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不相关局部敏感鉴别分析的新生儿疼痛表情识别 被引量:5
1
作者 卢官明 左加阔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共7页
针对新生儿疼痛表情识别中的特征提取问题,提出一种不相关局部敏感鉴别分析(Uncorrelated Locality Sensitive Discriminant Analysis,ULSDA)算法。首先,在局部敏感鉴别分析(LSDA)算法的基础上,通过附加投影向量正交性的约束条件,定义了... 针对新生儿疼痛表情识别中的特征提取问题,提出一种不相关局部敏感鉴别分析(Uncorrelated Locality Sensitive Discriminant Analysis,ULSDA)算法。首先,在局部敏感鉴别分析(LSDA)算法的基础上,通过附加投影向量正交性的约束条件,定义了ULSDA的目标函数;然后,推导出求解特征子空间正交投影向量的迭代公式;最后,将输入的高维图像数据投影到这个特征子空间,求出特征向量。ULSDA算法不仅继承了LSDA算法所具有的有监督、局部流形结构保持等特性,而且消除了LSDA算法所提取出的鉴别特征的相关性,从而增强了特征的鉴别能力,比LSDA算法具有更好的分类识别能力。在新生儿表情图像库上的疼痛表情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ULSDA方法是有效可行的。当每类表情的训练样本图像为150幅时,采用ULSDA算法获得的平均识别率达到了82.07%,优于主成分分析(PCA)、线性鉴别分析(LDA)、局部敏感鉴别分析(LSDA)等特征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情识别 特征提取 流形学习 统计相关局部敏感鉴别分析 新生儿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景观效果生成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韦新良 何莹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01-705,共5页
森林群落结构是形成森林景观效果的物质基础。在浙江省淳安、金华和东阳等地采用典型选样法选取了30个景观林样地,采用样地法进行森林群落结构及其景观效果调查,用物种多样性、林分密度、群落丰富度、垂直层次性、种群分布格局等特征因... 森林群落结构是形成森林景观效果的物质基础。在浙江省淳安、金华和东阳等地采用典型选样法选取了30个景观林样地,采用样地法进行森林群落结构及其景观效果调查,用物种多样性、林分密度、群落丰富度、垂直层次性、种群分布格局等特征因子表征森林群落结构,用树木高度、郁闭度、枝下高、草本层盖度、色调、树种组成、分布状况和采伐剩余物等森林景观因子表征森林群落的整体景观效果,并对森林群落结构因子与森林景观因子之间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每个森林群落结构因子只与森林景观的个别因子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森林景观因子由相应的森林群落结构因子所生成,森林景观效果是森林群落整体结构特征和经营管理状况的综合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学 森林景观效果 生成因子 森林群落结构 相关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出力相关性的风电机组非正常运行状态及故障诊断 被引量:5
3
作者 董文婷 李征 徐凌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25,共8页
为了解决风电机组运行状态及故障诊断中外界环境因素对出力情况的影响,引入风电机组出力相关性信息,对机组运行状态进行判别。实现了在不增加传感器和测点的情况下,提高判别机组非健康状态或故障状态的可靠性。将相关性分析与模糊故障Pe... 为了解决风电机组运行状态及故障诊断中外界环境因素对出力情况的影响,引入风电机组出力相关性信息,对机组运行状态进行判别。实现了在不增加传感器和测点的情况下,提高判别机组非健康状态或故障状态的可靠性。将相关性分析与模糊故障Petri网相结合,以此判别风电机组的运行性能并诊断故障。采用风场实际数据的验算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运行状态 相关统计分析 模糊综合评判 故障诊断 模糊故障Petri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多个数量性状遗传相关变异的研究
4
作者 邹学校 刘建华 张继仁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S4期735-742,共8页
研究了50个辣椒地方品种15个性状间的简单,偏相关系数和遗传相关信息及其贡献,并将15个性状分为5组,即单株产量(PFY)、果实性状(FYC)、植株性状(PMC)、抗病性(RDC)和果实营养含量(FNC).分析了果实性状、植株性状.抗病性和果实营养含量... 研究了50个辣椒地方品种15个性状间的简单,偏相关系数和遗传相关信息及其贡献,并将15个性状分为5组,即单株产量(PFY)、果实性状(FYC)、植株性状(PMC)、抗病性(RDC)和果实营养含量(FNC).分析了果实性状、植株性状.抗病性和果实营养含量与单株产量间的多元相关系数和两两间拓广遗传相关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数量性状 统计分析(数学)/遗传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动气象站观测要素缺测原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明华 郭海平 《农业与技术》 2019年第9期133-134,共2页
在自动气象站长时间监控过程中发现大量观测要素缺测,且2016年以来呈现增加趋势,为了查找观测要素缺测原因,本文通过分类描述统计和相关统计分析方法对2012—2018年内蒙古ASOM平台上国家自动气象站观测要素缺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在自动气象站长时间监控过程中发现大量观测要素缺测,且2016年以来呈现增加趋势,为了查找观测要素缺测原因,本文通过分类描述统计和相关统计分析方法对2012—2018年内蒙古ASOM平台上国家自动气象站观测要素缺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国家自动气象站设备故障是导致观测要素缺测的主要影响因素,电磁干扰及设备运行不稳定为次要影响因素; DZZ4型自动气象站设备故障率较低,但其抗电磁干扰能力及运行稳定性较弱,DZZ5型自动气象站故障率相对较高,但抗电磁干扰能力及运行稳定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动气象站 观测要素缺测 影响因素 分类描述统计分析 相关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震后房屋损坏快速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志强 代博洋 +1 位作者 李晓丽 何萍 《震灾防御技术》 2012年第1期1-11,共11页
