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5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罗非尼联合西达苯胺促进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衰老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巧 梁思敏 +2 位作者 蔡铎 向文琼 王利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671-1681,共11页
目的探索维罗非尼(vemurafenib,VEM)联合西达苯胺(chidamide,CDM)方案对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secondary acute myeloid leukemia,sAML)细胞衰老的影响。方法以sAML细胞系为研究对象(n=3),实验分为对照组、VEM单药组、CDM单药组、VEM+CD... 目的探索维罗非尼(vemurafenib,VEM)联合西达苯胺(chidamide,CDM)方案对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secondary acute myeloid leukemia,sAML)细胞衰老的影响。方法以sAML细胞系为研究对象(n=3),实验分为对照组、VEM单药组、CDM单药组、VEM+CDM组。CCK-8实验检测sAML细胞增殖抑制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sAML细胞衰老发生;流式细胞术检测sAML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发生;Swiss Target Predict、TargetNe、SEA及PharmMapper等4个网络药理学数据库预测VEM联合CDM的可能靶点和信号通路;RT-qPCR实验分析及验证VEM联合CDM的可能机制。结果VEM以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sAML细胞增殖,VEM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在SKM-1和MOLM-13细胞中分别为(24.15±1.18)μmol/L(P<0.0001)和(11.30±0.38)μmol/L(P<0.0001),VEM(SKM-1:1/3 IC_(50)-VEM,MOLM-13:1/2 IC_(50)-VEM)联合CDM协同抑制sAML细胞增殖(P<0.01);VEM联合CDM促进sAML细胞衰老相关标志物TRF2和Lamin B1表达;VEM联合CDM可使sAML细胞周期停滞于G_0/G_1期(P<0.05),并促进sAML细胞凋亡发生(P<0.05)。同时,网络药理学及RT-qPCR实验分析并验证VEM协同CDM通过抑制PI3K-AKT及MAPK信号通路促进sAML肿瘤细胞衰老发生(P<0.05)。结论VEM联合CDM通过下调PI3K-AKT及MAPK信号通路促进sAML细胞衰老发生、抑制sAML细胞增殖及促进sAML细胞凋亡,提示VEM联合CDM方案可能是sAML患者新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维罗非尼 西达苯胺 细胞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达本胺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抑制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 被引量:2
2
作者 蔡铎 梁思敏 +1 位作者 周巧 王利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338-1348,共11页
目的探讨西达本胺(chidamide,CDM)和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联合应用对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细胞株K562及MDS转白细胞株SKM-1,分别按照不同浓度的CDM单药组(0.25、0.5、1、2... 目的探讨西达本胺(chidamide,CDM)和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联合应用对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慢性髓系白血病急变期细胞株K562及MDS转白细胞株SKM-1,分别按照不同浓度的CDM单药组(0.25、0.5、1、2、4μmol/L),MMF单药组(0.5、1、2、4、8μmol/L)及联合用药组(CDM∶MMF=1∶2)干预24、48、72 h后,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基于最佳联合干预浓度干预72 h后,流式细胞学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CCK-8结果显示,联合组(1μmol/L CDM+2μmol/L MMF)在K562和SKM-1细胞中的联合指数分别为0.38944和0.63098。与CDM及MMF单药组比较,联合用药能显著提高对K562和SKM-1细胞增殖抑制率(P<0.01),并促进K562细胞凋亡率增高(P<0.05)。相较单药MMF组,联合组显著诱导K562、SKM-1细胞G_(0)/G_(1)期阻滞,但较CDM单药无统计学差异。其后网络药理学构建出66个节点、222条边的药物-疾病靶点PPI网络,并根据拓扑学筛选出CDK1、CDK2、CDK4、CDK6、CDK9、SYK、BTK、KDR、PIK3CB等9个核心靶点,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蛋白质磷酸化、细胞增殖、凋亡调控等多种生物进程,及PI3K-AKT、FOXO等信号通路。结论CDM联合MMF可显著抑制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达本胺 麦考酚酸 继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伴8号染色体三体的原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47例病例系列报告
3
作者 郑方圆 王淼 +3 位作者 陆爱东 贾月萍 张乐萍 曾慧敏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1-184,共4页
