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绞股蓝总苷分散片中绞股蓝皂苷A含量测定 被引量:5
1
作者 徐文峰 金鹏飞 +2 位作者 徐硕 邝咏梅 何笑荣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14-1316,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绞股蓝总苷分散片中绞股蓝皂苷A的含量。方法采用Alltima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1:69),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进样体积20μL。结果制剂辅料不干扰绞股蓝皂...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绞股蓝总苷分散片中绞股蓝皂苷A的含量。方法采用Alltima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31:69),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10 nm,进样体积20μL。结果制剂辅料不干扰绞股蓝皂苷A的测定,绞股蓝皂苷A在32.69~163.46μg·mL^-1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1.000 0,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RSD均小于1.0%,绞股蓝皂苷A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2%(n=6);运用该方法测得3批绞股蓝总苷分散片中绞股蓝皂苷A的含量分别为4.05,3.88和3.21 mg·g^-1。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专属性强,可用于绞股蓝总苷分散片中绞股蓝皂苷A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皂苷a 分散片 含量测定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皂苷A通过调节线粒体功能改善ox-LDL诱导的EA.hy926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孙晓宁 宋囡 +3 位作者 杨潇 陈语柔 陈宁 曹慧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绞股蓝皂苷A(GpA)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过后血管内皮细胞(ECs)(EA.hy926)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ox-LDL诱导ECs(EA.hy926)损伤模型,GpA组予GpA处理24 h。使用Elisa法检测ATP含量;使用紫外分光光... 目的探讨绞股蓝皂苷A(GpA)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过后血管内皮细胞(ECs)(EA.hy926)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ox-LDL诱导ECs(EA.hy926)损伤模型,GpA组予GpA处理24 h。使用Elisa法检测ATP含量;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复合物Ⅱ、复合物Ⅲ、复合物Ⅳ及复合物Ⅴ活性发生的变化;同时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以及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的ATP含量降低,与模型组对比GpA组的ATP含量升高。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的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Ⅱ、Ⅲ、Ⅳ、Ⅴ的活性有明显的降低。与模型组对比GpA组的呼吸链酶复合物Ⅰ、Ⅱ、Ⅲ、Ⅳ、Ⅴ的活性有所升高。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Fis1的表达发生了上调,与模型组对比GpA组Fis1的表达发生了下调。与正常组对比模型组OPA1的表达发生了下调,与模型组对比GpA组OPA1的表达发生了上调。结论 GpA可能通过影响线粒体能量代谢及融合裂解对ox-LDL诱导的EA.hy926发挥保护作用进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皂苷a 线粒体能量代谢 血管内皮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总皂苷调控HIF-1α/BNIP3通路改善力竭训练大鼠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高修鹏 张永智 陈宏志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4,共7页
为了解绞股蓝总皂苷(GPs)改善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设置对照组、力竭训练组(ET)、HOL组、L-GPs组、H-GPs组和GPs+2-ME2组,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养,其他组大鼠灌胃GPs当天开始进行游泳训练,末次训练后的24 h内记录大鼠... 为了解绞股蓝总皂苷(GPs)改善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以SD大鼠为实验对象,设置对照组、力竭训练组(ET)、HOL组、L-GPs组、H-GPs组和GPs+2-ME2组,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养,其他组大鼠灌胃GPs当天开始进行游泳训练,末次训练后的24 h内记录大鼠的负重力竭游泳时间.检测血清肌肉损伤指标,包括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含量,检测能量代谢指标,包括葡萄糖(Glu)、乳酸(LA)和尿素氮(BUN)含量;HE染色检测骨骼肌组织病理学形态;透射电镜下观察骨骼肌超微结构;检测骨骼肌中氧化应激指标,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骨骼肌组织中HIF-1α、BNIP3、LC3-Ⅱ/Ⅰ、P6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1)对照组大鼠的骨骼肌肌膜结构清晰,线粒体结构完整;(2) ET组骨骼肌组织排列不规则,可见肌间质肿胀,肌肉纤维变形断裂,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线粒体数量减少,线粒体内嵴溶解、缺失明显;(3) HOL组、L-GPs组、H-GP组大鼠的骨骼肌组织排列较为整齐,肌纤维断裂减少,存在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线粒体数量增多,线粒体内嵴较密集,结构更完整;(4) GPs+2-ME2组大鼠的肌纤维断裂、炎性细胞浸润和线粒体内嵴溶解进一步增加,线粒体数量进一步减少;(5) ET组的力竭时间、LDH、CK、LA、BUN、MDA、P62表达量高于对照组的表达量,Glu、SOD、CAT、HIF-1α、BNIP3、LC3-Ⅱ/Ⅰ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的表达量(P <0.05),HOL组、L-GPs组和H-GPs组的力竭时间、Glu、SOD、CAT、HIF-1α、BNIP3、LC3-Ⅱ/Ⅰ表达量高于ET组的表达量,LDH、CK、LA、BUN、MDA、P62表达量低于ET组的表达量(P <0.05);(6) GPs+2-ME2组的LDH、CKLA、BUN、MDA、P62表达量高于H-GPs组的表达量,力竭时间、Glu、SOD、CAT、HIF-1α、BNIP3、LC3-Ⅱ/Ⅰ表达量低于H-GPs组的表达量(P <0.05).上述结果表明:GPs可能通过激活HIF-1α/BNIP3通路改善ET大鼠的运动性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BNIP3通路 运动性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皂苷LI通过代谢脂肪酸通路下调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B抑制结肠癌生长 被引量:1
