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伪满劳动统制政策剖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凤鸣 王敬荣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0-134,共5页
伪满的劳动统制政策在不同时期有所差别。"七·七"事变前,日本侵略者对进入中国东北做工的华北劳工采取限制的政策,并颁布了《外国劳动者取缔规则》。"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开始积极招募华北劳工来东... 伪满的劳动统制政策在不同时期有所差别。"七·七"事变前,日本侵略者对进入中国东北做工的华北劳工采取限制的政策,并颁布了《外国劳动者取缔规则》。"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开始积极招募华北劳工来东北做工,并加强了对劳动的统制,颁布了《劳动统制法》。德苏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决定实行"全民皆劳"的劳动政策,为此颁布了《劳务新体制确立要纲》,修改了《劳动统制法》。伪满的劳动统制政策为日本侵略者肆意掠夺劳动力资源、奴役中国人民提供了政策法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洲国 劳动统制政策 日本侵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满的劳动统制政策 被引量:2
2
作者 郭素美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伪满的劳动统制政策郭素美伪满的劳动统制政策是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实行殖民统治的一项重要政策,“它既是关乎资源掠夺的经济问题,又是涉及法四斯统治的政治问题”①。这项政策随着日本在东北殖民统治建立和强化而被不断调整,随... 伪满的劳动统制政策郭素美伪满的劳动统制政策是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实行殖民统治的一项重要政策,“它既是关乎资源掠夺的经济问题,又是涉及法四斯统治的政治问题”①。这项政策随着日本在东北殖民统治建立和强化而被不断调整,随着日本侵略步伐的加大、战争资源掠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统制政策 劳工协会 劳动者 《劳动统制法》 日本帝国主义 产业开发 伪满洲国 经济掠夺 劳动力需求 劳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工业政策评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燕萍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1-137,共7页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工业政策和措施,促进了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不仅有力地支持了抗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原有不合理的工业生产布局和工业内部结构。国民政府的工业政策也促进了国营工业的发展,...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工业政策和措施,促进了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西部地区工业的发展不仅有力地支持了抗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原有不合理的工业生产布局和工业内部结构。国民政府的工业政策也促进了国营工业的发展,并对民营工业发展产生了双重的影响。国民政府的工业统制政策作为抗战时期的非常措施,在战争前期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随之产生的弊端也加剧了抗战后期工业生产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国民政府 工业政策 政策评析 工业生产布局 工业内部结构 地区工业 国营工业 工业发展 统制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制与市场:论粤机糖营销模式(1934.12-1936.9)
4
作者 李向锋 《古今农业》 2016年第2期35-51,共17页
陈济棠主粤时期,粤糖不仅在生产方面由机器生产取代糖寮生产,销售方面同样有自己的特色,主要分为省内、省外两个方面:省内严格的统制销售模式是以糖业部、公仓为中心,运销证为枢纽,营运商、分销商、零售商层级包销模式;省外销售模式主... 陈济棠主粤时期,粤糖不仅在生产方面由机器生产取代糖寮生产,销售方面同样有自己的特色,主要分为省内、省外两个方面:省内严格的统制销售模式是以糖业部、公仓为中心,运销证为枢纽,营运商、分销商、零售商层级包销模式;省外销售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以广西为例的政治统制销售模式;以上海为例的江浙地区采用具有市场性质的商行独家代理销售模式;以山西为例的以物易糖销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济棠 统制政策 机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日战争与中国经济 被引量:5
5
作者 朱玉湘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9,共7页
抗日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中日经济力量的悬殊,是日本敢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基本条件。日本侵华战争的残酷破坏,野蛮掠夺,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大大地延缓了中国现... 抗日战争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中日经济力量的悬殊,是日本敢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基本条件。日本侵华战争的残酷破坏,野蛮掠夺,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大大地延缓了中国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抗战期间,中国人民开展了对敌经济斗争。国民政府通过建立大后方基地、采取有利农业发展的措施、实行经济统制政策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通过开展对日物资禁运、破坏敌伪掠夺计划、发展生产、货币斗争、贸易斗争等措施,打破了敌人“以战养战”政策,增强了抗战的经济力量,为最终取得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国民政府 抗日根据地 日本侵华战争 日本侵略者 货币斗争 日本帝国主义 资源委员会 经济统制政策 全面侵华战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汗血》与“文化围剿”——文化“围剿”口号探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锡荣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0年第5期23-26,共4页
历来我们只把“文化围剿”作为对国民党政府三十年代文化政策的概括,而没有注意到,国民党政府事实上确曾提出过“文化围剿”的口号——准确地说,叫做“
关键词 国民党政府 文化围剿 文化政策 口号 蒋介石 共产党 专号 军事 左翼作家 统制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湖南茶业管理处略考 被引量:2
7
作者 余志君 张黎 《古今农业》 2011年第3期101-106,共6页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实行战时统制经济政策,设立统制机关,推行统制经济措施。湖南茶业管理处即是对茶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的产物。它的设立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在茶业管理处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统制经济措施,如调查茶业经济,摸清茶业状...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实行战时统制经济政策,设立统制机关,推行统制经济措施。湖南茶业管理处即是对茶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的产物。它的设立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在茶业管理处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统制经济措施,如调查茶业经济,摸清茶业状况,划分管理区域,推进茶业贷款,组织茶叶贸易,促进茶叶外销等等,尽管这一机构仅存在3年多时间,但对促进抗战时期湖南地方茶业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湖南茶业管理处 统制经济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抗战时期四川蚕丝业治理研究
8
作者 吴静 胡颖梅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0-139,共10页
20世纪30年代前中期四川蚕丝业几乎陷入绝境。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中国蚕丝业活动中心从东南转移到西南,国内对于生丝的需求骤然增加,四川蚕丝在全国出口贸易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地方、中央政府相继出手治理四川蚕丝业,设置治理机构,构建... 20世纪30年代前中期四川蚕丝业几乎陷入绝境。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中国蚕丝业活动中心从东南转移到西南,国内对于生丝的需求骤然增加,四川蚕丝在全国出口贸易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地方、中央政府相继出手治理四川蚕丝业,设置治理机构,构建管理制度,改进生产技术等。其治理固然对四川蚕丝业的复兴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国民政府战时生丝统制经济政策运用失当、蚕业生产技术进步迟缓、业内核心人才短缺、整体治理理念缺乏,使得四川蚕丝业的治理终未起到预期效果,导致抗战后期四川蚕丝业缺乏后劲,不进反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四川蚕丝业 川丝 四川丝业股份有限公司 治理 统制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诗形式三题
9
作者 治芳 《江淮论坛》 1981年第1期70-76,共7页
最近,一些谈诗的文章认为:诗的散文化不仅是合理的,是“历史的必然”,而且是诗的“散文美”的表现;提倡格律和现代格律诗,是“缘木求鱼”、“划地为牢”,搞“形式纪律性”和“统制政策”;“整齐”、“押韵”、“能唱”——诗的“音乐美... 最近,一些谈诗的文章认为:诗的散文化不仅是合理的,是“历史的必然”,而且是诗的“散文美”的表现;提倡格律和现代格律诗,是“缘木求鱼”、“划地为牢”,搞“形式纪律性”和“统制政策”;“整齐”、“押韵”、“能唱”——诗的“音乐美”已经是陈旧、落后的“传统观念”,成了不合身材而应予弃置的旧衣服了。等等,等等。 事情果真如此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格律诗 新诗形式 散文美 “音乐美” 散文化 统制政策 自由诗 纪律性 衣服 音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