛋后期种鸭胫骨质量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1
作者 李雅婷 周伟 +7 位作者 庄蕾 牟启铭 金永燕 赵健楠 谢明 周正奎 夏呈强 唐静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043-4056,共14页
【目的】探究饲粮中添加维生素D_(3)(VD_(3))和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对产蛋后期种鸭胫骨质量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60只64周龄健康且体重相近的北京鸭种鸭,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不添加维生素D)、VD_... 【目的】探究饲粮中添加维生素D_(3)(VD_(3))和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对产蛋后期种鸭胫骨质量和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60只64周龄健康且体重相近的北京鸭种鸭,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不添加维生素D)、VD_(3)添加组(1000 IU/kg VD_(3))和25-OH-D_(3)添加组(1000 IU/kg 25-OH-D_(3)),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鸭。试验期共15周。试验期间测定种鸭平均体重和平均日采食量,试验结束后测定种鸭屠宰性能(胸肌率、盲肠率)、血浆生化指标和胫骨质量;检测种鸭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道形态,采集盲肠内容物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微生物多样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①饲粮添加VD_(3)或25-OH-D_(3)对产蛋后期种鸭体重、平均日采食量、胸肌率和盲肠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②饲粮添加VD_(3)或25-OH-D_(3)显著提高了血浆白蛋白含量和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P<0.05)。③25-OH-D_(3)添加组种鸭胫骨抗压强度显著提高(P<0.05),而VD_(3)添加组种鸭胫骨抗压强度无显著变化(P>0.05)。④饲粮添加VD_(3)或25-OH-D_(3)均可显著提高种鸭十二指肠、空肠的绒毛高度和十二指肠绒隐比(P<0.05),显著降低十二指肠肌层厚度(P<0.05),且25-OH-D_(3)添加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显著高于VD_(3)添加组(P<0.05)。⑤饲粮添加VD_(3)或25-OH-D_(3)显著提高了盲肠中norank_f_norank_o_Clostridia_vadinBB60_group和理研菌属RC9肠群(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罗氏菌属(Roseburia)、丹毒梭菌属(Erysielatoclostrium)、柯林斯菌属(Collinsella)和狭义梭菌属1(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的相对丰度(P<0.05)。25-OH-D_(3)添加组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和狭义梭菌属1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VD_(3)组(P<0.05)。【结论】饲粮添加VD_(3)或25-OH-D_(3)均可提高产蛋后期种鸭胫骨质量、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且25-OH-D_(3)改善胫骨抗压强度、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和盲肠内与能量代谢相关菌群丰度的效果优于VD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_(3)(vd_(3)) 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 胫骨质量 肠道形态 微生物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25羟维生素D_(3)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凡豪杰 刘乐伟 +8 位作者 夏磊 田英汉 杨铖 郝明茹 赵鑫 申晴晴 莫大明 耿峰 刘寰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2-618,共7页
背景抑郁障碍(MDD)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也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D和血脂水平与MDD有关,但是其是否与NSSI有关尚不明确。目的比较伴或不伴有NSSI行为青少年MDD患者的25羟维生素D_(... 背景抑郁障碍(MDD)在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也是其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D和血脂水平与MDD有关,但是其是否与NSSI有关尚不明确。目的比较伴或不伴有NSSI行为青少年MDD患者的25羟维生素D_(3)[25(OH)D_(3)]和血脂水平,并探索其对NSS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3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精神科和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青少年MDD患者129例,参考《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NSSI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NSSI组(77例)和非NSSI组(52例)。采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PANSI)、失眠严重指数(ISI)、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样本中25(OH)D_(3)和血脂水平,并进行两两比较。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青少年MDD患者发生NSSI行为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25(OH)D_(3)和血脂水平对NSSI行为的诊断价值。结果NSSI组的年龄低于非NSSI组,而PANSI总分、ISI总分、CES-D总分高于非NSSI组(P<0.05)。NSSI组25(OH)D_(3)水平低于非NSSI组,而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非NSSI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OR=5.695,95%CI=2.422~13.388,P<0.001)和25(OH)D_(3)(OR=0.871,95%CI=0.768~0.987,P<0.05)是青少年MDD患者伴有NSSI行为的影响因素。