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5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均血小板体积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朱荣芳 靳晶晶 +4 位作者 梁向楠 钱玥彤 耿同会 白亚玲 徐金升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55-1861,共7页
背景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心血管事件的生物标志物,MPV已被确定为心肌梗死、中风和静脉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MPV是否是MHD患者发生血管通路事件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目的探讨... 背景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是心血管事件的生物标志物,MPV已被确定为心肌梗死、中风和静脉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MPV是否是MHD患者发生血管通路事件的危险因素尚不明确。目的探讨MPV水平与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09-01—15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的患者343例为研究对象。随访截止时间为2021-09-15,终点事件为出现血管通路事件(动静脉内瘘狭窄或血栓)或患者出现死亡。根据纳入患者MPV值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Q1组(MPV:6.1~8.1 fL),Q2组(MPV:8.2~8.8 fL),Q3组(MPV:8.9~9.6 fL),Q4组(MPV:9.7~14.1 fL)。比较4组MHD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动静脉内瘘血栓及狭窄的发病率等相关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发生率,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使用多重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HD患者MPV与血管通路事件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根据分层特征进行亚组分析。结果343例MHD患者中60(17.5%)例患者出现血管通路事件,Q4、Q3、Q2、Q1组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33.7%(29/86)、17.8%(16/90)、12.2%(10/82)、5.9%(1/8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4组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91,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MPV水平升高仍是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HR=1.59,95%CI=1.28~1.97,P<0.001),且随着MPV水平升高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发生风险增加(P_(趋势)<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除糖尿病分组,其他各亚组间均不存在交互作用(P_(交互)>0.05)。结论MPV水平升高可能是MHD患者血管通路事件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医生预测血管通路事件发生的风险提供了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维持性血液透析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管通路事件 动静脉内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泰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熊玮 胡溪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96,共5页
目的探究交泰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症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抑郁药盐酸马普替林片、... 目的探究交泰丸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症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抑郁药盐酸马普替林片、艾司唑仑片镇静催眠。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交泰丸加味。两组均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睡眠质量、心理状况、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较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试验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下降高;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SAS评分、SDS评分较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下降,5-HT水平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更低,5-HT水平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泰丸能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并一定程度上缓解抑郁、焦虑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泰丸 维持性血液透析 抑郁症 睡眠质量 心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计时站立行走测试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晓 张伟 +3 位作者 王尊理 温暖 刘聪慧 李忠心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5,共6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计时站立行走测试(time up and go test,TUG)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1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规律血液透析、数...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计时站立行走测试(time up and go test,TUG)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1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规律血液透析、数据完整且可配合的患者,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5次起坐试验(5 times sit to stand,STS-5)、TUG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下肢肌肉力量、平衡及步态功能;根据TUG结果进行分组,即TUG≤12 s,判定为TUG正常组;TUG>12 s判定为TUG延长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患者TUG延长组的影响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影响因素对TUG延长患者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6例MHD患者,TUG延长组86例,TUG正常组60例,两组的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血糖、教育水平、MMSE评分、C反应蛋白、血白蛋白、血肌酐、血钠、全段甲状旁腺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尿酸、STS-5、单次尿素氮清除指数(urea clearance index,Kt/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女性、低MMSE评分、低Kt/V以及STS-5时间延长是发生TUG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年龄、性别、MMSE总分、STS-5时间预测MHD患者发生TUG延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25、0.678、0.777、0.836(P<0.01),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Kt/V预测患者发生TUG延长的AUC为0.602(P=0.037),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以上5项指标作为整体模型预测MHD患者发生TUG延长的AUC为0.923(P<0.01)结论MHD患者的年龄、性别、MMSE评分、STS-5时间延长、Kt/V的水平与合并TUG延长相关,是发生TUG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成为预测TUG延长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计时站立行走测试 认知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抗逆力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4
