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氏气单胞菌生物膜体外模型的建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夏京津 张海月 +7 位作者 许瑞 张冬星 龙继兵 徐洋 沈锦玉 康元环 单晓枫 钱爱东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14,共5页
为探索不同理化因素对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Aeramonasveronii,AV)‘TH0426成膜的影响,采用改良微孔板法建立致病性AV生物膜体外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VTH0426能够在聚乙烯酶标板表面形成生物膜,PH值4~6,10℃和NaCl浓度4 g/... 为探索不同理化因素对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Aeramonasveronii,AV)‘TH0426成膜的影响,采用改良微孔板法建立致病性AV生物膜体外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VTH0426能够在聚乙烯酶标板表面形成生物膜,PH值4~6,10℃和NaCl浓度4 g/L培养18 h是形成生物膜的最适条件,黄颡鱼(Pseudobagrusfulvidraco)的肝脏提取液对AV TH0426形成生物膜有促进作用。这为进一步探讨维氏气单胞菌生物膜形成机制和致病机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氏单胞菌 形成特性 生物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鳅溃疡病及病原温和气单胞菌生物学及分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晓君 邴旭文 +2 位作者 姚东瑞 朱明 秦国民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96-702,共7页
从江苏连云港东海县多家渔场大量死亡的养殖泥鳅深层溃烂组织、肝胰脏及腹水中分离出大量优势生长的细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其对泥鳅具有非常强的致病性。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生物学性状检验;用PCR方法同时扩增其16S rRNA... 从江苏连云港东海县多家渔场大量死亡的养殖泥鳅深层溃烂组织、肝胰脏及腹水中分离出大量优势生长的细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其对泥鳅具有非常强的致病性。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生物学性状检验;用PCR方法同时扩增其16S rRNA和gyrB基因,分析了16S rRNA和gyrB2种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并采用PAUP4.0的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构建了基于2种基因的MP系统发生树。根据分离菌的致病性及表型与分子特征,确定本次引起泥鳅溃疡病的病原菌为气单胞菌属的温和气单胞菌;胞外酶及溶血活性检测表明分离菌均能产生蛋白酶、卵磷脂酶、脂酶及DNA酶活性,在含7%家兔脱纤血液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呈β型溶血,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可扩增出病原菌溶血素基因片段;分离菌的耐药谱测定结果显示,对供试49种抗菌药物中的青霉素G等9种药物耐药,对红霉素等4种药物中介,对菌必治等36种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 温和单胞菌 生物学特性 16S RRNA基因 gyr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鳢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康元环 孟庆峰 +5 位作者 夏京津 龙继兵 盛宇轩 陈龙 单晓枫 钱爱东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43,共4页
从患病乌鳢体内分离出一株细菌WL161,人工感染试验显示,该菌株具有较强的毒力。经理化特性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该病原菌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头孢克肟、头孢曲松钠等药物对菌株WL161有较好的抑菌效... 从患病乌鳢体内分离出一株细菌WL161,人工感染试验显示,该菌株具有较强的毒力。经理化特性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该病原菌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头孢克肟、头孢曲松钠等药物对菌株WL161有较好的抑菌效果;部分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证实,该菌携带气溶素、细胞毒性肠毒素、丝氨酸蛋白酶、黏附素、LuxS等多种毒力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维氏单胞菌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鲤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症及其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4
4
作者 秦国民 张晓君 +2 位作者 陈翠珍 房海 阎斌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8115-8117,共3页
