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的方法系统探索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人工智能(AI)在麻醉学领域的研究现状,评价其研究热点。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发表的麻醉学和AI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1990年1月至2024年6月。采用Cit...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的方法系统探索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人工智能(AI)在麻醉学领域的研究现状,评价其研究热点。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发表的麻醉学和AI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1990年1月至2024年6月。采用CiteSpace V6.3.R1和HistCite 2.1软件分析纳入文献的年发文量、发文国家、发文机构、发文期刊、被引频次和关键词等基本概况。结果共纳入文献2177篇,AI在麻醉学中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在2017年后迅速攀升。美国发文量887篇(40.74%)排名第一,中国发文量245篇(11.25%)排名第二。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最高。关键词聚类和引文突现分析显示,AI应用在麻醉深度监测、手术机器人、麻醉风险控制、疼痛管理、麻醉药物个体化治疗以及手术风险预测等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结论美国发文量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学者发文量近年来迅速增长。AI对麻醉的诊断、预测、监测和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展开更多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的一种亚型,携带丰富的遗传物质及蛋白质等,外泌体膜表面有众多母细胞特有的标志物,已成为疾病诊断、疾病进展以及疾病治疗的重要依据。本文在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SCI-EXPENED)数据库中,检索20...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的一种亚型,携带丰富的遗传物质及蛋白质等,外泌体膜表面有众多母细胞特有的标志物,已成为疾病诊断、疾病进展以及疾病治疗的重要依据。本文在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SCI-EXPENED)数据库中,检索2010-2024年间研究主题为“外泌体”与“生物标志物”或“诊断”或“液体活检”的研究型和综述类论文。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外泌体作为生物标志物标记疾病的研究关注度逐渐升高,中国是该研究的主要贡献国家;文献主要围绕癌症、炎症、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标记诊断展开研究;通常使用色谱、质谱、拉曼光谱等技术分析外泌体核酸、蛋白质、代谢物等;常用的检验样本为血浆、血清、尿液、唾液、脑脊液等体液;外泌体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8种具有高发病率的癌症。本文聚焦于外泌体作为疾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领域,利用文献计量工具系统分析了2010-2024年间外泌体及其内容物作为生物标志物在疾病诊断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外泌体介导的疾病诊断和疾病治疗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努力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期望为外泌体在疾病标志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本文旨在对珠子参中、英文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归纳总结珠子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ence(WOS)和PubMed数据库检索珠子参相关文献,运用NoteExpress...本文旨在对珠子参中、英文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归纳总结珠子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ence(WOS)和PubMed数据库检索珠子参相关文献,运用NoteExpress、CiteSpace、VOSviewer和Excel等软件对发文量、发文期刊、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及关键词等内容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分析。筛选后共纳入珠子参文献385篇,由来自299家机构的545位作者共同合作完成,其中中文文献354篇(92%)、英文文献31篇(8%)。高发文中文期刊以《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为代表,英文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为代表。中文作者合作网络显示以宋小妹教授为核心的研究团队最活跃,英文以Dean Guo教授为核心的团队研究文献最多;关于发文机构,形成了以陕西中医药大学为核心的中文科研合作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在英文文献的发文机构中影响较大;关键词聚类分析表明,珠子参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本研究分析了中药珠子参的研究热点及趋势,其活性成分皂苷和多糖的药效作用及其潜在机制研究将受到更多关注。展开更多
