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石损伤统计强度理论研究 被引量:45
1
作者 曹文贵 赵明华 刘成学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20-823,共4页
本文从岩石微元强度服从Weibull分布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模拟岩石破裂全过程的损伤本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岩石屈服或破坏的概念,重点探讨了利用多元函数求极值的方法建立岩石强度理论的途径,初步建立了一种新的岩石强度理论即岩石损... 本文从岩石微元强度服从Weibull分布的角度出发,建立了模拟岩石破裂全过程的损伤本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岩石屈服或破坏的概念,重点探讨了利用多元函数求极值的方法建立岩石强度理论的途径,初步建立了一种新的岩石强度理论即岩石损伤统计强度理论及其建立方法,与实测结果及其它岩石强度理论比较表明,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损伤 实测结果 本构模型 屈服 岩石破裂 岩石强度 基础 统计强度 破坏 全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渣纤维统计强度及纤维增强可降解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的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曹勇 吴义强 合田公一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0-93,97,共5页
以Weibull统计理论和最弱连接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甘蔗渣纤维的统计强度和强度分布,研究了其纤维增强可降解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结果表明,甘蔗渣纤维的拉伸统计强度符合二参数的Weibull分布。扫描电镜的观察显示,甘蔗渣纤维的横断面呈现... 以Weibull统计理论和最弱连接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甘蔗渣纤维的统计强度和强度分布,研究了其纤维增强可降解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结果表明,甘蔗渣纤维的拉伸统计强度符合二参数的Weibull分布。扫描电镜的观察显示,甘蔗渣纤维的横断面呈现多孔状结构,成型后受到压缩而变得致密,增加了材料的拉伸强度。与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常用预测模型相比,结合了纤维压缩率预测模型的预测计算值与实验值相符程度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纤维 生物降解树脂 Weibull 统计强度 拉伸强度 绿色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强度理论的破裂岩体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玮 胡承杰 +3 位作者 贺天阳 陈新 周聪 崔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79-2188,共10页
借助损伤力学思想,基于统计强度理论,提出一种适用于深部工程破裂区破裂岩体的本构模型建立方法,并通过室内试验和数值试验进行了验证。将破裂岩体划分为无数微元立方体,微元立方体的强度与岩石破裂程度有关,且各立方体强度随机分布,故... 借助损伤力学思想,基于统计强度理论,提出一种适用于深部工程破裂区破裂岩体的本构模型建立方法,并通过室内试验和数值试验进行了验证。将破裂岩体划分为无数微元立方体,微元立方体的强度与岩石破裂程度有关,且各立方体强度随机分布,故可用强度反映破裂岩体的破裂程度,据此提出一种破裂岩体本构模型建立方法。其中,根据岩石破裂面间的摩擦力做功等于材料破裂后释放的应变能,得到从力学角度定义的岩石破裂程度变量;另外,假定微元立方体强度分布服从Weibull分布,应力水平满足Hoek-Brown准则。利用泥质砂岩破裂岩体典型三轴试验结果,建立泥质砂岩破裂岩体本构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度较好。利用离散元软件PFC进行了补充数值试验验证研究,证明了泥质砂岩破裂岩体理论模型的良好计算效果,进而证明提出的本构模型建立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岩体 本构模型 统计强度理论 HOEK-BROWN准则 WEIBULL分布 泥质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介质对PBO纤维统计强度的影响
4
作者 马春杰 宁荣昌 李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10期250-252,共3页
以Weibull分布和最弱连接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经6种化学介质处理的5cm长PBO单纤维的统计强度及强度分布,并与未经处理的相比较,指出其变化情况,并通过电镜分析其强度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统计强度 化学介质 PBO纤维 WEIBULL分布 强度分布 变化情况 强度变化 电镜分析 弱连接 单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环氧单向复合材料的统计强度和破坏准则
5
作者 朱波 刘建军 蔡华甦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52-554,536,共4页
本文运用了纤维损伤的随机临界核理论及混合法则 ,对碳纤维
关键词 碳纤维 单向复合材料 统计强度 破坏准则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纤和碳纤在低温下的强度统计特性 被引量:6
6
作者 王贤锋 赵建华 +1 位作者 姜洪源 龚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49,共5页
利用纤维强伸实验仪和自制的低温实验装置,研究了碳纤维与玻璃纤维在低温(77K)下的拉伸力学性能.由测试数据发现,低温下纤维的强度分布具有统计性,采用Weibull统计分布可以较好的进行描述.在低温下,两种纤维的强度Weibull分布尺度参数... 利用纤维强伸实验仪和自制的低温实验装置,研究了碳纤维与玻璃纤维在低温(77K)下的拉伸力学性能.由测试数据发现,低温下纤维的强度分布具有统计性,采用Weibull统计分布可以较好的进行描述.在低温下,两种纤维的强度Weibull分布尺度参数和平均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形状参数和弹性模量则基本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统计特性 碳纤维 低温力学性能 WEIBULL分布 玻璃纤维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破坏条件下煤的强度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与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王登科 刘淑敏 +2 位作者 魏建平 王洪磊 彭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024-3031,共8页
为研究冲击作用下煤体破坏特征,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系统对取自苇町矿的煤样进行了不同冲击载荷条件下的动态冲击试验,分析了煤在冲击载荷条件下的动态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煤是一种典型的率相关材料,弹性模量和抗压强... 为研究冲击作用下煤体破坏特征,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试验系统对取自苇町矿的煤样进行了不同冲击载荷条件下的动态冲击试验,分析了煤在冲击载荷条件下的动态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煤是一种典型的率相关材料,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均随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根据岩石力学的强度理论和统计损伤理论,建立了煤的强度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给出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对比分析了元件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和强度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的优劣,分析确定了强度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的准确性与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强度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结构简单,引入参数少,物理意义清晰,能够有效地描述煤体冲击破坏过程中的动态力学性质;相较于元件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利用强度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拟合的相关性系数更高,与试验结果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具有更好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破坏 动力学特性 SHPB 强度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元件型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材料可靠性分析中的统计断裂强度理论Ⅰ—经典统计断裂强度理论
8
作者 许崇海 孙德明 +1 位作者 赵彤 李林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4-36,共3页
综述了当前陶瓷材料统计断裂强度理论的发展概况 ,分析了几种建立强度分布方程的经典统计方法 ,探讨了它们用于陶瓷材料可靠性分析和陶瓷部件设计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指出该方面的研究尚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 陶瓷材料 可靠性 缺陷 应力 统计断裂强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材料可靠性分析中的统计断裂强度理论(2)其它统计断裂强度理论
