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标定交通流模型时最小统计间隔的选择
被引量:7
- 1
-
-
作者
荣建
常成利
刘小明
任福田
-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研究所
-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9-55,共7页
-
基金
国家"九.五"科技重点攻关项目
-
文摘
利用广佛高速公路的数据,首先比较了以15min、5min和1min为统计间隔统计的各流率区间内的速度、密度均值,以及最高频率出现的速度、密度值,然后比较了以15min、5min和1min为统计间隔的统计结果标定的Greenshields模型和Underwood模型,认为:标定交通流模型时,可采用的最小统计间隔为5min;当模型精度要求为10%时,最小统计间隔为1min.
-
关键词
交通流模型
统计间隔
通行能力
高速公路
-
Keywords
traffic model
statistical interval
capacity
-
分类号
U491.112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U491.114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
题名基于加权马氏距离的改进深度嵌入聚类算法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颜子寒
张正军
王雅萍
金亚洲
严涛
-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
-
出处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22-126,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773014,11671205)
-
文摘
针对深度嵌入聚类(DEC)算法在数据降维后的特征空间中采用欧氏距离度量嵌入点之间的距离,容易忽视各特征不同量纲以及不同重要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加权马氏距离的改进DEC算法,并同时给出基于加权马氏距离的间隔统计量(GS)方法判断最佳聚类数。该算法使用信息熵加权的马氏距离作为距离度量,规范化了欧氏距离的计算,并利用信息熵加大了对聚类重要的特征的权重。实证表明,基于加权马氏距离的改进DEC算法准确率优于原DEC算法,在UCI的路透社新闻等文本数据集上的聚类效果有明显的提升。利用改进的GS方法判断的最佳聚类数也有很大的可行性。
-
关键词
深度嵌入聚类模型
信息熵
加权马氏距离
无监督学习
间隔统计量
-
Keywords
deep embedding clustering model
information entropy
weighted Mahalanobis distance
unsupervised learning
gap statistics
-
分类号
TP301.6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
-
题名基于改进模糊支持向量机的汽轮机热耗率预测模型
被引量:8
- 3
-
-
作者
黄昕宇
张栋良
李帅位
-
机构
上海电力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
-
出处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2-27,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503237)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ZR1418300)
+1 种基金
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13DZ2273800)
上海市科研计划项目(18020500900)~~
-
文摘
针对现有方法难以准确预测具有复杂非线性特征的汽轮机热耗率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改进模糊支持向量机(FSVM)的汽轮机热耗率预测模型。首先采用间隔统计算法计算热耗率数据最佳聚类个数,防止出现聚类数目的不确定性,然后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KFCM)算法将热耗率数据划分,生成聚类子样本,将聚类子样本代入经粒子群算法优化的FSVM中,建立基于FSVM的汽轮机热耗率预测模型。将现场采集的某超超临界660 MW机组汽轮机热耗率数据输入模型进行预测,并与传统支持向量机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FSVM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更强的泛化能力。
-
关键词
汽轮机
热耗率
聚类算法
模糊支持向量机
预测模型
间隔统计
-
Keywords
steam turbine
heat consumption rate
clustering algorithm
fuzzy support vector machine
prediction model
gap statistic
-
分类号
TK2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
-
题名利用谱聚类方法研究新丰江库区的震源机制解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林庆西
姜喜姣
梁明
-
机构
广东省地震局
-
出处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2-515,共14页
-
基金
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3JH-202301026)
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23010108)
广东省地震局青年地震科学基金(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GDDZZ202306)共同资助。
-
文摘
为检验震源机制解谱聚类方法的实用性,选择新丰江库区为研究区域,利用FOCMEC方法反演了该区域2012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ML2.0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对其进行了谱聚类分析,最终获得该区域7种震源机制解类型;通过分析每种类型的震源机制解特征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震源机制解类型分布与区域构造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新丰江库区地震破裂类型以正断型为主,兼有部分倾滑分量,其次为走滑型;②不同类型的震源机制解具有区域性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受不同的构造背景影响,反映了新丰江库区地震活动和构造特征之间的关系;③不同类型震源机制解所描述的断裂分布反映了峡谷及大坝区库水渗透的构造条件,解释了区域地震频发的可能原因;④每种类型的震源机制解在研究时间范围内数量变化较为稳定。
-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谱聚类
间隔统计量法
新丰江库区
-
Keywords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Spectral cluster
Gap statistics
Xinfengjiang reservoir
-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
-
题名震源机制解谱聚类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 5
-
-
作者
林庆西
姜喜姣
-
机构
广东省地震局
-
出处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7,共14页
-
基金
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3JH-202301026)
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23010108)
广东省地震局青年地震科学基金(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GDDZZ202306)共同资助。
-
文摘
多参数、多维度的震源机制解很难通过直观观察或简单的对比分析来进行有效的类型划分.谱聚类是一种基于谱图理论的聚类方法,对震源机制解这类非线性可分数据具有良好的划分效果.本文尝试使用该方法对震源机制解进行聚类分析,采用最小旋转角为相似度矩阵,利用规范割集准则(Ncut)完成类型判别,以间隔统计量法(Gap statistic)确定聚类数的最优解,从而对海量的震源机制解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类型划分.本文不仅通过一组随机样本数据集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还分别以海城M_(S)7.3地震序列和川滇及周边地区的震源机制解集作为研究对象,验证了此方法的实用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细分了区域内的震源机制解类型,不同类型解之间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受不同的区域构造背景控制,有利于区域地震活动性的研究.总体上看,基于震源机制解的谱聚类方法是区分震源机制解类型较为有效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关键词
震源机制解
谱聚类
间隔统计量法
海城M_(S)7.3地震序列
川滇及周边地区
-
Keywords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Spectral cluster
Gap statistics
The Haicheng M_(S)7.3 earthquake sequences
Sichuan-Yunnan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