作者 郭素萍 钱敏 +3 位作者 吉小静 徐骏 于新涛 田志娟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20,共6页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抗逆力特征的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以提高家庭抗逆力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扬州市4所三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44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弹性...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抗逆力特征的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措施以提高家庭抗逆力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扬州市4所三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44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弹性评定量表中文简化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识别家庭抗逆力特征的类别,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抗逆力得分为(79.95±6.05)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抗逆力特征分为3个类别:家庭抗逆力脆弱型(33.5%)、家庭抗逆力平衡型(55.6%)、家庭抗逆力积极型(10.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家庭抗逆力脆弱型,文化程度高、短透析龄、无合并症的患者归属于家庭抗逆力平衡型的概率更高;文化程度高、家庭月收入>6000元、无合并症、较高社会支持水平的患者更倾向于发展为家庭抗逆力积极型(均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抗逆力特征存在异质性,文化程度、透析龄、合并症数量、家庭月收入和社会支持水平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抗逆力的分类。医护人员应针对不同家庭的特点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以增强其应对疾病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脏替代治疗 家庭抗逆力 脆弱家庭 社会支持 潜在剖面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障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一项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丁梓峻 周南男 +5 位作者 罗星 罗洁羽 郝文娟 张春江 金鑫 赵丹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2885-2893,共9页
背景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认知障碍的情况及影响因素,可能对提高MHD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属与社会负担有较大帮助。目的调查MHD患者的认知障碍情况,并探究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在石河... 背景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认知障碍的情况及影响因素,可能对提高MHD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属与社会负担有较大帮助。目的调查MHD患者的认知障碍情况,并探究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在石河子市3家血透中心(包括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内科、石河子市人民医院肾病内科、朗肾血液透析中心)行MHD的患者。采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认知障碍程度、睡眠情况、独立生活能力、血清α-Klotho、β-Klotho、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及其他常见实验室检查指标。以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阿森斯失眠量表(AIS-8)评估睡眠情况,功能活动问卷(FAQ)评估独立生活能力,通过ELISA法测定血清α-Klotho、β-Klotho、FGF-23水平,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验证影响因素对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并绘制列线图。结果共调查MHD患者276例,认知障碍发生率为76.4%(211/276),其中轻度认知障碍患者145例,中度认知障碍患者66例。存在可疑失眠(21.4%)或失眠(25.4%)患者较多。无独立生活能力的患者占14.9%(41/2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8,95%CI=1.004~1.072)、睡眠障碍(OR=1.179,95%CI=1.051~1.322)是MH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高水平血清α-Klotho(OR=0.996,95%CI=0.994~0.998)、高水平血清β-Klotho(OR=0.750,95%CI=0.661~0.852)、受教育年限长(OR=0.800,95%CI=0.699~0.915)是MH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显示,年龄(AUC=0.732,95%CI=0.667~0.797)、睡眠障碍(AUC=0.710,95%CI=0.638~0.783)、α-Klotho(AUC=0.774,95%CI=0.709~0.839)、β-Klotho(AUC=0.741,95%CI=0.663~0.819)、受教育年限(AUC=0.718,95%CI=0.647~0.789)对于MHD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均具有预测价值。年龄、睡眠障碍、血清α-Klotho、血清β-Klotho、受教育年限联合(P=-0.004×α-Klotho-0.287×β-Klotho+0.370×年龄-0.223×受教育年限+0.165×AIS-8评分+6.658)预测MH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AUC为0.894(95%CI=0.851~0.937,P<0.001),灵敏度为82.9%,特异度为78.5%。结论MHD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较高,占76%左右,且年龄、睡眠障碍、受教育年限、α-Klotho、β-Klotho水平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应提高对认知障碍的认识,对重点患者积极开展筛查和干预工作,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家庭和社会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认知障碍 α-Klotho β-Klotho 影响因素分 多中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蛋白质能量消耗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6
作者 史文丽 郭梓菲 +4 位作者 王凡凡 刘铭心 王秀丽 侯铭 黄明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99-1703,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发生蛋白质能量消耗(PEW)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4年1月—7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肾病科血液净化中心确诊为慢性肾脏病需行MHD治疗的106例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对病人进行一般资料调查、...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发生蛋白质能量消耗(PEW)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4年1月—7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肾病科血液净化中心确诊为慢性肾脏病需行MHD治疗的106例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对病人进行一般资料调查、血清生化指标检测,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24HR)评估能量摄入状况,采用微型营养评价量表(MNA)评价营养状态,采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法(MIS)评价营养不良状况。结果:106例病人中51例病人发生PEW,PEW发生率为48.1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腓肠肌围、血清维生素D、24HR、MIS评分是老年MHD病人发生PEW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影响老年MHD病人PEW发生情况的因素包括年龄、腓肠肌围、血清维生素D、24HR、MIS评分,医护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降低老年MHD病人的PEW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蛋白质能量消耗 老年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注射类药物闭环管理效果研究
7
作者 曾小君 刘婷婷 +4 位作者 赵丹 时嘉韵 苏克剑 秦新南 章海芬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49-1353,共5页