背景伴8号染色体三体(+8)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通常提示预后中等或较差,但其在儿童AML中的临床意义,目前研究较少。目的探讨+8 AML患儿的临床特征、早期疗效、预后结局及影响因素。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23年1... 背景伴8号染色体三体(+8)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通常提示预后中等或较差,但其在儿童AML中的临床意义,目前研究较少。目的探讨+8 AML患儿的临床特征、早期疗效、预后结局及影响因素。设计病例系列报告。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8 AML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细胞遗传学特征、诱导化疗后完全缓解(CR)和总生存(OS)情况,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CR影响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生存函数并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通过Cox回归模型进行OS影响因素分析。主要结局指标诱导化疗后CR获得率和OS。结果研究期间812例原发性AML患儿中,+8 AML患儿48例(5.9%),除外未完成诱导化疗的1例,47例纳入本文分析,女17例(36.2%),初诊时中位年龄9岁。单纯+8 AML患儿11例(23.4%),伴有额外遗传学异常患儿36例(76.6%)。依据2020年欧洲白血病网络(ELN)AML危险度分层标准,+8 AML伴预后良好遗传学异常15例、伴预后中等遗传学异常17例、伴预后不良遗传学异常15例。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为合并KMT2A重排(19.1%),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为合并FLT3-ITD突变(29.8%)。诱导化疗后CR获得率63.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伴预后不良遗传学异常是CR的独立影响因素(HR=0.13,95%CI:0.02~0.93)。47例患儿中位生存时间为40个月,3年OS为(77.8±6.2)%,未发现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8染色体在本研究AML儿童中发生率低于成人及国外儿童,易合并额外遗传学异常,伴预后不良遗传学异常者在诱导化疗后不容易获得CR,未发现OS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号染色体三体 儿童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基因突变特征及预后生存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何苗 田红娟 +4 位作者 毛东锋 赵霄晨 张姝婷 赵芳卿 吴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1-697,共7页
目的:对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进行二代测序基因检测分析,探讨AML患者的基因突变特点及生存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92例初诊AML(非APL)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二代测序进行AML相关基因检测,分析AML患... 目的:对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进行二代测序基因检测分析,探讨AML患者的基因突变特点及生存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92例初诊AML(非APL)患者的临床资料。基于二代测序进行AML相关基因检测,分析AML患者的基因突变特点及生存时间。结果:92例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51例。共检测到38种基因突变。62例患者至少携带1个基因突变,30例患者未检测到基因突变。14例预后良好组患者基因突变频率较高的为NRAS、KIT(21.43%,n=3),KRAS(14.29%,n=2);64例预后中等患者基因突变频率较高的为DNMT3A(18.75%,n=12)、NPM1(17.19%,n=11)、IDH2、FLT3-ITD、CEBPA(12.50%,n=8)、TET2(10.94%,n=7);14例预后不良组患者基因突变频率较高的为ASXL1、TP53、EZH2、NRAS(14.29%,n=2)。经统计学分析发现,KIT在中危组中变异相对热点,DNMT3A在高危组的变异相对热点(P<0.05)。将在不同预后组中突变率较高的基因NRAS、KIT、IDH2、DNMT3A、NPM1、FLT3-ITD与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KIT是影响患者OS的因素(P<0.05),其余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L患者基因突变频率较高,本研究中67.4%的患者至少携带1个基因突变,不同基因在不同的染色体核型患者中突变频率不一致,存在明显的优势突变,并且KIT、DNMT3A可以作为评估预后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突变基因 二代测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和H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一项前瞻性、单臂、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蔡成森 王如菊 +4 位作者 徐晓燕 顾骋圆 康慧珠 刘跃均 韩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2-979,共8页
