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CC继发性导管异位的观察与处理 被引量:16
1
作者 陆海燕 王丽英 薛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0-393,共4页
目的分析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继发性异位的临床表现,并介绍异位的处理与结局,为临床PICC继发性导管异位的识别与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以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血管通路护理门诊2015年至2017年134例PICC... 目的分析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继发性异位的临床表现,并介绍异位的处理与结局,为临床PICC继发性导管异位的识别与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以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血管通路护理门诊2015年至2017年134例PICC继发性导管异位作为研究对象,对异位患者一般资料、置管信息及异位情况(临床指征、导管尖端位置与形态、处理及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管反复回血、导管滑脱≥3 cm及持续导管功能障碍为导管异位的主要临床表现,且导管内反复回血能显著预测导管异位至同侧颈部静脉(χ~2=37.931,P<0.001)。颈部静脉(47.8%)是最常见的导管尖端异位部位,63例(47.0%)异位导管发生形态改变。导管调整方法主要包括快速冲管法(配合患者活动、深呼吸等)、拉出部分导管(同时持续检查导管功能)及DSA下复位。134例异位处理结果:74例(55.2%)调整成功,导管尖端仍位于上腔静脉;26例(19.4%)导管尖端调整至上腔静脉外,当作中长导管使用;34例(25.4%)因患者主动要求、调整失败或无治疗需求等拔管。结论护理人员应高度警惕PICC继发性导管异位的临床体征。导管异位需同时评估导管尖端位置与导管形态,患者意愿、治疗需求、导管以往维护情况及异位状况等是PICC继发性导管异位综合判断及处理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继发性导管异位 观察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