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品设计继承传统文化的方法 被引量:23
1
作者 宋强 弋景刚 叶振合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6-167,174,共3页
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设计被赋予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和更高的情感期待,因此,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显得更加重要了。而在现实设计中却存在很大的不足,文中提出了产品设计继承传统文化的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把传统文化分成3个时态,即文化的过... 在知识经济时代,产品设计被赋予了更深的文化内涵和更高的情感期待,因此,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显得更加重要了。而在现实设计中却存在很大的不足,文中提出了产品设计继承传统文化的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把传统文化分成3个时态,即文化的过去时、进行时、将来时,从这3个不同的角度深入分析研究,进而继承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传统文化 继承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继承传统文化
2
作者 杨太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2期8-9,共2页
正确继承传统文化杨太辛毛泽东在抗日战争的极其艰难的时刻,就向我们提出了要懂得、尊重、分析、总结、吸收、发展传统文化的任务。其中懂得和尊重是前提,分析和总结是基础,吸收和发展是目的。站在世纪之交,我们回顾一下这个任务完... 正确继承传统文化杨太辛毛泽东在抗日战争的极其艰难的时刻,就向我们提出了要懂得、尊重、分析、总结、吸收、发展传统文化的任务。其中懂得和尊重是前提,分析和总结是基础,吸收和发展是目的。站在世纪之交,我们回顾一下这个任务完成得怎样?当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承传统文化 体用关系 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中西文化 明体适用 文化发展战略 《庄子》 现代的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被引量:4
3
作者 章开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1期36-38,106,共4页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章开沅一、继承与重建精神文明我曾应邀到美国,继往日本,后又到台湾,从事研究与讲学,见闻颇多,感触极深。一般说来,东方文化讲究精神文明,中国精神文明更是源远流长;而现代西方人则偏重追求物质文明。至今已是...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章开沅一、继承与重建精神文明我曾应邀到美国,继往日本,后又到台湾,从事研究与讲学,见闻颇多,感触极深。一般说来,东方文化讲究精神文明,中国精神文明更是源远流长;而现代西方人则偏重追求物质文明。至今已是弊端百出。但我回国后却产生了一种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精神文明 中华文化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继承传统文化 人文主义 定于一尊 多元性 荆楚文化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4
作者 陆勤毅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72-,32,共2页
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陆勤毅任何一个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她有自己独立的文化传统。每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继承发扬自身文化优势并吸收外来文化,从而融合成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民族文化... 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陆勤毅任何一个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她有自己独立的文化传统。每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都继承发扬自身文化优势并吸收外来文化,从而融合成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民族文化,有着5000年绵延不断的文明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外来文化 继承传统文化 人文精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西方文化 五·四 中华民族文化传统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中国文化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劳动教育发展——评《动手有功:文化哲学视野中的手工劳动》
5
作者 羊自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I0004-I0004,共1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也历久弥新。其中勤劳、务实的优秀劳动思想,指引并支撑着中国人民铸就了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在此背景下,继承传统而又面向未来的劳动教育显示出非凡的意义。在我国的教育制度中,劳动教育也一直被视为创造幸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也历久弥新。其中勤劳、务实的优秀劳动思想,指引并支撑着中国人民铸就了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在此背景下,继承传统而又面向未来的劳动教育显示出非凡的意义。在我国的教育制度中,劳动教育也一直被视为创造幸福生活的第一教育,与德、智、体、美并列为学校教育的核心,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时代的进步赋予了劳动教育新的内涵和期许。因此,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无疑是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有益尝试,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视域 手工劳动 创造幸福 哲学视野 传统文化继承 教育的核心 时代的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饮企业的文化传承战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铭铎 邵雯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189-191,共3页
随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餐饮企业文化总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但这种变化是餐饮企业文化自身为适应其内外部的环境,而形成的一种“绝对运动”与“相对稳定”的活动过程。针对餐饮企业文化发展的这一规律,从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吸纳先... 随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餐饮企业文化总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但这种变化是餐饮企业文化自身为适应其内外部的环境,而形成的一种“绝对运动”与“相对稳定”的活动过程。针对餐饮企业文化发展的这一规律,从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吸纳先进的外来文化两方面入手,探讨了餐饮企业文化的传承战略,从而使餐饮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饮企业文化传承 继承传统文化 吸纳先进外来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中国古代文学自主知识体系 被引量:1
7
作者 过常宝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4,204,205,共12页
中国古代的“文学”观念源自孔子的经典教育,其功能是以文传道、以文化人、以文辅政、以文抒情,承担着建构、传递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责任。这一传统在近现代以来被人为中断,以“情绪性”“文艺性”为特征的纯文学观念代替了传统文学观... 中国古代的“文学”观念源自孔子的经典教育,其功能是以文传道、以文化人、以文辅政、以文抒情,承担着建构、传递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责任。这一传统在近现代以来被人为中断,以“情绪性”“文艺性”为特征的纯文学观念代替了传统文学观念,致使传统文学功能萎缩,成为一门纯粹的知识性学科。学术界为了复兴传统文化,先后提出了建设国学、经学、中国古典学等主张和方案,但都与传统文化根基之学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应回归古代文学传统,以语言文字为前提,以经典文献为载体,以文化传承为目标,以文学审美为特色,形成一个主体突出、层次完整、相互支撑的自主知识体系;同时,对传统文学的话语资源进行清理、提炼,在意义域设定、论题设置、阐释策略、研究者主体性的建构等方面,继承创新,形成民族特色话语方式,将古代文学重构成为一门传统文化的根基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 继承传统文化 自主知识体系 民族话语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传承发展与徽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8
作者 王灿 陈联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由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室、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安徽大学桐城派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文化传承发展与徽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5月12—14日在安徽大学成功举办。来自韩国、日本及中国... 由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室、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安徽大学桐城派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文化传承发展与徽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5月12—14日在安徽大学成功举办。来自韩国、日本及中国内地和香港、台湾的高校、研究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传统文化继承、地域文化挖掘、经典文献释读、徽学拓展提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安徽大学副校长程雁雷、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卜宪群出席了开幕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传统文化继承 徽学研究 传承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 上海社会科学院 安徽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英诗歌中的“用典”
9
作者 朱徽 《外国语文》 1990年第2期55-60,66,共7页
用典(allusion),又称用事、引证,就是引用成语典故、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等来阐述道理、表达思想感情,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典故用得好,常能使作品简洁含蓄、余韵盎然,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无论在中国古典诗词还是英美诗歌中,“用... 用典(allusion),又称用事、引证,就是引用成语典故、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等来阐述道理、表达思想感情,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典故用得好,常能使作品简洁含蓄、余韵盎然,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无论在中国古典诗词还是英美诗歌中,“用典”都是一种常见的、重要的艺术手法。事实上,有些优秀的诗人,如杜甫、李商隐、密尔顿(J.Milton)、艾略特(T.S.Eliot)等就很擅长引用典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英诗歌 中国古典诗词 艺术手法 继承传统文化 英美诗歌 李商隐 简洁含蓄 神话传说 引用典故 成语典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