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动力学因果性与统计因果性
1
作者
许海波
孔健
侯新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2-24,共3页
本文考察了动力学因果性和统计因果性的发展。
关键词
热力学过程
动力学
因果性
统计因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量子力学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
11
2
作者
成素梅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共6页
量子力学带来了关于客观性、实在论以及主客体间的分界线等哲学问题的困惑。只有明确了量子力学的哲学前提,才能在争论中明辨是非。量子力学的哲学前提蕴含在它的基本假设之中,是对量子力学的原始概念和方程的物理解释,是理论的数学描...
量子力学带来了关于客观性、实在论以及主客体间的分界线等哲学问题的困惑。只有明确了量子力学的哲学前提,才能在争论中明辨是非。量子力学的哲学前提蕴含在它的基本假设之中,是对量子力学的原始概念和方程的物理解释,是理论的数学描述与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规则。这些哲学前提主要包括实体—关系—属性相统一的实在论观念、统计因果性观念和整体论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力学
量子纠缠
统计因果性
整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冲突与消融:认知心理学与精神分析视界融合的新式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波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7-20,25,共5页
尽管看起来精神分析和认知心理学似乎并不相关,但它们之间也有一些明显的通路,使得精神分析有助于认知心理学,反之亦然。通过对经典的意识建构论的回溯,清理了精神分析与认知心理学视界融合的短暂历史,然后提出一种新的可能范式———...
尽管看起来精神分析和认知心理学似乎并不相关,但它们之间也有一些明显的通路,使得精神分析有助于认知心理学,反之亦然。通过对经典的意识建构论的回溯,清理了精神分析与认知心理学视界融合的短暂历史,然后提出一种新的可能范式———意识与潜意识的两套转换机制,试图超越信息加工学派遭遇的深重困境;同时运用非线性动力学观点比较了弗洛伊德学派与联结主义范式在心理模型建构上的同构关系;最后将之提升到哲学层次对传统的科学与非科学的二元分裂式结构进行了解构主义的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
潜意识
认知可计算主义
统计因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动力学因果性与统计因果性
1
作者
许海波
孔健
侯新杰
机构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系
许昌体校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2-24,共3页
基金
河南省教委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项目
文摘
本文考察了动力学因果性和统计因果性的发展。
关键词
热力学过程
动力学
因果性
统计因果性
Keywords
causality
time arrow
probability
chaos
分类号
O313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O414.2 [理学—理论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量子力学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
11
2
作者
成素梅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共6页
基金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量子纠缠引发的哲学问题研究"(2009BZX004)
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量子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研究"
上海市领军人才"后备队"培养计划项目
文摘
量子力学带来了关于客观性、实在论以及主客体间的分界线等哲学问题的困惑。只有明确了量子力学的哲学前提,才能在争论中明辨是非。量子力学的哲学前提蕴含在它的基本假设之中,是对量子力学的原始概念和方程的物理解释,是理论的数学描述与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规则。这些哲学前提主要包括实体—关系—属性相统一的实在论观念、统计因果性观念和整体论观念。
关键词
量子力学
量子纠缠
统计因果性
整体论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冲突与消融:认知心理学与精神分析视界融合的新式
被引量:
2
3
作者
王波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7-20,25,共5页
文摘
尽管看起来精神分析和认知心理学似乎并不相关,但它们之间也有一些明显的通路,使得精神分析有助于认知心理学,反之亦然。通过对经典的意识建构论的回溯,清理了精神分析与认知心理学视界融合的短暂历史,然后提出一种新的可能范式———意识与潜意识的两套转换机制,试图超越信息加工学派遭遇的深重困境;同时运用非线性动力学观点比较了弗洛伊德学派与联结主义范式在心理模型建构上的同构关系;最后将之提升到哲学层次对传统的科学与非科学的二元分裂式结构进行了解构主义的批判。
关键词
意识
潜意识
认知可计算主义
统计因果性
Keywords
consciousness
unconsciousness
cognitive calculability
statistical causality
分类号
B840.6 [哲学宗教—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动力学因果性与统计因果性
许海波
孔健
侯新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量子力学的哲学基础
成素梅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冲突与消融:认知心理学与精神分析视界融合的新式
王波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