4
作者 朱文宇 张红卫 +4 位作者 唐德才 陈芳园 蒋华 闵海燕 丁洁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169,共8页
目的探讨绞股蓝皂苷LI(Gypenoside LI)通过调控脂质酸代谢通路中的关键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B(CPT1B)来抑制结肠癌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实验,采用不同浓度的Gypenoside LI干预结肠癌RKO和SW620细胞,并通过CCK-8法、细胞划痕... 目的探讨绞股蓝皂苷LI(Gypenoside LI)通过调控脂质酸代谢通路中的关键酶——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B(CPT1B)来抑制结肠癌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实验,采用不同浓度的Gypenoside LI干预结肠癌RKO和SW620细胞,并通过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细胞克隆实验以及细胞活死染色等方法,全面评估了Gypenoside LI对细胞增殖、迁移及凋亡的影响。同时,利用人结肠癌组织微阵列芯片(TMA),结合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分析了CPT1B在结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siRNA转染SW620细胞,运用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iRNA转染后的CPT1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此外,通过体内实验建立了裸鼠结肠癌模型,探讨了Gypenoside LI对结肠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体外实验表明,Gypenoside LI能有效抑制RKO和SW620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0.05,P<0.001),且呈现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此外,通过多重荧光免疫组化技术发现,CPT1B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而Gypenoside LI通过抑制CPT1B,促进ROS堆积(P<0.001),体内实验进一步证实,Gypenoside LI能够抑制裸鼠结肠癌的生成,并降低CPT1B的表达(P<0.001)。结论本研究揭示了Gypenoside LI通过下调CPT1B抑制结肠癌生长的机制,增加活性氧类(ROS)的堆积,引起脂肪酸氧化代谢的障碍,最终导致结肠癌细胞凋亡,这些发现为结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潜在的药物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B 结肠癌 脂肪酸代谢 药物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QLE/CA3/SREBP1c途径研究绞股蓝皂苷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机制
5
作者 孙小扉 宋囡 +5 位作者 曹媛 杨莹 朱敬轩 高浩 王嘉鑫 贾连群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693,共7页
研究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s,GPs)改善肝脏脂质沉积情况,进而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并探究其潜在的机制。将12只ApoE^(-/-)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model,Mod)、GPs组,6只C57BL/6... 研究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s,GPs)改善肝脏脂质沉积情况,进而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并探究其潜在的机制。将12只ApoE^(-/-)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model,Mod)、GPs组,6只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Con)。正常饲料喂养Con组,其余各组高脂饲料喂饲12周。绞GPs组按2.97 g/(kg·d)灌胃,Con组和Mod组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共4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脏脂质沉积情况,ELISA检测各组小鼠肝脏TG、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角鲨烯环氧化酶(squalene epoxidase,SQLE)、碳酸酐酶Ⅲ(carbonic anhydraseⅢ,CA3)、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l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lc,SREBP1c)、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enzyme A carboxylase,ACC)、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硬脂酰CoA去饱和酶l(stearoyl-CoA desaturase-1,SCD1)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Mod组TG、TC、LDL-C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肝细胞存在大量脂肪空泡,且肝脏脂质沉积情况明显;TG、FFA含量上升(P<0.01);SQLE、CA3、SREBP1c、ACC、FASN、SCD1蛋白与mRNA表达升高(P<0.05或P<0.01)。与Mod组相比,GPs组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细胞形态趋于正常且脂滴减少,肝脏脂质沉积减轻;TG、FFA含量显著下降(P<0.01);SQLE、CA3、SREBP1c、ACC、FASN、SCD1蛋白与mRNA表达下降(P<0.05或P<0.01)。由此可见,GPs可以通过SQLE/CA3/SREBP1c途径,抑制脂肪酸合成,减少脂质蓄积,从而改善NAF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QLE-CA3轴 脂肪酸合成 肝脏脂质沉积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0002133/miR-182/Bcl2L12轴影响细胞凋亡与肝癌发生发展及绞股蓝皂苷的干预作用
