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内室外统计信道模型下的TOA分布研究
1
作者 周杰 江浩 《数据通信》 2013年第5期17-22,共6页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被认为是现代通信技术中的重大突破之一,越来越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于指向性天线以及室内室外特殊环境所造成的空时多径衰落信道,本文通过假设散射体服从高斯(Gaussian)分布,指数(Exponential)分布...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被认为是现代通信技术中的重大突破之一,越来越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于指向性天线以及室内室外特殊环境所造成的空时多径衰落信道,本文通过假设散射体服从高斯(Gaussian)分布,指数(Exponential)分布以及瑞利(Rayleigh)分布的情况下,分别导出室内室外模型下基站BS和移动台MS的时延特性TOA(Time of Arriva)l。数值结果与多径衰落信道圆模型GBSBM(geometrically based single bounce mode)l对比表明本模型的信道参数估计结果符合理论和经验,扩展了空时统计系统模型的研究和应用,对评估多天线MIMO系统空时处理算法和仿真无线通信系统提供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 室内室外统计信道模型 到达时间(TOA) 高斯(Gaussian)分布 指数(Exponential)分布 瑞利(Rayleigh)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TOOL的海上蒸发波导信道的统计模型
2
作者 孟凡萍 王浩然 +1 位作者 李瑞彤 林霏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随着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及全球范围内“蓝色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海洋通信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大部分对于海上通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道的分析、测量等方面,难以直接应用于实际海上通信中。基于此,建立了蒸发波... 随着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及全球范围内“蓝色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海洋通信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大部分对于海上通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道的分析、测量等方面,难以直接应用于实际海上通信中。基于此,建立了蒸发波导信道的统计模型。该模型依据PETOOL工具箱生成的相关数据,建立超视距(B-LOS)场景下的蒸发波导统计信道模型,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中变量的常系数进行修正,减小误差,提高统计模型的精度。最后,通过数值分析,所得的蒸发波导统计信道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OOL 海上通信 蒸发波导 统计信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空间统计信道建模及其MIMO多天线系统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袁梅 周杰 朱慧娟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5-211,共7页
针对室内外移动通信环境,提出一个椭圆二维空间统计信道模型,该模型假设散射体均匀分布在椭圆内,移动台和基站分别位于椭圆的2个焦点处,并且在移动台分别设置了四单元的线性阵列(ULA)和圆环阵列(UCA)。在椭圆2D空间统计信道模型的基础... 针对室内外移动通信环境,提出一个椭圆二维空间统计信道模型,该模型假设散射体均匀分布在椭圆内,移动台和基站分别位于椭圆的2个焦点处,并且在移动台分别设置了四单元的线性阵列(ULA)和圆环阵列(UCA)。在椭圆2D空间统计信道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IMO)的多天线系统性能,该模型不仅描述了波达信号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统计分布特性,推导出了波达信号的到达角度(AOA)和到达时间(TOA)概率密度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同时也研究了MIMO多天线系统的空间衰落相关函数和信道容量。散射体均匀分布时,本模型的数值结果阐述了传输时延对信道参数的影响,与已经存在的空间统计信道模型比较,本模型适合室内外移动通信环境,为评估MIMO多天线系统与无线通信系统仿真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信道模型 到达角度 到达时间 空间衰落相关函数 信道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聚类的移动通信信道多状态Markov模型
4
作者 袁涛 李昊 王飞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47-52,共6页
针对传统研究中多状态信道模型划分无相应理论依据的情况,分析了移动通信信道传播特性,阐述几种单一状态下经典的移动通信信道统计模型并推导它们的二阶统计特性,再结合移动通信的传播特性,提出了基于模糊数学的移动通信信道划分方法,... 针对传统研究中多状态信道模型划分无相应理论依据的情况,分析了移动通信信道传播特性,阐述几种单一状态下经典的移动通信信道统计模型并推导它们的二阶统计特性,再结合移动通信的传播特性,提出了基于模糊数学的移动通信信道划分方法,建立符合实际信道特性的多状态移动信道Markov模型,最后通过相关数学理论推导和仿真验证了基于模糊数学的多状态Markov模型更加贴近实际信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 移动通信 信道统计模型 MARKOV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空间域的宏小区移动通信正向链路信道参数估计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杰 姚颖莉 +2 位作者 罗宏 朱伟娜 菊池久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1-86,共6页
