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产生和演变看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趋向 被引量:2
1
作者 戚本芬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3期58-62,共5页
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趋向是什么?我们究竟应当如何认识评价它?这是当代西方哲学研究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从维特根斯坦哲学产生和演变的分析、论述入手,对这两个问题作了探讨。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哲学 当代西方哲学 后期维特根斯坦 传统哲学 绝对唯心主义 发展趋向 思维方式 传统形而上学 哲学 逻辑的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思想巨人的倾心交流——评《走出语言的迷宫——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概述》
2
作者 郭世平 《学海》 2002年第2期201-203,共3页
关键词 《走出语言的迷宫--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概述》 书评 哲学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主体的消解——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一种可能考察
3
作者 王康艳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5-49,共5页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是以彻底反传统著称的 ,通过对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对传统哲学中的“主体”的消解 ,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他的哲学与传统哲学之间的关系。维特根斯坦的消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通过对“我”的考察 ,卸掉了“我”...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是以彻底反传统著称的 ,通过对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对传统哲学中的“主体”的消解 ,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他的哲学与传统哲学之间的关系。维特根斯坦的消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通过对“我”的考察 ,卸掉了“我”身上的神秘光环 ;(2 )解除了主体身份的二重性 ;(3)抛弃了主体的反思功能。这种对传统主体思想的消解必然带来对人和哲学的新的思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私人语言 规则 语法分析 维特根斯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中期的元哲学是“治疗型”的吗?——对李国山立场的回应
4
作者 徐强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1-58,201,共9页
李国山基于对有关维特根斯坦中期哲学遗作的理解,认为其元哲学是“治疗型”的,而其“治疗型”哲学包括诊断和治疗。但是,从连续性视角考察中期维特根斯坦有关哲学本质讨论的两个“面相”,其中期的元哲学观点跟早期的元哲学观点存在实质... 李国山基于对有关维特根斯坦中期哲学遗作的理解,认为其元哲学是“治疗型”的,而其“治疗型”哲学包括诊断和治疗。但是,从连续性视角考察中期维特根斯坦有关哲学本质讨论的两个“面相”,其中期的元哲学观点跟早期的元哲学观点存在实质连续性,其早期认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于考察命题的本质,中期仍然认为哲学研究的核心在于考察命题的本质,只不过他所使用的方法和视角有所转变,即把语法研究作为方法、把考察命题各式各样的用法作为主要内容,因此,其中期的元哲学不是“治疗型”的。李国山对维特根斯坦中期元哲学的解读只抓住了其中期哲学的其中一个“面相”,他的理解是部分受到了新维特根斯坦学派的影响。实际上,哲学研究作为语法研究才是维特根斯坦中期元哲学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中期哲学 “治疗型”哲学 哲学语法 维特根斯坦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波普尔对前期维特根斯坦思想的批判——兼论科学与哲学的分界问题
5
作者 李国山 《中州学刊》 CSSCI 2004年第3期142-144,165,共4页
波普尔错把维特根斯坦当作了实证主义者 ,批判并没有切中要害 ,甚至带有误解。
关键词 波普尔 维特根斯坦哲学批判 科学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逻辑构想及基本前提
6
作者 方刚 《江淮论坛》 CSSCI 1997年第3期55-58,共4页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 逻辑哲学 逻辑构想 逻辑常项 逻辑型式 语言游戏 日常语言 逻辑图象 维特根斯坦哲学 无穷公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哲学研究》看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观 被引量:1
7
作者 赵亮 《山东外语教学》 2008年第6期18-22,共5页
《哲学研究》是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代表作。哲学被看作是一场战斗,一种描述性的、分析的、以及根本上是治疗的实践。通过仔细地追溯哲学问题产生的语言步骤,对语言的各种使用作清晰的描述,从而消解哲学问题。维特根斯坦的后期语言... 《哲学研究》是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的代表作。哲学被看作是一场战斗,一种描述性的、分析的、以及根本上是治疗的实践。通过仔细地追溯哲学问题产生的语言步骤,对语言的各种使用作清晰的描述,从而消解哲学问题。维特根斯坦的后期语言哲学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开辟了一条新的哲学道路。本文首先介绍《哲学研究》中的主要论题,指出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观,然后回顾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 意义 理解 日常语言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论解释 被引量:1
8
作者 戚本芬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55-60,共6页