LDL-C和25(OH)D_(3)评估青少年MDD患者NSSI行为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95%CI=0.65~0.82,P<0.001)、0.62(95%CI=0.52~0.72,P=0.023),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89 mmol/L、19.15μg/L;LDL-C联合25(OH)D_(3)水平[ln(p/1-p)=1.364X1-0.143X2-0.161,其中X1、X2分别为LDL-C、25(OH)D_(3)]预测青少年MDD患者NSSI行为的AUC为0.77(95%CI=0.69~0.85,P<0.001),灵敏度为77.92%、特异度为67.31%。结论伴有NSSI行为的青少年MDD患者存在一定水平的25(OH)D_(3)和血脂水平紊乱,且LDL-C联合25(OH)D_(3)水平对评估青少年MDD患者NSSI行为的发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临床应定期检测其动态变化并对症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抑郁障碍 青少年 非自杀性自伤 25羟维生素d_(3) 血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_(3)和维生素A调控动物脂质代谢机制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杨全中 张玉国 +2 位作者 申绯翡 崔凤霞 张煜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共4页
维生素D_(3)和维生素A均为脂溶性维生素,对调控动物脂质代谢具有重要作用。动物在自身的生命周期内不断从外界摄取维生素D_(3)和维生素A,经过肠道吸收、肝脏存储、细胞代谢维持机体稳定。维生素D_(3)和维生素A的代谢复杂精细,离不开动... 维生素D_(3)和维生素A均为脂溶性维生素,对调控动物脂质代谢具有重要作用。动物在自身的生命周期内不断从外界摄取维生素D_(3)和维生素A,经过肠道吸收、肝脏存储、细胞代谢维持机体稳定。维生素D_(3)和维生素A的代谢复杂精细,离不开动物机体各器官、组织的协同,整个代谢过程对维护动物机体指标正常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维生素D_(3)和维生素A代谢机制的研究,揭示了二者在调控动物脂质代谢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维生素D_(3)和维生素A对动物脂质代谢的调控效果,以期为维生素D_(3)和维生素A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_(3) 维生素A 脂质代谢 脂溶性 调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_(3)对克氏原螯虾肠道组织结构、消化酶活性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4
作者 李昱达 黄凯 +5 位作者 罗雨萧 郭睿婕 于凯 王丹丹 李祥丽 高鹏飞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10-118,共9页
研究旨在探讨维生素D_(3)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消化酶活性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 、1 000、3 000、9 000、27 000、81 000 IU/kg(实测值分别为170、1 210、3 130、9 230、26 750、81 420 IU/kg)的... 研究旨在探讨维生素D_(3)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消化酶活性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 、1 000、3 000、9 000、27 000、81 000 IU/kg(实测值分别为170、1 210、3 130、9 230、26 750、81 420 IU/kg)的维生素D_(3),制成6组试验饲料[分别记为VD0(对照组)、VD1、VD3、VD9、VD27、VD81组],将平均体重(6.97±0.13) g的克氏原螯虾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随机投放30尾虾,饲喂期为8周。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D_(3)对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饲料系数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对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肠道组织结构中,相较于VD0组,VD1、VD3、VD9、VD27组肠绒毛明显变长,且皱嵴数目有所增加;在VD0组中,肠道肠绒毛长度变短,上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呈异常排列,结缔组织萎靡,肌肉层细胞坏死,肠道结构不完整。同时,维生素D_(3)对克氏原螯虾消化酶的活性也具有调节作用,其中VD1、VD3、VD9组脂肪酶活性显著高于VD0组(P<0.05)。肠道内容物扩增子测序结果显示,VD1、VD3、VD9组肠道微生物Ace、Chao1丰度指数显著高于VD0组(P<0.05);与VD0组相比,维生素D_(3)的添加显著提高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VD0组和VD81组肠道中希瓦菌属相对丰度均高于其余4个处理组,VD9组相对丰度最低。在本试验条件下,以特定生长率作为评价指标,折线分析得出克氏原螯虾对维生素D_(3)的适宜水平为5 460 IU/kg,综合生长性能、肠道组织结构、消化酶活性及肠道菌群结构考虑,克氏原螯虾适宜维生素D_(3)水平为5 460~9 230 IU/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_(3) 克氏原螯虾 生长性能 肠道组织 消化酶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维生素D_(3)缺乏或过量时蛋鸡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克洛索蛋白轴的响应及其对蛋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王梦瑶 曹林鹏 +5 位作者 秦林 朱子均 刘福 谢越盛 郭辉 曹满湖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475-5485,共11页
本研究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克洛索蛋白(FGF23/Klotho)轴出发,探究蛋鸡饲粮维生素D_(3)缺乏或过量与维生素D代谢的相关性及其对蛋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取96只42周龄罗曼粉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 本研究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克洛索蛋白(FGF23/Klotho)轴出发,探究蛋鸡饲粮维生素D_(3)缺乏或过量与维生素D代谢的相关性及其对蛋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取96只42周龄罗曼粉蛋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鸡。各组试验鸡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缺乏)、2000(低水平)、4000(正常水平)和8000 IU/kg(过量)维生素D_(3)的饲粮。