基于文献计量学,以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WOS)2个数据库中山葡萄研究相关学术论文(CNKI 1959—2024年、WOS 1977—2024年)为研究对象,使用Excel、CiteSpace、VOSviewer等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对山葡萄的...基于文献计量学,以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WOS)2个数据库中山葡萄研究相关学术论文(CNKI 1959—2024年、WOS 1977—2024年)为研究对象,使用Excel、CiteSpace、VOSviewer等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对山葡萄的年度发文量,发文国家、机构、作者,载文期刊,高被引文献,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聚类等做了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山葡萄中文文献和英文文献分别是1079篇和439篇;年度中文发文量持续升高,在2014年达到峰值后开始降低,英文发文量持续上升并于2019年超过中文;发文量排名前5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俄罗斯、韩国、美国和德国;最主要发文的中、英文期刊分别是《特产研究》和《Vitis》;国内外期刊核心作者分别是中国的宋润刚、路文鹏、沈育杰和俄罗斯的Aleynova O A、Kiselev K V、Dubrovina A S;我国是山葡萄研究最多的国家,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和机构主要来自吉林省,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是最突出的研究机构,其次为吉林农业大学;热点关键词中文文献包括山葡萄、抗寒性、山葡萄酒、品种、产量等,英文文献包括Vitis amurensis、resveratrol、expression、grape、grapevine、Arabidopsis等,中文关键词偏重于栽培、酿酒和品种,而英文关键词偏重于酿酒和生物技术。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对挥发油薄膜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析挥发油薄膜领域研究的热点议题与发展趋势,为今后挥发油薄膜的研究提供参考与思路。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数据为数据源,采用VOSviewer、CiteSpac...目的通过对挥发油薄膜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析挥发油薄膜领域研究的热点议题与发展趋势,为今后挥发油薄膜的研究提供参考与思路。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数据为数据源,采用VOSviewer、CiteSpace软件分别对挥发油相关英文文献的发文趋势、作者、国家、关键词、高被引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144篇,英文文献3054篇,发文趋势都呈上升状态。中文数据库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英文数据库已形成较为紧密的核心作者群。文献高产国家为中国、伊朗和巴西。对挥发油薄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挥发油及成膜基材种类、薄膜改性和保鲜应用上。结论挥发油薄膜的研究目前处于稳步发展状态,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应加强团队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挥发油薄膜的研究取得更多的创新点与突破性发展提供支撑。展开更多
目的了解口腔微生物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方法选择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以口腔微生物和消化系统疾病为主题进行检索,采用VOSviewer、CiteSpace和R语言中的“bibliometrix”软件包进行信息挖掘与梳理。结果...目的了解口腔微生物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方法选择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以口腔微生物和消化系统疾病为主题进行检索,采用VOSviewer、CiteSpace和R语言中的“bibliometrix”软件包进行信息挖掘与梳理。结果共纳入1228篇有效文献。从发文趋势看,未来口腔微生物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将持续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发文机构以高校为主导,机构分布集中且以团队合作为主,但总体合作网络较为松散;从地区分布看,美国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力量,中国、英国次之;在国际合作中,中美两国合作密切,但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合作广度稍显不足;当前研究热点聚焦于口腔菌群与肠道菌群、炎症性肠病以及消化系统肿瘤之间的紧密联系。结论口腔微生物与消化系统疾病相关领域研究呈现高度活跃和多元化特点。口腔菌群与肠道菌群、炎症性肠病以及消化系统肿瘤(特别是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研究是热门话题,后续可进一步深入探究其具体作用机制,并在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应用方面寻找创新点。然而,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尚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展开更多
基于中国知网(CNKI)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运用VOSviewer与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关键词突显图谱,深入探讨了农业土壤改良主题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态势。结果表明:(1)中英文文献发文量呈现同步增长趋势,刊载该领域论文前3的...基于中国知网(CNKI)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运用VOSviewer与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关键词突显图谱,深入探讨了农业土壤改良主题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态势。结果表明:(1)中英文文献发文量呈现同步增长趋势,刊载该领域论文前3的英文期刊是《Agronomy–Basel》《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和《Soil & Tillage Research》,前3的中文期刊为《中国农学通报》《现代农业科技》和《江苏农业科学》;(2)中英文文献中最具影响力的核心作者群分别是中国地质大学王凡团队和西澳大学Kadambot H.M.Siddique团队,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网络中占据了核心地位,与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较为紧密;(3)“产量(Yield)”“生长(Growth)”与“生物炭(Biochar)”等在中英文文献中是研究焦点,文献量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今后的研究可能集中在“农业生产”“Spatial distribution”等新兴方向,主要探讨不同改良措施下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运作机制。