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iPTH代谢异常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金宝 张金玉 +1 位作者 周健美 鹿冬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3-334,共2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普遍存在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影响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纠正其异常,血液透析仍是治疗的基础。近年来国内外报道,高通量透析和血液透析滤...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普遍存在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影响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的重要因素。纠正其异常,血液透析仍是治疗的基础。近年来国内外报道,高通量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能有效降低血磷和iPTH水平,但能否长期维持低水平以及提高血钙、磷、甲状旁腺激素(iPTH)达标率,报道不多,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观察不同透析方式透析患者血清钙、磷、iPTH水平与达标率,分析其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IPTH 低血磷 高血钙 代谢异常 调查 血液滤过 甲状旁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景颖颖 唐丽春 +2 位作者 汪瑶 张蕙 吴爱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S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SF-36健康调查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12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维持...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SF-36健康调查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我院血液透析中心12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0.478、0.334、0.473、0.467、0.458、0.557、0.462、0.571,P<0.01),与面对应对无相关,与回避应对呈正相关(r=0.233、0.459、0.363、0.269、0.453、0.565、0.275、0.494,P<0.05),与屈服应对呈负相关(r=-0.338、-0.497、-0.535、-0.350、-0.311、-0.493、-0.374、-0.366,P<0.01)。结论 :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和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正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 MHD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因素分析及心理干预 被引量:5
3
作者 曹丽杰 孙特 +1 位作者 曹雷 张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2-382,共1页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6月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43例,均意识清楚、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其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6±8.7)岁,透析时间5-31个月,每周透析2-3次,每次透析时间4-5h...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6月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43例,均意识清楚、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其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6±8.7)岁,透析时间5-31个月,每周透析2-3次,每次透析时间4-5h。1.2评价方法对入选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版本评估,采用交谈和观察的方式,由经过训练的2名评定员进行联合检查,并独立评分,评估心理干预前后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人组时评定当时或入组前1周的情况,干预6周后再次评定,比较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和症状谱的变化。评分标准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总分超过35分可能为严重抑郁,超过20分可能是轻度或中度抑郁,小于8分则无抑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心理干预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心理因素 症状严重程度 平均年龄 时间 抑郁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透析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晶 许钟镐 +4 位作者 吴曼 常晓敏 远航 贾冶 苗里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63-664,共2页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微炎症状态 同类型 高敏C-反应蛋白 尿毒症患者 IL-10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舒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5
作者 阎成美 赵婷鹭 杨慧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3期5-8,32,共5页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舒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方便抽样法选择2010年1-7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血液净化科95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舒适量表对其进行舒适状况的测评,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本组维持性血液透析...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舒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方便抽样法选择2010年1-7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血液净化科95例血液透析患者,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舒适量表对其进行舒适状况的测评,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本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整体舒适状况属于中等水平,生理维度舒适状况最差,其次是心理维度和社会维度,而环境维度舒适状况相对较好。年龄、家庭经济水平、透析频率、透析龄及血肌酐水平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舒适状况。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在护理过程中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理不适、注重心理护理及加强社会支持,同时对年纪较轻、家庭经济状况较差、透析频率较少、透析龄较短及肾功能较差的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舒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认知损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脑部病变——来自MRI的证据 被引量:3
6
作者 石艳 童朝阳 +2 位作者 张明昊 高小玲 廖元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35-1239,共5页
目的:了解无认知损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脑部病变的现状,分析潜在的影响因素,初步探讨其脑部病变与认知功能及抑郁的关系。方法:选取无认知损害MH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各30例,采用横断面调查法,比较2组... 目的:了解无认知损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脑部病变的现状,分析潜在的影响因素,初步探讨其脑部病变与认知功能及抑郁的关系。方法:选取无认知损害MH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各30例,采用横断面调查法,比较2组被试大脑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差异。收集MHD组人口学数据、实验室数据,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ent,Mo CA)、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评估其认知功能和抑郁现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脑部病变的影响因素,Mann-Whitney检验比较有无脑部病变MHD患者认知功能和抑郁状况的差异。结果:30位无认知损害MHD患者检出脑部病变的有16例,检出率为53.33%。其中,腔隙性脑梗死11例(36.67%),脑白质脱髓鞘改变6例(20.00%),多发性缺血灶7例(23.33%),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例(χ^2=15.556,P=0.000)。血磷(OR=12.297,95%CI=1.106~136.737,P<0.05)是无认知损害MHD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磷(OR=77.492,95%CI=1.571~3 822.433,P<0.05)是其多发性缺血灶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脑小血管病变(腔隙性脑梗死和多发性缺血灶,Z=-2.10,P=0.036)、脑白质脱髓鞘改变患者(Z=-2.13,P=0.038)MoCA评分较无病变组均明显降低,BDI评分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无认知损害的MHD患者广泛存在着脑部病变,以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脱髓鞘改变和多发性缺血灶为代表。血磷是其脑小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小血管病变和脑白质脱髓鞘改变与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认知损害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脑部病变 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舒适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21
7
作者 赵婷鹭 阎成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4期16-19,共4页