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1)0 IU/kg组蛋鸡蛋壳强度和蛋壳比重低于2000和4000 IU/kg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胫骨脱脂重显著低于2000和4000 IU/kg组(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血清1,25-二羟基维生素D_(3)[1,25(OH)_(2)D_(3)]、FGF23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血清Klotho含量也低于其他3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0和2000 IU/kg组蛋鸡十二指肠核维生素D受体(nVDR)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4000和8000 IU/kg组(P<0.05),十二指肠钠依赖Ⅱb型磷转运蛋白(Na/Pi-Ⅱb)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8000 IU/kg组(P<0.05);0 IU/kg组蛋鸡肾脏FGF23和细胞色素P450家族27亚家族B成员1(CYP27B1)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肾脏Klotho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2000和8000 IU/kg组(P<0.05)。2)8000 IU/kg组蛋鸡蛋壳强度、蛋壳比重、胫骨灰分重均低于2000和4000 IU/kg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胫骨脱脂重显著低于2000和4000 IU/kg组(P<0.05);血清1,25(OH)_(2)D_(3)含量显著低于4000 IU/kg组(P<0.05),血清FGF23和Klotho含量也均低于4000 IU/kg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8000 IU/kg组蛋鸡十二指肠膜维生素D受体(mVDR)、nVDR和Na/Pi-Ⅱb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肾脏FGF23、Klotho和CYP27B1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2000和4000 IU/kg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粮维生素D_(3)缺乏或过量均会导致蛋品质下降,且与FGF23/Klotho轴及维生素D代谢有关,但这2种情况下蛋鸡体内的响应指标和调控机制存在差异。当饲粮维生素D_(3)缺乏时,蛋鸡肾脏FGF23、Klotho和CYP27B1作为内在响应指标,参与蛋品质及钙磷代谢的调控;而当饲粮维生素D_(3)过量时,蛋鸡十二指肠nVDR、mVDR和Na/Pi-Ⅱb为参与蛋品质和钙磷代谢调控的内在响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维生素d_(3)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克洛索蛋白轴 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_(3)对10~12月龄梅花鹿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婷 黄姚 +3 位作者 袁伟涛 郭肖兰 王凯英 徐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36-4342,共7页
【目的】探究饲粮维生素D_(3)(VD_(3))添加水平对10~12月龄梅花鹿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4头10月龄、平均体重为(45.32±5.23)kg的健康雄性梅花鹿,随机分成4组,每组6头,每个重复1头,分别... 【目的】探究饲粮维生素D_(3)(VD_(3))添加水平对10~12月龄梅花鹿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4头10月龄、平均体重为(45.32±5.23)kg的健康雄性梅花鹿,随机分成4组,每组6头,每个重复1头,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对照组)、2000、4000和8000 IU/kg VD_(3)的试验饲粮。试验期共90 d。试验结束后统计梅花鹿体重、采食量,计算生长性能;采集血液样本,测定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碱性磷酸酶水平及丙二醛、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甲状腺旁素、降钙素、1,25羟基维生素D_(3)、钙和磷含量。试验第75天起连续采集3 d粪便样本,测定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钙及磷含量。【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4000 IU/kg VD_(3)显著提高了梅花鹿平均日增重(P<0.05),其他各组间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2)4000 IU/kg组梅花鹿Ca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3个试验组梅花鹿血清T-SO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其在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添加8000 IU/kg VD_(3)显著提高了梅花鹿血清1,25羟基维生素D_(3)水平(P<0.05),其他各组间该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饲粮添加适量VD_(3)有利于提高梅花鹿生长性能和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加血清1,25羟基维生素D_(3)含量。综合试验结果,4000 IU/kg VD_(3)在10~12月龄梅花鹿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_(3) 梅花鹿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_(3)对小鼠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4
7
