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阳 陈建立 +3 位作者 陈俊卯 曹文斌 刘洋 张国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4-69,共6页
目的运用结扎法建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大鼠模型,模拟该疾病的病理过程,为研究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基础准备。方法 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假手术组)、B组(绞窄型组)和C组(单纯型组),每组大鼠32只。A组大鼠仅打开腹腔... 目的运用结扎法建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大鼠模型,模拟该疾病的病理过程,为研究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基础准备。方法 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假手术组)、B组(绞窄型组)和C组(单纯型组),每组大鼠32只。A组大鼠仅打开腹腔,不阻断血运,术后8、24、48、72 h分批处死大鼠;B组和C组大鼠分别运用结扎法建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绞窄型和单纯型模型,建模后8、24、48、72 h分批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肠道组织形态学变化并对损伤进行病理评分;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和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ST)水平。结果 HE染色和病理评分结果示,与A组大鼠相比,B组和C组大鼠肠道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液瘀滞和损伤,B组逐渐加重,C组逐渐减轻,且血液瘀滞和损伤程度与结扎范围呈正相关。血清ELISA法结果示,与A组大鼠相比,B组和C组大鼠血清中IFABP和α-GST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且升高程度与结扎范围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运用结扎法成功建立了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大鼠模型,简单易行,且手术成功率高,可在相关研究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 结扎法 大鼠模 绞窄型 单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