[目的]报道锦鲤的发病情况及其病原的主要生物学性状。[方法]对5尾发病及新鲜病死的锦鲤病变组织进行细菌检查及分离,对分离菌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观分类学指征鉴定;同时择代表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健康锦鲤的人工... [目的]报道锦鲤的发病情况及其病原的主要生物学性状。[方法]对5尾发病及新鲜病死的锦鲤病变组织进行细菌检查及分离,对分离菌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观分类学指征鉴定;同时择代表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健康锦鲤的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根据2株分离菌的形态特征及理化特性,结合16S rRNA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判定其为气单胞菌属的维氏气单胞菌,其代表菌株HC050630A-1的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457bp。人工感染试验表明,HC050630A-1株具有较强的致病作用。药敏试验结果显示,HC050630A-1菌株对供试37种抗菌药物中的头孢拉定等16种高度敏感,对头孢唑啉等13种敏感,对青霉素G等8种药物耐药。[结论]该研究为对该病的有效检验与防制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维氏单胞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镜鲤维氏气单胞菌CY0806株气溶素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9
5
作者 吴同垒 单晓枫 +3 位作者 孟庆峰 郭伟生 王伟利 钱爱东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66-869,共4页
为深入研究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毒力因子气溶素(aerA),本实验从框镜鲤A.veroniiCY0806株中克隆aerA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和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诱导表达和检测。结果表明aerA基因全长1 471 bp,编码490个... 为深入研究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毒力因子气溶素(aerA),本实验从框镜鲤A.veroniiCY0806株中克隆aerA基因,进行同源性分析和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诱导表达和检测。结果表明aerA基因全长1 471 bp,编码490个氨基酸,CY0806株aerA与A.veronii EF620533.1株同源性为95%,与EF620533.1、AB109093.1和ET034117.1在同一分支;推测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4.33 ku,理论等电点为5.90,摩尔消光系数为138 810,半衰期为30 h(体外培养的哺乳动物网状细胞),不稳定性系数为31.87,脂肪系数为71.86,总平均疏水性为-0.445;aerA蛋白具有信号肽,不存在跨膜区,二级结构分析表明aerA蛋白结构比较复杂。本研究对aerA基因进行了原核表达,产物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A.veronii aerA的功能和诊断、防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氏单胞菌 溶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味中草药对维氏气单胞菌TH0426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冬星 康元环 +5 位作者 李温明 张海月 毕建飞 单晓枫 钱爱东 田佳鑫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6-69,共4页
为了解中药对维氏气单胞菌(Aerornomas veronii,AV)TH0426株生物膜形成的影响。采用微孔板半定量法,研究五倍子、红花、黄连、鹿衔草、地榆、射干、姜厚朴及黄芩8味中药水煎液对AV TH0426株生物膜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五倍子、红花... 为了解中药对维氏气单胞菌(Aerornomas veronii,AV)TH0426株生物膜形成的影响。采用微孔板半定量法,研究五倍子、红花、黄连、鹿衔草、地榆、射干、姜厚朴及黄芩8味中药水煎液对AV TH0426株生物膜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五倍子、红花和黄连水煎液对菌株生长及生物膜形成均无明显影响;而高浓度五倍子和黄连水煎液可通过抑制菌株的生长来影响生物膜的形成,高浓度红花水煎液对生物膜抑制作用明显,且不影响菌株的正常生长;其余五味中药鹿衔草、地榆、射干、姜厚朴和黄芩对菌株的生长及生物膜形成无明显影响。表明高浓度五倍子、红花及黄连水煎液能抑制AV TH0426株生物膜的形成,具有抗AV TH0426株生物膜的作用,这将为从抗生物膜角度防治维氏气单胞菌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红花 维氏单胞菌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镜鲤维氏气单胞菌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1
7
作者 胡天野 吴同垒 +5 位作者 孟庆峰 边宇 单晓枫 康元环 王伟利 钱爱东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8-21,共4页
研究分别测定了维氏气单胞菌CY0806在液体LB中的生长曲线,培养温度、pH值、渗透压对其生长的影响,在不同培养基的生长状况,对小鼠和几种不同的养殖鱼类的致病力情况,以及毒力因子检测。结果显示:菌株CY0806在液体LB培养基中存在二次生... 研究分别测定了维氏气单胞菌CY0806在液体LB中的生长曲线,培养温度、pH值、渗透压对其生长的影响,在不同培养基的生长状况,对小鼠和几种不同的养殖鱼类的致病力情况,以及毒力因子检测。结果显示:菌株CY0806在液体LB培养基中存在二次生长现象;其可以在营养琼脂、RS培养基、TSA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营养肉汤中生长良好;该菌株有较强的耐受性,可以在pH值3~11、培养温度20℃~40℃、氯化钠含量在0%~5%中生长;可以引发小鼠、鲢、团头鲂死亡,引起鲫、乌鳢发病;该菌株具有多种毒力基因:溶血素、气溶素、细胞毒性肠毒素、鞭毛、磷脂酶、丝氨酸蛋白酶、LuxS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镜鲤 维氏单胞菌 生物学特性 毒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动物源性维氏气单胞菌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单晓枫 康元环 +6 位作者 夏京津 龙继兵 陈龙 王惠 曹亮 孟庆峰 钱爱东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2-85,共4页
