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大陆幼儿园统整课程的理念与设计——以重庆市幼儿园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子建 杨晓萍 尹芳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8-84,共7页
本研究以中国大陆重庆市幼儿园作为脉络,探讨了幼儿园统整课程的涵义、理论基础与设计,提出幼儿园统整课程目标旨在增进幼儿真正了解自己及其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并把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内容上,强调与幼儿的真实生活... 本研究以中国大陆重庆市幼儿园作为脉络,探讨了幼儿园统整课程的涵义、理论基础与设计,提出幼儿园统整课程目标旨在增进幼儿真正了解自己及其世界,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并把所学知识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在课程内容上,强调与幼儿的真实生活与社会经验相结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水平设计课程,并注重课程之间的统整性、综合性;在课程的组织上,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幼儿是主动积极的学习者,教师与幼儿之间是平等的合作关系;课程评价方式上强调多元化、弹性化,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园 统整课程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整课程的教学要求与网络环境教学的重点
2
作者 余祖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年第20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统整课程 教学要求 网络教学 课程性质 教学情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课程统整的台湾经验——以台湾政大附中“茶言观色”统整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晓菁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4-45,共2页
近几年,台湾课程改革鼓励各级初中、高中学校发展富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这种结合学校的在地文化、校园环境、师资组成等因素而发展出的校本课程,是一种弹性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方式都由师生共同设计。而这些校本... 近几年,台湾课程改革鼓励各级初中、高中学校发展富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这种结合学校的在地文化、校园环境、师资组成等因素而发展出的校本课程,是一种弹性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方式都由师生共同设计。而这些校本课程在不同的科目中又可以有各子项目的发展。例如:台湾政治大学附属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政大附中”)在语文学科领域中,针对学校所在地设计了“区域文学”课程,对台北市文山区(政大附中所在地)从过去到现在所培育的文人及其创作进行介绍、采访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经验 课程 跨学科 开发 校本课程 学校特色 课程改革 学校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跨学科课程整合机制研究--基于美国教育实践的多维解构与镜鉴启示
4
作者 迪拉娜 王甜 袁梅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80,共10页
跨学科课程是培育学生整体思维,规避“脆弱知识综合征”的有效途径,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方案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本研究结合课程统整理论研究,从经验统整、社会统整、知识统整、设计统整四方面梳理了美国跨学科课程整合机制,揭示了... 跨学科课程是培育学生整体思维,规避“脆弱知识综合征”的有效途径,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方案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本研究结合课程统整理论研究,从经验统整、社会统整、知识统整、设计统整四方面梳理了美国跨学科课程整合机制,揭示了美国跨学科课程在“知识-经验”双向互构、“个人-社会”多维统整、“连续-进阶”层级递进、“共备-协作”多元联动四方面的整合机制。基于此,针对我国跨学科课程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通过驱动认知具身,构建问题导向的境脉化知识生成体系;协同社会感知,创设议题导向的跨学科知识迁移场域;重构学科边界,形成网络拓扑的概念连续性课程框架;联动多元主体,建立社群生态的适应性学习共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美国 跨学科课程 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程进行统整的意义和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启龙 徐涵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5-17,共3页
分科课程先天的缺陷势必带来中等职业教育师生之间关系的紧张和糟糕的教学效果。课程统整作为一种课程设计方式,以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个人经验之间统整、个人与社会关系统整、不同类型的知识统整和课程设计统整为目... 分科课程先天的缺陷势必带来中等职业教育师生之间关系的紧张和糟糕的教学效果。课程统整作为一种课程设计方式,以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个人经验之间统整、个人与社会关系统整、不同类型的知识统整和课程设计统整为目的。对中职文化基础课程进行课程统整,能够提高学生对自身和环境的理解与应变能力、增强团队协同合作能力、拓展知识视野,强化学习效果等,并且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具有理论支持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整课程 中等职业教育 文化基础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学校课程统整研究的进展与反思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登珲 李凯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3-85,共13页
