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脾入手治疗SU制剂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34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卓菁 李瑞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71-472,共2页
通过对SU制剂继发性失效的 2型DM 34例 ,以健脾益气养阴法为主治疗观察 ,有效率达 97 1 % ,说明以健脾益气养阴为主的中药能修复胰腺B细胞功能 ,提高胰岛B细胞受体的敏感性 。
关键词 SU制剂继发性失效 2型糖尿病 从脾入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
2
作者 杨雨田 杨悦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05-207,共3页
观察中药治疗 2型糖尿病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疗效。共观察 10 7例 ,对照组 30例 ,均口服达美康片 ,每次 16 0mg ,每日 2次 ;二甲双胍片每次 0 5 g ,每日 3次 ;拜糖平片每次 5 0mg ,每日 3次。治疗组 77例 ,在口服与对照组相... 观察中药治疗 2型糖尿病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疗效。共观察 10 7例 ,对照组 30例 ,均口服达美康片 ,每次 16 0mg ,每日 2次 ;二甲双胍片每次 0 5 g ,每日 3次 ;拜糖平片每次 5 0mg ,每日 3次。治疗组 77例 ,在口服与对照组相同西药的同时 ,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辨证 ,分为 4型 :燥热型、阴虚型、气虚型及阳虚型 ,均服中药煎剂每日 1剂 ,疗程共 1个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明显降低 ,从平均 14 0mmol/L降至 8 4mmol/L ;胰岛素升高 ,从平均 3 7mu/L升至 10 0mu/L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对照组治疗后空腹血糖、胰岛素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两组治疗后进行比较 ,治疗组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胰岛素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从临床症状看 ,治疗组主要症状好转率达 73% ;对照组不仅无好转 ,反而加重。结论 :中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口服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诺和锐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慧萍 牟新 周旦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锐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Ⅱ)诺和锐组(CSⅡ组)和每日常规2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S...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锐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2型糖尿病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Ⅱ)诺和锐组(CSⅡ组)和每日常规2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SⅡ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MSⅡ组患者每天早晚餐前30min皮下注射诺和灵30R,共治疗4周;CSⅡ组给予CSⅡ治疗,输注的胰岛素为诺和锐。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三餐前、三餐后2h、睡前、凌晨2:00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住院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CSⅡ组患者三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8±1.2)mmol/L、(0.58±0.14)U.kg-1.d-1、(3.2±1.9)d和(10.4±2.6)d,MSⅡ组分别为(9.0±1.4)mmol/L、(0.74±0.17)U.kg-1.d-1、(7.7±2.9)d和(12.9±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中CSⅡ组无低血糖发生,MSⅡ组有4例发生低血糖。结论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诺和锐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并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MS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输注系统 诺和锐 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患者IA-2抗体与胰岛β细胞功能关系分析
4
作者 俞颖 朱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62-664,共3页
目的:探讨IA-2抗体对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患者早期诊断和干预的作用。方法:测定173例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抗体),测定空腹及餐后胰岛素和C肽水平,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体质指数、谷氨酸... 目的:探讨IA-2抗体对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患者早期诊断和干预的作用。方法:测定173例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抗体),测定空腹及餐后胰岛素和C肽水平,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体质指数、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抗体)浓度,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糖负荷后30min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等指标在IA-2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患者中早期测定IA-2、GAD等相关抗体对诊断分型,早期采用保护残存胰岛β细胞功能的治疗方法和对其预后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 IA-2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治疗口服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邱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024-2025,共2页