为深入了解维氏气单胞菌,本试验选取8株不同动物源性的维氏气单胞菌,并对其染色特性、理化特性、培养特性、耐药性、不同pH值、温度、渗透压对其生长的影响以及16S rRNA序列的相似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多数维氏气单胞... 为深入了解维氏气单胞菌,本试验选取8株不同动物源性的维氏气单胞菌,并对其染色特性、理化特性、培养特性、耐药性、不同pH值、温度、渗透压对其生长的影响以及16S rRNA序列的相似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多数维氏气单胞菌在体外培养的老龄培养物中呈现多形性;理化特性大致相同;可以在TSA培养基、RS培养基、S.S.培养基、BS培养基、HE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可以在4 c|C、25℃~40℃、pH值6~9、氯化钠含量0%~4%中生长;对青霉素G、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B、氨苄西林、新生霉素等表现出耐药性;经比对,不同维氏气单胞菌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但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结果将为维氏气单胞菌的检验检疫、疾病预防奠定基础,同时为该菌的深入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动物源性 维氏单胞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氏气单胞菌吉林分离株外膜蛋白AⅡ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单晓枫 吴同垒 +2 位作者 孟庆峰 王伟利 钱爱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82-1085,共4页
目的克隆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AV)吉林株外膜蛋白AⅡ(OMPAⅡ)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根据维氏气单胞菌已知OMPAⅡ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OMPAⅡ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阳... 目的克隆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AV)吉林株外膜蛋白AⅡ(OMPAⅡ)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根据维氏气单胞菌已知OMPAⅡ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OMPAⅡ基因,并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阳性重组质粒经PCR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通过BlastN分析维氏气单胞菌OMPAⅡ基因序列与其他菌种OMPAⅡ序列同源性,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同时对维氏气单胞菌OMPAⅡ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克隆基因长1 001bp,与GenBank报道的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5%,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OMPAⅡ蛋白无跨膜区,其N端含有1个信号肽,二级结构以β折叠和β转角为主,有10个区域可能存在B细胞抗原表位。结论成功的克隆维氏气单胞菌OMPAⅡ基因,并对OMPAⅡ蛋白的相关生物信息学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氏单胞菌 外膜蛋白AⅡ 克隆 序列分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鲫鱼源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戴瑜来 戴杨鑫 +3 位作者 许宝青 林启存 马恒甲 蔡丽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2-115,120,共5页
本试验以鲫鱼源维氏气单胞菌为宿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从发病鲫鱼肠道中分离维氏气单胞菌的烈性噬菌体,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噬菌体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同时还对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包括最适感染复数(MOI)、一步生长曲线、热... 本试验以鲫鱼源维氏气单胞菌为宿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从发病鲫鱼肠道中分离维氏气单胞菌的烈性噬菌体,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噬菌体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同时还对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包括最适感染复数(MOI)、一步生长曲线、热稳定性、pH稳定性等。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分离获得了1株鲫鱼源维氏气单胞菌噬菌体SJTJYCA01,该噬菌体的噬菌斑圆形透明,边缘清晰整齐,无晕环,其头部直径在45~60 nm,尾部长16~26 nm,属于短尾噬菌体科;噬菌体的最适MOI为0.1;感染宿主菌的潜伏期为20 min,裂解期为40 min,裂解量为57;在温度40℃以下和pH 5~10较为稳定。综上所述,SJTJYCA01为1株鲫鱼源维氏气单胞菌烈性噬菌体,该噬菌体能很好的适应水产养殖环境,在水生动物细菌性疾病防控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本试验丰富了水产致病菌噬菌体的菌种资源,并为进一步探索噬菌体防控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维氏单胞菌 噬菌体 分离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色素温和气单胞菌的特性及其外膜蛋白型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秀彩 吕爱军 陈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240-3241,3438,共3页
