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53年粮食危机与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 被引量:6
1
作者 田锡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60,共7页
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与1953年粮食危机的出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有密切的关联。此前,中国粮食供需的总体形势虽有所缓和,但并没有根本好转。为解决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对粮食的需求以及稳定物价的需要,中央政府不得不谋求新的控制粮食... 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与1953年粮食危机的出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贯彻有密切的关联。此前,中国粮食供需的总体形势虽有所缓和,但并没有根本好转。为解决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对粮食的需求以及稳定物价的需要,中央政府不得不谋求新的控制粮食资源的办法。粮食危机的出现,为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提供了一个重要时机。另外,在酝酿采取统购统销政策时,中央政府一开始就把它纳入到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去,以便对城乡传统生产关系进行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危机 过渡时期总路线 统购统销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业复兴视野下的闽茶统购统销政策(1937—1945) 被引量:4
2
作者 赖江坤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8-125,共8页
1937—1945年实施的闽茶统购统销,是国民政府全国茶叶统购统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茶统购统销顺应了社会舆论呼吁政府复兴茶业和维持战时闽茶对外贸易的现实要求。但是在具体实施、利益分配、贸易效果等层面不尽如人意,引发了政府与... 1937—1945年实施的闽茶统购统销,是国民政府全国茶叶统购统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茶统购统销顺应了社会舆论呼吁政府复兴茶业和维持战时闽茶对外贸易的现实要求。但是在具体实施、利益分配、贸易效果等层面不尽如人意,引发了政府与福建茶业界的矛盾冲突。闽茶统购统销实施的曲折历程是国民政府茶业治理的缩影,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民国晚期福建茶业发展的举步维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业复兴 闽茶 统购统销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陈云粮食统购统销思想──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在江苏贯彻实行谈起 被引量:1
3
作者 唐文起 《学海》 1995年第6期24-28,20,共6页
简论陈云粮食统购统销思想──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在江苏贯彻实行谈起唐文起粮食统购统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战线上的第二大“战役”。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主持全国财经工作的陈云同志对这一“战役”所提出并执行的方针、政策... 简论陈云粮食统购统销思想──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在江苏贯彻实行谈起唐文起粮食统购统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战线上的第二大“战役”。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主持全国财经工作的陈云同志对这一“战役”所提出并执行的方针、政策,不仅是为了解决当时粮食供需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粮食市场 粮食生产 陈云 粮食征购工作 计划供应 粮食供应 粮食问题 农民 粮食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统购统销视域下国家与农民关系(1953—1956) 被引量:1
4
作者 秦程节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57-63,78,共8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缓解严重的粮食危机,出台并强力实施了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由此引起农民强烈的反应并形成农民与国家之间紧张的互动和博弈。这种互动和博弈主要表现为国家统购统销与农民自由之间的矛盾,高征购引发农民"粮食恐...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缓解严重的粮食危机,出台并强力实施了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由此引起农民强烈的反应并形成农民与国家之间紧张的互动和博弈。这种互动和博弈主要表现为国家统购统销与农民自由之间的矛盾,高征购引发农民"粮食恐慌"的危机,强迫命令风导致农村干群关系尖锐对立。在农民微弱且坚韧持久的利益表达压力下,国家不断地调整和完善统购统销政策,并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实现双方的"利益整合",冲突得以调适和纾解。国家与农民的互动和博弈,不仅折射出国家尊重农民、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所做的不懈努力,也为当今推进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国家与农民关系 互动与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购统销——建国初期统制经济思想的体现
5
作者 刘洋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7-30,共4页
1953年,中央制定了具有统制经济思想的统购统销政策。它的制定是为了解决粮食供求紧张的问题,掌握粮食,控制农业生产和经营,而不仅是为工业发展积累超额资金。后经毛泽东的理论提升,统购统销政策又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分支,并演变成... 1953年,中央制定了具有统制经济思想的统购统销政策。它的制定是为了解决粮食供求紧张的问题,掌握粮食,控制农业生产和经营,而不仅是为工业发展积累超额资金。后经毛泽东的理论提升,统购统销政策又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分支,并演变成深刻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初中央领导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统制经济思想 统购统销政策 工业化战略 社会主义经济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西方经济学原理试析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粮价政策
6
作者 孙杭生 顾焕章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25-29,共5页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制定的粮食统购统销价格是国家垄断价格 ,其中统购价格是买方垄断价格 ,统销价格是卖方垄断价格。经济学原理说明 ,买方垄断价格总是侵害卖方 (农民 )的利益 ,而卖方垄断价格并不一定能使垄断组织 (粮食经营部门 )... 我国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制定的粮食统购统销价格是国家垄断价格 ,其中统购价格是买方垄断价格 ,统销价格是卖方垄断价格。经济学原理说明 ,买方垄断价格总是侵害卖方 (农民 )的利益 ,而卖方垄断价格并不一定能使垄断组织 (粮食经营部门 )获利。这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粮食部门的经营积极性都不高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 计划经济时期 粮价政策 统购统销政策 统购统销价格 粮食价格 卖方垄断价格 粮价双轨制 价格歧视 中国 粮食流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初期贵州粮食票证的历史考察
7
作者 李海霞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5期123-125,共3页
方寸票证,展现历史。粮食票证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统购统销政策下的历史产物。本文通过对建国初期,贵州粮食票证的缘起、发行情况及初步演进等历史过程的考察,总结粮食票证的特点,从一个侧面窥见计划经济时期粮食经济的发展历程。览历史... 方寸票证,展现历史。粮食票证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统购统销政策下的历史产物。本文通过对建国初期,贵州粮食票证的缘起、发行情况及初步演进等历史过程的考察,总结粮食票证的特点,从一个侧面窥见计划经济时期粮食经济的发展历程。览历史之演变,票证为鉴,昭示后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粮食票证 贵州 统购统销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期货市场加速四川经济发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林楠 《西南金融》 2009年第4期55-57,共3页