课程统整内涵、框架、价值与实作等问题的澄清是构建适切核心素养转化的课程统整模式的基础。结合美国课程统整研究学术史看,正确把握课程统整内涵,需要超越工具主义课程统整观,从"课程开发"的层面认识课程统整;课程统整分类... 课程统整内涵、框架、价值与实作等问题的澄清是构建适切核心素养转化的课程统整模式的基础。结合美国课程统整研究学术史看,正确把握课程统整内涵,需要超越工具主义课程统整观,从"课程开发"的层面认识课程统整;课程统整分类框架多依据组织程度、参与主体来组织,缺乏指涉课程转化层级的系统框架;课程统整能促进学生学术及非学术成就发展得到实证数据支持,但具体统整模式效能研究有待深化;课程统整的实践运作主要包括主题选择、目标制定、知识建构、教学及评价设计等要素。教师课程统整力不高、支持系统建设不健全、为统整而统整的形式主义成为制约美国课程统整实践的瓶颈问题。超越工具主义课程统整观,构建适切核心素养转化的统整模式是我国未来课程统整研究领域的核心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核心素养 文献分析 进展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课程统整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选择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磊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82,共6页
推进核心素养有效转化和成功落实,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现代化建设和教学革新的重点和难点任务。为寻求更好应对之策,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在阐释体育课程统整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体育课程统整是促进学生体育学科核... 推进核心素养有效转化和成功落实,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现代化建设和教学革新的重点和难点任务。为寻求更好应对之策,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在阐释体育课程统整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体育课程统整是促进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并提出实现以体育课程统整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的3条主要策略:提升体育教师课程统整的专业素养是根本;完善以体育课程统整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的支持保障体系是重点;加强对以体育课程统整促进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的专题研究是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体育学科 核心素养 体育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课程建设视野中的课程统整 被引量:14
8
作者 万伟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23,共6页
当前,课程统整对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左右脑协同学习和创新发展、教师的合作与终身学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课程统整的理念来进行学校课程建设,要建构理想的完整儿童图像作为课程目标、整体变革学校的课程结构、创生有利于学生... 当前,课程统整对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左右脑协同学习和创新发展、教师的合作与终身学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课程统整的理念来进行学校课程建设,要建构理想的完整儿童图像作为课程目标、整体变革学校的课程结构、创生有利于学生社会统整、知识统整、经验统整的课程内容、构建"学习型社群"、掌握有利于课程统整的几项技术。课程统整的理念受到广泛认同,在实践中对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教师协同教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遭遇到教师课程能力不足、知识浅化危机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课程统整中的课程结构设计 被引量:10
9
作者 丁念金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7,共5页
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需要以学校为主体,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统整成为一个有序而高效的学校课程体系,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行学校课程结构设计。学校课程结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基本思路:将学校课程体系纳入整个学... 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需要以学校为主体,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统整成为一个有序而高效的学校课程体系,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进行学校课程结构设计。学校课程结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基本思路:将学校课程体系纳入整个学校的发展图景;实际地处理好现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局限性;注重设计顺序。统整后,作为一种宏观的参考性框架,学校课程结构包括基本课程、强化课程、微型课程和自由学习四大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 课程 课程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语文课程统整:内涵、目标与设计思路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凤霞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6-101,共6页
小学语文教学受现代语文教育范式的深刻影响,至今仍存在着教学内容孤立、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环境单调等现象,造成语文教学的低效。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深化的阶段,聚焦课程的深度整合是语文课程改革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 小学语文教学受现代语文教育范式的深刻影响,至今仍存在着教学内容孤立、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环境单调等现象,造成语文教学的低效。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深化的阶段,聚焦课程的深度整合是语文课程改革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建立在系统理论基础上的课程统整是实现课程与教学以及教学内部各要素有机统一的实践路径,已成为国际教育变革的趋势,基于学科开展课程统整成为学界普遍认可的推进策略。小学语文课程统整在内涵、目标和设计思路上有其自身特点,梳理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有助于对课程层面的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小学语文 编小学语文教科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统整: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有效路径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杰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0-163,共4页