作者 贾斌 梁思敏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探究维生素D_(3)(VitD_(3))在小鼠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和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28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rl)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法建立哮喘模型后,将其分为哮喘(Asthma)组... 目的探究维生素D_(3)(VitD_(3))在小鼠支气管哮喘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和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28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trl)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法建立哮喘模型后,将其分为哮喘(Asthma)组、VitD_(3)处理(Asthma+VitD_(3))组和叉头盒O1(FOXO1)抑制剂AS1842856处理(Asthma+AS)组。测定各组小鼠肺阻力(LR)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FOXO1和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aspase-1)和凋亡斑点蛋白(ASC)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trl组相比,Asthma组小鼠的LR升高(P<0.01)。与Asthma组相比,Asthma+VitD_(3)组和Asthma+AS组小鼠的LR降低(P<0.05),Asthma+VitD_(3)组与Asthma+AS组小鼠的L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Ctrl组相比,Asthma组、Asthma+VitD_(3)组和Asthma+AS组小鼠BALF中TNF-α、IL-1β与IL-18含量均增加(P<0.01),肺组织中NLRP3、Caspase-1和ASC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1);与Asthma组相比,Asthma+VitD_(3)组和Asthma+AS组小鼠BALF中上述炎症因子含量均减少(P<0.05),肺组织中NLRP3、FOXO1、Caspase-1和ASC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Asthma+VitD_(3)组相比,Asthma+AS组中除FOXO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外(P<0.05),上述其他检测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itD_(3)可减轻OVA诱导的小鼠哮喘症状,改善气道炎症程度和降低氧化应激水平,且其机制可能与FOXO1/NLRP3轴的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_(3) 哮喘 叉头盒O1 NOd样受体家族蛋白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要活性维生素25-羟基维生素D_(3)生产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徐志南 田书毓 +2 位作者 毕可 黄磊 连佳长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共11页
25-羟基维生素D_(3)(25-hydroxyvitamin D_(3),25(OH)VD_(3))是维生素D_(3)(vitamin D_(3),VD_(3))在人和动物体内发挥作用的主要存在形式,具有比VD_(3)更高的生物效价,且能大大减轻肝脏代谢负担,因而成为具有重要发展前景的食品和饲料... 25-羟基维生素D_(3)(25-hydroxyvitamin D_(3),25(OH)VD_(3))是维生素D_(3)(vitamin D_(3),VD_(3))在人和动物体内发挥作用的主要存在形式,具有比VD_(3)更高的生物效价,且能大大减轻肝脏代谢负担,因而成为具有重要发展前景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目前主要通过从天然原料和食品加工副产物中提取天然甾醇,再经多步化学反应实现小规模生产。但这一生产路线存在原料来源受限、天然甾醇分离纯化难度大、后续化学合成步骤多和产率低等缺点。近年来随着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已涌现多种生物催化生产和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构建工程酵母生产等新技术。作者首先介绍了化学全合成和化学半合成法的优缺点,综述了以VD_(3)为原料通过生物催化合成25(OH)VD_(3)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工程酵母生物合成25(OH)VD_(3)的最新技术,对其工业化生产技术的发展前景开展较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_(3) 生物合成 生物转化 维生素d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羟基维生素D_3替代维生素D_3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钙磷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高珊 郑君杰 +2 位作者 邱凯 张海军 武书庚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92-3002,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替代维生素D_(3)(VD_(3))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钙磷代谢、肠道形态及胫骨质量的影响。试验选取270只55周龄采食正常、体重相近(整齐度>90%)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替代维生素D_(3)(VD_(3))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钙磷代谢、肠道形态及胫骨质量的影响。试验选取270只55周龄采食正常、体重相近(整齐度>90%)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添加4000 IU/kg VD_(3)的基础饲粮,试验1组饲喂添加50μg/kg 25-OHD_(3)和2000 IU/kg VD_(3)的饲粮,试验2组饲喂添加100μg/kg 25-OHD_(3)的饲粮。预试期1周,正试期12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第5~8周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第9~12周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第4周和第12周以及试验1组第8周蛋壳强度显著提高(P<0.05);试验1组第8周和试验2组第12周蛋白高度显著提高(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试验各阶段哈氏单位均显著提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血清钙和磷含量以及胫骨钙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和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显著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1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血清碳酸酐酶(CA)和甲状旁腺素(PTH)含量显著提高(P<0.05),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血清骨钙素(BGP)含量显著降低(P<0.05);试验2组血清降钙素(CT)含量显著降低(P<0.05)。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0.05),试验2组空肠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空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均显著提高(P<0.05)。