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修正统一硬化模型的超固结非饱和红黏土边坡稳定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柳伟 徐长节 +2 位作者 杜昊东 朱怀龙 王长虹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3-1241,共9页
在降雨和水位升降的联合作用下,库岸边坡易发生滑塌现象。采用理想弹塑性Mohr-Coulomb准则,在干湿循环作用下,分析库岸边坡的稳定性,难以反映边坡土的超固结消散等复杂力学特性。以江西省新干航电枢纽库岸边坡为背景,针对弱超固结非饱... 在降雨和水位升降的联合作用下,库岸边坡易发生滑塌现象。采用理想弹塑性Mohr-Coulomb准则,在干湿循环作用下,分析库岸边坡的稳定性,难以反映边坡土的超固结消散等复杂力学特性。以江西省新干航电枢纽库岸边坡为背景,针对弱超固结非饱和红黏土,开展非饱和直剪试验,采用反正切函数,描述吸力应力与基质吸力的数学物理关系,提出红黏土的超固结非饱和统一硬化(unified hardening,UH)模型。然后,在UH模型的基础上,采用C++语言,开发FLAC3D的应用程序;利用GeoStudio软件的SEEP/W模块,计算降雨入渗的非饱和渗流场;编写接口程序,导入FLAC3D,开展库岸边坡的稳定性计算。库岸边坡的水平位移明显大于经典的非饱和理想弹塑性模型计算结果,结果表明,修正UH模型能够合理地预测超固结非饱和红黏土库岸边坡的稳定性,为同类库岸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统一硬化模型 吸力应力 超固结 边坡稳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模型数值计算优化分析
2
作者 张奎 姚仰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552,共7页
数值计算是进行岩土工程问题分析的重要工具,将统一硬化(UH)模型准确、高效地应用于岩土工程数值计算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研究分析了UH模型在理论继承性、加卸载判断、等效思想应用等方面的优越性,开发了UH模型图形用户界面(GUI)组件... 数值计算是进行岩土工程问题分析的重要工具,将统一硬化(UH)模型准确、高效地应用于岩土工程数值计算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研究分析了UH模型在理论继承性、加卸载判断、等效思想应用等方面的优越性,开发了UH模型图形用户界面(GUI)组件和用户自定义材料(UMAT)子程序,进而将UH模型有效嵌入有限元软件,并通过应用切线刚度矩阵的对称化方法及低压应力变换改进公式改进了数值计算的收敛性。将UH模型应用于地基荷载板试验模拟,发现UH模型计算所得荷载-沉降曲线与试验数据较为接近,体现了UH模型在地基变形计算中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实现了UH模型数值计算功能的有效开发及计算方法的改进优化,对解决复杂岩土工程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计算 统一硬化模型 用户自定义材料 收敛性 地基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硬化模型的孔隙水压力系数 被引量:1
3
作者 姚仰平 高智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18-123,共6页
影响孔隙水压力的因素主要包括总平均应力、广义剪应力和应力洛德角。在总结了前人对孔隙水压力系数的研基础上,推导了基于统一硬化模型的孔隙水压力系数,采用变换应力的方法可以使该模型实现三维化,因此,新的孔隙水压力系数能反映上述... 影响孔隙水压力的因素主要包括总平均应力、广义剪应力和应力洛德角。在总结了前人对孔隙水压力系数的研基础上,推导了基于统一硬化模型的孔隙水压力系数,采用变换应力的方法可以使该模型实现三维化,因此,新的孔隙水压力系数能反映上述3因素的变化对孔隙水压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水压力 SMP准则 变换应力 统一硬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硬化参数的深海能源土本构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锐明 袁庆盟 +2 位作者 孔亮 李凯 董彤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11-818,共8页
深海能源土是指含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的深海沉积物,其本构特性的模拟对可燃冰的安全开采至关重要。首先分析了水合物对能源土强度、剪胀和软化等力学特性的影响机理,水合物饱和度越大,对能源土力学特性影响越显著。然后在修... 深海能源土是指含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的深海沉积物,其本构特性的模拟对可燃冰的安全开采至关重要。首先分析了水合物对能源土强度、剪胀和软化等力学特性的影响机理,水合物饱和度越大,对能源土力学特性影响越显著。然后在修正剑桥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水合物的饱和度和统一硬化参数来修正屈服函数,以反映水合物对能源土强度、剪胀、软化等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能考虑天然气水合物胶结作用形成及退化影响的深海能源土弹塑性本构模型,推导了相应的弹塑性矩阵。最后,通过模拟结果与已有能源土三轴试验数据对比分析,表明模型能很好地预测能源土强度、剪胀和软化等特性,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硬化参数 天然气水合物 能源土 弹塑性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深海能源土结构性的统一硬化模型 被引量:4
5
作者 袁庆盟 孔亮 +1 位作者 刘锐明 林星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2期64-70,共7页