目的:评估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和H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臂、Ⅱ期临床研究,纳入2020年12月到2023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R/R AML患者20例,在... 目的:评估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和H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 AM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单臂、Ⅱ期临床研究,纳入2020年12月到2023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R/R AML患者20例,在挽救治疗后可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评估疗效、安全性。结果:20例患者中,男14例和女6例,平均年龄为(50.7±15.3)岁。1疗程的总反应率(ORR)为75.0%(15/20),2疗程达到完全缓解(CR)或血细胞计数不完全恢复的完全缓解(CRi)有7例(35.0%)。8例患者接受allo-HSCT。主要不良事件是血液学毒性,未发生5级不良事件。结论:PD-1抑制剂联合阿扎胞苷和HAG方案是R/R AML的一种可行且相对安全的治疗选择,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抑制剂 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 HAG 阿扎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奈克拉长疗程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生存分析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孔繁聪 纪德香 +6 位作者 喻敏 齐凌 宋宝全 陈志未 李甜甜 张卢涛 李菲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15-522,共8页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为基础(venetoclax based,VEN-based)的方案长疗程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非M3型)的生存及影响因素,为AML的维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4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为基础(venetoclax based,VEN-based)的方案长疗程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非M3型)的生存及影响因素,为AML的维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4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至少4个疗程VEN-based方案治疗的初治AML患者资料,分析其复合完全缓解率(composite complete response rate,cCR)、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的阴性率、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无复发生存时间(relapse-free survival,RF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0例初治AML患者,中位年龄65(53~78)岁,中位治疗7(4~20)个疗程。1个疗程治疗后cCR和MRD阴性率分别为80.0%和63.3%。累积cCR为96.7%,MRD阴性率为80.0%。中位随访21.3(95%CI:14.7~27.9)个月,中位OS为32.3个月,中位RFS未达到,2年OS率和RFS率分别为70.6%和54.8%。单因素分析提示2017版欧洲白血病网(ELN)危险度分层预后不良及复发影响RFS及OS(P<0.05),多因素分析未提示上述因素与生存率有关(P>0.05)。安全性方面以血液学不良反应最为常见,其次为感染,总体耐受性良好。结论:VEN-based方案长疗程治疗AML患者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50%以上患者可获2年以上生存。VEN-based方案可作为AML患者有效维持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维奈克拉 维持治疗 疗效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减少症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反应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赵娟 李佳 +2 位作者 钱玲玲 丁佐凤 张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6-1022,共7页
目的:探讨肌肉减少症对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治疗反应及预后的影响,以揭示其对AML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初诊并接受诱导化疗的122例AML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多频率生物... 目的:探讨肌肉减少症对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治疗反应及预后的影响,以揭示其对AML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初诊并接受诱导化疗的122例AML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多频率生物电阻抗分析仪进行身体成分测量,评估是否存在肌肉减少症。将所有患者分为肌肉减少症与非肌肉减少症组,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差异。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进一步确定肌肉减少症与AML患者预后的关联强度。结果:在122例AML患者中,共46例(37.7%)在接受诱导化疗前被诊断为肌肉减少症。肌肉减少症患者的BMI显著低于非肌肉减少症患者(t=4.258,P<0.001),且肌肉减少症患者接受诱导化疗后的完全缓解(CR)率与部分缓解(PR)率明显更低(χ^(2)=6.348,P=0.042)。Kaplan-Meier曲线显示,肌肉减少症患者的中位总体生存期(OS)明显短于非肌肉减少症患者,分别为20.7(95%CI:12.6-27.8)个月和27.8(95%CI:22.3-31.9)个月(χ^(2)=5.659,P=0.01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接受标准诱导化疗的AML患者中,肌肉减少症与非肌肉减少症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2.2(95%CI:5.4-24.7)个月与26.1(95%CI:16.7-35.4)个月(χ^(2)=3.949,P=0.04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肌肉减少症(HR=1.671,95%CI:1.034-2.701,P=0.036)是AM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肌肉减少症与AML患者低治疗反应率及不良预后相关,或许可作为预测AML患者临床结局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肌肉减少症 身体成分 治疗反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C0064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