9
作者 许崇海 王毅 +1 位作者 程强 丁文亮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1-154,共4页
评述了当前陶瓷材料统计断裂强度理论的发展概况 ,分析了两种建立强度分布方程的统计方法 ,探讨了它们用于陶瓷材料可靠性分析和陶瓷部件设计的可行性。并基于对缺陷的尺度分布和方位分布以及裂纹扩展路径不规则性的统一考虑 。
关键词 陶瓷材料 可靠性 应力 统计断裂强度理论 边形 强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尺寸效应的裂隙岩体强度损伤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利 高谦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0-24,共5页
根据岩体裂隙网络的层次性分布特点,研究岩体裂隙分形结构的标度不变区间,以此划分岩体宏观损伤的不同层次。通过确定相对无损尺度,利用分形结构的标度不变性,在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框架内,预测岩体强度损伤,并根据统计强度理论,预测在荷... 根据岩体裂隙网络的层次性分布特点,研究岩体裂隙分形结构的标度不变区间,以此划分岩体宏观损伤的不同层次。通过确定相对无损尺度,利用分形结构的标度不变性,在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框架内,预测岩体强度损伤,并根据统计强度理论,预测在荷载条件下岩体强度的损伤演化。研究表明,岩体强度的初始损伤及其演化存在一定的尺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体裂缝 层次 分形结构 损伤 相对无损尺度 强度统计 裂纹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工混凝土长龄期力学性能变化趋势的统计分析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斌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7-119,共3页
2002年初,云南XW水电工程在世界特高混凝土拱坝上首次采用了180d长设计龄期。通过对3年来现场大量混凝土施工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了大坝混凝土长龄期力学性能变化的趋势,对于如何控制前期强度指标,确保满足设计要求目标,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关键词 长龄期混凝土 强度统计分析 变化趋势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与围压作用下的岩石损伤本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虞松涛 邓红卫 张亚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93-901,共9页
基于统计强度理论及损伤力学原理,以H-B准则为岩石强度准则,构建考虑温度与围压共同作用的岩石损伤演化方程及本构模型,采用理论推导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推导出模型参数;根据前人的试验参数,拟合出某大理岩在15 MPa围压、不同温度和200... 基于统计强度理论及损伤力学原理,以H-B准则为岩石强度准则,构建考虑温度与围压共同作用的岩石损伤演化方程及本构模型,采用理论推导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推导出模型参数;根据前人的试验参数,拟合出某大理岩在15 MPa围压、不同温度和200℃、不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曲线进行比较以验证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岩石损伤演化方程和本构模型在15 MPa围压和不同温度情况下以及200℃温度和不同围压情况下的拟合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良好,岩石杨氏模量、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高度一致,能够很好地反映岩石在温度和围压作用下的损伤演化和本构关系,验证了该模型及模型参数确定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为岩石力学的发展和工程应用提供了新的岩石损伤模型和本构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统计强度理论 温度因素 围压 损伤演化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柱岩爆过程声发射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13
作者 王善勇 唐春安 +1 位作者 徐涛 谭志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54-759,共6页
由损伤力学理论与微元强度统计理论 ,得到了岩石声发射参数与损伤参量的关系。应用自行开发的RF PA2D程序对矿柱岩爆的物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其结果再现了矿柱岩石微破裂诱致宏观破裂的演化过程以及和微破裂相关的声发射事件源的空... 由损伤力学理论与微元强度统计理论 ,得到了岩石声发射参数与损伤参量的关系。应用自行开发的RF PA2D程序对矿柱岩爆的物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其结果再现了矿柱岩石微破裂诱致宏观破裂的演化过程以及和微破裂相关的声发射事件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事件序列特征。特别是考虑到材料非均匀性的影响 ,分析了不同粒度材料的模型产生不同岩爆模式的原因。同时研究了岩爆发生过程“平静期”和“损伤愈合”的特性以及在大的岩爆前有较小的声发射这种前兆出现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柱 岩爆 声发射 数值模拟 损伤力学 微元强度统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ew nonlinear empirical strength criterion for rocks under conventional triaxial compression 被引量:11
14
作者 XIE Shi-jie LIN Hang +1 位作者 CHEN Yi-fan WANG Yi-xi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448-1458,共11页
The failure criterion of rocks is a critical factor involved in reliability design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In order to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tr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ocks under di... The failure criterion of rocks is a critical factor involved in reliability design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In order to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tr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ocks under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a nonlinear empirical strength criterion based on Mohr-Coulomb criterion wa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riaxial test strength of 11 types of rock materials,the feasibility and validity of proposed criterion was discussed.For a further verification,six typical strength criteria were selected,and 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each criterion and test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The comparative comparis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ion results obtained by applying this new criterion to 97 conventional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of 11 different rock materials are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executed to asses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new criterion and other classical criteria in predicting the failure behavior of rock.This proposed empirical criterion provides a new reference and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r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ock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mechanics conventional tr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empirical strength criterion statistic eval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