目的:构建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注射类药物闭环管理模式并评价应用效果,为患者用药安全管理提供借鉴。方法: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MHD患者注射类药物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模... 目的:构建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注射类药物闭环管理模式并评价应用效果,为患者用药安全管理提供借鉴。方法:运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对MHD患者注射类药物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便利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35例MHD患者和22名血液透析护士,将2023年5月—10月的患者作为闭环管理前组,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的患者作为闭环管理后组。比较闭环管理前后注射类药物用药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和药物未使用率、患者血红蛋白及铁蛋白达标率、患者及护士满意度。结果:闭环管理后药物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从2.60%(6例)降为0,注射类药物未使用率从10.73%(2829例次)降为0;患者血红蛋白达标率从65.96%上升到82.13%,铁蛋白达标率从18.30%上升到31.06%;患者及护士满意度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注射类药物闭环管理模式使MHD患者用药医嘱得以有效执行,并降低药物相关安全隐患事件发生率,确保用药安全;同时改善了患者贫血指标;患者及护士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环管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注射类药物 用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8
作者 王春 李奎 +2 位作者 赵红 宋燕 杨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450-2455,共6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决策树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233例MHD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临床资料,按照7∶3将病人分为建模组(163例)和验证组(70例)。采用Lo...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决策树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233例MHD病人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临床资料,按照7∶3将病人分为建模组(163例)和验证组(7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MHD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构建决策树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对决策树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建模组MHD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发生率为39.8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透析时间、血磷、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骨形态发生蛋白-2均为MHD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P<0.05)。决策树模型显示首层为骨形态发生蛋白-2。建模组模型的AUC为0.815[95%CI(0.747,0.872)],验证组模型的AUC为0.830[95%CI(0.761,0.899)]。结论:年龄、透析时间、血磷、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MHD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密切相关,构建的MHD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钙化决策树模型预测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血管钙化 影响因素 决策树 模型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启用期穿刺管理的证据总结
9
作者 江海强 殷鹭 +5 位作者 樊梅荣 彭建珑 杨珍 徐瑜 彭尚昀 王帅帅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3-919,共7页
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启用期穿刺管理的证据,为临床管理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按照“6S”证据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检索相关数据库及网站中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瘘启用期穿刺管理相关的文献,... 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启用期穿刺管理的证据,为临床管理与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按照“6S”证据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检索相关数据库及网站中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瘘启用期穿刺管理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15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由经过循证护理培训的研究者完成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并完成证据的提取与汇总。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1篇、指南5篇、政策类文本4篇、证据总结2篇,循证实践1篇、Meta分析1篇,从团队管理、穿刺时机评估、穿刺前准备、穿刺方法、穿刺固定、拔针管理、疼痛管理、穿刺失败管理、健康教育9个方面总结了25条证据。结论:该研究总结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启用期穿刺管理的证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优化启用期穿刺管理、提升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启用期 穿刺 证据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腔微生物群落构成分析
10
作者 余心源 邱于芳 +5 位作者 戴志达 张智翔 胡乔斌 张春雷 刘璠娜 李经华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4,共10页
目的: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口腔菌群构成变化。方法:纳入25名MHD患者(MHD组)与16名健康对照者(HC组),分别收集舌背菌群并进行测序,分析两组人群口腔菌群多样性及差异物种。结果:... 目的: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口腔菌群构成变化。方法:纳入25名MHD患者(MHD组)与16名健康对照者(HC组),分别收集舌背菌群并进行测序,分析两组人群口腔菌群多样性及差异物种。结果:MHD组患者牙周健康状况明显较差,同时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显著低于HC组(P<0.001)。两组人群口腔菌群多样性无明显差异,而口腔菌群组成存在显著差异(P<0.05)。伴放线聚集杆菌、链球菌在MHD组中显著富集,且与eGFR、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等肾功能指标呈正相关,而普雷沃氏菌属、微单胞菌属等7个菌属在MHD组中显著减少(P<0.05)。同时,MHD患者中包括脂质代谢在内的16条信号通路在基因功能预测中发生显著变化。结论:两组人群口腔菌群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口腔菌群失调可能与慢性肾脏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慢性肾脏病 口腔菌群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
11