6
作者 王柏山 孙小扉 +6 位作者 杨莹 朱敬轩 高浩 赵宇琪 王嘉鑫 杨潇 崔鹏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0,I0016,I0017,共8页
目的探究circ-0002133/miR-182/Bcl2L12轴影响细胞凋亡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生发展及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s,GPs)干预作用。方法在TCGA数据库中获取肝癌相关数据,进行Bcl2样蛋白12(Bcl2 like protein 12,Bcl2L... 目的探究circ-0002133/miR-182/Bcl2L12轴影响细胞凋亡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生发展及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s,GPs)干预作用。方法在TCGA数据库中获取肝癌相关数据,进行Bcl2样蛋白12(Bcl2 like protein 12,Bcl2L12)的差异分析、生存分析及基因表达与临床相关性分析;分别使用miRanda和targetscan数据库与circAtlas和circRNADisease预测肝癌相关且与Bcl2L12能够建立ceRNA网络的circ-0002133miRNA、miR-182;并采用qRT-PCR进行临床标本验证;再将HepG2肝癌细胞予以GPs干预后,CCK-8法检测GPs对HepG2细胞抑制率,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qRT-PCR检测细胞Caspase-3、Caspase-7、Bcl2L1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Caspase-7、Caspase-3、Bcl2L12蛋白表达。结果TCGA数据库结果显示,Bcl2L12在LIHC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高Bcl2L12与年龄、性别和TNM分期异常相关,高Bcl2L12 HCC患者的生存时间比低Bcl2L12 HCC患者短;与癌旁组比较,肝癌组circ-0002133 mRNA降低(P<0.01),miR-182、Bcl2L12 mRNA升高(P<0.01);划痕实验结果表明,与Control组相比,GPs组对HepG2肝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Control组比较,GPs组细胞中Caspase-7、Caspase-3 mRNA升高(P<0.01),Bcl2L12 mRNA降低(P<0.01);与Control组比较,GPs组细胞中Caspase-7、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P<0.01),Bcl2L12蛋白水平降低(P<0.01)。结论GPs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irc-0002133/miR-182/Bcl2L12轴介导细胞凋亡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circRNA miR-18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氧化应激反应探讨绞股蓝皂苷对高脂血症豚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7
作者 戴天艺 刘冬恋 +3 位作者 秦兴敏 高成玲 李佳乙 邝海玲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9-357,共9页
目的:从氧化应激角度探讨绞股蓝皂苷(Gynostemma pentaphyllum saponins,GPs)对高脂血症模型豚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2只豚鼠随机分为模型组、 GPs低剂量组(85mg/kg)、 GPs高剂量组(170 mg/kg)和辛伐他汀组(1.5 mg/kg),每组8... 目的:从氧化应激角度探讨绞股蓝皂苷(Gynostemma pentaphyllum saponins,GPs)对高脂血症模型豚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2只豚鼠随机分为模型组、 GPs低剂量组(85mg/kg)、 GPs高剂量组(170 mg/kg)和辛伐他汀组(1.5 mg/kg),每组8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5周,构建高脂血症模型。同时将8只豚鼠设立为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从第6周开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日给药1次,连续4周。每周测量各组豚鼠的体质量、体长,并计算Lee's指数。实验结束时,测定豚鼠血清中脂质(TC、TG、HDL和LDL)水平;豚鼠肝质量、肝体比与空腹血糖;肝脏中氧化应激(SOD、MDA、CAT和GSH-px)水平;采用HE和油红O染色观察豚鼠肝脏组织的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豚鼠肝脏Nrf2和HO-1的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结束时,与模型组比较,GPs高、低剂量组豚鼠的体质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GPs低剂量组Lee's指数显著降低(P<0.05);GPs高剂量组Lee's指数极显著降低(P<0.01)。GPs低剂量组血清中TG和LD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GPs高剂量组血清中TC、TG和LD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GPs低剂量组肝组织中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GPs高剂量组肝组织中SOD水平显著上升(P<0.05),MDA水平极显著下降(P<0.01)。病理观察发现,GPs高剂量组可缓解肝脏的脂肪变性,减少脂滴聚集。GPs高、低剂量组Nrf2和HO-1蛋白的荧光表达均极显著增强(P<0.01)。结论:GPs可通过激活肝脏的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高脂血症豚鼠肝脏的氧化应激水平,从而改善高脂血症导致的豚鼠肝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豚鼠 肝脏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HPLC-UV法测定绞股蓝提取物中皂苷的含量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晗 杨悠悠 +3 位作者 赵青余 张军民 余雅男 张凯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5-129,共5页