[目的]研究产色素温和气单胞菌的致病机理。[方法]从不同来源的病鳖和病鳗体内分离到4株产生棕色色素温和气单胞菌,并采用平板法进行检测。[结果]对鲫鱼胸基部注射9×108cfu/ml菌悬液0.4ml后,BA10、BA15和BA16株对鲫鱼的致死率在33... [目的]研究产色素温和气单胞菌的致病机理。[方法]从不同来源的病鳖和病鳗体内分离到4株产生棕色色素温和气单胞菌,并采用平板法进行检测。[结果]对鲫鱼胸基部注射9×108cfu/ml菌悬液0.4ml后,BA10、BA15和BA16株对鲫鱼的致死率在33.3%以上,M1株对鲫鱼无致死性。采用超声波破碎-SI法提取外膜蛋白(OMPs),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4株温和气单胞菌的外膜蛋白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在20.1~66.2kDa,其中1个鳗鱼分离株M1株属OMP1型,由8条主要蛋白带组成;其余3个鳖源分离株BA10、BA15和BA16株属OMP2型,由9条主要蛋白带组成。[结论]产色素与致病性无相关;4株产色素温和气单胞菌之间存在共同抗原;产色素温和气单胞菌的OMP型可能与菌株来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单胞菌 色素 毒力因子 共同抗原 外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镜鲤维氏气单胞菌CY0806株鞭毛flaA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单晓枫 吴同垒 +2 位作者 孟庆峰 王伟利 钱爱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2-95,共4页
以框镜鲤Cyprinus carpio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 CY0806株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flaA基因,将其克隆并测序,测序结果与气单胞菌属的不同菌株进行相似性分析,并对flaA基因编码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获... 以框镜鲤Cyprinus carpio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 CY0806株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flaA基因,将其克隆并测序,测序结果与气单胞菌属的不同菌株进行相似性分析,并对flaA基因编码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获得框镜鲤维氏气单胞菌鞭毛flaA基因,长915 bp,编码304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其与其他维氏气单胞菌flaA基因处于同一分支,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flaA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32 098.66,等电点5.57,半衰期30 h,不稳定系数为32.31,脂肪系数81.05,不存在信号肽和跨膜区,二级结构预测:flaA基因以α螺旋和β折叠为主,同时,以同源建模法预测了flaA基因编码蛋白的三维立体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镜鲤 维氏单胞菌 flaA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镜鲤维氏气单胞菌CY0806株OMPAⅠ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单晓枫 吴同垒 +2 位作者 孟庆峰 王伟利 钱爱东 《中国兽药杂志》 2011年第10期3-6,共4页
为鉴定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AV)吉林分离株合适的诊断或免疫用抗原,研究依据GenBank维氏气单胞菌外膜蛋白AⅠ基因(OMPAⅠ)设计引物,通过PCR成功扩增出长度为1 026 bp的基因片段,通过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与维氏气单胞菌AB2902... 为鉴定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AV)吉林分离株合适的诊断或免疫用抗原,研究依据GenBank维氏气单胞菌外膜蛋白AⅠ基因(OMPAⅠ)设计引物,通过PCR成功扩增出长度为1 026 bp的基因片段,通过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与维氏气单胞菌AB2902300 OMPAⅠ的同源性为93%,与其他气单胞菌同源性大于80%;同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蛋白的分子特征进行了预测,为OMPAⅠ可能做为诊断或免疫用抗原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氏单胞菌 外膜蛋白AⅠ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州鲈维氏气单胞菌拮抗菌的筛选
14
作者 安相茹 苏应兵 周燚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3期42-48,共7页