6)与对照组相比,试验2组胫骨强度、骨小梁数量、骨小梁面积显著提高(P<0.05),试验1组胫骨粗灰分含量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与饲粮中仅添加VD_(3)相比,饲粮中添加25-OHD_(3)可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增强抗氧化能力,维持肠道形态,促进血清和胫骨钙和磷的吸收和沉积,改善胫骨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_3 产蛋后期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钙磷代谢 胫骨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羟维生素D_(3)、维生素C、大豆异黄酮对鸡蛋壳质量及钙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千惠 汪智云 +4 位作者 王焕斌 黄竹林 陈橙 伍志敏 齐德生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6,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剂量组合的25-羟维生素D_(3)、维生素C、大豆异黄酮对鸡蛋壳质量及钙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20μg/kg 25-羟维生素D_(3),0、50、100 mg/kg维生素C,0、5、10 mg/kg大豆异黄... 为探究不同剂量组合的25-羟维生素D_(3)、维生素C、大豆异黄酮对鸡蛋壳质量及钙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20μg/kg 25-羟维生素D_(3),0、50、100 mg/kg维生素C,0、5、10 mg/kg大豆异黄酮。选取972只50周龄的健康京粉一号蛋鸡,随机分为9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8羽,预试期1周,正试期6周。结果表明:(1)与0添加量相比,添加20μg/kg 25-羟维生素D_(3)可显著增加平均蛋重(P<0.05)。(2)在第5~6周,添加不同水平的25-羟维生素D_(3)、维生素C和大豆异黄酮均能显著提高蛋壳强度、蛋壳厚度(P<0.05)。(3)添加大豆异黄酮和维生素C可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4)添加不同水平的25-羟维生素D_(3)、维生素C均可显著提高十二指肠中CaBP-D_(28k)及肾脏中CYP_(27)B_(1)表达量(P<0.05),添加5 mg/kg大豆异黄酮可显著提高子宫中ERα、CA_(2)表达量(P<0.05)。综上,(1)饲粮中添加25-羟维生素D_(3)、维生素C和大豆异黄酮均可提高蛋壳质量,最优组合为20μg/kg 25-羟维生素D_(3)、50 mg/kg维生素C和5 mg/kg大豆异黄酮。(2)25-羟维生素D_(3)通过促进十二指肠及肾脏中CaBP-D_(28k)表达,促进机体钙吸收和蛋壳钙沉积;维生素C通过提高十二指肠CaBP-D_(28k)、肾脏CYP_(27)B_(1)表达量,促进钙吸收和胫骨钙沉积;大豆异黄酮通过提高机体雌激素水平,促进子宫ERα、CA_(2)表达,促进胫骨钙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_(3) 维生素C 大豆异黄酮 蛋壳质量 钙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羟基维生素D_(3)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猪禽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敬 毕庆悦 +2 位作者 金英海 蒋显仁 李习龙 《中国猪业》 2024年第1期11-18,共8页
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又称25-羟胆钙化醇和钙二醇,是维生素D_(3)的活性形式,也是维生素D_(3)在血液循环中的主要存在形式。目前,大量研究发现,与维生素D_(3)相比,25-OH-D_(3)有更高的生物学效价,尤其在动物处于应激环境、... 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又称25-羟胆钙化醇和钙二醇,是维生素D_(3)的活性形式,也是维生素D_(3)在血液循环中的主要存在形式。目前,大量研究发现,与维生素D_(3)相比,25-OH-D_(3)有更高的生物学效价,尤其在动物处于应激环境、氧化损伤或肝功能受损时,在饲粮中添加25-OH-D_(3)能够改善动物生产性能,促进骨骼发育,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以及缓解动物氧化应激等。因此,本文对25-OH-D_(3)的代谢特性、效应机制、生物学功能以及在猪、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25-OH-D_(3)在动物机体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以及猪禽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_(3) 代谢特点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与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相关性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武云凤 骆燕洪 +5 位作者 蒋平南 吴旻 杨嘉 阳琰 陈霞 蔡玉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11-1816,共6页
背景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我国糖尿病患者DF发病率高达15%,预后不佳,年截肢率高达22%,年死亡率高达11%,医疗费用高,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维生素D在DF创面愈合中可能发挥积极作用,但目前尚... 背景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我国糖尿病患者DF发病率高达15%,预后不佳,年截肢率高达22%,年死亡率高达11%,医疗费用高,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维生素D在DF创面愈合中可能发挥积极作用,但目前尚缺乏足够的临床研究来证实这一效应。目的探索血清25羟维生素(OH)D_(3)[25(OH)D_(3)]与DF创面愈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0—2021年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Wagner分级2~4级的DF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将DF创面仍未愈合者55例作为病例组。根据病例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Wagner分级进行1∶2匹配,获得DF创面在出院后3个月内愈合者11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补充维生素D治疗前,抽取静脉血2 mL,用于检测血清25(OH)D_(3)水平。