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能源土的力学行为进行描述和计算,是高效安全开发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重要前提。基于结构性突变屈服破坏机理,可认为能源土结构性突变前为弹性变形,突变后为弹塑性变形。在统一硬化模型(UH模型)的框架下,引入结构性... 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对能源土的力学行为进行描述和计算,是高效安全开发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重要前提。基于结构性突变屈服破坏机理,可认为能源土结构性突变前为弹性变形,突变后为弹塑性变形。在统一硬化模型(UH模型)的框架下,引入结构性屈服压力;采用统一硬化参数和关联流动法则,构建了一个可以考虑能源土结构性的本构模型。相对于UH模型,改进的模型只增加了结构性屈服压力这一个参数,用以反映初始固结压力和水合物饱和度的综合影响。通过模型探讨和试验对比,所提模型能够在定量上吻合能源土的应力-应变关系,能在定性上反映能源土的剪胀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能源土 结构性屈服压力 统一硬化模型 统一硬化参数 剪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结结构性土统一硬化模型 被引量:9
6
作者 祝恩阳 李晓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22,共11页
结构性土颗粒间的胶结使试样剪切破坏最终应力比高于相应重塑土,也限制了试样剪切时体积应变的自由发挥。在考虑结构垮塌为主的结构性土统一硬化(UH)模型基础上,将应力空间中静止的临界状态线扩展为动态的移动临界状态线。据此,通过建... 结构性土颗粒间的胶结使试样剪切破坏最终应力比高于相应重塑土,也限制了试样剪切时体积应变的自由发挥。在考虑结构垮塌为主的结构性土统一硬化(UH)模型基础上,将应力空间中静止的临界状态线扩展为动态的移动临界状态线。据此,通过建立新的屈服面方程并修正剪胀方程,将结构性土统一硬化(UH)模型扩展为胶结结构性土统一硬化(UH)模型。相对于原模型,新模型增加了1个模型参数,即初始胶结应力,反映土颗粒之间的初始胶结作用。通过4种结构性土试验数据与模型预测对照表明:所提模型能够较合理地描述结构性土等向压缩、常规三轴排水与不排水剪切等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土 胶结 移动临界状态线 本构模型 统一硬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硬化参量的海洋K_(0)固结土动力本构模型
7
作者 吴有平 伏亮明 +2 位作者 胡达 张靖 黎永索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3-219,共7页
为方便海洋工程中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根据海洋K_(0)固结土体特性,对现有相关土体本构模型进行简化。在修正剑桥模型的基础上,基于热力学理论,选用耗散功作为硬化参量,结合原状土体的固结属性,推导了适用于黏土与砂土的统一硬化模型。在... 为方便海洋工程中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根据海洋K_(0)固结土体特性,对现有相关土体本构模型进行简化。在修正剑桥模型的基础上,基于热力学理论,选用耗散功作为硬化参量,结合原状土体的固结属性,推导了适用于黏土与砂土的统一硬化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采用旋转硬化与等向硬化相结合的硬化理论来表征K_(0)固结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硬化规律,同时引入屈服面收缩参数Θ来描述循环荷载加载过程中土体屈服面的演化特性,进而建立了循环荷载下海洋K_(0)固结土体统一硬化模型。为验证本文提出的本构模型的合理性,开展了2个案例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提出的统一硬化模型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选用的计算参数少且物理意义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荷载 海洋K_(0)固结土 统一硬化模型 耗散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β-屈服函数的炭质泥页岩统一硬化模型
8
作者 崔凯 胡斌 +3 位作者 崔阿能 马利遥 刘杨 祝鑫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6,共8页
炭质泥页岩普遍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矿山高边坡的软弱夹层中,在雨水浸润作用下容易发生劣化,进而对矿山高边坡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在复杂加载条件下,炭质泥页岩会发生弹塑性破坏,表现出应变软化和剪胀等特点。将炭质泥页岩视作超固结... 炭质泥页岩普遍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矿山高边坡的软弱夹层中,在雨水浸润作用下容易发生劣化,进而对矿山高边坡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在复杂加载条件下,炭质泥页岩会发生弹塑性破坏,表现出应变软化和剪胀等特点。将炭质泥页岩视作超固结黏土,基于β-屈服函数建立了相应的修正统一硬化模型。与修正剑桥模型的应力—剪胀方程相比,该模型能够更为准确地描述炭质泥页岩的剪胀特性。此外,借助β-屈服函数,该模型能考虑屈服面几何形状对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模型的计算精度。将模型计算结果与炭质泥页岩等材料的排水三轴压缩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拟合效果较好,表明模型能准确描述炭质泥页岩的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质泥页岩 超固结黏土 β-屈服函数 统一硬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考虑时间效应UH模型的一维固结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胡晶 姚仰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92-1498,共7页
