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的自然:现代室内植物与花卉》(Nature Inside:Plants and Flowers in the Modern Interior)是英国设计史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彭妮·斯帕克(Penny Sparke)撰写的一部室内植物景观的物质文化史。彭妮擅长采用后现代主义去精英化...《内在的自然:现代室内植物与花卉》(Nature Inside:Plants and Flowers in the Modern Interior)是英国设计史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彭妮·斯帕克(Penny Sparke)撰写的一部室内植物景观的物质文化史。彭妮擅长采用后现代主义去精英化、多元化以及“他者”的视角书写设计史,其已在国内出版的《设计文化导论》《唯有粉红:审美品位的性别政治学》等著作均有体现。本书共十个章节,按照维多利亚时期的历史主义、欧洲现代主义,直至晚期现代主义逐一展开,全书贯穿为一条潜在的线索:室内植物景观的历史是人类驯服自然、使之“商品化”,成为“物质文化”的过程,应从“文化型构”的双重层次上予以解读。展开更多
E.M.福斯特是20世纪英国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一生创作了六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其中有五部被改编拍成电影,取得了较高的艺术造诣。《看得见的风景》(A Room with a View)当属基调最为明快的一部小说,也是少有的一部较为成熟、语言...E.M.福斯特是20世纪英国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一生创作了六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其中有五部被改编拍成电影,取得了较高的艺术造诣。《看得见的风景》(A Room with a View)当属基调最为明快的一部小说,也是少有的一部较为成熟、语言诙谐的小说。1986年,著名导演詹姆斯·艾佛瑞(James Ivory)大胆地将该小说搬上银幕,影坛一时掀起了“福斯特”热。影片讲述了维多利亚时期一段关于中产阶级富家小姐露西与平民子弟乔治清新甜蜜的爱情故事,在沉闷、压抑的英国贵族氛围里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电影上映后,一举斩获奥斯卡金像奖的八项提名,成为文学经典电影。[1]一直以来,英国电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尽管如此,评论界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众说纷纭,贬褒不一,但是这部电影对人物塑造丰富细腻、情节冲突此起彼伏,几乎很少有人能否定电影中女性主义的表达。在导演詹姆斯的镜头下,露西这一人物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唤醒了一代又一代女性的觉醒与进步,在给观众审美享受的同时,也给观众留下了关于爱情与心灵的哲学式思考。展开更多
文摘《内在的自然:现代室内植物与花卉》(Nature Inside:Plants and Flowers in the Modern Interior)是英国设计史学派第三代代表人物彭妮·斯帕克(Penny Sparke)撰写的一部室内植物景观的物质文化史。彭妮擅长采用后现代主义去精英化、多元化以及“他者”的视角书写设计史,其已在国内出版的《设计文化导论》《唯有粉红:审美品位的性别政治学》等著作均有体现。本书共十个章节,按照维多利亚时期的历史主义、欧洲现代主义,直至晚期现代主义逐一展开,全书贯穿为一条潜在的线索:室内植物景观的历史是人类驯服自然、使之“商品化”,成为“物质文化”的过程,应从“文化型构”的双重层次上予以解读。
文摘E.M.福斯特是20世纪英国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一生创作了六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其中有五部被改编拍成电影,取得了较高的艺术造诣。《看得见的风景》(A Room with a View)当属基调最为明快的一部小说,也是少有的一部较为成熟、语言诙谐的小说。1986年,著名导演詹姆斯·艾佛瑞(James Ivory)大胆地将该小说搬上银幕,影坛一时掀起了“福斯特”热。影片讲述了维多利亚时期一段关于中产阶级富家小姐露西与平民子弟乔治清新甜蜜的爱情故事,在沉闷、压抑的英国贵族氛围里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电影上映后,一举斩获奥斯卡金像奖的八项提名,成为文学经典电影。[1]一直以来,英国电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高贵。尽管如此,评论界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众说纷纭,贬褒不一,但是这部电影对人物塑造丰富细腻、情节冲突此起彼伏,几乎很少有人能否定电影中女性主义的表达。在导演詹姆斯的镜头下,露西这一人物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唤醒了一代又一代女性的觉醒与进步,在给观众审美享受的同时,也给观众留下了关于爱情与心灵的哲学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