收集患者详细基线资料、生化及影像学指标:基本资料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居住地、受教育程度)、BMI、糖尿病病程及家族史、住院时间、生活习惯(饮酒、吸烟情况)、高血压病史及Wagner分级;生化指标包括25(OH)D_(3)、糖化血红蛋白(HbA1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行核磁共振检查确定患者是否合并骨髓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25(OH)D_(3)水平与DF创面愈合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较对照组长(P<0.001),有糖尿病家族史比例低于对照组(P=0.046),血清25(OH)D_(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吸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居住地、BMI、住院时间、受教育程度、饮酒情况、有高血压病史比例、Wagner分级、骨髓炎发生率、HbA1c、ESR、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了年龄、性别、居住地、受教育程度、BMI、饮酒情况、吸烟情况、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家族史、糖尿病病程、住院时间、Wagner分级、骨髓炎、HbA1c、ESR及CRP后,血清25(OH)D_(3)水平为20~<30ng/mL、10~<20 ng/mL及<10 ng/mL的患者,其DF创面未愈合的风险分别是血清25(OH)D_(3)水平≥30 ng/mL患者的1.30倍(95%CI=1.12~1.63)、2.01倍(95%CI=1.55~2.80)及2.29倍(95%CI=1.66~3.92)。结论血清25(OH)D_(3)水平<30 ng/mL是DF创面未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_(3) 糖尿病足 伤口愈合 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_(3)水平对帕金森病伴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晓贇 杨改清 张晓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对帕金森病(PD)伴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PD伴CSV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测定血清25-(OH)D_(3)、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对帕金森病(PD)伴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PD伴CSV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测定血清25-(OH)D_(3)、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同时记录基线资料及MoCA评分。根据MoCA评分,将患者分为非认知障碍组(65例)和认知障碍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患者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结果:Cys-C(OR=4.714,95%CI为2.456~9.047)是患者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中专:OR=0.004,95%CI为0.000~0.194;大专及以上:OR=0.002,95%CI为0.000~0.081]和25-(OH)D_(3)(OR=0.237,95%CI为0.126~0.447)是患者认知功能的保护因素。血清25-(OH)D_(3)和Cys-C预测PD伴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截断值分别为10.38μg/L和0.96 mg/L。建立25-(OH)D_(3)预测PD伴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模型(AUC=0.934,95%CI为0.886~0.983,P<0.001),其敏感度86.7%,特异度98.5%。25-(OH)D_(3)模型预测PD伴CSVD患者认知障碍的AUC大于25-(OH)D_(3)、Cys-C(P<0.001);而25-(OH)D_(3)与Cys-C的预测效果相似(P=0.129)。结论:血清25-(OH)D_(3)水平可能会成为预测PD伴CSV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一种便捷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小血管病 认知障碍 25-羟维生素d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25-羟基维生素D_(3)在海兰褐蛋种鸡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赖勇勇 李慧 +2 位作者 刘金松 刘玉兰 曹广添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3,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25-羟基维生素D_(3)对海兰褐蛋种鸡生产性能和孵化性能的影响。选择父母代15周龄海兰褐蛋种鸡400羽,将种鸡随机平均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1、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羟基维生素D320、40、60μg/kg。...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剂量25-羟基维生素D_(3)对海兰褐蛋种鸡生产性能和孵化性能的影响。选择父母代15周龄海兰褐蛋种鸡400羽,将种鸡随机平均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1、2、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羟基维生素D320、40、60μg/kg。蛋种鸡开产后测定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试验期为81 d。结果表明:1、2、3组蛋种鸡受精率、孵化率和健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2、3组蛋种鸡死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2、3组蛋种鸡骨骼密度和骨骼硬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15周龄海兰褐蛋种鸡开产前和开产初期日粮中添加25-羟基维生素D_(3),能显著改善其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最适添加量为40μ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_(3) 海兰褐蛋种鸡 生产性能 繁殖性能 死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切换二维色谱法测定鱼肝油制剂中维生素D_(3)含量
15
作者 戚绿叶 张丽媛 +2 位作者 程巧鸳 颜琳琦 周明昊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9-784,共6页