8
作者 张运玲 杨莹 +1 位作者 孙寅 柴红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8-1006,共9页
目的:探讨LINC0064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RT-qPCR检测人正常骨髓基质细胞系HS-5和AML细胞株中LINC00641、miR-204-5p、MT1X相对表达水平,筛选出最佳细胞系THP-1进行后续实验;生物信息学、双荧... 目的:探讨LINC00641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RT-qPCR检测人正常骨髓基质细胞系HS-5和AML细胞株中LINC00641、miR-204-5p、MT1X相对表达水平,筛选出最佳细胞系THP-1进行后续实验;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实验、pull down实验、RIP实验验证LINC00641、MT1X与miR-204-5p靶向关系,EdU、CCK-8、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MT1X、CyclinD1、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HS-5细胞比较,HL60、THP-1、U937、KG1细胞中LINC00641、MT1X表达显著升高,而miR-204-5p表达显著降低,其中THP-1细胞变化最为显著(P<0.05)。沉默LINC00641或过表达miR-204-5p均可显著抑制THP-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细胞数、CyclinD1、Bcl-2蛋白表达,促进细胞凋亡和Bax蛋白表达(均P<0.05)。生物信息学、双荧光素酶实验、pull down实验、RIP实验均证实LINC00641、MT1X与miR-204-5p存在靶向关系,抑制miR-204-5p或过表达MT1X可分别逆转沉默LINC00641或过表达miR-204-5p对THP-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减少细胞凋亡。结论:LINC00641在AML中高表达,抑制LINC00641表达可通过调miR-204-5p/MT1X轴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增加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细胞活力 凋亡 LINC006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间皮素特异性T细胞免疫重建初步研究
9
作者 罗小华 陈玉婷 +3 位作者 王兰 彭文 段小琴 水利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37-2242,共6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间皮素(MSLN)特异性T细胞(CTLs)免疫重建规律。方法:筛选出MSLN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监测移植后MSLN-CTLs及其亚群数量、表面PD-1/CTLA-4/TIM-3免疫耗竭分子的表达、分泌细胞...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间皮素(MSLN)特异性T细胞(CTLs)免疫重建规律。方法:筛选出MSLN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2例,采用流式细胞术监测移植后MSLN-CTLs及其亚群数量、表面PD-1/CTLA-4/TIM-3免疫耗竭分子的表达、分泌细胞因子TNF-α和IFN-γ的功能,并与WT1-CTLs和巨细胞病毒(CMV)CTLs进行比较。同时,分析CTL重建与微小残留病(MRD)和白血病复发的关系。结果:移植后可检测到MSLN-CTLs、WT1-CTLs和CMV-CTLs,并分泌细胞内因子。WT1特异性CD8^(+)T细胞、MSLN特异性CD8^(+)T细胞、CMV特异性CD8^(+)T细胞的表型以TEM亚群和TEMRA亚群为主,CMV特异性CD8^(+)T细胞的TEM亚群更明显。与CMV-CTLs比较,T Naive、TCM和TEMRA亚群比例在MSLN特异性CD8^(+)T细胞和WT1特异性CD8^(+)T细胞相对更高,PD-1、CTLA-4和TIM-3在MSLN-CTLs和WT1-CTLs的表达水平更高。移植后MSLNCTLs和WT1-CTLs动态变化与白血病负荷以及供受者嵌合率有一定关系。结论:MSLN阳性A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可检测到MSLN-CTLs,其表型和功能与WT1-CTLs、CMV-CTLs有一定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白血病 间皮素 T淋巴细胞 免疫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核仁素表达对急性髓系白血病Kasumi-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0
作者 刘慧丽 徐文鑫 +1 位作者 蔡阳艳 李鸿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2-1317,共6页
