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包围跳跃的计算统一设备架构光线投射算法
1
作者 方军 房晓阳 肖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5-249,共5页
针对传统光线投射算法绘制速度慢和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不能有效进行并行计算的缺点,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包围跳跃的计算统一设备架构(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光线投射算法。首先介绍了CUDA的编... 针对传统光线投射算法绘制速度慢和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不能有效进行并行计算的缺点,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包围跳跃的计算统一设备架构(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光线投射算法。首先介绍了CUDA的编程模型和线程结构,然后用包围盒技术隔离体数据周围无效的空体素,减少投射光线的数目;利用光线跳跃技术,在包围盒内进行快速光线的合成,跳过透明的体素,减少大量体素的重采样;最后使用CUDA强大的并行处理计算的功能实现光线投射算法。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绘制速度上比基于GPU加速的光线投射算法有14倍的提高,能够接近实时绘制,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线投射 体绘制 光线跳跃 包围盒 统一计算设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宇宙计算的图形处理器算法实现
2
作者 郭祖华 贾积身 马世霞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357-3360,共4页
下一代观测望远镜将会产生数以亿计的星系测量数据值,这将导致使用中央处理器处理数据时效率低下、成本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宇宙计算的图形处理器算法。研究了两点式角相关函数以及孔径质量统计这两种宇宙学的计算方法,... 下一代观测望远镜将会产生数以亿计的星系测量数据值,这将导致使用中央处理器处理数据时效率低下、成本较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宇宙计算的图形处理器算法。研究了两点式角相关函数以及孔径质量统计这两种宇宙学的计算方法,构建算法代码,并使用统一计算设备架构在图形处理器上实现了这两种算法;比较了算法在中央处理器和图形处理器上使用的运行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与中央处理器相比,使用图形处理器的计算速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计算 孔径质量 角相关函数 图形处理器 统一计算设备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形处理器在通用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健 陈瑞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3359-3361,共3页
基于图形处理器(GPU)的计算统一设备体系结构(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构架,阐述了GPU用于通用计算的原理和方法。在Geforce8800 GT下,完成了矩阵乘法运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矩阵阶数的递增,无论是GPU还是CPU处... 基于图形处理器(GPU)的计算统一设备体系结构(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CUDA)构架,阐述了GPU用于通用计算的原理和方法。在Geforce8800 GT下,完成了矩阵乘法运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矩阵阶数的递增,无论是GPU还是CPU处理,速度都在减慢。数据增加100倍后,GPU上的运算时间仅增加了3.95倍,而CPU的运算时间增加了216.6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处理器 计算统一设备体系结构 通用计算 矩阵乘法 矩阵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U核函数细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焦良葆 陈瑞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0-12,共3页
GPU上的并行算法效率依赖于核函数在流多处理器上的平均运行效率,基于此,分析GPU核的执行方式,以及网格、线程块和线程之间的关系,采用细化核函数的方法将光线跟踪算法进行细化。实验结果证明,核的大小设置和分布方向影响了线程块内部... GPU上的并行算法效率依赖于核函数在流多处理器上的平均运行效率,基于此,分析GPU核的执行方式,以及网格、线程块和线程之间的关系,采用细化核函数的方法将光线跟踪算法进行细化。实验结果证明,核的大小设置和分布方向影响了线程块内部的一致性,核函数的细化能增加线程块中同时运行的线程捆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处理器 计算统一设备体系结构 光线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和均匀栅格法的光线追踪算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童星 袁道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499-3502,共4页
由于GPU(图形处理器)性能的大幅提高和可编程性的发展,基于GPU的光线追踪算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光线追踪算法需要的计算量大,基于此,分析了光线追踪算法的基本原理,在NVIDIA公司的CUDA(计算统一设备体系结构)环境下采用均匀栅格法作为... 由于GPU(图形处理器)性能的大幅提高和可编程性的发展,基于GPU的光线追踪算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光线追踪算法需要的计算量大,基于此,分析了光线追踪算法的基本原理,在NVIDIA公司的CUDA(计算统一设备体系结构)环境下采用均匀栅格法作为加速结构实现了光线追踪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计算模式相对于传统基于CPU的光线追踪算法具有更快的整体运算速度,GPU适合处理高密度数据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线追踪 图形处理器 计算统一设备体系结构 均匀栅格法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能量补偿的并行反Q滤波方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全 王一品 +2 位作者 张伟 彭博 胥林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32,共9页
在石油勘探地震资料处理中,反Q滤波方法能有效地对地震波进行振幅补偿和相位校正,为地震反演和储层预测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对于大规模的地震道集数据处理,反Q滤波方法在CPU计算平台上执行时间较长,影响了地震解释的效率。分析发现,反Q... 在石油勘探地震资料处理中,反Q滤波方法能有效地对地震波进行振幅补偿和相位校正,为地震反演和储层预测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对于大规模的地震道集数据处理,反Q滤波方法在CPU计算平台上执行时间较长,影响了地震解释的效率。分析发现,反Q滤波方法大量时间消耗在振幅相位补偿与短时傅里叶变换。在GPU平台上,首先,对振幅相位补偿部分进行并行化;其次,对批量短时傅里叶变换用CUFFT库进行加速;最后,对批量短时傅里叶变换进一步优化并将其应用于反Q滤波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相比CPU计算环境,基于CUFFT库的反Q滤波并行算法效率提升了3.9倍,优化后的批量短时傅里叶变换进一步将效率提升了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Q滤波 振幅补偿 傅里叶变换 并行计算 计算统一设备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