目的:建立鱼肝油制剂中维生素D_(3)含量测定的柱切换二维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通过皂化萃取制备样品,采用双泵单阀切换双检测器的二维液相色谱法,对色谱柱、捕获装置和检测波长进行优化,对方法的线性、系统适用性、回收率、重复性和样品... 目的:建立鱼肝油制剂中维生素D_(3)含量测定的柱切换二维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通过皂化萃取制备样品,采用双泵单阀切换双检测器的二维液相色谱法,对色谱柱、捕获装置和检测波长进行优化,对方法的线性、系统适用性、回收率、重复性和样品稳定性进行考察,并在实际样品测定中进一步验证。结果:建立了柱切换二维色谱法:一维色谱以Agilent PoroShell SB-C8(50 mm×4.6 mm,2.7μm)为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64 nm;二维色谱以Agilent Zorbax SB-C18(150 mm×3.0 mm,1.8μm)为色谱柱,乙腈为流动相,流速为0.42 mL/min,检测波长为264 nm。维生素D_(3)在线性范围内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系统适用性、回收率、重复性、稳定性等均符合要求。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柱切换二维色谱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并可同时基线分离前维生素D_(3)、反式维生素D_(3)、维生素D_(3)和速甾醇D_(3),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肝油 维生素d_(3) 含量测定 二维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粮中不同水平维生素D_3和铜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腿病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唐玲 李德发 张晋辉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7-9,共3页
试验选用1日龄Avian商品代肉仔鸡396只,研究玉米—豆粕型日粮中不同水平维生素D3和铜对肉仔鸡腿病发生率、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2×3因子试验设计,进行了49d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饲料中... 试验选用1日龄Avian商品代肉仔鸡396只,研究玉米—豆粕型日粮中不同水平维生素D3和铜对肉仔鸡腿病发生率、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2×3因子试验设计,进行了49d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饲料中添加铜和维生素D3可显著降低腿病发生率,但高铜与高维生素D3同时添加,对降低腿病发生率并无加性效应。(2)高铜不能促进肉仔鸡生长和提高平均日增重。(3)高铜与高维生素D3同时添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没有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仔鸡 维生素d_3 腿病发生率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活性维生素D_(3)联合雄激素对MDS难治性贫血的疗效追踪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芙玲 张王刚 +6 位作者 曹星梅 陈银霞 何爱丽 刘捷 赵万红 马肖蓉 陈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861-866,共6页
为了探讨全反式维甲酸、活性维生素D3及康力龙联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治疗组62例采用全反式维甲酸30mg/(m^(2)·d),活性维生素D30.01μg/(kg·d),康力龙0.1mg/(kg·d)治疗,对照组33... 为了探讨全反式维甲酸、活性维生素D3及康力龙联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治疗组62例采用全反式维甲酸30mg/(m^(2)·d),活性维生素D30.01μg/(kg·d),康力龙0.1mg/(kg·d)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叶酸及铁剂等治疗。治疗前后检查骨髓及外周血。结果表明:用药8周,治疗组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12例,血液学改善(HI)43例(69.35%)。平均随访26.25月出现10例死亡、2例RAEB、1例RAEBT及3例转变为白血病。对照组用药8周无CR,PR3例,HI17例(51.51%)。平均随访16个月出现6例死亡、1例RAEB、1例RAEBT及3例转变为白血病。治疗组3和5年生存率为69.42%和53.72%,对照组为52.23%和31.34%(P=0.016)。治疗组出现副作用程度低。KaplanMeier分析提示,三联治疗、无转变、年龄偏小、无合并症、女性、血红蛋白值90-120g/L、骨髓增生活跃及一系血细胞减少组生存时间长。Cox风险比例模型表明,三联治疗、转变及年龄变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三联药物治疗RA疗效高,毒副作用低,治疗有效的机制可能为诱导分化、抗增殖、抗凋亡、抗血管生成、改善营养及调节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 全反式维甲酸 活性维生素d_(3) 康力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羟基维生素D_(3)对蛋鸡0~14周龄生长发育及20~24周龄蛋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文斌 张霞 +4 位作者 张晓怡 张东龙 李晓敏 魏晓冉 王国君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4-58,共5页
为了研究25-羟基维生素D_(3)对商品蛋鸡0~14周龄生长发育及20~24周龄蛋壳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京红1号商品代蛋雏鸡1188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99只鸡。对照组饲粮维生素D_(3)水平为4560 IU/kg,试验组饲粮... 为了研究25-羟基维生素D_(3)对商品蛋鸡0~14周龄生长发育及20~24周龄蛋壳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京红1号商品代蛋雏鸡1188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99只鸡。对照组饲粮维生素D_(3)水平为4560 IU/kg,试验组饲粮以69μg/kg 25-羟基维生素D_(3)替代相等当量的维生素D_(3)(即1800 IU/kg维生素D_(3)和2760 IU/kg 25-羟基维生素D_(3))。试验期为0~24周龄。结果表明:0~14周龄,两个处理组各周龄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胫长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14周龄末腺胃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小肠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胫骨钙、磷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4.81%、5.96%(P<0.05)。