本试验旨在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SPE-HPLC-UV)对绞股蓝提取物中绞股蓝皂苷XLIX和皂苷A进行定量分析。样品经甲醇提取,采用C_(18)固相萃取柱净化,使用Kinetex C_(18)色谱柱(150 mm×4.6 mm,2.6μm)分离,流动相乙腈/... 本试验旨在建立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SPE-HPLC-UV)对绞股蓝提取物中绞股蓝皂苷XLIX和皂苷A进行定量分析。样品经甲醇提取,采用C_(18)固相萃取柱净化,使用Kinetex C_(18)色谱柱(150 mm×4.6 mm,2.6μm)分离,流动相乙腈/水,柱温40℃,检测波长203 nm。依照此法测定绞股蓝粗提物中三萜皂苷XLIX和皂苷A的含量。结果表明:2种绞股蓝皂苷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为91.38%~98.4%,相对标准偏差为0.69%~2.48%。该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检测技术要求,且简便快速,适用于绞股蓝提取物中绞股蓝皂苷XLIX和皂苷A含量的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物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皂苷体外抗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作用
9
作者 才冬杰 申子凡 +4 位作者 左之才 田斌 叶刚 李伟强 卜庆龙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87-2695,共9页
为研究绞股蓝皂苷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的作用,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细胞病变效应观察与CCK-8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确定绞股蓝皂苷和α-单月桂酸甘油酯的安全浓度,然后采用先加药后加病毒、先加病毒后... 为研究绞股蓝皂苷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的作用,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细胞病变效应观察与CCK-8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确定绞股蓝皂苷和α-单月桂酸甘油酯的安全浓度,然后采用先加药后加病毒、先加病毒后加药,及药和病毒预先作用这3种加药方式,利用Western blot和定量PCR检测BVDV E2蛋白基因和5′-UTR表达量的变化,探究其在体外对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当绞股蓝皂苷和α-单月桂酸甘油酯的浓度分别为16μmol·L-1和25μg·mL-1时,细胞活性与空白组相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其确定为两种药物的最大安全浓度。与对照组相比,绞股蓝皂苷可极显著(P<0.01)抑制BVDV E2蛋白基因和5′-UTR的表达,且其直接灭活作用优于α-单月桂酸甘油酯。此外,绞股蓝皂苷还显示出了显著(P<0.05)的吸附阻断作用,但其复制阻断作用与单独病毒组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皂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剑波 毕小玲 +1 位作者 王世华 张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358-3363,共6页
绞股蓝皂苷是存在于葫芦科植物绞股蓝的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绞股蓝皂苷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干扰肿瘤细胞自噬、阻滞肿瘤细胞周期、影响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等发挥抗肿瘤作用,以及参与调控多种信号通... 绞股蓝皂苷是存在于葫芦科植物绞股蓝的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绞股蓝皂苷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干扰肿瘤细胞自噬、阻滞肿瘤细胞周期、影响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等发挥抗肿瘤作用,以及参与调控多种信号通路和多途径、调节细胞因子、增强自噬来发挥神经保护、抗动脉粥样硬化、肝脏保护、肾脏保护、心脏及肺保护、治疗骨病、治疗视网膜病等药理作用,是一类具有重大开发价值的化合物。本文对近五年来有关绞股蓝皂苷的药理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其进一步应用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作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皂苷生物转化与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郑溢 李旎 +4 位作者 郑志忠 陈良华 童庆宣 明艳林 林河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24-333,共10页
绞股蓝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含皂苷、黄酮、多糖等多种成分,具有防衰老、降血糖、降血脂、抑制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绞股蓝皂苷是绞股蓝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因其具有与人参皂苷相同的四环三萜达玛烷型母核结构而备受关注。近年来,通过... 绞股蓝为葫芦科绞股蓝属植物,含皂苷、黄酮、多糖等多种成分,具有防衰老、降血糖、降血脂、抑制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绞股蓝皂苷是绞股蓝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因其具有与人参皂苷相同的四环三萜达玛烷型母核结构而备受关注。近年来,通过生物转化对绞股蓝皂苷上的糖基进行改造以制备活性较高的次生皂苷成为研究热点,并出现大量相关的研究报道,但鲜有较为系统的文献整理。鉴于此,本文综述了绞股蓝皂苷的结构与类别、绞股蓝皂苷与人参皂苷的异同、绞股蓝皂苷的生物转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并就绞股蓝皂苷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以期为绞股蓝皂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转化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酶法提取绞股蓝皂苷工艺优化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笛 曾庆梅 +2 位作者 王琳 闫春明 高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共6页