一、中国期货市场现状 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背景是改革开放后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随着国家取消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放开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市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以及现货价格的不... 一、中国期货市场现状 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背景是改革开放后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随着国家取消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放开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市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以及现货价格的不公开和失真,粮食企业缺乏保值机制等问题直接促成了中国期货市场的诞生。目前中国共有四家期货交易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货市场 经济发展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农产品价格 四川 利用 统购统销政策 农产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票证的记忆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贞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3-45,共3页
在北京市档案馆于今年6月举办的“票证的记忆”展览中,那一枚枚粮票、油票、肉票、布票、购货证不仅见证了几代人生活的艰辛,也记录了无数个家庭的心酸坎坷。往事如烟,如今这一枚枚票证成了收藏者心头所爱,静静地讲述着过往的故事。“... 在北京市档案馆于今年6月举办的“票证的记忆”展览中,那一枚枚粮票、油票、肉票、布票、购货证不仅见证了几代人生活的艰辛,也记录了无数个家庭的心酸坎坷。往事如烟,如今这一枚枚票证成了收藏者心头所爱,静静地讲述着过往的故事。“面粉购买证”开启北京市的票证时代20世纪40年代,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百废待兴,国民经济进入了恢复和发展的轨道上。1953年,国家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北京市也制定并实施了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至1957年),票证在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一历史背景下出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证 记忆 第一个五年计划 北京市档案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民经济 统购统销政策 4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粮票·粮文化
10
作者 佟屏亚 《古今农业》 1995年第3期38-44,共7页
粮票,是我国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产物;其发行数量之多,流通范围之广,使用时间之长,空前而绝后。实行粮票配给制对我们这个泱泱人口大国抵御自然灾害、平抑粮食供应、稳定人民生活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民经济迅速... 粮票,是我国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产物;其发行数量之多,流通范围之广,使用时间之长,空前而绝后。实行粮票配给制对我们这个泱泱人口大国抵御自然灾害、平抑粮食供应、稳定人民生活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并由计划经济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粮票已失去它的使用价值,但随之诞生了举世无双的、具有深邃含意的“粮票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票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自然灾害 粮食供应 毛泽东 粮食供销 1953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收购 通用粮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史上“粮油关系”的兴替
11
作者 张学兵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6-127,共2页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政府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路径,并由此实施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各地首先普遍采用“划片定点、凭证购粮”的办法,此后又全面实行“以人定量”和各种行业定量供应的计划供应制度,全国市镇逐步建立起粮证管...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政府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路径,并由此实施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各地首先普遍采用“划片定点、凭证购粮”的办法,此后又全面实行“以人定量”和各种行业定量供应的计划供应制度,全国市镇逐步建立起粮证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史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重工业优先发展 兴替 粮油 当代 供应制度 50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票据之粮票
12
作者 岳仁崇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F0004-F0004,共1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匮乏,粮食短缺,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保障人民生活,我国发行了各种商品票证一发行时间最早的粮票是1950年1月发行使用的“西南区秣(大米)票”。1953年11月起,国家开始对粮、棉、油等农副产品实施统购统销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匮乏,粮食短缺,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保障人民生活,我国发行了各种商品票证一发行时间最早的粮票是1950年1月发行使用的“西南区秣(大米)票”。1953年11月起,国家开始对粮、棉、油等农副产品实施统购统销政策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粮票在全国各地发行,分为全国粮票、军用粮票、地方粮票和划拨粮票四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粮票 发行时间 票据 统购统销政策 粮食短缺 1950年 人民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问题与粮食发展对策
13
作者 窦述 温友祥 《社会科学(甘肃)》 1987年第6期57-61,共5页
建国以后的较长时间,我们对于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粮食,实行了由国家控制的统购统销政策,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完全统死的办法,对于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对于调动农民发展商... 建国以后的较长时间,我们对于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粮食,实行了由国家控制的统购统销政策,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完全统死的办法,对于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对于调动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就不和了。但是,完全放开也不行。国家从粮食供需状况、社会和财政的承受能力以及保持市场稳定等因素出发,1985年决定对粮食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并行的“双轨制”,目前合同定购部分仍占大头(1985年-1986年,我省合同定购占71.3%).在这种情况下,甘肃省政府对于粮食产销的宏观决策和方针政策,必然对粮食的生产形势发生直接影响。例如,这几年粮田面积减少,除了耕地面积被占用而减少外,由于调整种植业结构,放开其他农副产品市场后粮价偏低农民少种粮食等因素,也是减少的重要原因。据统计,1985年与1970年相比,全省耕地面积共减少152万亩,平均每年减少10.1万亩;而同期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20万亩,平均每年减少41.3万亩,据省国土区划研究所测算,其中由于耕地本身减少的因素占21.7%,由于结构调整的因素占78.3%。调整产业结构减少些粮田面积是合理的,但其中另一个因素是因为种粮不划算而减少的.这个方面是我们应当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发展 粮食问题 统购统销政策 粮食供需状况 合同定购 耕地面积 农副产品市场 粮食播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