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迫切需要适切的课程体系与之相适应。然而,反观当下我国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不难发现,还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空间,主要表现为:缺乏"跨界"思维,文理科融通不够;强化专业性课程,淡化通识性课程;重视理论... 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迫切需要适切的课程体系与之相适应。然而,反观当下我国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不难发现,还存在诸多亟待改进的空间,主要表现为:缺乏"跨界"思维,文理科融通不够;强化专业性课程,淡化通识性课程;重视理论型课程,忽略实践类课程。为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步伐,走向课程统整势在必行,主要表现为:统整不同学科的知识;统整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统整理论课程和实践类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内涵发展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课程统整实践中的三重误区及其超越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登珲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7-60,共4页
当前我国学校课程统整实践中存在着的三重典型误区:范畴上把"课程统整"等同于"多学科"或"科际统整",窄化课程统整为学科课程精细化运作的技术手段;在价值取向上重"知识"而轻"经验"、... 当前我国学校课程统整实践中存在着的三重典型误区:范畴上把"课程统整"等同于"多学科"或"科际统整",窄化课程统整为学科课程精细化运作的技术手段;在价值取向上重"知识"而轻"经验"、"社会",舍本逐末难以通达统整课程"统整育人"之本义;在方法上陷入"统"、"整"割裂的二元论,"统而不整"或"整而不统",阻碍学校课程结构优化。对学校课程统整的错误认识,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正本清源,回归课程统整本性,关键要跳出"纯粹技术"限制,从"课程观"的层面把握课程统整,超越"知识中心"建立"人"与"社会"整全发展的信念,打破"统"、"整"二分藩篱,实现课程统整的协同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课程 课程 “人”与“社会”全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舍勒的知识观和教育观看德国的课程统整 被引量:3
13
作者 方华梁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3-92,共10页
课程统整是美国新进步主义课程流派的重要观念。与美国不同,部分欧洲大陆国家的课程统整理论和实践受到了德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影响。舍勒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对知识的等级秩序、教育的本质、教养如何实现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 课程统整是美国新进步主义课程流派的重要观念。与美国不同,部分欧洲大陆国家的课程统整理论和实践受到了德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影响。舍勒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对知识的等级秩序、教育的本质、教养如何实现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从舍勒的知识等级秩序观和教化的教育观切入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德国的课程统整理论和实践。舍勒之后,德国的教学论学者根据教化的教育观发展了德国的课程统整理论,并在课程统整中贯穿教化的教育观。以化学教育为例,教化取向的化学课程通过反思的、批判的、哲学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化学课程统整。德国与美国的课程统整观念虽然存在差异,但在课程实践中二者殊途同归,最后都落脚到知识、社会与个体经验的意义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勒 知识观 教育观 课程 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创业教育领域课程统整的原则和步骤
14
作者 张志军 梁艳清 侯维芝 《职教论坛》 2007年第01X期22-24,共3页
针对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跨学科性、实践性等特点,提出实施创业教育必须对现有课程进行统整的观点。以及课程统整的原则和程序。
关键词 创业教育 课程 统整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程统整观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初探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凤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70-72,共3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知识爆炸,学校课程内容膨胀、学科拥挤及教师负担过重等问题集中显现。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知识爆炸,学校课程内容膨胀、学科拥挤及教师负担过重等问题集中显现。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倡导综合课程。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小学语文教学 说明性文章 模式初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统整与跨界:儿童读物的视角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燕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27,72,共5页