结合考虑时间效应的统一硬化(UH)模型得到一维固结下土的一维应力-应变关系,以此建立一维固结控制微分方程,可以统一考虑土的主、次固结变形.采用差分方法对单面排水固结问题进行了分析,加载初期不透水层处存在有效应力减小的松弛现象,... 结合考虑时间效应的统一硬化(UH)模型得到一维固结下土的一维应力-应变关系,以此建立一维固结控制微分方程,可以统一考虑土的主、次固结变形.采用差分方法对单面排水固结问题进行了分析,加载初期不透水层处存在有效应力减小的松弛现象,推导了不透水层处有效应力随时间减小的公式并进行分析.随后,采用数值方法分析了次固结系数、超固结度、压缩回弹系数等因素对固结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也验证了所得公式的结论.此外,通过室内试验对控制方程预测规律进行了验证分析.当主固结基本完成后,变形主要由次固结产生,基于这个条件推导了平均固结度与时间的关系,该公式可以用于计算固结基本完成需要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硬化(uh)模型 蠕变 固结度 沉降变形 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准则的内填生态砌块材料硬化函数探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国新 刘磊 苏枋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9-131,140,共4页
为生态复合墙体的填充材料分析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结合当前国内外生态复合墙体材料的研究趋势,对三种新型生态复合墙体填充材料进行单轴抗压性能试验研究,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和相关流动法则,采用材料各向同性强化法则,推导出... 为生态复合墙体的填充材料分析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结合当前国内外生态复合墙体材料的研究趋势,对三种新型生态复合墙体填充材料进行单轴抗压性能试验研究,基于统一强度理论和相关流动法则,采用材料各向同性强化法则,推导出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本构模型的硬化函数显式表达式,并利用单轴加载试验数据求得硬化函数与硬化参数之间的微分关系,推导出材料增量弹塑性刚度矩阵的表达式。结果表明:通过硬化函数显式表达式建立的材料单向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能够较好的反映材料的本构模型;为统一强度理论准则的材料硬化参数增量弹塑性刚度矩阵表达式的计算机编程提供一种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块 统一强度理论 硬化函数 弹塑性本构模型 刚度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模型的土体变形局部化分析
11
作者 胡晶 姚仰平 罗汀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94-98,共5页
应变局部化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超固结土和砂土的室内及现场试验中。当土体发生破坏时,土体变形往往集中在狭窄的带状区域,并且破坏面上的强度并非同时发挥。超固结度、围压、摩擦角、温度及加载应变率等因素的改变均可以使土体强度提高,... 应变局部化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超固结土和砂土的室内及现场试验中。当土体发生破坏时,土体变形往往集中在狭窄的带状区域,并且破坏面上的强度并非同时发挥。超固结度、围压、摩擦角、温度及加载应变率等因素的改变均可以使土体强度提高,但上述部分因素在提高土体强度的同时却可能对土体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土体更易发生局部化破坏。因而基于UH模型(统一硬化模型),采用平面应变下的分叉理论解对土体局部化问题进行分叉分析,探究了超固结度、围压、临界状态应力比、温度及加载应变率对分叉应变影响,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此外,通过有限差分方法在平面应变条件下对局部化现象进行数值模拟,上述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与理论解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化 uh模型 硬化 分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耗散能的海洋K0固结土统一修正剑桥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有平 伏亮明 +2 位作者 周轩漾 胡达 黄礼胜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9-136,共8页
在海上风电桩基工程计算时,为方便土体本构关系的使用,减少土工参数的选取,对修正剑桥模型进行了改进。首先根据海洋工程中桩周土体通常为K_0固结饱和土的特点,在修正剑桥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相变参数,推导出适用于剪胀性土体的屈服面函数... 在海上风电桩基工程计算时,为方便土体本构关系的使用,减少土工参数的选取,对修正剑桥模型进行了改进。首先根据海洋工程中桩周土体通常为K_0固结饱和土的特点,在修正剑桥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相变参数,推导出适用于剪胀性土体的屈服面函数;然后参考统一硬化模型的研究理念,引入耗散功作为硬化参量,结合传统弹塑性理论,对Collins的热力学土体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同时适用于砂土与黏土的新的统一修正剑桥模型;最后采用2个案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本构模型具有计算精度高、选用计算参数少且物理意义明确的特点,可为海洋工程基础的相关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土体 K_0固结 耗散功 硬化参量 统一修正剑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应力路径下旋转硬化方程的统一表示及验证