目的研制中文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舒适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结合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特点,通过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和预调查等步骤,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 目的研制中文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舒适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结合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特点,通过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和预调查等步骤,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的基础上修订形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舒适量表》,并采用方便抽样法以该量表测定100例MHD患者的舒适状况,对量表的信度、效度和可行性进行评价。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舒适量表》总体Cronbachα系数为0.935,各维度α系数在0.879~0.930之间;总体重测相关系数为0.944,各维度重测相关系数在0.817~0.924之间;量表全部条目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883;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值>1的4个公因子,即心理、生理、社会和环境舒适,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8.758%。量表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完成量表的中位时间为10min,所有研究对象均能理解和接受量表。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舒适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和可行性,可用于MHD患者的舒适状况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舒适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卒中发生及其相关因素的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建飞 温黎青 +1 位作者 王芳芳 万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0-560,共1页
脑血管疾病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研究总结102例MHD患者脑卒中的发生,分析相关因素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MHD脑卒中发生的关系。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相关因素 脑卒中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主要死亡原因 脑血管疾病 M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降磷治疗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3998-3999,共2页
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尤其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难治的并发症,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肾性骨病的重要因素。高磷血症与冠脉病变、心瓣膜钙化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亦密切相关、严重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是... 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尤其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难治的并发症,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肾性骨病的重要因素。高磷血症与冠脉病变、心瓣膜钙化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亦密切相关、严重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1-2]。现已普遍认识到有效的降磷治疗是减少心血管并发症、提高透析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现就近年来高磷血症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高磷血症 治疗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心血管并发症 生存质量 慢性肾脏病 心瓣膜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结核感染8例的临床分析
10
作者 李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1期3466-3466,共1页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结核感染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我科从1997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8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临床分 结核感染 并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饮食管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4
11
作者 阳美芬 朱惠 +2 位作者 郭秀静 李德华 万里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1-393,共3页
目的: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饮食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深圳某医院血液透析室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组由... 目的: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饮食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深圳某医院血液透析室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组由责任护士采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进行连续性饮食管理。当实施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对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逐一排除,最终以透析满12月仍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对饮食管理的认知程度,执行饮食计划的依从性,以及同时期患者平均血压、体重量、超滤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自我饮食管理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同时期的平均血压、体重量、超滤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制护理方式下应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MHD患者自我饮食管理具有连续性和针对性,促进了患者自我饮食管理的依从性,从而提高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自我饮食管理 责任制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伴支持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 被引量:45
12
作者 李艳玲 郭毅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分析同伴支持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6—12月期间在血液透析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单数设为干预组,双数设为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 目的分析同伴支持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促进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6—12月期间在血液透析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单数设为干预组,双数设为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联合应用同伴支持健康教育。干预后,比较两组健康促进行为、生活质量、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干预组、对照组分别完成干预研究32例和30例。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人际关系、个人目标、压力应对、健康责任和运动锻炼评分分别为(32.45±2.24)分、(31.45±3.12)分、(26.54±4.23)分、(28.45±4.26)分和(25.65±4.1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8.65±4.52)分、(28.72±4.20)分、(22.36±3.56)分、(23.45±4.45)分和(20.36±3.65)分(P<0.05);干预组生理功能、总体健康和活力评分分别为(75.65±9.25)分、(60.12±8.45)分和(56.78±8.1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12±8.65)分、(53.45±6.74)分和(52.12±7.15)分(P<0.05);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同伴支持教育有助于促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行为方式的养成,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维持性透析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支持健康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健康促进行为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中介因素与生活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董英 辛霞 +1 位作者 赵营宇 周光霞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6期769-773,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中介因素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的基本资料、简易心理弹性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简明状况问卷对422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中介因素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的基本资料、简易心理弹性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简明状况问卷对422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为(54.34±16.29)分;相关分析显示:心理弹性、自我效能、“面对”“屈服”“回避”成相关(P<0.05);多元回归逐步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年龄、透析年限、“屈服”“回避”、婚姻状况是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共同解释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总变异的59.8%。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较低,患者的心理中介因素可影响生活质量水平,应加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心理弹性 自我效能 应对方式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腹腔脓肿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郝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29-929,共1页