课程统整是近年来我国学校教育一个大的转向,在日新月异的科技知识和传统文化之间寻找平衡点时,统整学科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学者将目光集中在课程统整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方式两个维度。美国自2009年提倡STEM统整教学,融合科学... 课程统整是近年来我国学校教育一个大的转向,在日新月异的科技知识和传统文化之间寻找平衡点时,统整学科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学者将目光集中在课程统整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方式两个维度。美国自2009年提倡STEM统整教学,融合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方面的知识,以期推动工商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儿童读物 科技知识 学科教学 2009年 学校教育 文化 两个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程统整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设计 被引量:45
17
作者 李会民 代建军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31,共3页
基于培养核心素养教育变革不断深化的背景,泾渭分明的课程壁垒逐渐淡化,课程统整的需求愈来愈高,很多学校运用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来进行课程统整,我们亟待寻求一种实现课程统整的现实路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指向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基于培养核心素养教育变革不断深化的背景,泾渭分明的课程壁垒逐渐淡化,课程统整的需求愈来愈高,很多学校运用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来进行课程统整,我们亟待寻求一种实现课程统整的现实路径。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指向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符合课程统整的目标和切入点。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把握学科核心概念,构建跨学科知识网络,设置驱动性问题引发跨界学习行为,设计多维度实践,渗透表现性评价等措施,加强学科之间的横纵向联系,切实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推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本土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项目化学习 跨界学习 问题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学校课程统整:现实考察与理性省思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晨 王洪席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9-86,共8页
课程统整对五育融合的“落地”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五育融合为课程统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契机。根据五育融合的程度和课程统整的向度,学校课程统整方式可以分为育内统整、育间统整、跨育统整及超育统整,通过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统整... 课程统整对五育融合的“落地”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五育融合为课程统整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契机。根据五育融合的程度和课程统整的向度,学校课程统整方式可以分为育内统整、育间统整、跨育统整及超育统整,通过这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统整方式,最终实现学科课程体系向融合型课程体系的过渡与转变。但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学校课程统整任重而道远,需要回归课程统整的本体之思、深化课程统整的认知之功、明晰课程统整的价值之维、增强课程统整的实践之用,方可真正形成德智体美劳协同育人的课程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融合 学校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时代的课程重构:构建基于跨学科的统整项目课程 被引量:17
19
作者 唐晓勇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7-59,共3页
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通过构建以跨学科学习为特征的"统整项目课程体系",营造了数字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新生态。统整项目课程基于互联思维,以STEM理念为引领,以"统整"的方式将学习的多种元素有效统合,构... 南方科技大学教育集团第二实验学校通过构建以跨学科学习为特征的"统整项目课程体系",营造了数字技术环境下的学习新生态。统整项目课程基于互联思维,以STEM理念为引领,以"统整"的方式将学习的多种元素有效统合,构建了一个开放的课程体系。重点开发了"学科内统整""跨学科教学""跨学科统整""超越学科的主题统整"四种基本类型的课程模式,通过教师合作制、项目负责制等多种策略推进课程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课程 互联思维 跨学科教学 项目学习 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整理念的学校课程构建 被引量:11
20
作者 张凤莲 李桢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42,共4页
本文提出了课程统整是从狭义分科课程走向课程与组织文化统整同建的理念,使分割、分立、分散的学习内容,按照概念、方法、主题、任务等线索,进行并列的、关联的、融合的统筹与整合,从而在学科内、学科间、领域间形成开放型的、有机联结... 本文提出了课程统整是从狭义分科课程走向课程与组织文化统整同建的理念,使分割、分立、分散的学习内容,按照概念、方法、主题、任务等线索,进行并列的、关联的、融合的统筹与整合,从而在学科内、学科间、领域间形成开放型的、有机联结的、整体协调的、平衡稳定的、持续发展的课程生态系统。进而,基于满足社会和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破解课程结构杂乱和低效的难题,助推教师专业成熟和综合化成长等当代价值取向,系统建构了包含课程统整方式、范围、程度的学校课程统整三维度样态模型,在学校课程体系层面和科目层面上,结合具体示例展示了多维度的课程统整设计方案。本文还从流程化管理和一体化支持方面全面介绍了统整课程体系的管理支持系统,为实现高效能的学校统整课程构建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建设 课程 样态模型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