目的:探讨核仁素(NCL)在急性髓系白血病Kasumi-1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通过携带NCL shRNA的慢病毒感染Kasumi-1细胞,下调NCL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情况,转录组二代测序预测... 目的:探讨核仁素(NCL)在急性髓系白血病Kasumi-1细胞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通过携带NCL shRNA的慢病毒感染Kasumi-1细胞,下调NCL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情况,转录组二代测序预测关联信号通路,RT-PCR检测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下调NCL的表达显著抑制Kasumi-1细胞的增殖(P<0.01),并显著提高细胞的凋亡率(P<0.05)。细胞周期检测发现,NCL下调后,Kasumi-1细胞在G_(1)期和S期的分布发生显著变化(P<0.05),而G_(2)期的细胞分布未见明显差异(P>0.05)。转录组二代测序分析显示,NCL低表达的Kasumi-1细胞中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核糖体、剪接体、RNA转运、细胞周期和氨基酸生物合成等关键信号通路上。RT-PCR验证表明,BAX、CASP3、CYCS、PMAIP1、TP53和CD-KN1A等基因在NCL下调后表达显著上调(P<0.05),其中CDKN1A的表达差异最为显著。结论:NCL在Kasumi-1细胞的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可能通过激活TP53-CDKN1 A通路抑制细胞周期进程,并通过上调凋亡相关基因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素 急性白血病 TP53-CDKN1 A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秋洁 孙楠楠 +1 位作者 万鼎铭 王萌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38,共3页
急性白血病通常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有少数急性白血病可能在复发时发生系别转化,发生率为6%~9%,大多数为ALL转化为AML^([1-2]),且常见于儿童^([3... 急性白血病通常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有少数急性白血病可能在复发时发生系别转化,发生率为6%~9%,大多数为ALL转化为AML^([1-2]),且常见于儿童^([3]),由AML转化为ALL罕见。查阅至2024年3月已发表文献,AML转化为T淋巴细胞ALL(T-ALL)仅见两例报道,且发生于幼儿或儿童^([4-5]),未见成人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别转换 化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分子遗传学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龙飞 熊昊 +7 位作者 杨李 孙鸣 陈智 卢文婕 祁闪闪 陶芳 罗琳琳 陈晶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分子遗传学特点,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2年8月于武汉儿童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16例初诊AML患儿的临床资料与分子遗传学数据,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基因...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分子遗传学特点,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22年8月于武汉儿童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16例初诊AML患儿的临床资料与分子遗传学数据,采用Fisher精确检验分析基因突变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基因突变对患儿预后的影响。结果:NRAS(22%)、KRAS(14.9%)和KIT(14.7%)突变是116例AML患儿最常见的基因异常。KIT、CEBPA和GATA2突变患儿中位发病年龄均较未突变患儿高(均P<0.05),FLT3-ITD突变患儿初诊白细胞计数较未突变患儿高(P<0.05),ASXL2突变患儿初诊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值较未突变患儿偏低(均P<0.05)。KIT突变常伴随t(8;21)(q22;q22)核型异常。基因突变与第一和第二诱导治疗后微小残留病灶(MRD)缓解率均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KIT、NRAS突变与预后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CEBPA、FLT3-ITD突变患儿总生存率优于无突变患儿,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1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儿3年总生存率为89.8%,显著高于43例仅接受化疗治疗患儿的55.2%(P<0.001)。结论:儿童AML普遍存在基因突变,应用二代测序可显著提高基因突变检出率,其对AML患儿危险度分层治疗有指导意义。FLT3-ITD和KIT突变可能不再是预后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分子遗传学异常 预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一线诱导方案相关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萍 洪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6,共8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成人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类型。蒽环类药物和阿糖胞苷组成的“3+7”方案自20世纪70年代被确立为AML患者的标准诱导方案。此后,不断有临床研究对一线诱导方案进行改良优化,并研究新方案和...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成人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类型。蒽环类药物和阿糖胞苷组成的“3+7”方案自20世纪70年代被确立为AML患者的标准诱导方案。