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漫谈维吾尔族人名 被引量:1
1
作者 热外都拉 张瑋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121-129,共9页
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令人困感莫解的情形,即向某人求教其名讳的含义时往往只能得到一个“此乃父母所赐,其意无可奉告”的回答,这实在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其实维吾尔族人命名是有其规矩的,人名都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尽管人名的语义和... 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令人困感莫解的情形,即向某人求教其名讳的含义时往往只能得到一个“此乃父母所赐,其意无可奉告”的回答,这实在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其实维吾尔族人命名是有其规矩的,人名都是有一定的含义的。尽管人名的语义和词源的研究还比较困难,然而不能不看到,它与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其他诸多方面都有着直接的联系。笔者在这篇文章中,只是想抛砖引玉,以引起大家的注意罢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人名 命名 伊斯兰教 阿拉伯语 维吾尔 历史文化 幸福 吐鲁番 维吾尔 祖母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闻报道应重视少数民族译名的准确性
2
作者 杨来复 《当代传播》 1999年第6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新闻报道 少数民族 维吾尔 维吾尔族人名 新疆日报 译名 人的尊重 精神文明建设 书写错误 新闻宣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扬主旋律的“大合唱”——“阿不都尼亚孜事件”连续报道的回顾与启示
3
作者 黄斌 《新疆新闻界》 1995年第2期31-32,共2页
震撼南海、波及天山的“阿不都尼亚孜事件”连续报道已经告一段落。这个延续半年之久的生动故事,始终闪耀着社会主义制度、精神文明和民族团结的光华,是一曲高扬主旋律的大合唱。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事情是由一封署名,“陆凤”的读者来... 震撼南海、波及天山的“阿不都尼亚孜事件”连续报道已经告一段落。这个延续半年之久的生动故事,始终闪耀着社会主义制度、精神文明和民族团结的光华,是一曲高扬主旋律的大合唱。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事情是由一封署名,“陆凤”的读者来信引发的。她向《广州日报》提供一个信息:在市郊东塱村,流浪着一个“语言不通,很像洋人”的六七岁儿童。来信焦急地呼唤“救救孩子”。经多方努力,很快弄清了孩子名叫阿不都尼亚孜,是个饱受坏人折磨的维吾尔族儿童。可惜,他却不知故乡和亲人在哪里。在新闻界的视野里,“亮”点虽小,却也生辉。每年滞留广州的儿童数以千计,惟有阿不都尼亚孜“情况特殊”。《广州日报》没有按通常惯例将阿不都尼亚孜交给民政或公安部门,而是直接引入传播迅捷、覆盖面广、受众多的新闻媒体,开展跨越千山万水的“统一行动”。寻亲——接人——联谊——传经,故事连贯生动,新闻层出不穷;由小到大,由浅人深,由个人到群体再到全社会,迅速超越一般的“好人好事”的宣传范围,形成风起云涌的“南海潮”和“天山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顾与启示 “大合唱” 精神文明 连续报道 主旋律 《广州日报》 民族团结 维吾尔族人名 《新疆日报》 阿克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