为改善传统水提法提取得率低的问题,研究微波辅助酶法提取绞股蓝皂苷工艺。采用响应面法筛选酶法提取中复合酶的最佳配比,确定了复合酶最佳配比为果胶酶—半纤维素酶—纤维素酶质量比为4∶5∶5,再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设计法... 为改善传统水提法提取得率低的问题,研究微波辅助酶法提取绞股蓝皂苷工艺。采用响应面法筛选酶法提取中复合酶的最佳配比,确定了复合酶最佳配比为果胶酶—半纤维素酶—纤维素酶质量比为4∶5∶5,再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设计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微波辅助酶法提取绞股蓝皂苷主要因素为复合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微波时间,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复合酶添加量1.8%、酶解温度52℃、酶解时间2 h、微波时间4 min,此工艺条件下绞股蓝皂苷得率为7.88%。该提取方法与传统水提法相比,产品得率增加了68%,且提取温度较低,工艺可操作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复合酶法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总皂苷调节自噬小体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妮 宋囡 +3 位作者 曹慧敏 贾连群 陈文娜 冷雪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12-2116,2127,共6页
为探究绞股蓝总皂苷调节自噬小体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作用。本研究分体内、体外实验。体内实验:30只健康Apo E-/-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绞股蓝总皂苷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10只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模型制备及给药干预完成后... 为探究绞股蓝总皂苷调节自噬小体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作用。本研究分体内、体外实验。体内实验:30只健康Apo E-/-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绞股蓝总皂苷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10只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模型制备及给药干预完成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小鼠血脂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Atg3、Atg4c、Atg5、Atg12蛋白表达情况。体外实验:培养EA.hy926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绞股蓝总皂苷组、人参皂苷GRb3组和绞股蓝皂苷XILX组。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细胞自噬小体形成信号通路相关蛋白Atg3、Atg4c、Atg5、Atg12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绞股蓝总皂苷能够降低Apo E-/-小鼠血清中的TG、TC、LDL-C水平(P<0.01),提高血清HDL-C水平(P<0.01)。且绞股蓝总皂苷能够提高Apo E-/-小鼠主动脉Atg3、Atg4c、Atg5、Atg12蛋白表达水平(P<0.05或P<0.01)。绞股蓝总皂苷、人参皂苷GRb3和绞股蓝皂苷XILX能够提高ox-LDL诱导的EA.hy926细胞自噬小体相关蛋白Atg3、Atg4c、Atg5、Atg12的表达水平(P<0.01)。且绞股蓝总皂苷效果最好。以上结果说明,股蓝总皂苷可能通过促进自噬小体形成,降低Apo E-/-小鼠血清血脂水平,保护EA.hy926细胞抗内皮损伤,进而发挥其防治AS的生物学作用,且在该过程中人参皂苷GRb3和绞股蓝皂苷XILX可能是绞股蓝总皂苷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有效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GRb3 XILX 动脉粥样硬化 自噬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皂苷对AGEs诱导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中RAGE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秋艳 唐灵 +2 位作者 王艳 周康 张慧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01-1306,共6页
目的观察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s,GP)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诱导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HMCs)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目的观察绞股蓝皂苷(gypenosides,GP)对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诱导下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s,HMCs)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体积分数为0.15的FBS的DMEM低糖培养液)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s)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GP组、阳性对照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均再给予200 mg·L^(-1)AGEs刺激。此外,GP组中加入不同浓度GP(25、75、175 mg·L^(-1))进行干预,阳性对照组中加入氨基胍盐酸盐(10^(-1)mmol·L^(-1))。