此后,不断有临床研究对一线诱导方案进行改良优化,并研究新方案和标准诱导方案相比,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是否更具优势。文章主要阐述AML一线诱导治疗方案的相关进展及相关分子靶向药物的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诱导治疗 进展 靶向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OP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万雪莹 许晶 +1 位作者 刘晓丽 王宏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研讨SPOP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AML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初发AML患者和正常对照者骨髓样本中SPOP mRNA的表达。通过脂质体转染法进行慢病毒包装构建SPOP稳定过表达的AML... 目的:研讨SPOP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AML细胞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初发AML患者和正常对照者骨髓样本中SPOP mRNA的表达。通过脂质体转染法进行慢病毒包装构建SPOP稳定过表达的AML细胞系THP-1和U937,应用CCK-8法检测SPOP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凋亡和周期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抗凋亡蛋白Bcl-2和凋亡蛋白Bax、Caspase3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SPOP mRNA表达水平的中位数为0.9931(0.6303,1.433),AML组为0.5221(0.2422,0.7237),AML组SPO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将SPOP过表达后,U937过表达组凋亡细胞比例为10.9%±0.3%,明显高于空载组的8.9%±0.3%(P<0.05);THP-1过表达组凋亡细胞比例为4.6%±0.15%,明显高于空载组的3.0%±0.30%(P<0.05)。U937过表达组和THP-1过表达组Caspase3表达量分别为1.154±0.086、1.2±0.077,均高于空载组(空载组为1)(均P<0.05);U937过表达组和THP-1过表达组Bax/Bcl-2比值分别为1.328±0.057、1.669±0.15,亦高于空载组(空载组为1)(均P<0.05)。在细胞增殖实验中,U937过表达组和THP-1过表达组细胞数量均略微低于空载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细胞周期实验中,U937过表达组和THP-1过表达组处于G1期细胞比例均略微高于空载组,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OP可以促进白血病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cl-2下调,Bax、Caspase3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P 急性白血病 细胞增殖 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SNHG12通过miR-409-3p/TWIST1轴调节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海歌 王静 +1 位作者 肖梦瑶 崔雯萱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5-142,共8页
目的探讨lncRNA SNHG12是否可通过miR-409-3p/TWIST1轴调节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方法用q RT-PCR检测4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和47例非血液系统肿瘤性疾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NHG12、miR-409-3p和TWIST1 mRNA的... 目的探讨lncRNA SNHG12是否可通过miR-409-3p/TWIST1轴调节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方法用q RT-PCR检测4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和47例非血液系统肿瘤性疾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NHG12、miR-409-3p和TWIST1 mRNA的表达水平;然后将HL-60细胞分为对照组、sh-NC组、sh-SNHG12组、sh-SNHG12+inhibitor NC组、sh-SNHG12+miR-409-3p inhibitor组、sh-SNHG12+oe-NC组、sh-SNHG12+oe-TWIST1组;用q RT-PCR检测各组细胞SNHG12、miR-409-3p和TWIST1 mRNA表达水平;CCK-8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WIST1、CyclinD1、Ki67、Cleaved-caspase-3、MMP-9蛋白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409-3p与SNHG12和TWIST1的靶向关系。结果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和建株AML细胞中SNHG12和TWIST1 mRNA表达显著升高,miR-409-3p表达显著降低(P<0.05);下调SNHG12表达显著降低HL-60细胞中SNHG12和TWIST1 mRNA表达、A_(450)(24、48 h)值、细胞迁移和侵袭个数、TWIST1、CyclinD1、Ki67、MMP-9蛋白表达,提高凋亡率、miR-409-3p和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P<0.05);下调miR-409-3p表达或上调TWIST1表达均可减弱下调SNHG12对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干扰SNHG12表达可提高miR-409-3p表达抑制TWIST1,进而抑制AML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SNHG12 miR-409-3p/TWIST1轴 急性白血病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P98::HOXA9融合基因阳性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特征研究