针对均匀分布的三维(3D)散射簇移动通信环境,提出了3D空间域的统计信道模型;在指向性天线覆盖下的宏小区通信环境中,用该模型来估计多径衰落信道的重要空时信道参数,推导了多径衰落信道正向信道链路的到达角与到达时延的概率密度函数、... 针对均匀分布的三维(3D)散射簇移动通信环境,提出了3D空间域的统计信道模型;在指向性天线覆盖下的宏小区通信环境中,用该模型来估计多径衰落信道的重要空时信道参数,推导了多径衰落信道正向信道链路的到达角与到达时延的概率密度函数、由移动台(MS)移动产生的多普勒频移(DS),分析了空间信道参数及其定向天线主瓣宽度对信道模型的影响.假设MS端散射体分布为高斯分布和指数分布时,该模型更适于描述特殊的移动通信环境.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信道参数估计符合理论及实际的通信环境,弥补了现有三维散射簇统计信道模型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信道模型 到达角 到达时延 多普勒频移 多径衰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外3D散射信道中ULA/UCA天线MIMO性能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姚颖莉 周杰 +1 位作者 王益 刘鹏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7-90,94,共5页
为更好地解决室外三维(3D)空间域的移动通信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室外3D空间域散射信道统计模型,主要研究MIMO多天线系统的接收性能。在宏蜂窝小区移动通信环境中,模型能够估计多径衰落信道的重要空间信道参数,首先推导了多径衰落信道的... 为更好地解决室外三维(3D)空间域的移动通信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室外3D空间域散射信道统计模型,主要研究MIMO多天线系统的接收性能。在宏蜂窝小区移动通信环境中,模型能够估计多径衰落信道的重要空间信道参数,首先推导了多径衰落信道的到达角(Angle of Arrival,AOA)概率密度分布。此外模型在设置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多天线的均匀线性阵列(Uniform Linear Array,ULA)和圆形阵列(Uniform Circular Array,UCA)的基础上,分析了波达信号不同方位角分布对散射信道中MIMO性能的影响因素,包括MIMO空间相关性、信道容量以及天线阵列配置。数值仿真结果与3D多径衰落信道模型对比,表明本模型的信道参数估计符合理论和实际的通信环境,为评估MIMO天线接收系统与仿真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了创新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信道模型 多径衰落 到达角 MIMO 信道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WB室内信道建模 被引量:1
7
作者 方爱萍 楼建东 《现代电子技术》 2004年第17期65-67,共3页
目前 ,有一些研究机构通过在不同的环境和频带下的信道测试分别提出了几个 U WB室内信道统计模型 ,然而由于测试活动的局限性及获取的测试数据有限 ,这些理论模型一方面存在一些与测试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另一方面未考虑到 U WB信道独有... 目前 ,有一些研究机构通过在不同的环境和频带下的信道测试分别提出了几个 U WB室内信道统计模型 ,然而由于测试活动的局限性及获取的测试数据有限 ,这些理论模型一方面存在一些与测试数据不一致的问题 ,另一方面未考虑到 U WB信道独有的特征。本文在分析和比较已有的信道模型的基础上 ,通过综合的方法 ,建立了一个新的 UWB信道模型 ,称之为修正的 Δ K模型。此信道模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通过改变初始的参数设置 ,其他常用的信道模型 (窄带和宽带 )都可从此信道模型中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WB室内信道统计模型 修正的Δ/K模型 通用信道模型 GAM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用于增强地铁无线通信质量的研究
8
作者 罗梁 武淑琴 马征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2年第6期79-82,共4页
由于地铁隧道环境的特殊性,存在密集的反射和散射路径,而且列车的运动带来了信号的频移;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了地铁信道中的无线电波损耗,小尺度多径传播以及地铁隧道宽带信道统计模型,提出将频域均衡技术应用于地铁信道中,通过循环前缀... 由于地铁隧道环境的特殊性,存在密集的反射和散射路径,而且列车的运动带来了信号的频移;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了地铁信道中的无线电波损耗,小尺度多径传播以及地铁隧道宽带信道统计模型,提出将频域均衡技术应用于地铁信道中,通过循环前缀的运用,频域均衡技术能够有效地抵抗多径带来的码间干扰,而且单载波技术对于多普勒频移敏感程度低于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能够显著地提升地铁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载波频域均衡 信道统计模型 多普勒频移 抽头延迟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