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鼎鼐调和的别样滋味——论王鼎钧散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革新 |
王云芳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
2
|
21世纪的越南文艺片:对民族电影观念的继承与革新 |
崔军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
3
|
派工作队领导方式的继承与革新 |
龙泽巨
|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
1991 |
4
|
|
|
4
|
试论传统讲述法的继承与革新 |
郭福华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
5
|
瞿秋白对中国旧体诗词的继承与革新 |
王毅钢
|
《中国文学研究》
|
1987 |
0 |
|
|
6
|
继承借鉴 革新创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艺 |
邓曾耀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2 |
0 |
|
|
7
|
职业教育继承与革新 |
史密特
王倩译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1997 |
0 |
|
|
8
|
继承优良传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
傅鹏
|
《领导科学》
|
1986 |
0 |
|
|
9
|
“惟陈言之务去”乎——韩愈诗赋创作习用《昭明文选》之考察 |
张鹏飞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
10
|
刘勰的文学“通变”思想新论 |
孙蓉蓉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
11
|
“世界遗产”,如何传承发展?——第二届中国昆剧节展演剧目研讨会综述 |
朱栋霖
倪颖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
12
|
戴望舒诗歌创作综论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
13
|
文律运周 日新其业——《文心雕龙·通变》新探 |
牟世金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5
|
|
|
14
|
《通变》释疑 |
寇效信
|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
5
|
|
|
15
|
对西方美学史上几次古今之争的反思 |
徐正非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6 |
2
|
|
|
16
|
《诗法萃编》艺术辩证法初探 |
杨开达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1
|
|
|
17
|
文艺的社会属性是什么?——评朱光潜教授的“文艺非上层建筑”说 |
梁胜明
|
《社会科学(甘肃)》
|
1980 |
2
|
|
|
18
|
周巍峙同志的贺信 |
周巍峙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
19
|
风景,这边独好 |
郑贤斌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
20
|
运用辩证思维克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片面性 |
张连顺
王桂林
|
《高校教育管理》
|
199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