20~24周龄,试验组破蛋率较对照组低0.42%(P<0.01),蛋壳光泽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个处理组蛋壳强度、蛋壳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1800 IU/kg维生素D_(3)的基础上再添加69μg/kg 25-羟基维生素D_(3),与添加4560 IU/kg维生素D_(3)组相比,可促进蛋鸡0~14周龄消化器官发育,有助于胫骨钙、磷沉积,并能够降低20~24周龄的鸡蛋破损率,改善蛋壳光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_(3) 京红1号 消化道 胫骨 蛋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_(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Th1/Th2细胞平衡和MCP-1/CCR2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侯丽萍 耿建林 +1 位作者 谷巍 刘晴晴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21-926,共6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炎症、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helper T cell 1/helper T cell 2,Th1/Th2)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2(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cell surface chemo... 目的:探讨维生素D_(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炎症、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helper T cell 1/helper T cell 2,Th1/Th2)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2(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cell surface chemokine receptor 2,MCP-1/CCR2)信号的影响。方法:将Lewis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模型组(n=15)和治疗组(n=15),采用免疫猪甲状腺球蛋白(porcine thyroglobulin,pTG)诱导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thyroiditis,EAT)大鼠模型,治疗组按照每只5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1,25-二羟维生素D_(3)[1,25-(OH)2D_(3)],隔天1次,共用4周,其余2组均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HE)染色观察大鼠甲状腺组织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自身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及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IFN-γ)、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逐步线性回归分析TSH与自身抗体、细胞因子的关系;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甲状腺组织中的NF-κB p65;Western blot检测甲状腺组织中MCP-1/CCR2信号轴。结果:模型组甲状腺滤泡结构破坏、炎性细胞浸润,治疗组甲状腺病理变化明显改善并趋向于对照组。治疗组TSH、TGAb、TPOAb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t=4.000、2.603、5.279,P=0.000、0.015、0.000),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t=2.400、2.216、7.392,P=0.025、0.037、0.000)。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IL-4、IL-10水平明显升高(t=3.522、2.432,P=0.001、0.022),IFN-γ、IL-12水平及IFN-γ/IL-4、IL-12/IL-10比值明显降低(t=2.940、4.700、5.416、8.178,P=0.007、0.000、0.000、0.000),均趋向于对照组水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SH与TGAb、TPOAb、IFN-γ、IL-12均呈正相关,与IL-4和IL-10呈负相关(r=0.872、0.868、0.731、0.706、-0.557、-0.236,均P<0.001),其中TGAb、TPOAb和IL-12对TSH的影响最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甲状腺组织中的NF-κB p65、MCP-1及CCR2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32、2.267、5.143,P=0.000、0.031、0.000)。结论:维生素D_(3)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通路以下调Th1型细胞因子、上调Th2型细胞因子进而降低Th1/Th2比值,还可能是通过抑制MCP-1/CCR2信号轴,最终减轻EAT大鼠甲状腺炎,改善甲状腺功能,抑制甲状腺抗体生成,保护甲状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_(3)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细胞表面趋化因子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饲料中维生素D_(3) 被引量:4
20
作者 程传民 李云 +7 位作者 谷明 徐定慧 邝婷婷 王宇萍 冯波 赵立军 张静 童琪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3-87,共5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测定饲料中维生素D_(3)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本研究优化了皂化和提取过程,增加了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内标定量,旨在解决饲料中维生素D_(3)检测过程中干扰严重无法准确定量、检测效率低和不适用饲料原料的... 为建立一种快速测定饲料中维生素D_(3)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本研究优化了皂化和提取过程,增加了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内标定量,旨在解决饲料中维生素D_(3)检测过程中干扰严重无法准确定量、检测效率低和不适用饲料原料的问题。结果表明:本方法回收率为70.1%~93.6%,批内相对标准偏差为3.8%~8.3%,定量限为5μg/kg。综上,该方法批量操作性强、灵敏度高,适合饲料中维生素D_(3)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_(3)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