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产生和演变看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趋向 |
戚本芬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2
|
|
2
|
与思想巨人的倾心交流——评《走出语言的迷宫——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概述》 |
郭世平
|
《学海》
|
2002 |
0 |
|
3
|
试论主体的消解——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一种可能考察 |
王康艳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0 |
|
4
|
维特根斯坦中期的元哲学是“治疗型”的吗?——对李国山立场的回应 |
徐强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试析波普尔对前期维特根斯坦思想的批判——兼论科学与哲学的分界问题 |
李国山
|
《中州学刊》
CSSCI
|
2004 |
0 |
|
6
|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逻辑构想及基本前提 |
方刚
|
《江淮论坛》
CSSCI
|
1997 |
0 |
|
7
|
从《哲学研究》看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观 |
赵亮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8 |
1
|
|
8
|
维特根斯坦论解释 |
戚本芬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1
|
|
9
|
维特根斯坦中期哲学证实观的批判性考察 |
梁小岚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0
|
维特根斯坦式的“现象学还原” |
赵汀阳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0 |
2
|
|
11
|
维特根斯坦的“游戏”概念 |
江怡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