作者 王聪秀 陈文清 +2 位作者 麦若兰 刘东 管保章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4,共12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与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首次MHD的...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与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31日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首次MHD的189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访至2022年10月31日。研究终点为进行血液透析后出现新发的心血管事件。根据X-tile软件计算出的PLR最佳截断值(133.0)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低PLR组(PLR<133.0)和高PLR组(PLR≥133.0),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基线特征差异,分析PLR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利用Kaplan-Meier曲线绘制2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概率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分析2组差异的显著性。同时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为了均衡潜在混杂因素的分布,采用逆概率加权后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探讨PLR与心血管事件的因果关系。结果:与低PLR组患者相比,高PLR组患者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患病率、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血小板计数较高(P<0.05)。PLR与CVD、CRP、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呈正相关(P<0.05)。Log-rank检验结果提示高PLR组与低PLR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概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7.396,P=0.007)。校正了年龄、CVD病史、舒张压、血糖、血清白蛋白、CRP等因素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PLR是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1.867(1.023~3.410),P=0.042]。根据PLR分组对基于逆概率加权后建立的虚拟人群进行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PLR组的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低PLR组的1.9倍[HR(95%CI)=1.931(1.033~3.606),P=0.039]。结论:PLR可反映MHD患者炎症状态并可以用于评估MH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且是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PLR与MH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可能存在因果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血管事件 慢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衰弱患者透析中多组分运动干预的效果
12
作者 刘子萌 贵子雨 +5 位作者 吴红锋 杨丽昆 郑美洁 刘文秀 屈博涵 李贤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5,22,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衰弱患者透析中实施基于衰弱整合模型的多组分运动干预的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选取76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周一、三、五透析患者38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衰弱患者透析中实施基于衰弱整合模型的多组分运动干预的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9月至2025年2月选取76例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周一、三、五透析患者38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周二、四、六透析患者38例设为干预组,实施基于衰弱整合模型的透析中多组分运动干预。干预前、干预4周、干预12周后测评两组衰弱、肌力、运动耐力和躯体功能。结果干预后,两组Tilburg衰弱评分、握力、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和简易躯体功能评分比较,组间效应(除握力外)、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显著(均P<0.05)。结论基于衰弱整合模型的透析中多组分运动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衰弱患者的衰弱状况,提高患者肌力、运动耐力和躯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衰弱 衰弱整合模型 多组分运动 躯体功能 运动耐力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及医学应对方式的潜在类别分析
13
作者 香舒 陈娴 +3 位作者 曹海红 姜小梅 钱鹏 张申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1-1017,共7页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与医学应对方式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个性化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8月—10月江苏省6所三级医院的25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调节...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与医学应对方式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个性化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8月—10月江苏省6所三级医院的25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通过潜在类别分析识别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潜在类别,并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和医学应对方式可分为3类,即“严重调节疲劳-屈服应对组”(21.62%)、“中度调节疲劳-常规应对组”(59.07%)和“轻度调节疲劳-积极应对组”(19.31%)。贫血、运动频率、睡眠情况、婚姻状况、抑郁症状是影响患者潜在类别的重要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和医学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异质性,对不同类别的患者应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自我调节疲劳状况和医学应对方式,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自我调节疲劳 医学应对 潜在类别分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复的成套心理状态测量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信效度分析
14
作者 王小琪 刘聪慧 +3 位作者 邵枫 周晶晶 杨帆 李忠心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7-884,共8页
目的分析中文版可重复的成套心理状态测量表(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以84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 目的分析中文版可重复的成套心理状态测量表(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以84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简明精神状况(Mini-mental State Exam,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及RBANS3种量表的检测。采用科隆巴赫(Cronbachα)系数以及折半信度评价量表的信度,应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估量表的结构及聚合效度,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RBANS评分与MoCA以及MMSE评分的相关性,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检测RBANS总分对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impairment,CI)的预测价值。结果被测试患者RBANS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检测信度为0.896,折半信度为0.911,各个维度的信度分别在0.618至0.791。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RBANS量表5维度模型整体拟合度一般(χ^(2)/df=1.587,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084,比较拟合指数为0.967,增值拟合指数为0.968,Tucker-Lewis指数为0.947,拟合优度指数为0.891);RBANS 5个维度的平均方差提取量在0.525~0.863,CR范围在0.733~0.926,量表聚合效度良好。Spearman相关分析示RBANS总分与MHD患者的年龄呈负相关,与受教育年限、MMSE总分及MoCA总分呈正相关(均P<0.01)。ROC曲线显示RBANS总分用于预测CI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91(P<0.01),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在MHD患者中应用中文版RBANS的信度和效度良好,可作为检测认知功能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心理测验 认知障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信度 效度 中文版可重复的成套心理状态测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习得性无助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珂 常颖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35-1940,共6页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习得性无助感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为促进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习得性无助感的相关研究、提高医护人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健康的重视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习得性无助感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评估工具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重度瘙痒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