患者男,57岁.有高血压病史12年,03年查血肌酐〉1000μmol/L,诊断为尿毒症。即开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具体方案:血液透析每周3次.透析时问4h,肝素钠抗凝,常用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口服2次/d;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 患者男,57岁.有高血压病史12年,03年查血肌酐〉1000μmol/L,诊断为尿毒症。即开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具体方案:血液透析每周3次.透析时问4h,肝素钠抗凝,常用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口服2次/d;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3ku皮下注射3次/周:左卡尼汀注射液1g静推3次/周。入院前1周无诱因下开始出现下腹痛.为阵发性绞痛,伴呕吐胃内容物,为进一步诊治收住入院。既往有丙肝病史。查体:体温36.7℃,脉搏96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5/70mmHg。神志清楚,面色晦暗,心肺查体无异常,腹软,中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肌卫.双下肢不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腹腔脓肿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 硝苯地平缓释片 左卡尼汀注射液 高血压病史 并发 阵发性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被引量:5
15
作者 贺菊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1752-1752,共1页
失眠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夜间容易觉醒。醒后再入睡困难和早醒,失眠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睡眠质量。也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对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行MHD伴失眠的27例患者进行... 失眠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夜间容易觉醒。醒后再入睡困难和早醒,失眠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睡眠质量。也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对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行MHD伴失眠的27例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失眠的相关因素并提供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护理对策 失眠 原因分 主要表现 入睡困难 睡眠质量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化防御引起粒细胞减少症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庞欣欣 石秀杰 +2 位作者 韩佳瑞 窦荣浩 张雅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28-1528,共1页
患者男,81岁,因"发现血肌酐升高3年,规律血透1年,双下肢出血性皮疹伴疼痛3d"为主诉入院。患者3年前发现血肌酐升高(数值不详),未予重视,1年前于外院查血肌酐937μmol/L,遂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既往冠心病病史5年,脑梗死病... 患者男,81岁,因"发现血肌酐升高3年,规律血透1年,双下肢出血性皮疹伴疼痛3d"为主诉入院。患者3年前发现血肌酐升高(数值不详),未予重视,1年前于外院查血肌酐937μmol/L,遂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既往冠心病病史5年,脑梗死病史3年,腹主动脉瘤支架术后病史4年,结肠肿瘤切除术2年,否认糖尿病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粒细胞减少症 钙化防御 血肌酐升高 出血性皮疹 腹主动脉瘤 肿瘤切除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双腔透析导管的应用与维护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柳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2383-2383,共1页
2005年12月至2006年4月我科对5例血管条件差、内瘘失败而又有腹膜透析禁忌证的患者应用双腔透析导管建立透析通路,发现其具有快速、安全、血流量大、并发症少等特点,现将其应用与护理报告如下。
关键词 双腔导管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维护 通路 腹膜 护理报告 血管条 禁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穿刺法的改进
18
作者 黄益杭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7期4-4,共1页
临床上给血液透析患者行静脉穿刺时,常规方法是左手绷紧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肾脏穿刺针进行穿刺,但穿刺时往往因静脉压力过小而不容易见回血,使护士难以判断穿刺是否成功,而盲目推注肝素会造成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静脉穿刺法 穿刺部位 静脉压力 周围组织 穿刺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皮肤瘙痒患者微炎症状态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雪军 卢振飞 蔡大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864-2864,共1页
皮肤瘙痒是大多数尿毒症患者的共同临床症状。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率约60%~90%。临床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皮肤瘙痒、干燥、脱屑,伴或不伴皮疹,常使患者烦躁不安、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其原因可能与患者皮肤干燥、周围... 皮肤瘙痒是大多数尿毒症患者的共同临床症状。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率约60%~90%。临床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皮肤瘙痒、干燥、脱屑,伴或不伴皮疹,常使患者烦躁不安、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其原因可能与患者皮肤干燥、周围神经病变、甲状腺功能亢进、血浆组织胺水平升高、透析膜种类、贫血等有关,但均无定论。本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伴皮肤瘙痒患者微炎症状态进行研究.探讨该类患者皮肤瘙痒与微炎症状态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尿毒症患者 微炎症状态 皮肤瘙痒 甲状腺功能亢进 周围神经病变 皮肤干燥 血浆组织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术后再次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对血清PT、APTT和DD水平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刘正亮 张甜甜 李秀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栓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再次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对血清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和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 目的探讨血栓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再次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对血清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和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胶囊,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DD、PT、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并发症和3个月内再栓塞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两组治疗前D-二聚体、PT、APTT、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D-二聚体、FIB水平显著降低,PT和APTT显著升高(P<0.05);并且实验组改善较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并且试验组降低较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SOD、MPO和MDA水平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MPO和MDA水平显著降低,血清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并且试验组改善较明显(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05%(8/30)和5.26%(2/38),试验组显著较高(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3个月内再栓塞发生分别为23.68%(9/38)和5.26%(2/38),试验组显著较高(P<0.05)。结论采用血栓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再次血栓形成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血清PT、APTT和DD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通胶囊 阿司匹林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动静脉内瘘术后 再次血栓形成 临床疗效 PT APTT D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