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统编教材与国家认同--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高维 颜蒙蒙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43,共10页
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基于文献研究建构了包含5个类目(身份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历史认同、地理认同)和15个次类目的教材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统编初中道德与... 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基于文献研究建构了包含5个类目(身份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历史认同、地理认同)和15个次类目的教材分析框架,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非常重视国家认同教育内容,正文和栏目涉及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的数量约占总量的52.39%,全面覆盖了国家认同的5个类目及15个次类目,其中政治认同相关内容最多,尤为强调政治规范和政治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科书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并结合"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拓展空间"等栏目拓展课程资源,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上全面促进学生的国家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教材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 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教育 拓展课程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证还是叙事?——论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文体选择
2
作者 高德胜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8-96,共9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文体选择是一个未被注意到的教育问题。长久以来,小学德育教材的文体都是论证性的。由此造就了小学德育教材论证文体的“思维定式”,小学德育教材中的正文如果不是观点性的,教材的编写者、审查者、使用者就会... 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文体选择是一个未被注意到的教育问题。长久以来,小学德育教材的文体都是论证性的。由此造就了小学德育教材论证文体的“思维定式”,小学德育教材中的正文如果不是观点性的,教材的编写者、审查者、使用者就会下意识地认为不正常。论证文体确有其优势,但毋庸讳言,小学德育教材被论证文体支配、主导所导致的问题不少。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研发过程中,编写组尝试引入叙事文体,效果良好,但遇到的质疑与挑战也非常大。文体选择不能只靠因袭固有做法,不能只靠成年人的偏好,而应依据道德教育的性质、儿童道德学习的特性来决定。当然,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文体选择,不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而是一个以谁为主的问题,“叙事为主,论证为辅”是值得继续坚持的正确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 叙事 论证 文体选择 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学术成就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松伟 高德胜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0,共8页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取得的成功基于其学术底蕴。教材学术性的标准在于教材编写基于研究、教材体现理论自觉、教材对学术问题有所突破。本套教材以研究为基本编写方式,在伦理观、德育观、教材观和教学观上都有学术理论的指导。...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取得的成功基于其学术底蕴。教材学术性的标准在于教材编写基于研究、教材体现理论自觉、教材对学术问题有所突破。本套教材以研究为基本编写方式,在伦理观、德育观、教材观和教学观上都有学术理论的指导。本套教材探明了儿童经验进教材的路径,厘清了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的关系,摸索出了在传统文化教育中体现儿童立场的方法,突破了一些学术难题。“内容至上”的倾向,“应试”化的教学氛围以及对“副科”的轻视,是发扬本套教材学术成就的主要挑战。弘扬教材的学术性,将教材的学术成就转化为实践进步,需要各方面教育主体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道德与法治 统编三科教材 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德育课程中知识学习的定位与教学策略--兼论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对知识的处理 被引量:11
4
作者 章乐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4-90,共7页
针对德育课程的“知识化”困境,21世纪的德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虽然这一理念并未彻底否定知识学习的作用,但亟须基于此理念重新定位知识学习。在德育课程中,知识学习最终要为儿童的生活服务,应以“生活逻... 针对德育课程的“知识化”困境,21世纪的德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虽然这一理念并未彻底否定知识学习的作用,但亟须基于此理念重新定位知识学习。在德育课程中,知识学习最终要为儿童的生活服务,应以“生活逻辑”组织不同类型的知识,知识学习的关键在于对接生活、通达意义。基于这些定位,具体的教学策略包括:在现实生活的需求中学习生活的智慧,从感性认识通达一定普遍性的“体认之知”,在体验、讨论和探究中通达“体认之知”,发掘不同类型知识的不同生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课程 知识学习 道德与法治 统编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德育课程实效性的提升策略——兼论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教材的特点 被引量:13
5
作者 章乐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29,共6页
如何提升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效性问题值得教材编写者和一线教师研究和关注。在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提升本课程实效性的策略有:从学生真实生活出发,聚焦他们所面对的真实问题,并琢磨他们学习时的真实心理;通过提示整理生活经验的... 如何提升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效性问题值得教材编写者和一线教师研究和关注。在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提升本课程实效性的策略有:从学生真实生活出发,聚焦他们所面对的真实问题,并琢磨他们学习时的真实心理;通过提示整理生活经验的有效线索,搭建社会探究的有效支架,促进学生自主的道德学习;在情感体验、理性认知和实践行动的融合互动中,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类目标的有效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德育课程 实效性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年段教材的编写特点与实施建议 被引量:10
6
