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则徐“禁烟”抗英和“民本主义”的继承与发扬
1
作者 魏开肇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4期42-50,共9页
鸦片战争前后,封建王朝吏治腐败,社会和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以林则徐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开明的建封官僚,尚能爱国忧民,力图改革弊政,挽救民族危亡。这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优良部分哺育的结果。然而,腐朽的封建专制主义却窒息了我国传统文化... 鸦片战争前后,封建王朝吏治腐败,社会和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以林则徐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开明的建封官僚,尚能爱国忧民,力图改革弊政,挽救民族危亡。这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优良部分哺育的结果。然而,腐朽的封建专制主义却窒息了我国传统文化优良部分的蓬勃的生机。鸦片战争的失败,是腐朽的封建专制主义的失败,但并不意味着整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彻底败落。林则徐的“禁烟”抗英史迹及其归宿,比较典型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文化现象。本文拟就林则徐“禁烟”抗英和他所崇奉的“民本主义”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扬这一主题,探讨“民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则徐 民本主义 继承与发扬 禁烟 鸦片战争 抗英 历史局限性 历史进步性 道光皇帝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文并茂 各具风采——两部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简评
2
作者 王永厚 《古今农业》 1995年第4期79-81,共3页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成就辉煌,是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总结、继承与发扬中国农业的优良传统,是我国农史研究的一项光荣任务。近几年来,我国农史界对中国农业发展史的研究极为重视,聚集力量,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取得很大成绩,陆... 中国农业历史悠久,成就辉煌,是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总结、继承与发扬中国农业的优良传统,是我国农史研究的一项光荣任务。近几年来,我国农史界对中国农业发展史的研究极为重视,聚集力量,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取得很大成绩,陆续编排出版了几部大型的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专著。其中的两部:《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农业 科技史 中国农业发展 图谱 继承与发扬 历史悠久 农史研究 文化遗产 优良传统 成就辉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现实意义——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3
作者 白少强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I0002-I0002,共1页
面对纷繁复杂的当今世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坚定人民信念、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延续中华民族的气节与精神等方面仍然有显著影响。因而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现代理念、当代思潮,是历史的必然,更是新时代的召唤。由中山大学哲... 面对纷繁复杂的当今世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坚定人民信念、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延续中华民族的气节与精神等方面仍然有显著影响。因而继承与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现代理念、当代思潮,是历史的必然,更是新时代的召唤。由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李宗桂等著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一书,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表现形式、评价标准、价值凝练和当代运用展开论述,整理和阐释了儒、道、墨、法、佛等各家思想的合理内核及其现代价值,着重厘清了仁爱精神、刚健有为、以民为本、家国情怀等思想观念的精神内核及其现代价值,不仅夯实了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基石,也凸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德育价值 德育思想 文化自信 家国情怀 刚健有为 继承与发扬 仁爱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山竹编软雕塑
4
作者 刘丽芳 汤若稔 +17 位作者 吴海源 高紫娟 王子鑫 王梓丞 陈凯 陈相羽 李鹏博 邓璐璐 周廷 任昌林 吴佳隆 肖玉清 张璇宇 张珂 王翠 陈情 赵彬彦 李欣雨 《世界竹藤通讯》 2021年第4期I0008-I0008,共1页
竹编软雕塑作品《江山》是由怀化学院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产品教研室刘丽芳老师带领19名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共同完成,历时3个月。作品的创作载体为传统竹编六角针工艺,创作造型依据中国地形图及行政区划图,作品上面的红色标注线为中国红军... 竹编软雕塑作品《江山》是由怀化学院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产品教研室刘丽芳老师带领19名产品设计专业学生共同完成,历时3个月。作品的创作载体为传统竹编六角针工艺,创作造型依据中国地形图及行政区划图,作品上面的红色标注线为中国红军长征路线。采用传统竹编工艺进行设计制作,突破传统工艺造型方法,是对我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作品展现了我国的锦绣山河,标注红军长征主路线则是提醒人们不忘中国共产党带领红军战士英勇奋斗的艰苦历程,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常怀感恩之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专业 行政区划图 怀化学院 红军战士 软雕塑 竹编 继承与发扬 英勇奋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丰收节来了,江西农民的丰收这样“晒”
5
《江西农业》 2019年第17期6-7,共2页
金秋九月,稻谷飘香。农历秋分日,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这是一场礼赞丰收、致敬农民、歌颂祖国的隆重庆典,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设立的专属于中国农民自己、让亿万农民引以为傲、热切盼望的盛大节日。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 金秋九月,稻谷飘香。农历秋分日,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这是一场礼赞丰收、致敬农民、歌颂祖国的隆重庆典,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设立的专属于中国农民自己、让亿万农民引以为傲、热切盼望的盛大节日。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西活动,意义特殊、氛围浓厚,既是对江西一万多年农耕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更是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承与发扬 农耕文化 丰收节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园林造景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巧妙应用
6
作者 傅蒙萌 王秋磊 《现代园艺》 2015年第14期99-99,共1页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是一种以模拟自然山水为目的,把自然或经过人工改造的山水、植物和建筑物,按照一定的审美要求组成的建筑综合艺术。欣赏、学习、研究古典园林造景艺术,并灵活运用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让古典园林造景艺术在现代景观设...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是一种以模拟自然山水为目的,把自然或经过人工改造的山水、植物和建筑物,按照一定的审美要求组成的建筑综合艺术。欣赏、学习、研究古典园林造景艺术,并灵活运用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让古典园林造景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园林 造景艺术 现代景观 继承与发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破禁区 别开生面——颂话剧《于无声处》
7
作者 胡受昌 《齐鲁学刊》 1979年第1期77-80,共4页
读了四幕话剧《于无声处》十月演出本,也就联想到鲁迅在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写的诗句:“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声处》的作者,继承与发扬了话剧艺术的光荣传统,爱人民之所爱,恨人民之所... 读了四幕话剧《于无声处》十月演出本,也就联想到鲁迅在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写的诗句:“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声处》的作者,继承与发扬了话剧艺术的光荣传统,爱人民之所爱,恨人民之所恨,把一九七六年被“四人帮”颠倒了的历史,重新颠倒了过来。《于无声处》不仅在舞台上说出了人民群众想说但没有说出来的话;而且把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四五”革命群众运动,从侧面描绘出来了。它犹如出鞘的利剑,伸张了革命的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冲突 无声 群众运动 话剧艺术 人民群众 反革命 戏剧情节 继承与发扬 四人帮 光荣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