目的比较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79例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T2DM患者,均服用一种磺脲类药物加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将患者随机分... 目的比较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对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面的差异。方法选择79例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T2DM患者,均服用一种磺脲类药物加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将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R组,分别给予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2次/d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血糖控制情况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诺和锐30组的2 hPBG及HbA1c显著低于诺和灵30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诺和锐30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诺和灵30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与7.1%,P<0.05)。结论对于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T2DM患者,诺和锐30较诺和灵30R能更好地控制2 hPBG,降低夜间低血糖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和锐30 诺和灵30R 糖尿病 2型 磺脲类药物 继发性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缓释营养液防治夜间低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朱翠凤 张帆 +4 位作者 卢东晖 施雪雁 孙晶丹 陈恒娇 于红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9期721-723,共3页
目的通过临睡前补充能量缓释营养液观察其对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病人夜间低血糖和清晨反应性高血糖的影响及其对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作用.方法按一定的要求选择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40例,按病人和家属的意愿分为普通糖尿病治疗饮食组(... 目的通过临睡前补充能量缓释营养液观察其对药物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病人夜间低血糖和清晨反应性高血糖的影响及其对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作用.方法按一定的要求选择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40例,按病人和家属的意愿分为普通糖尿病治疗饮食组(A组)和临睡前补充能量缓释营养液(益力佳SR)的糖尿病治疗饮食干预组(B组).A组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进食普通糖尿病饮食定量治疗; B组的热能摄入量及三大产热营养素的供热比同A组,但提取100 kcal用益力佳SR替代作为临睡前点心,剩下的热量按照1/3、1/3、1/3的方式分餐摄取,持续14 d.两组病人每天都于22∶ 00,24∶ 00,3∶ 00,7∶ 00检测血糖,并观察夜间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于治疗前、干预后第7 d和干预后第14 d分别检测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以观察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病人调整期3∶ 00的血糖、空腹血糖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A组不同时期胰岛素敏感性(ISI)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B组第14 d ISI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第14 d的胰岛素分泌功能指数(IS)与第1 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临睡前补充相当于全日总热能5%~10%的营养液,可有效防治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糖尿病过程中夜间低血糖的发生,还具有一定的改善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敏感性 营养液 夜间 缓释 防治 胰岛素分泌功能 糖尿病治疗 反应性高血糖 补充能量 空腹血糖 糖尿病病人 继发性失效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饮食 产热营养素 热能摄入量 低血糖反应 空腹胰岛素 显著性 改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的不同阶段胰岛β细胞的早期分泌相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钟惠菊 王敏 +2 位作者 廖岚 陈慧玲 郭丽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不同阶段患者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相的变化规律。方法:对4 0例正常对照者和1 0 1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精氨酸(L-ARG)兴奋试验并检测空腹血糖和体质量指数等参数。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初发组3 5例、磺脲类药物治疗有效...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的不同阶段患者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相的变化规律。方法:对4 0例正常对照者和1 0 1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精氨酸(L-ARG)兴奋试验并检测空腹血糖和体质量指数等参数。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初发组3 5例、磺脲类药物治疗有效组3 2例和继发性磺脲类药物治疗失效组3 4例。计算L-ARG兴奋试验中的急性胰岛素反应(acute insu lin response,AIRARG)指数、稳态模型评价的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 lin resistance of hom eostasis model assessm ent,HOMA-IR)及其胰岛素分泌指数(in-su lin secretion of hom eostasis model assessm ent,HOMA-IS),各组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各组的HOMA-IR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 1);校正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分泌值评估胰岛功能的影响后,2型糖尿病各组患者的AIRARG指数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 1),2型糖尿病各组间AIRARG指数比较为:初发组>有效组>失效组(P<0.0 1);2型糖尿病各组间的HOMA-IS比较未发现初发组和有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2型糖尿病各个阶段均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从初发者到继发性磺脲类失效患者,其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相的改变表现为逐级衰退的动态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Β细胞功能 发性磺脲类失效 左旋精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脲类降糖药物的临床应用
8
作者 金之欣 《医药导报》 CAS 1990年第3期39-40,共2页
糖尿病已成为世界三大常见疾病之一。我国的发病率日益增多,80年代初,全国30个省市普查的统计,其发病率接近1%,其中约90%的糖尿病是成年人。老年人发病的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为此在控制糖尿病除饮食、运动外,大部份需要口服降糖... 糖尿病已成为世界三大常见疾病之一。我国的发病率日益增多,80年代初,全国30个省市普查的统计,其发病率接近1%,其中约90%的糖尿病是成年人。老年人发病的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为此在控制糖尿病除饮食、运动外,大部份需要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市上新型磺脲类药供应较多,应用广泛。如何恰当的选择应用是值得探讨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机理尚未阐明。患者常在遗传的基础上,因肥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脲类降糖药 口服降糖药 临床应用 优降糖 降糖作用 达美康 糖基化血红蛋白 餐后高血糖 继发性失效 胰高血糖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