16
作者 曹海峡 吴亚敏 +7 位作者 王树娟 陈志丹 胡靖晗 耿晓芊 王芳 孙玲 姜中兴 边志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41-1247,共7页
目的:探讨NUP98::HOXA9融合基因阳性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疾病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23年10月就诊于本院血液科的2113例AML患者的融合基因结果,筛选出伴NUP98重排患者,重点对伴侣基因为HOXA9患者的临床特... 目的:探讨NUP98::HOXA9融合基因阳性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疾病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5月至2023年10月就诊于本院血液科的2113例AML患者的融合基因结果,筛选出伴NUP98重排患者,重点对伴侣基因为HOXA9患者的临床特点、染色体核型、免疫表型、基因突变、疗效、预后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13例AML患者中伴NUP98重排18例,其中NUP98::HOXA9阳性患者14例,检出率为0.66%(14/2113)。患者中位发病年龄42.5(23-64)岁,常见染色体核型为t(7;11)(p15;p15);所有患者免疫表型均表达CD13、CD33、CD117和CD38,大部分表达CD34、cMPO,少部分表达HLA-DR。14例患者均行二代测序(NGS)检测白血病相关基因突变,突变频率较高的基因有WT1(10/14)、TET2(7/14)、FLT3-ITD(6/14),另外还检测到KRAS/NRAS、IDH1、KIT突变。13例患者接受了治疗,9例获得完全缓解(CR),其中应用阿扎胞苷(AZA)+维奈克拉(VEN)方案3例,均在第一疗程后获得CR;队列中复发/难治性患者共6例(6/13)。4例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其中2例实现长期生存。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12(2.1-65.0)个月,中位生存期(OS)11.4个月,中位无复发生存期(RFS)9.6个月。结论:成人AML患者最常见的NUP98重排类型是NUP98::HOXA9,该类患者易合并WT1、TET2和FLT3-ITD体细胞突变,易复发,生存期短,预后较差;应用AZA+VEN方案有望提高患者的诱导缓解率,部分患者可通过allo-HSCT延长生存,但仍需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改善此类患者的整体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P98::HOXA9 急性白血病 临床特征 维奈克拉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天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方案治疗初诊unfit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17
作者 安礼影 陈敏 +5 位作者 魏锦 邹兴立 赵攀 杨竹 倪勋 林晓静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79-1286,共8页
目的:观察真实世界中21 d维奈克拉(VEN)联合阿扎胞苷(AZA)(21 d VA)方案治疗初诊unfit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20年12月至2024年7月使用21 d VA方案化疗并至少完成1疗程疗... 目的:观察真实世界中21 d维奈克拉(VEN)联合阿扎胞苷(AZA)(21 d VA)方案治疗初诊unfit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2020年12月至2024年7月使用21 d VA方案化疗并至少完成1疗程疗效评估的初诊unfit-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真实世界中21 d VA方案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并评估安全性。结果:共纳入59例患者,中位年龄为67(48-87)岁。1疗程后复合完全缓解(cCR)率为74.5%,54.2%的患者微小残留病灶(MRD)转阴,其中伴NPM1突变的患者MRD阴性率较高(P=0.032)。中位随访19(2-38)个月,最佳cCR率和MRD转阴率分别为78%和64.4%,中位总生存期(OS)为12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疗程数<4是影响P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疾病缓解后,随着疗程数的增加,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好转。结论:真实世界中,21天VA方案治疗初诊unfit-AML仍有较高的有效性,且并不影响第1疗程的缓解率及MRD转阴率,尤其是伴NPM1突变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奈克拉 急性白血病 真实世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对比“3+7”或类似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回顾性分析
18