本文引入了目前地震现场房屋快速安全性鉴定工作的辅助手段——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技术,借用图像处理手段、数学统计方法等,探讨了震后房屋破坏红外图像的表现效果,分析了红外图像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文中以汶川地震现场建筑物的典型震... 本文引入了目前地震现场房屋快速安全性鉴定工作的辅助手段——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技术,借用图像处理手段、数学统计方法等,探讨了震后房屋破坏红外图像的表现效果,分析了红外图像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文中以汶川地震现场建筑物的典型震害为代表,重点分析了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简单结构房屋的红外图像表现。本文所涉及的建筑材料主要有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红砖、黏土、楠木、石棉瓦、水泥板等;表面装饰层材质有红漆、白色抹灰、黄色涂料、白色壁纸、红色瓷砖、白色瓷砖等。材料的物理性质不同,其表现出的红外图像特征差别较大。统计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图像的表现效果在下午时段优于中午时段和上午时段;晴天拍摄图像的表现效果最佳,雨天次之,阴天最差。同时,要考虑红外热像无损检测技术检测漏水破坏的优势,充分利用雨天对建筑物破坏的影响;光照射情况与红外图像表现效果的关系为:直面照射条件优于倾斜照射和不能照射;破坏程度相关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构件的"基本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这3个破坏等级,随着破坏程度的递进,图像的表现效果增强;而构件的"中等破坏、严重破坏、毁坏"这3个破坏等级,随着破坏程度的递进,图像的表现效果无显著变化;对结构类型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底框架结构图像的表现效果优于砖混结构、框架结构和简单结构;装饰层材质分类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图像表现效果与材质性质、颜色、表面粗糙状况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现场房屋快速安全性鉴定 建筑物震害评估体系 建筑物结构类型 典型震害红外热像 无损检测技术 统计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示学习的跨模态检索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杜锦丰 王海荣 +1 位作者 梁焕 王栋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2,共12页
多模态数据的急剧增长带来了跨模态检索的应用需求,促进了对跨模态检索方法的研究。本文追溯该领域最新进展,跟踪并深入研究国内外基于表示学习的跨模态检索方法,对跨模态检索问题进行定义并梳理该领域常用技术方法、主流模型、常用数... 多模态数据的急剧增长带来了跨模态检索的应用需求,促进了对跨模态检索方法的研究。本文追溯该领域最新进展,跟踪并深入研究国内外基于表示学习的跨模态检索方法,对跨模态检索问题进行定义并梳理该领域常用技术方法、主流模型、常用数据集、评价方法和面临的主要挑战。主要从统计相关分析、图正则化和度量学习3方面介绍基于表示学习跨模态检索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为了分析上述方法的优劣性,实验分别在4个数据集上复现14种方法进行对比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统计相关分析方法训练效率较高且易于实施;基于图正则化方法通过挖掘模态内和模态间的相似性,实现语义关联;基于度量学习方法是在公共子空间中尽可能保留数据语义相似/不相似的信息。本文介绍基于表示学习的跨模态检索方法的研究现状,为跨模态检索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数据 跨模态检索 统计相关分析 图正则化 度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流域典型区域水面蒸发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剑 高学睿 +2 位作者 刘家宏 秦大庸 舒大兴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3期17-21,共5页
水面蒸发是表征流域水文循环的重要指标。依据主成分分析原理以及统计学相关分析方法,对海河流域中部平原区的水面蒸发试验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和风速是影响该地区水面蒸发的主要因子。在月时间尺度上,日均水面蒸发量和气... 水面蒸发是表征流域水文循环的重要指标。依据主成分分析原理以及统计学相关分析方法,对海河流域中部平原区的水面蒸发试验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和风速是影响该地区水面蒸发的主要因子。在月时间尺度上,日均水面蒸发量和气温具有的显著的正相关性,而在日时间尺度上与蒸发量的相关性不明显;风速无论在月时间尺度还是在日时间尺度上都与水面蒸发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性。此外,风速对蒸发量影响的大小还与蒸发量的基础值有关,基础值越大,风速对其的影响越大。最后,根据观测得到的昼、夜蒸发量数据分析了水面蒸发量的昼夜组成,数据显示该地区昼蒸发量和夜蒸发量的差别不大,分别占日蒸发量的52.2%和4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面蒸发 主成分分析方法 统计相关分析方法 气温 风速 海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