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打折”的统一:中国国语运动中的“不统一主义” 被引量:5
1
作者 王东杰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4-166,共23页
中国近代国语运动在致力于"语言统一"的同时,也对统一"过度"的危险抱有深刻警惕,因而明确将"不统一主义"定为国语运动的宗旨之一,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语言民族主义潮流中都别具特色。"不统一主义&qu... 中国近代国语运动在致力于"语言统一"的同时,也对统一"过度"的危险抱有深刻警惕,因而明确将"不统一主义"定为国语运动的宗旨之一,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语言民族主义潮流中都别具特色。"不统一主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力倡保护方言,反对国语一统天下;二是主张"蓝青官话"式的国语标准,不要求每个人都说得字正腔圆。造成国语运动这一特色的原因不止一个,既和国语运动领袖们的自由主义思想倾向有关,也和中国文化和社会传统本身对于地方性的宽容和高度赞许有关。这一特色提醒我们,中国近代的民族国家建设在走向权力集中化的同时,还存在着"疏松统一"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语运动 语言统一 国语不统一主义 方言 蓝青官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的样态反思:从离散主义走向统一主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庄新宇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61-66,96,共7页
我国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的样态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司法鉴定管理制度作为司法鉴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损害鉴定管理领域尚存在鉴定机构管理主体多元、鉴定机构名册管理分散、技术标准多头管理等离散主义样态突出的问题。通过对... 我国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的样态正经历着深刻变革。司法鉴定管理制度作为司法鉴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损害鉴定管理领域尚存在鉴定机构管理主体多元、鉴定机构名册管理分散、技术标准多头管理等离散主义样态突出的问题。通过对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所涉问题不同层次展开理论分析,并辅以域外司法鉴定管理制度的统一样态参照,进而从制度模式构建视域出发,探讨构建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的统一主义进路,以鉴定机构管理主体统一、鉴定人名册管理统一、鉴定标准审查规则统一的方式推动环境诉讼案件的公正高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损害司法鉴定 鉴定技术标准 离散主义 统一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思马克思哲学中“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性
3
作者 贺来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8,48,共8页
当我们使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等概念表述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理论性质和理论形态时,意味着在马克思哲学中“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性,但由于对二者这种统一性的基础和内在机... 当我们使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等概念表述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理论性质和理论形态时,意味着在马克思哲学中“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性,但由于对二者这种统一性的基础和内在机制缺乏充分的自觉,在具体阐释中导致马克思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支离和分裂现象。为此,我们必须深入哲学史,反思为何一般唯物主义无法超越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并自觉地意识到只有能包容唯心辩证法合理内核的新型唯物主义形态才能实现对后者的克服。马克思哲学以感性实践观点为基础所确立的“新唯物主义”,即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唯物主义的新形态,同时由于它内蕴的辩证本性,因而也就是辩证法的新形态。因此,在马克思那里,唯物主义理论形态的变革与辩证法理论的变革是一同呈现并同时发生的。只有对此有充分的自觉,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哲学中“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唯物主义 辩证法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内在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基础理论创新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俊峰 刘世华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5,共8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创造无止境,理论发展无停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解读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完善了统一战线的性质,确立了统一战线实现中国梦的法宝...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创造无止境,理论发展无停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解读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完善了统一战线的性质,确立了统一战线实现中国梦的法宝地位,重新规划了统一战线的工作对象、关注重点和主要任务,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基础理论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德法年鉴》到《哲学的贫困》:马克思主义“三者统一”第一个理论驿站
5
作者 冯景源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36,共11页
我国学者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上,长期被禁锢在三个组成部分中,且被两个问题困扰着。一个是经济学和哲学有没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一个是哲学到底是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吗?后者是从前者那里"推广""应用"... 我国学者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上,长期被禁锢在三个组成部分中,且被两个问题困扰着。一个是经济学和哲学有没有关系,是怎样的关系?一个是哲学到底是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吗?后者是从前者那里"推广""应用"来的吗?不解决这两个困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将始终禁锢在这三个组成部分中。我们的研究将揭开这个困扰着我们的疑团,使马克思主义回到科学的"三者统一"上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三者统一 《德法年鉴》 《哲学的贫困》 理论驿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学生全面发展标准 被引量:1
6
作者 邓多文 申艳婷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4-149,共6页
我国宪法第5条规定的"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基本原则。学生全面发展标准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命题,关涉明确回答"培养什么人"这... 我国宪法第5条规定的"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基本原则。学生全面发展标准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命题,关涉明确回答"培养什么人"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首要问题。但一直以来,学生全面发展标准的有关规定,究竟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同一制度文件内部、同一制度形式之间、不同制度形式之间并不一致,呈现冲突状态,与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原则不符。因此,必须以中国共产党有关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张转化为国家宪法规定为突破口,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有关学生全面发展标准的具体规定,维护学生全面发展标准的制度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制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学生全面发展标准 冲突 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协会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7
作者 孟祥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5期58-62,共5页
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迟早要恢复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席位(以下简称“复关”)。“复关”后,既可享受系列的贸易及关税优惠,同时又必然承担一系列对等的义务,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也将是全面、持久、广泛和深远的。... 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迟早要恢复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席位(以下简称“复关”)。“复关”后,既可享受系列的贸易及关税优惠,同时又必然承担一系列对等的义务,对我国经济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也将是全面、持久、广泛和深远的。从总体和长远上看,利弊共存、利大于弊;从局部和短期上看,利弊参半,甚至某些行业或部门是弊大于利。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协会 机制与效应 复关要求 反垄断 社会主义统一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区垄断禁止法”试论
8
作者 方向明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1990年第4期71-73,93,共4页
"地区垄断"现象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先后出现三次高潮:1980—1982年;1985—1988年;1989年至今。尤以后者最为猛烈和广泛,充分暴露了"地区垄断"的潜伏性、普遍性、周期性及其严重社会危害性,同时也暴露了改革和法... "地区垄断"现象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先后出现三次高潮:1980—1982年;1985—1988年;1989年至今。尤以后者最为猛烈和广泛,充分暴露了"地区垄断"的潜伏性、普遍性、周期性及其严重社会危害性,同时也暴露了改革和法制建设的漏洞。社会舆论尖锐批评道:经济生活中的这种无政府状态分割了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影响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使计划失去了严肃性,法律失去了尊严,合同失去了信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801982年 三次高潮 地区垄断 19851988年 社会主义统一市场 潜伏性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的体会
9
作者 闻立树 全立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6期73-76,89,共5页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论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卓越贡献。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还不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面对强大敌人的袭击,使革命遭受失败。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理论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卓越贡献。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由于缺乏足够的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还不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面对强大敌人的袭击,使革命遭受失败。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正确分析形势,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包围城市 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