作者 陶元红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23,29,共6页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学生学习活动所指向的问题域作为教材的基本结构,内容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突出了基于生活、引领生活、提升生活的编写策略,给儿童预留了许多表达经验生长的空间,体现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使...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学生学习活动所指向的问题域作为教材的基本结构,内容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突出了基于生活、引领生活、提升生活的编写策略,给儿童预留了许多表达经验生长的空间,体现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使用此套新教材时应注意运用哲学思维解读教材文本,准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依据教学目标用好教材资源并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拓展教学时空,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强调互动与交流,实施“对话教学”策略,基于生命与尊重促进学生“生长性学习”,使教学呈现出生命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 中年段教材 小学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程伟 于冬冬 《教学与管理》 2023年第4期65-68,共4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教材是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可以发现:在整体上,教材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在载体上...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教材是落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量化统计和质性分析可以发现:在整体上,教材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在载体上,综合运用多种载体,注重传统经典;在内容上,凸显精神文化,注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在功能上,力求全面体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成长的价值。为了更好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之中,教师应当优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探索法治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好融合,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境界,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教材 初中 道德与法治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商榷
8
作者 刘凯 翁明珠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4-55,共2页
教材是教学的范本,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教材的修订需要精益求精。本文通过新版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中文章标题设计、正文内容编写、分册观点差异、配发辅文图例等疑存多种瑕疵的解读分析,寄希望教材编者引起重视,再版时予以修正。
关键词 统编教材 道德与法治 目录设计 内容编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学建议 被引量:9
9
作者 金利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7-40,共4页
统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是法治教育专册,编写宗旨是帮助小学生初步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建议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在透彻理解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注意结合学... 统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是法治教育专册,编写宗旨是帮助小学生初步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建议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在透彻理解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注意结合学生实践,精选、精磨案例,并与初中法治教育内容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上册 教材使用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材插图的叙事功能研究--以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年段教材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迪 高德胜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4-92,共9页
对教材插图的专业使用作出学术阐释与说明,充分发挥教材插图的功能,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引领公众对图像的正确认知,是图像时代十分迫切的任务。从教育专业的视角出发,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插图作为教材的基本材料,与文字一样,也承... 对教材插图的专业使用作出学术阐释与说明,充分发挥教材插图的功能,在教育学生的同时引领公众对图像的正确认知,是图像时代十分迫切的任务。从教育专业的视角出发,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插图作为教材的基本材料,与文字一样,也承担着生活叙事的功能。具体到中年段的教材,叙事语境之外的图片发挥着装饰的作用;而在图片与文字共同构成的生活事件的语境内,图片在叙事内容的表征、解释和组织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插图表现出强烈的叙事自觉,而在教材的修订中,可以从增强图片的审美自觉、提高图片选用的道德意识、考虑图文的组织形式三个方面来优化图片的选择和编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三科教材 小学道德与法治 教材插图 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性使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核心环节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静 《教学与管理》 2022年第32期69-72,共4页
《道德与法治》作为全国统编教材其反映的场景和事件具有全国“普适性”,具体到执教老师手中时不应“唯教材”论,只对教材照本宣科。教师应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理解教学的逻辑性及合理性后,真正从地域、学校及班级学情出发,对教材... 《道德与法治》作为全国统编教材其反映的场景和事件具有全国“普适性”,具体到执教老师手中时不应“唯教材”论,只对教材照本宣科。教师应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理解教学的逻辑性及合理性后,真正从地域、学校及班级学情出发,对教材进行优化使用。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替换、增补、统整及教学方式的转化来用活教材,实现“用教材教”的理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 统编教材 优化使用 道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统编语文教材 建构学生语文素养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本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65,共2页