13
作者 张浩 吴志鸿 +1 位作者 张峰 戴自航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9-45,共7页
在收集到的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旋转硬化表达式,提出一个适用于不同应力路径下的旋转硬化表达式,该公式中共有两个参数,通过理论分析得到这两个参数的确定方法。将该公式导入修正剑桥模型来模拟土体在不同加载路径下的应力应变行... 在收集到的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旋转硬化表达式,提出一个适用于不同应力路径下的旋转硬化表达式,该公式中共有两个参数,通过理论分析得到这两个参数的确定方法。将该公式导入修正剑桥模型来模拟土体在不同加载路径下的应力应变行为,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采用该旋转硬化表达式的各向异性本构模型得到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均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该旋转硬化表达式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硬化 应力路径 统一表示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围压效应的砂土统一硬化模型
14
作者 王宁博 姚仰平 +3 位作者 刘林 李翔宇 毛安琪 李宁 《岩土力学》 2025年第S1期297-308,共12页
为更好地描述砂土力学行为的围压相关性,首先,分析总结了砂土基本力学特性随围压的变化规律:随围压的降低,砂土基本力学性质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围压依赖性,临界状态应力比由常量变为随围压敏感的变量,剪胀也由随围压平缓变化转变为急剧增... 为更好地描述砂土力学行为的围压相关性,首先,分析总结了砂土基本力学特性随围压的变化规律:随围压的降低,砂土基本力学性质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围压依赖性,临界状态应力比由常量变为随围压敏感的变量,剪胀也由随围压平缓变化转变为急剧增加。随后,在黏土和砂土的统一硬化模型(unified hardening model for cloy and sand,CSUH模型)的理论框架下,引入了咬合应力参数以描述临界状态的强度特征;提出了非耦合塑性体应变的概念,从微观层面解释了低围压下强剪胀的机制,在分析围压对压剪耦合影响规律的基础上,构造了非耦合塑性体应变的表达式,继而建立了一个可细化描述围压效应的砂土统一硬化(unified hardening,UH)模型。相较于CSUH模型,考虑围压效应的UH模型仅增加了两个参数,且参数易于确定。最后,通过与试验数据、CSUH模型预测结果对比,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及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围压效应 咬合 非耦合 统一硬化(uh)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热力学本构模型的改进、验证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孔亮 李学丰 赵占兵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95-1601,共7页
首先给出了建立土体弹塑性本构模型的热力学方法的基本思路,它不仅具有紧凑的数学结构,而且能自动满足热力学定律,具有较严密的数学物理基础。随后在简要介绍与分析Collins的热力学土体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其硬化定律的不足,引入统一硬化... 首先给出了建立土体弹塑性本构模型的热力学方法的基本思路,它不仅具有紧凑的数学结构,而且能自动满足热力学定律,具有较严密的数学物理基础。随后在简要介绍与分析Collins的热力学土体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其硬化定律的不足,引入统一硬化参量对其进行改进,从而将该模型扩展为既能反映砂土剪胀等变形特性,又适用于黏土的统一热力学模型。编制了改进前、后的土体热力学模型的试验验证程序与有限元程序,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初步验证了模型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模型 热力学 弹塑性 统一硬化参数 剪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材料本构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6
作者 彭鸿博 张宏建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0,75,共7页
介绍了金属材料加工硬化、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流变行为的传统本构模型;概述了统一本构理论模型的产生、通用形式和共同特点,并对Miller、Walker、B-P和Chaboche等几种典型的统一本构模型重点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本构关系 应力-应变曲线 统一本构理论模型 动态回复 动态再结晶 加工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热力学模型的改进及三轴试验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学丰 孔亮 花丽坤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2,共6页