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实验组中RAGE和TGF-β_1蛋白的表达;RT-PCR技术检测各实验组中RAGE和TGF-β_1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AGEs诱导下HMCs中RAGE、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GP组中GP可明显下调HMCs中RAGE、TGF-β_1蛋白及mRNA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P<0.01)。结论 GP可降低AGEs诱导下HMCs中RAGE的表达,阻断AGEs-RAGE信号通路,并下调下游因子TGF-β_1的表达,进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黄素、儿茶素和绞股蓝皂苷复方制剂降脂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聪 谭蓉 +3 位作者 孔俊豪 葛庆丰 杨秀芳 汪志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1-407,共7页
以1 mmol·L-1油酸孵育HepG2细胞24 h,建立体外高脂模型,在细胞存活率实验(MTT法)的基础上,以脂质清除率为指标,评价茶黄素(TFs)、儿茶素(Cs)和绞股蓝皂苷(SPs)的体外降脂效果;并结合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RSM)对3种物质体外联合... 以1 mmol·L-1油酸孵育HepG2细胞24 h,建立体外高脂模型,在细胞存活率实验(MTT法)的基础上,以脂质清除率为指标,评价茶黄素(TFs)、儿茶素(Cs)和绞股蓝皂苷(SPs)的体外降脂效果;并结合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RSM)对3种物质体外联合降脂的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茶黄素、儿茶素和绞股蓝皂苷均能清除肝细胞内堆积的脂肪,若三者同时作用,协同效果明显,能起到防治高血脂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黄素 儿茶素 体外 降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皂苷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模型大鼠肝纤维化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赵世印 邱华 +2 位作者 贺琴 李德梅 谭华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观察绞股蓝皂苷(GPS)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饲养联合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T2DM并发NAFLD模型(M组)、NAFLD模型(NM组),T2DM并发NAFLD模型给予GPS(1 g·kg-1·d-1)(J... 目的观察绞股蓝皂苷(GPS)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饲养联合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T2DM并发NAFLD模型(M组)、NAFLD模型(NM组),T2DM并发NAFLD模型给予GPS(1 g·kg-1·d-1)(JH组),GPS(0.5 g·kg-1·d-1)干预(JL组)。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检测血糖(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透明质酸(HA)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组织层粘连蛋白(LN)表达。结果肝组织α-SMA表达:以空白对照组(N组)扩增倍数为1计算,M组为3.17,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M组为2.37,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H组为2.26,与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L组为2.63,与J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LN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组LN沉积最严重,JL与NM组程度相似;JH组LN沉积最轻。HA变化:M组、NM组、JH组、JL组明显上升,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H组、JL组与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水平:JH组(10.86±3.46)mmol·L-1、JL组(14.78±3.39)mmol·L-1,与M组(18.84±4.24)mmol·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TG水平:JH组(1.83±0.56)mmol·L-1、JL组(2.82±0.66)mmol·L-1,与M组(3.97±0.64)mmol·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TC水平:JH组(1.41±0.10)mmol·L-1,JL组(1.49±0.20)mmol·L-1,与M组(1.85±0.12)mmol·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S能降低T2DM合并NAFLD大鼠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肝病 脂肪性 非酒精性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皂苷调控长链非编码RNA TUG1/miR-26a干扰线粒体凋亡对ApoE^(-/-)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宋囡 曹慧敏 +5 位作者 陈丝 王莹 王杰 王群 贾连群 杨关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7期1178-1185,共8页