展开更多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探究植物固土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为该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相结合方式对1993-2023年植物固土领域发文量...[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探究植物固土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为该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相结合方式对1993-2023年植物固土领域发文量、国家、机构、研究人员、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1)发文量呈现出缓慢增长后持续性快速增长,发文量CNKI近年趋于稳定而WoS爆发增长。(2)中国是研究植物固土产出最多的国家,但研究质量仍有提升空间,北京林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这3家机构是植物固土领域的主要机构,合作发文呈现团队机构内合作紧密,但机构外合作较为缺乏。(3)植物固土领域围绕着边坡稳定性、根系力学、根土抗剪方面开展研究,突现词分析可知,WoS以水土流失预测、黄土高原、机械性能,CNKI以根系形态、消落带、力学特性、自修复以及生态修复为近3 a研究热点。[结论]中国是该领域研究产出最多的国家,但其研究质量和团队机构间的合作交流仍有提升空间,研究植物类型多为草本植物且研究周期较短,未来应加深对其他植物类型和周期的研究,同时研究的生态脆弱地区目前仍旧单一,今后仍需扩大研究区的范围。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鬼臼毒素研究现状及趋势,为将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Citespace与R软件对科学核心集数据库(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中关于鬼臼毒素的英文文献进行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和突现分析,以此挖掘研...目的探讨鬼臼毒素研究现状及趋势,为将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Citespace与R软件对科学核心集数据库(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中关于鬼臼毒素的英文文献进行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和突现分析,以此挖掘研究热点并分析前沿进展。结果检索到来自77个国家和地区,531家机构发表关于鬼臼毒素的1220篇论文。文献发文量呈整体上升趋势。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分析表明作者之间存在合作交流但相对分散,合作并不密切,研究机构之间的关系同样存在该现象。论文数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机构是兰州大学。869位作者参与了该领域的研究,422种学术期刊发表了关于鬼臼毒素的论文。其中鬼臼毒素、衍生物、类似物、生物评价和依托泊苷5个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说明这些领域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和较大的研究潜力。结论近年来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治疗肿瘤的相关研究发展迅速。另外,鬼臼毒素的药理作用和基因调控研究亦是新的研究趋势。研究热点呈现多样化趋势,对深入探索鬼臼毒素治疗多种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有力证据。但缺乏相对深入的基础性研究,限制了临床研究的发展。展开更多
抗生素与内分泌干扰物是近些年全球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河流中抗生素与内分泌干扰物环境行为的研究动态,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2年共发表该研究...抗生素与内分泌干扰物是近些年全球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河流中抗生素与内分泌干扰物环境行为的研究动态,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2年共发表该研究领域相关文献2085篇,包括399篇中文和1686篇英文文献,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且在过去5年迅速增长。英文文献涉及全球96个国家和2022所研究机构,中国和美国的国际表现力较为突出,发文量分别为773和251篇,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发文量位居第一且与国内外机构合作紧密。发文的期刊以环境科学类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其中中英文期刊分别以《环境科学》和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发文量最多。关键词聚类与时区图谱表明,该领域当前以区域性研究为主,双酚A、壬基酚、有机氯农药等内分泌干扰物与四环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在河流中的污染特征研究较为广泛,而针对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仍不充分,污染物在河流中的迁移、转化、去除等机理研究是当前主要方向。突现词结果表明,过去20年该领域研究可分为3个阶段,早期研究以分析方法和河流中赋存特征等污染调查为主,中期研究以探究污染物的运移归趋为主,近年来研究由生态风险评估转向河流水生态健康管理服务,发展符合区域特征的污染物管控策略与去除技术是当前热点和未来趋势。此外,由抗生素污染衍生的耐药性问题引起全球关注,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产生和传播机制及生态与健康风险也是当前热点和未来关注的重点。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与可视化分析的方法系统探索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人工智能(AI)在麻醉学领域的研究现状,评价其研究热点。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发表的麻醉学和AI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1990年1月至2024年6月。采用CiteSpace V6.3.R1和HistCite 2.1软件分析纳入文献的年发文量、发文国家、发文机构、发文期刊、被引频次和关键词等基本概况。结果共纳入文献2177篇,AI在麻醉学中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在2017年后迅速攀升。美国发文量887篇(40.74%)排名第一,中国发文量245篇(11.25%)排名第二。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最高。关键词聚类和引文突现分析显示,AI应用在麻醉深度监测、手术机器人、麻醉风险控制、疼痛管理、麻醉药物个体化治疗以及手术风险预测等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结论美国发文量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学者发文量近年来迅速增长。