为筛选出对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有拮抗效果的最优菌株,本试验从湖北荆州太湖加州鲈池塘底泥中分离获得一株细菌C2-1,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研究其生防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细菌C2-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为筛选出对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有拮抗效果的最优菌株,本试验从湖北荆州太湖加州鲈池塘底泥中分离获得一株细菌C2-1,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研究其生防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细菌C2-1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具有广谱抑菌性,对希瓦氏菌(Shiva's bacteria)、溶血链球菌(Streptococcus hemolysis)等多种水产病原菌的抑菌直径达18.57~25.28 mm。菌株C2-1具有较高的酸碱稳定性且对温度适应范围较为广泛。扫描电子显微镜镜观察发现细菌C2-1的发酵产物对维氏气单胞菌具有破坏效果。液质联用(LC-MS)分析该细菌包含多种不同的脂肽类活性物质,如伊枯草菌素等。研究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C2-1是防治维氏气单胞菌的潜力菌株,对维氏气单胞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氏单胞菌 贝莱斯芽孢杆菌 加州鲈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叉尾鮰源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与生物学特性鉴定 被引量:23
15
作者 田浪 温贵兰 +5 位作者 张升波 杨佰启 李昌红 徐丽 林汉卿 管国丹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203-3210,共8页
为鉴定一起致斑点叉尾鮰突然发病死亡的病原,本研究从发病斑点叉尾鮰中分离到1株致病菌GZTL2017,通过临床解剖观察、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动物回归试验、生化试验、16SrDNA序列分析、部分毒力基因检测和药敏试验进行鉴定。临... 为鉴定一起致斑点叉尾鮰突然发病死亡的病原,本研究从发病斑点叉尾鮰中分离到1株致病菌GZTL2017,通过临床解剖观察、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动物回归试验、生化试验、16SrDNA序列分析、部分毒力基因检测和药敏试验进行鉴定。临床解剖观察结果显示,患病斑点叉尾鮰呈现体表溃疡、鳍根部出血、烂腮、肠管充血等症状;分离菌在培养基中呈现表面湿润凸起、边缘光滑半透明、形态均一的乳白色菌落;革兰氏染色镜检显示,分离菌为单个或成双存在、两端钝圆的短直阴性杆菌;动物回归试验显示,该分离菌有较强的致病性;生化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具有运动性,且氧化酶、V-P、赖氨酸脱氢酶等反应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硫化氢等反应阴性;16SrD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显示,该菌与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支,同源性均>99%;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菌能检出气溶素基因(Aer)、黏附素基因(Aha)、外膜蛋白基因(OmpA)3种毒力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氧氟沙星等14种药物敏感;对诺氟沙星、新霉素、万古霉素等7种药物中度敏感;对麦迪霉素、苯唑西林、头孢拉定等8种药物耐药,且对氟苯尼考、强力霉素的药物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和2μg/mL。本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维氏气单胞菌,为斑点叉尾鮰维氏气单胞菌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维氏单胞菌 细菌分离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氏气单胞菌flrB基因敲除株构建及其生物特性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祖成 马香 +4 位作者 李宏 王丹 唐鸿倩 唐燕琼 刘柱 《热带生物学报》 2021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维氏气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人鱼共患致病菌,为研究维氏气单胞菌中的flrB基因的功能,笔者通过扩增flrB基因上下游同源臂连接至pRE112质粒中,电击转化重组质粒至大肠杆菌WM3064,接合转入野生型维氏气单胞菌,在蔗糖压力下筛选、PCR和测序验... 维氏气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人鱼共患致病菌,为研究维氏气单胞菌中的flrB基因的功能,笔者通过扩增flrB基因上下游同源臂连接至pRE112质粒中,电击转化重组质粒至大肠杆菌WM3064,接合转入野生型维氏气单胞菌,在蔗糖压力下筛选、PCR和测序验证敲除菌株。结果表明,敲除flrB基因后降低生物膜的形成,但不影响维氏气单胞菌的生长。flrB基因能促进其生物膜的形成,这为进一步揭示该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敲除 flrB 生物 维氏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源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杨超 董浚键 +3 位作者 刘志刚 孙成飞 赵飞 叶星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61,共8页