为探讨绞股蓝皂苷通过影响长链非编码RNA TUG1/miR-26a干扰线粒体凋亡改善ApoE^(-/-)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防治AS机制,本实验将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20只健康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绞股蓝皂苷组(高脂饲料喂养12周),... 为探讨绞股蓝皂苷通过影响长链非编码RNA TUG1/miR-26a干扰线粒体凋亡改善ApoE^(-/-)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防治AS机制,本实验将10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20只健康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绞股蓝皂苷组(高脂饲料喂养12周),灌胃给药4周。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脂质沉积情况,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水平,实时荧光定量Q-PCR检测长链非编码TUG1、miRNA-26a表达,实时荧光定量Q-PCR及Wes全自动蛋白质印迹定量分析系统检测Bcl2、Bax、Cytc、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leaved PARP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模型组ApoE^(-/-)小鼠血脂水平发生紊乱,肝细胞体积变大,脂肪空泡明显,小鼠肝脏Lnc-TUG1表达显著升高,miRNA-26a显著下降(P<0.01);Bax、Cyt-c、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cl2 mRNA及蛋白显著下降(P<0.01或P<0.05);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或P<0.05),cleaved caspase-9 mRNA仅有上升趋势;绞股蓝皂苷干预后血脂紊乱得以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减轻,脂肪空泡明显减少,小鼠肝脏Lnc TUG1表达有所下降,miRNA-26a表达有所上调(P<0.05),小鼠肝脏Bax、Cyt-c、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下调,Bcl2 mRNA及蛋白显著上调(P<0.01或P<0.05),cleaved PARP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cleaved PARP mRNA仅有下调趋势;研究结果提示绞股蓝皂苷可能通过影响长链非编码RNA TUG1/miR-26a干扰线粒体凋亡改善ApoE^(-/-)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进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长链非编码RNA TUG1/miR-26a 肝脏脂质沉积 线粒体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绞股蓝中5种皂苷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9
18
作者 史美荣 李华 +1 位作者 白鸽 肖娅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9-51,56,共4页
目的:HPLC法比较不同地区绞股蓝中人参皂苷Rb1、Rb3、Rd和绞股蓝皂苷XLIX、XVII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流速为0.8m L·min-1,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25℃。结果:采自陕西沣... 目的:HPLC法比较不同地区绞股蓝中人参皂苷Rb1、Rb3、Rd和绞股蓝皂苷XLIX、XVII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流速为0.8m L·min-1,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25℃。结果:采自陕西沣峪口的绞股蓝样品中人参皂苷Rb1、Rb3和Rd的含量最高,约为1.625%,1.776%,0.892%;云南普洱样品所含的绞股蓝皂苷XLIX最高,约为1.75%;重庆北碚区-1的样品中XVII的含量最高,约为1.063%。结论:各地区绞股蓝样品中皂苷含量差异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皂苷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史珅 王娜 +3 位作者 尚小玉 张荣涛 李森 张泽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85-1289,1315,共6页
高尿酸血症是近年来日益多发的代谢综合征。本研究探讨绞股蓝皂苷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尿酸的影响及作用方式。研究采用高尿酸血症大鼠动物模型,生化检测,代谢实验方法等,对摄入绞股蓝皂苷提取物的实验大鼠的血清尿酸水平,尿酸生... 高尿酸血症是近年来日益多发的代谢综合征。本研究探讨绞股蓝皂苷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尿酸的影响及作用方式。研究采用高尿酸血症大鼠动物模型,生化检测,代谢实验方法等,对摄入绞股蓝皂苷提取物的实验大鼠的血清尿酸水平,尿酸生成关键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24 h尿液酸碱度、尿酸浓度及尿酸排泄量等指标进行监测。结果发现,绞股蓝皂苷可以通过抑制尿酸生成,促进排泄,抑制机体的血尿酸水平升高,有益于改善高尿酸血症患者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总皂苷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万丽 万兴旺 胡晋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19-1321,共3页
目的:研究绞股蓝总皂苷(GPs)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组和GPs组3组,每阻各12只。采用人血清白蛋白攻击注射大鼠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GPs治疗组大鼠则在连续30 d给予... 目的:研究绞股蓝总皂苷(GPs)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肝纤维化组和GPs组3组,每阻各12只。采用人血清白蛋白攻击注射大鼠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GPs治疗组大鼠则在连续30 d给予白蛋白攻击注射的同时给予0.5 mg GPs。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水平以评价肝功能,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A)、Ⅲ型胶原(PCⅢ)和层粘蛋白(LN)含量以评价肝纤维化程度,并以大鼠肝组织切片病理变化验证。结果:白蛋白攻击注射可显著升高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ALT、TBIL、TBA水平和HA、PCⅢ、LN水平(P<0.01,P<0.05)。GPs治疗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 ALT、TBIL、TBA水平和HA、PCⅢ和LN水平(P<0.01,P<0.05)。GPs还可显著减少白蛋白攻击所致的胶原纤维生成,并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病理损伤。结论:GPs可保护大鼠肝功能,抑制大鼠肝纤维化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肝纤维化 大鼠 肝功能 肝纤维化 谷丙转氨酶 总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