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D受体FokⅠ多态性对牙周组织细胞CYP24A1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刘凯宁 孟焕新 侯建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的第二外显子存在唯一一个可以影响VDR蛋白结构的多态性位点,其可以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FokⅠ所识别,分为FF、Ff和ff三型。CYP24A1是维生素D 24羟化酶的编码基因,是常见的维生素D效应基因... 目的: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的第二外显子存在唯一一个可以影响VDR蛋白结构的多态性位点,其可以由限制性核酸内切酶FokⅠ所识别,分为FF、Ff和ff三型。CYP24A1是维生素D 24羟化酶的编码基因,是常见的维生素D效应基因。本研究将探讨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s,h GF)和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 PDLC)中VDR-FokⅠ多态性对CYP24A1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12名供体的h GF和h PDLC,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包含多态性位点的267 bp的片段。根据FokⅠ对片段酶切的结果判断VDR-FokⅠ基因型。确定基因型后,给各基因型h GF和h PDLC以10 nmol/L 1α,25双羟维生素D3(1,25OH_2D_3)或1 000 nmol/L 25羟维生素D3(25OHD3)刺激48 h,提取RNA,其中10 nmol/L 1,25OH_2D_3刺激48 h后还提取蛋白。之后给予h GF和h PDLC VDR拮抗剂ZK159222,再以10 nmol/L 1,25OH_2D_3或1 000 nmol/L25OHD3刺激48 h,提取RNA。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维生素D24羟化酶CYP24A1和VDR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2名供体中,FF、ff和Ff型分别为4例、3例和5例。1,25OH_2D_3刺激h GF和h PDLC后,FF型细胞CYP24A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Ff型或ff型细胞(h GF:F=31.147,P<0.01;h PDLC:F=23.347,P<0.01);FF型细胞CYP24A1的蛋白表达水平同样显著高于Ff型或ff型细胞(h GF:F=12.368,P<0.01;h PDLC:F=15.749,P<0.01)。25OHD3刺激h GF和h PDLC后,FF型细胞CYP24A1的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Ff型或ff型细胞(h GF:F=32.061,P<0.01;h PDLC:F=32.569,P<0.01)。如1,25OH_2D_3刺激伴有ZK159222,则三型细胞CYP24A1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 GF:F=0.246,P=0.787;h PDLC:F=0.574,P=0.583)。如25OHD3刺激伴有ZK159222,则三型细胞CYP24A1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h GF:F=1.636,P=0.248;h PDLC:F=0.582,P=0.578)。不同刺激条件下,h GF和h PDLC两种细胞比较CYP24A1或VDR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h GF和h PDLC中,FF型VDR可介导比其他基因型VDR更为显著的CYP24A1上调,提示FF型VDR可能具有更强的转录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 维生素d受体FokⅠ多态性 维生素d24羟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