解释(说明)的问题是我们时代重大的理论问题。维特根斯坦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在当代理论的各个领域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从解释的基础和解释的本质两个方面对维特根斯坦的解释观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从哲学史的角度,对他的哲学的... 解释(说明)的问题是我们时代重大的理论问题。维特根斯坦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在当代理论的各个领域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从解释的基础和解释的本质两个方面对维特根斯坦的解释观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从哲学史的角度,对他的哲学的归属和评价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期维特根斯坦 语法规则 语言教学 语言现象 维特根斯坦哲学 哲学 解释方式 词的意义 意义理论 普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中期哲学证实观的批判性考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梁小岚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2-109,共8页
如何看待维特根斯坦的证实思想在其哲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这是近些年来研究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一个必要论题。要想有效地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学者看待证实思想的多重角度——包括与前期哲学的关系、所处的中期哲学的特点以及证实思想作... 如何看待维特根斯坦的证实思想在其哲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这是近些年来研究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一个必要论题。要想有效地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学者看待证实思想的多重角度——包括与前期哲学的关系、所处的中期哲学的特点以及证实思想作为一种意义理论的角度——对国外研究资料作出相应的概括与综述,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沿着这条途径,可以发现证实思想有不同于前后期哲学的思想特点:其一,证实思想通过语言与实在的关系形成了对前期哲学的批判;其二,证实思想随着中期哲学的变化而不断动摇,展现出中期哲学的思想形态之间的纵横交错;其三,证实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联系了证实方法与语句意义,区分于维也纳小组对语句意义确定方式的理解。这项研究表明,学者们对证实思想解释角度的差别,恰恰折射出他们对维特根斯坦中期哲学的不同理解;证实思想虽然因内容上的动摇和对中期哲学阶段的依附,在踏上后期哲学的道路上终被放弃。尽管如此,对于维特根斯坦中期哲学甚至整体哲学的理解,这段历程又是不可或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中期哲学 证实观 《逻辑哲学论》 现象语言 哲学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式的“现象学还原”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汀阳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1期87-93,共7页
现象学还原是胡塞尔的现象学中的最重要的哲学方法。本文的题目并不暗示着维特根斯坦和胡塞尔有着同一种哲学(事实上他们的哲学道路非常的不同)。但是,现象学方法如果仅仅被理解为一种纯粹的方法而不连系于某种具体的理论的话,它似乎恰... 现象学还原是胡塞尔的现象学中的最重要的哲学方法。本文的题目并不暗示着维特根斯坦和胡塞尔有着同一种哲学(事实上他们的哲学道路非常的不同)。但是,现象学方法如果仅仅被理解为一种纯粹的方法而不连系于某种具体的理论的话,它似乎恰好表明了历史上种种最重要的哲学的一种共同普遍性质,这就是,哲学最根本的工作是对观念系统(这些观念作为对全部现象的理解)的改革,这种改革集中表现为重新寻找哲学出发点,表现为对作为一切的基础的绝对无可置疑的原则的寻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的还原实质上总是现象学还原,或者说,现象学还原并不局限于胡塞尔的现象学,而是哲学还原的普遍形式。在本文中,我将分析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还原的方法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哲学结构,还将论证维特根斯坦所寻找的哲学出发点相对而言具有更大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就证明了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还原更具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哲学 现象学还原 哲学方法 胡塞尔 生活形式 克里普克 主观性 怀疑论 规则 私人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的“游戏”概念 被引量:6
11
作者 江怡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4-16,共3页
在西方近现代文论中,对“游戏”的论说与阐发已不乏其例。然而,无论是席勒,还是伽达默尔,他们大多寻求的是“游戏”的美学意蕴,借“游戏”概念展现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唯有维特根斯坦大胆创新,把“游戏”概念,更准确地说是游戏思想,引... 在西方近现代文论中,对“游戏”的论说与阐发已不乏其例。然而,无论是席勒,还是伽达默尔,他们大多寻求的是“游戏”的美学意蕴,借“游戏”概念展现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唯有维特根斯坦大胆创新,把“游戏”概念,更准确地说是游戏思想,引入了历来被视为思辨圣地的哲学理性王国,为恼人的哲学思辨吹来如饮香醇的生活之风。“游戏”一词,德文为“Das Spiel",英文可为“game”和“play”两者。翻开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牛津1958年英德对照版,下文引证此书,只注节号。)一书,“游戏”一词俯拾即是。但每当它出现时,都是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 语言游戏 哲学研究 伽达默尔 存在方式 理性王国 哲学思辨 生活形式 日常生活 游戏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