AI对麻醉的诊断、预测、监测和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文摘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的一种亚型,携带丰富的遗传物质及蛋白质等,外泌体膜表面有众多母细胞特有的标志物,已成为疾病诊断、疾病进展以及疾病治疗的重要依据。本文在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SCI-EXPENED)数据库中,检索2010-2024年间研究主题为“外泌体”与“生物标志物”或“诊断”或“液体活检”的研究型和综述类论文。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外泌体作为生物标志物标记疾病的研究关注度逐渐升高,中国是该研究的主要贡献国家;文献主要围绕癌症、炎症、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标记诊断展开研究;通常使用色谱、质谱、拉曼光谱等技术分析外泌体核酸、蛋白质、代谢物等;常用的检验样本为血浆、血清、尿液、唾液、脑脊液等体液;外泌体作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8种具有高发病率的癌症。本文聚焦于外泌体作为疾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领域,利用文献计量工具系统分析了2010-2024年间外泌体及其内容物作为生物标志物在疾病诊断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外泌体介导的疾病诊断和疾病治疗的发展前景和未来努力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期望为外泌体在疾病标志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文摘本文旨在对珠子参中、英文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归纳总结珠子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万方数据库、Web of Science(WOS)和PubMed数据库检索珠子参相关文献,运用NoteExpress、CiteSpace、VOSviewer和Excel等软件对发文量、发文期刊、研究作者、研究机构及关键词等内容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分析。筛选后共纳入珠子参文献385篇,由来自299家机构的545位作者共同合作完成,其中中文文献354篇(92%)、英文文献31篇(8%)。高发文中文期刊以《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为代表,英文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为代表。中文作者合作网络显示以宋小妹教授为核心的研究团队最活跃,英文以Dean Guo教授为核心的团队研究文献最多;关于发文机构,形成了以陕西中医药大学为核心的中文科研合作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在英文文献的发文机构中影响较大;关键词聚类分析表明,珠子参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本研究分析了中药珠子参的研究热点及趋势,其活性成分皂苷和多糖的药效作用及其潜在机制研究将受到更多关注。
文摘基于文献计量学,以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WOS)2个数据库中山葡萄研究相关学术论文(CNKI 1959—2024年、WOS 1977—2024年)为研究对象,使用Excel、CiteSpace、VOSviewer等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对山葡萄的年度发文量,发文国家、机构、作者,载文期刊,高被引文献,高频关键词,关键词聚类等做了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山葡萄中文文献和英文文献分别是1079篇和439篇;年度中文发文量持续升高,在2014年达到峰值后开始降低,英文发文量持续上升并于2019年超过中文;发文量排名前5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俄罗斯、韩国、美国和德国;最主要发文的中、英文期刊分别是《特产研究》和《Vitis》;国内外期刊核心作者分别是中国的宋润刚、路文鹏、沈育杰和俄罗斯的Aleynova O A、Kiselev K V、Dubrovina A S;我国是山葡萄研究最多的国家,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和机构主要来自吉林省,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是最突出的研究机构,其次为吉林农业大学;热点关键词中文文献包括山葡萄、抗寒性、山葡萄酒、品种、产量等,英文文献包括Vitis amurensis、resveratrol、expression、grape、grapevine、Arabidopsis等,中文关键词偏重于栽培、酿酒和品种,而英文关键词偏重于酿酒和生物技术。
文摘目的通过对挥发油薄膜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探析挥发油薄膜领域研究的热点议题与发展趋势,为今后挥发油薄膜的研究提供参考与思路。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数据为数据源,采用VOSviewer、CiteSpace软件分别对挥发油相关英文文献的发文趋势、作者、国家、关键词、高被引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144篇,英文文献3054篇,发文趋势都呈上升状态。中文数据库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英文数据库已形成较为紧密的核心作者群。文献高产国家为中国、伊朗和巴西。对挥发油薄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挥发油及成膜基材种类、薄膜改性和保鲜应用上。结论挥发油薄膜的研究目前处于稳步发展状态,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应加强团队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挥发油薄膜的研究取得更多的创新点与突破性发展提供支撑。