16
作者 熊周 张雨婷 +2 位作者 柏晓鑫 谭思雨 杨瑾宇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08-1612,共5页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重度瘙痒发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重度瘙痒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重度瘙痒发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重度瘙痒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评价病人瘙痒发生情况。结果:15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有42例病人发生中重度瘙痒,中重度瘙痒发生率为27.1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皮肤干燥、甲状旁腺激素(iPTH)、合并贫血、尿素清除指数(Kt/V)及血磷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中重度瘙痒的影响因素(P<0.05)。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重度瘙痒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及决策树模型,决策树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36[95%CI(0.885,0.969)],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为0.901[95%CI(0.842,0.943)],决策树模型的AUC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Z=1.979,P=0.049)。结论:皮肤干燥、iPTH、合并贫血、Kt/V及血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中重度瘙痒发生情况有影响,构建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中重度瘙痒的决策树模型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瘙痒 影响因素 回归模型 决策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夫妻疾病感知与二元应对的关系研究
17
作者 钱月芹 杨婕 +4 位作者 陈静 刘玲玲 吴菁 范艳 储静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8-51,56,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夫妻的疾病感知与二元应对的交互效应,为提升其二元应对水平提供依据。方法2024年3-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3所医院血透透析中心的MHD患者夫妻235对为研究对象,采用二...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夫妻的疾病感知与二元应对的交互效应,为提升其二元应对水平提供依据。方法2024年3-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3所医院血透透析中心的MHD患者夫妻235对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元应对量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等对其调查,构建主客体互倚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MHD患者夫妻的疾病感知评分为(42.77±7.09)分和(40.17±7.45)分,二元应对评分为(123.11±14.89)分和(125.57±18.20)分。主体效应显示,患者和配偶的疾病感知均负向预测自身的二元应对(β=-0.428、-0.324,均P<0.001);客体效应显示,患者的疾病感知负向预测配偶的二元应对(β=-0.294,P<0.001),配偶的疾病感知负向预测患者的二元应对(β=-0.203,P<0.001)。结论MHD患者夫妻的疾病感知与二元应对交互影响,可开展疾病感知干预,提高其共同应对能力;重视配偶的客体效应,必要时实施干预,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配偶 疾病感知 二元应对 主客体互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水平与骨质疏松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18
作者 袁燕 郭利敏 郭珊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0-543,557,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水平与骨质疏松发生的相关性。方法以回顾性分析选择11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纳入研究,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受试者114例为对照组。参考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将观察组分为骨质疏松组(n=5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钙、磷水平与骨质疏松发生的相关性。方法以回顾性分析选择11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纳入研究,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受试者114例为对照组。参考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将观察组分为骨质疏松组(n=50)、非骨质疏松组(n=64),分别检测两组患者骨密度值、血清钙以及磷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钙、磷水平,借助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钙、磷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以Pearson分析血清钙、磷水平与骨质疏松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钙低于对照组、血清磷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骨质疏松组钙水平更低,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磷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一血清钙、磷检测相比,联合指标的诊断价值更高,其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0.00%、96.90%,均高于单一检测。血清钙水平与患者骨质疏松严重程度呈反比,血清磷水平与患者骨质疏松严重程度呈正比。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血清钙、磷联合检测对其出现骨质疏松的预测价值更高,能够为临床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诊断中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清钙 血清磷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康复训练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胡世海 齐思远 +1 位作者 杨倩倩 王丽娜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63-1567,共5页
总结虚拟现实的概况,综述虚拟现实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旨在为虚拟现实更好地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康复训练中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康复训练 虚拟现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互联网+”运动管理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徐舒婷 陶胜茹 +5 位作者 杨涛 曹锐 彭明媚 杨玉丽 岑文娇 李秋桂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9-684,共6页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互联网+”运动管理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分析现存问题,展望未来发展前景,以期为“互联网+”技术更好地应用于MHD病人运动管理提供参考,以提高我国MHD病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互联网+” 运动管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