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继发性获得性胆脂瘤1例
- 1
-
-
作者
颜冬惠
曾凝香
李建忠
-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福总临床医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出处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9-621,共3页
-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22J011086)。
-
文摘
继发性获得性胆脂瘤(secondary acquired cholesteatoma,SA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中耳胆脂瘤,继发于慢性中耳炎鼓膜穿孔。这里的疾病分类突出了其发病因素,而其生物学特征与其他类型的胆脂瘤并没有本质区别。与最常见的胆脂瘤一样,SAC表现为持续性或周期性耳漏,可为具有臭味的脓性分泌物,同时可伴有耳鸣、耳痛、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眩晕等表现,晚期因骨质破坏可造成一系列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体征上以鼓膜紧张部穿孔区别于中耳胆脂瘤常见的松弛部穿孔。由于此类型中耳胆脂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同时有效抗生素的早期使用导致该疾病表现缺乏典型性,因此诊断有一定难度。在本文中,报道了1例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为表现的SAC病例,并探讨如何减少该疾病的误诊和漏诊。本研究经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O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24-038号)。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
-
关键词
继发性获得性胆脂瘤
上皮移行学说
鼓膜穿孔
耳漏
-
Keywords
secondary acquired cholesteatoma
the epithelial migration theory
perforation of the tympanic membrane
otorrhea
-
分类号
R764.2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