文摘目的了解口腔微生物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方法选择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以口腔微生物和消化系统疾病为主题进行检索,采用VOSviewer、CiteSpace和R语言中的“bibliometrix”软件包进行信息挖掘与梳理。结果共纳入1228篇有效文献。从发文趋势看,未来口腔微生物与消化系统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将持续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发文机构以高校为主导,机构分布集中且以团队合作为主,但总体合作网络较为松散;从地区分布看,美国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力量,中国、英国次之;在国际合作中,中美两国合作密切,但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合作广度稍显不足;当前研究热点聚焦于口腔菌群与肠道菌群、炎症性肠病以及消化系统肿瘤之间的紧密联系。结论口腔微生物与消化系统疾病相关领域研究呈现高度活跃和多元化特点。口腔菌群与肠道菌群、炎症性肠病以及消化系统肿瘤(特别是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结直肠癌)的相关性研究是热门话题,后续可进一步深入探究其具体作用机制,并在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应用方面寻找创新点。然而,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尚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资源的共享与利用。
文摘基于中国知网(CNKI)与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运用VOSviewer与CiteSpace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关键词突显图谱,深入探讨了农业土壤改良主题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态势。结果表明:(1)中英文文献发文量呈现同步增长趋势,刊载该领域论文前3的英文期刊是《Agronomy–Basel》《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和《Soil & Tillage Research》,前3的中文期刊为《中国农学通报》《现代农业科技》和《江苏农业科学》;(2)中英文文献中最具影响力的核心作者群分别是中国地质大学王凡团队和西澳大学Kadambot H.M.Siddique团队,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网络中占据了核心地位,与不同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较为紧密;(3)“产量(Yield)”“生长(Growth)”与“生物炭(Biochar)”等在中英文文献中是研究焦点,文献量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今后的研究可能集中在“农业生产”“Spatial distribution”等新兴方向,主要探讨不同改良措施下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运作机制。
文摘[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探究植物固土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为该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相结合方式对1993-2023年植物固土领域发文量、国家、机构、研究人员、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1)发文量呈现出缓慢增长后持续性快速增长,发文量CNKI近年趋于稳定而WoS爆发增长。(2)中国是研究植物固土产出最多的国家,但研究质量仍有提升空间,北京林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这3家机构是植物固土领域的主要机构,合作发文呈现团队机构内合作紧密,但机构外合作较为缺乏。(3)植物固土领域围绕着边坡稳定性、根系力学、根土抗剪方面开展研究,突现词分析可知,WoS以水土流失预测、黄土高原、机械性能,CNKI以根系形态、消落带、力学特性、自修复以及生态修复为近3 a研究热点。[结论]中国是该领域研究产出最多的国家,但其研究质量和团队机构间的合作交流仍有提升空间,研究植物类型多为草本植物且研究周期较短,未来应加深对其他植物类型和周期的研究,同时研究的生态脆弱地区目前仍旧单一,今后仍需扩大研究区的范围。
文摘目的探讨鬼臼毒素研究现状及趋势,为将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Citespace与R软件对科学核心集数据库(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中关于鬼臼毒素的英文文献进行共现图谱、关键词聚类和突现分析,以此挖掘研究热点并分析前沿进展。结果检索到来自77个国家和地区,531家机构发表关于鬼臼毒素的1220篇论文。文献发文量呈整体上升趋势。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分析表明作者之间存在合作交流但相对分散,合作并不密切,研究机构之间的关系同样存在该现象。论文数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机构是兰州大学。869位作者参与了该领域的研究,422种学术期刊发表了关于鬼臼毒素的论文。其中鬼臼毒素、衍生物、类似物、生物评价和依托泊苷5个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说明这些领域具有较高的关注度和较大的研究潜力。结论近年来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治疗肿瘤的相关研究发展迅速。另外,鬼臼毒素的药理作用和基因调控研究亦是新的研究趋势。研究热点呈现多样化趋势,对深入探索鬼臼毒素治疗多种疾病的分子机制提供有力证据。但缺乏相对深入的基础性研究,限制了临床研究的发展。
文摘抗生素与内分泌干扰物是近些年全球广泛关注的新污染物。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河流中抗生素与内分泌干扰物环境行为的研究动态,使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2000—2022年共发表该研究领域相关文献2085篇,包括399篇中文和1686篇英文文献,年发文量呈上升趋势且在过去5年迅速增长。英文文献涉及全球96个国家和2022所研究机构,中国和美国的国际表现力较为突出,发文量分别为773和251篇,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发文量位居第一且与国内外机构合作紧密。发文的期刊以环境科学类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其中中英文期刊分别以《环境科学》和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发文量最多。关键词聚类与时区图谱表明,该领域当前以区域性研究为主,双酚A、壬基酚、有机氯农药等内分泌干扰物与四环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在河流中的污染特征研究较为广泛,而针对激素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研究仍不充分,污染物在河流中的迁移、转化、去除等机理研究是当前主要方向。突现词结果表明,过去20年该领域研究可分为3个阶段,早期研究以分析方法和河流中赋存特征等污染调查为主,中期研究以探究污染物的运移归趋为主,近年来研究由生态风险评估转向河流水生态健康管理服务,发展符合区域特征的污染物管控策略与去除技术是当前热点和未来趋势。此外,由抗生素污染衍生的耐药性问题引起全球关注,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产生和传播机制及生态与健康风险也是当前热点和未来关注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