2012年3月,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开始进行统一编写。其中初中语文教材是由教育部聘请的主编温儒敏教授主持编写的,组建了由专家学者、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以及专业的教材编写人员组成的教材编写队伍... 2012年3月,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教材开始进行统一编写。其中初中语文教材是由教育部聘请的主编温儒敏教授主持编写的,组建了由专家学者、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以及专业的教材编写人员组成的教材编写队伍。在主编的带领下,编写组认真研究多年以来教材编写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学的研究成果,并慎重对待10余年来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研制编写出这套新的初中语文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材 历史教材 教研人员 一线教师 道德与法治 温儒敏 母语教学 教材编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如何“接童气”--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逻辑的生活化 被引量:20
13
作者 唐燕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7-84,共8页
推进德育课堂回归生活,需要在明晰课堂教学逻辑的生活化方面着力。教学逻辑的生活化并非按照小学道德与法治预设的教育逻辑,按部就班地运用于本班的课堂教学中,而是需要教师将普遍的教材逻辑转化为适应本班儿童的、具体的教学逻辑。教... 推进德育课堂回归生活,需要在明晰课堂教学逻辑的生活化方面着力。教学逻辑的生活化并非按照小学道德与法治预设的教育逻辑,按部就班地运用于本班的课堂教学中,而是需要教师将普遍的教材逻辑转化为适应本班儿童的、具体的教学逻辑。教师可以以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育逻辑为指引,以儿童生活的“现实”为起点,以儿童生活的“可能”为方向,以复原社会文化经验的“生活基底”为突破口,构建回归生活的课堂教学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 教学逻辑 “接童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及《思想政治》配套教学资源需求调查
14
作者 李化侠 刘翠航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2-99,共8页
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是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了解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需求,可促进需求导向的建设。调查发现:统编《道德与法治》及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配套资源,教师的教学用书... 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是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了解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需求,可促进需求导向的建设。调查发现:统编《道德与法治》及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配套资源,教师的教学用书、学生的练习册利用最普遍,但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活动方案等资源较少,存在类型单一、内容单薄、系统性不足等问题。教师最需要的教学资源包括优秀的教学设计、教材相关的教学素材、案例及教学活动方案,教学课件、音频视频资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主题内容。教师的需求有共性,也随着学校类型、位置,教师教龄、职称的变化有所不同。教学资源建设要加大县城和农村地区、普通学校的教师关注的基础性教学资源,也要考虑大中城市、重点学校、高级职称的教师需要的高层次教学资源,并激发部分教师的职业动力,提升资源的利用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思想政治》 统编教材 教学资源 教师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教材建设作为国家事权的高度推进三科统编教材使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化侠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74,共2页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材体现着国家意志,承载着民族记忆,凝聚着人类智慧,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和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长期被奉为教学的“圣经”。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党的教育...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材体现着国家意志,承载着民族记忆,凝聚着人类智慧,是育人育才的重要依托和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长期被奉为教学的“圣经”。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统编教材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政治导向,具有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授人类文明知识的重要功能,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必须把其统编、统审、统用提到“教材建设作为国家事权”的高度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政治导向 统编教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族记忆 教材建设 党的教育方针 小学道德与法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合纵连横”的创建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于小利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50-52,共3页
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既涉及道德和法律知识,又涉及心理健康和国情内容,可以通过“合纵连横”的创建来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具体来说,“合纵”的策略有:结合教材主题,精选教材资源素材,使道德与法治课有广度;变换资源载体,恰当呈现教学资源... 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既涉及道德和法律知识,又涉及心理健康和国情内容,可以通过“合纵连横”的创建来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具体来说,“合纵”的策略有:结合教材主题,精选教材资源素材,使道德与法治课有广度;变换资源载体,恰当呈现教学资源,使道德与法治课有厚度;创设资源问题情境,科学巧妙设问,使道德与法治课有效度。“连横”的策略有:做好“知识连横”,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宽度;利用“方法连横”,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有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道德与法治 “合纵连横”策略 教材 课程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