基于土体本构模拟的热力学方法,分析了Collins土体热力学本构模型,针对其硬化定律的不足,引入统一硬化参量进行改进,将其扩展为能反映砂土和黏土变形特性的统一热力学模型.运用建立三维临界状态模型的方法将改进模型三维化,并针对常规... 基于土体本构模拟的热力学方法,分析了Collins土体热力学本构模型,针对其硬化定律的不足,引入统一硬化参量进行改进,将其扩展为能反映砂土和黏土变形特性的统一热力学模型.运用建立三维临界状态模型的方法将改进模型三维化,并针对常规三轴实验试样的轴对称变形特点,编制了改进前、后的土体热力学模型的有限元程序.对上海粉细砂常规三轴实验的有限元模拟分析表明模拟与试验变形一致,初步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构模型 热力学 统一硬化参数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线性化模型的一维流变固结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忠玉 张家超 +1 位作者 夏洋洋 朱新牧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0-647,共8页
为进一步认识饱和软黏土的黏滞效应对其一维固结过程的影响,引入考虑时间效应的统一硬化(UH)本构模型来描述其变形的弹黏塑性,从而改进了一维分段线性化(CS2)固结模型.通过与已有研究成果的对比,证明了UH本构模型以及修正后CS2模型的有... 为进一步认识饱和软黏土的黏滞效应对其一维固结过程的影响,引入考虑时间效应的统一硬化(UH)本构模型来描述其变形的弹黏塑性,从而改进了一维分段线性化(CS2)固结模型.通过与已有研究成果的对比,证明了UH本构模型以及修正后CS2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探讨UH本构模型参数对固结进程的影响.数值分析表明,饱和软黏土的黏滞效应使得靠近不排水面处的土体在加载初期出现了超孔隙水压力升高的现象,随后减缓了加载中后期地基超孔隙水压力的整体消散,增大了地基的沉降量.同时,随着回弹指数和初始超固结参数的增大,上述流变固结特性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软黏土 流变固结 统一硬化本构模型 分段线性化 超孔隙水压力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固结非饱和黏性土三剪次加载面硬化模型
19
作者 胡小荣 路祥 +1 位作者 王攀 裘强 《工程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5期201-213,共13页
将Bishop应力变量法和Fredlund应力变量法分别应用于三剪强度准则,推导出两种应力变量法下的非饱和土三剪破坏应力比及非饱和土三剪屈服面方程,并引入统一硬化参数来反映土的超固结性,得到了超固结非饱和土的屈服面方程。在此基础上,采... 将Bishop应力变量法和Fredlund应力变量法分别应用于三剪强度准则,推导出两种应力变量法下的非饱和土三剪破坏应力比及非饱和土三剪屈服面方程,并引入统一硬化参数来反映土的超固结性,得到了超固结非饱和土的屈服面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次加载面理论反映土在动静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并以此建立超固结非饱和黏性土三剪次加载面硬化模型,该模型能够反映超固结非饱和黏性土的应变软化和剪胀特征及循环荷载作用下塑性应变的累积和滞洄特性。以江西南昌地区重塑红黏土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土工试验、压缩回弹试验,得到本构模型计算所需基本土性参数。利用非饱和三轴试验仪进行超固结非饱和土静三轴固结排水试验,利用动态土工三轴仪进行超固结饱和土循环三轴固结排水试验,得到在静、动荷载下超固结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将本构模型计算结果分别与超固结土静、动三轴固结排水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本构模型计算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变化规律一致,可以较好地反映超固结土应变软化、剪胀性,以及动荷载下超固结黏性土棘轮效应和曼辛效应等力学特性;验证了所建立本构模型在模拟超固结土应力应变等基本力学特性方面的适用性。真三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中间主应力影响系数、基质吸力和超固结比越大,常规静态三轴表现为应力峰值增大,动循环三轴表现为土体达到变形结束时的累计塑性应变减小。本文本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超固结土体在真三轴固结排水状态下的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固结非饱和黏性土 次加载面硬化模型 三剪强度准则 统一硬化参数 江西红黏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应力路径下岸坡饱和土体变形特性模拟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勇 杨迎 曹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72-677,684,共7页
库岸边坡土体受到库水位涨落的周期性影响,其受力过程可描述为在前期固结压力范围内有效应力的多次循环加、卸载过程。通过室内应力路径三轴试验模拟土体孔隙水压力的循环加、卸载,并通过对统一硬化模型的扩展和加、卸载准则的修正,来... 库岸边坡土体受到库水位涨落的周期性影响,其受力过程可描述为在前期固结压力范围内有效应力的多次循环加、卸载过程。通过室内应力路径三轴试验模拟土体孔隙水压力的循环加、卸载,并通过对统一硬化模型的扩展和加、卸载准则的修正,来预测土体的变形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循环加、卸载过程中,土体的体积变形呈周期性弹性变化,剪应变呈螺旋上升趋势且增幅随循环次数逐渐减小;卸围压屈服阶段,土体变形呈现体积膨胀的剪胀特征和剪应变增幅加快的脆变趋势,且土体剪切变形在6%左右时即出现实测孔压骤减和峰值强度点;建立压缩曲线系数与加、卸载次数的关系,并修正超固结土的加、卸载准则,扩展后的统一硬化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特殊应力路径下岸坡饱和土体的变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加卸载 应力路径 统一硬化模型 加卸载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