作者 王璐璐 张娟 +8 位作者 张越 张勇 董晓敏 张丹阳 陈婷婷 周芸晖 王滕 兰惠玲 周合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2-681,共10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接受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Ven/Aza)方案和“3+7”及类似方案治疗的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真实世界研究的数据,对比两种方案的治疗反应和不良反应,并进行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到2023... 目的:回顾性分析接受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Ven/Aza)方案和“3+7”及类似方案治疗的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真实世界研究的数据,对比两种方案的治疗反应和不良反应,并进行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到2023年3月在我院接受Ven/Aza方案(24例)和“3+7”方案(117例)方案治疗的初治AML患者的疗效、生存期和不良反应,以及影响结局的因素。根据年龄、ECOG PS进行倾向性匹配评分(PSM)后得到1∶1匹配的队列20对,并对匹配前后的疗效和生存情况做对比。结果:Ven/Aza组中位年龄为69岁,“3+7”组为56岁(P<0.001)。Ven/Aza组客观反应率为62.5%,“3+7”组为74.8%(P>0.05)。Ven/Aza组中位总生存期为522 d,“3+7”组为1002 d(P>0.05)。控制年龄和ECOG PS这2个变量后,得到20对病例的PSM队列,其中Ven/Aza组的客观反应率为65%,“3+7”组为60%(P>0.05);两组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522和629 d,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531和198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en/Aza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整体队列显示“3+7”方案在疗效和生存上更有优势,但是Ven/Aza方案安全性更好。在控制年龄和ECOG PS的PSM后,Ven/Aza组的疗效好转,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较“3+7”组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维奈克拉 阿扎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19
作者 石雅洁 谢新生 +7 位作者 姜中兴 万鼎铭 郭荣 李涛 张霞 李雪 张玉培 苏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0-725,共6页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allo-HSC...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allo-HSCT治疗此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42例,中位年龄39(14-65)岁。预后分层低危17例,中危25例,高危38例。ASXL1突变常伴随其他基因突变,共突变基因中频率较高的依次为TET2(71.25%)、NRAS(18.75%)、DNMT3A(16.25%)、NPM1(15.00%)、CEBPA(13.75%)。中高危患者中接受allo-HSCT共29例(移植组),未接受allo-HSCT共34例(化疗组)。移植组2年总生存(OS)率、无病生存(DFS)率分别为72.4%、70.2%,化疗组分别为44.1%、3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移植年龄>50岁、移植后急性GVHD的发生为影响移植患者OS、DFS的预后不良因素。结论:allo-HSCT可改善ASXL1突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XL1突变 急性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维奈克拉耐药细胞株的构建及耐药机制研究
20
作者 刘凯帆 曾令基 +5 位作者 耿素霞 黄欣 李敏明 赖沛龙 翁建宇 杜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6-997,共12页
目的:构建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耐药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检测维奈克拉耐药细胞株对BCL-2家族蛋白的敏感性,并探讨其耐药的机制。方法:利用CCK-8法筛选对维奈克拉相对敏感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MV4-11、MOLM13、OCI-AML2),低... 目的:构建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耐药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株,检测维奈克拉耐药细胞株对BCL-2家族蛋白的敏感性,并探讨其耐药的机制。方法:利用CCK-8法筛选对维奈克拉相对敏感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MV4-11、MOLM13、OCI-AML2),低浓度维奈克拉持续诱导细胞株产生耐药,CCK-8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耐药前后的细胞活力、凋亡率,BH3分析法分析耐药细胞株线粒体凋亡通路中促凋亡蛋白的失衡以及对药物敏感性的变化,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耐药细胞系以及多药耐药患者BCL-2家族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成功构建了MV4-11、MOLM13、OCI-AML2的维奈克拉耐药细胞株,IC50均达到10倍以上,在相同浓度的维奈克拉作用下,耐药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5);BH3分析显示,耐药细胞株对促凋亡蛋白(如BIM、BID和NOXA)敏感性增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耐药细胞株中MCL1表达上调,NOXA1表达下调。维奈克拉耐药患者MCL1、NOXA1表达变化与本研究所建立的耐药细胞系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通过低浓度持续诱导法成功构建了维奈克拉耐药的AML细胞株,维奈克拉耐药导致了细胞线粒体凋亡通路的改变以及对促凋亡蛋白BIM、BID和NOXA的敏感性上升,这可能与耐药细胞中MCL1表达上调、NOXA1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维奈克拉 BCL-2家族 耐药 抗凋亡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