为查明2020年春季广东省佛山市某养殖场人工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鱼苗出现暴发性死亡的病因,该研究对患病大口黑鲈鱼苗肝脏组织中分离的一株细菌GZXR2020进行了分子鉴定,PCR扩增获得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和gyrB基因全长... 为查明2020年春季广东省佛山市某养殖场人工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鱼苗出现暴发性死亡的病因,该研究对患病大口黑鲈鱼苗肝脏组织中分离的一株细菌GZXR2020进行了分子鉴定,PCR扩增获得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和gyrB基因全长序列,BLAST显示其与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相应序列高度同源,同源性分别高于99.5%和98.3%。根据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45个理化项目的鉴定结果、羊血琼脂平板溶血实验呈β-溶血的结果,进一步通过毒力基因检测并结合补充理化鉴定结果,可判断此分离菌株为维氏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A.veronii bv.sobria)。人工回归感染实验采用低、中、高3种菌液浓度(3×10^(7)、1.5×10^(8)和3×10^(8)CFU·mL^(−1))进行腹腔注射攻毒,可分别导致7%、40%和100%的死亡率,证实维氏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是引起此次大口黑鲈暴发性死亡的致病原。药物敏感性实验显示,在所检测的17种抗菌药物中,该菌株对大观霉素、氟罗沙星、氟苯尼考等7种药物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维氏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 gyrB基因 生理生化鉴定 人工回归感染 耐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病性凡隆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生物特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龚新勇 温贵兰 +2 位作者 程振涛 尹传宝 周碧君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9-102,105,共5页
为弄清发病瓯江彩鲤的致病病源及其特征特性,采用鲜血琼脂培养基从发病瓯江彩鲤肝脏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HX201006-1),经细菌形态学及培养特征观察,再作生化分析1、6S rDNA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类鉴定,且对该菌株作了药... 为弄清发病瓯江彩鲤的致病病源及其特征特性,采用鲜血琼脂培养基从发病瓯江彩鲤肝脏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HX201006-1),经细菌形态学及培养特征观察,再作生化分析1、6S rDNA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分类鉴定,且对该菌株作了药敏特性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凡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该菌16S rDNA前546 bp与印度凡隆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AE-21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9%;调整含菌量为3×108CFU/mL以肌肉和腹腔注射感染试验动物,16 h致死小白鼠,46 h内5条异育鲫鱼全部死亡,67 h内5条鲤鱼全部死亡,该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中该菌对头孢噻吩、丁胺卡那、庆大霉素等9种药物敏感;对红霉素和复方新诺明中度敏感;对青霉素、四环素和O/129等9种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瓯江彩鲤 凡隆单胞菌温和生物 16S RDNA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温气单胞菌的鉴定及其外膜蛋白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秀彩 郑璐 +1 位作者 吕爱军 蒋继宏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09年第1期31-32,共2页
从病鳖、鳗鱼体内分离到2株嗜温气单胞菌(TAh-3、EAs-1),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等鉴定,确定TAh-3为嗜水气单胞菌,EAs-1为温和气单胞菌。动物感染试验结果表明,TAh-3株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对鲫鱼的致死率100%,EAs-1株为非致病性... 从病鳖、鳗鱼体内分离到2株嗜温气单胞菌(TAh-3、EAs-1),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等鉴定,确定TAh-3为嗜水气单胞菌,EAs-1为温和气单胞菌。动物感染试验结果表明,TAh-3株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对鲫鱼的致死率100%,EAs-1株为非致病性温和气单胞菌。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TAh-3株外膜蛋白(OMPs)型由7条蛋白带组成,其中1条主带大小为40.0kDa;EAs-1株OMPs型由8条蛋白带组成,其中2条主带大小为38.0kDa、45.0k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单胞菌 温和单胞菌 鉴定 外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专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对嗜水气单胞菌与温和气单胞菌的抗菌活性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志强 朱琳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5年第2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 温和单胞菌 嗜水单胞菌 抗菌活性 20世纪90年代 革兰氏阴性细菌 细菌性疾病 专用 水生动物 生物利用度 口服给药 毒副作用 抗菌作用 疾病治疗 水产业 应用 抗菌谱 耐药性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