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2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分压下C_(5)F_(10)O/干燥空气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研究
1
作者 夏亚龙 李富祥 +4 位作者 毛婳 王燕 靳梦磊 唐炬 肖淞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5,共7页
为评估C_(5)F_(10)O/干燥空气混合气体在低分压条件下替代现有干燥空气或氮气应用于绝缘设备的可行性,本研究系统分析了C_(5)F_(10)O/干燥空气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结果表明:在准均匀电场下,C_(5)F_(10)O分压为5~10 kPa时,C_(5)F_(10)O... 为评估C_(5)F_(10)O/干燥空气混合气体在低分压条件下替代现有干燥空气或氮气应用于绝缘设备的可行性,本研究系统分析了C_(5)F_(10)O/干燥空气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结果表明:在准均匀电场下,C_(5)F_(10)O分压为5~10 kPa时,C_(5)F_(10)O/干燥空气混合气体的绝缘强度分别为相同条件下干燥空气和氮气的1.1~1.9倍和1.4~2.3倍,表明即使在低分压下,C_(5)F_(10)O/干燥空气混合气体仍表现出较强的绝缘性能,相较于干燥空气或氮气具有技术优势。此外,低分压下C_(5)F_(10)O/干燥空气混合气体在多次击穿测试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击穿电压与击穿次数的拟合曲线斜率接近于零,表明其绝缘性能未发生显著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5)F_(10)O/干燥空气 绝缘性能 气体绝缘 SF_(6)替代气体 击穿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对氢氧化镁/EVA热缩材料绝缘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郭亚欣 刘树博 +3 位作者 梁运增 郭天飞 张丁丁 杨帆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3,76,共9页
为探究碳酸钙(CaCO_(3))与氢氧化镁(MH)复配后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阻燃性能及绝缘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熔融共混法将不同配比的CaCO_(3)和MH加入EVA中,并利用辐射交联技术制备出EVA热缩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 为探究碳酸钙(CaCO_(3))与氢氧化镁(MH)复配后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阻燃性能及绝缘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熔融共混法将不同配比的CaCO_(3)和MH加入EVA中,并利用辐射交联技术制备出EVA热缩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力学性能、电性能、热重分析(TG)、极限氧指数(LOI)、锥形量热仪(CONE)等多种表征及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适量CaCO_(3)的添加,可以提高热缩材料的力学性能、电性能、阻燃性能;添加过多CaCO_(3)反而使得各项性能下降。在CaCO_(3)和MH总添加量为120 phr的前提下,添加10 phr CaCO_(3)的材料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最好,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LOI分别达到最大值11 MPa、370%和30.5%,添加20 phr CaCO_(3)的材料的绝缘性能最好,介电强度和体积电阻率分别取得最大值32.7 kV/mm和8×10^(12)Ω·m。阻燃效果主要来自MH在350℃分解成氧化镁和水。CaCO_(3)提高了材料的热稳定性,其添加量在20 phr及以下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比较好,添加量大于20 phr后各项性能都逐渐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碳酸钙 氢氧化镁 绝缘性能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水对C_(6)F_(12)O/CO_(2)混合气体绝缘性能和分解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田双双 陈艺萌 +4 位作者 靳小平 汪颖翔 李陈莹 王家浩 陈辉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24,共9页
C_(6)F_(12)O具有良好的环保特性和绝缘性能,在中低压气体绝缘设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探究气体绝缘设备内部的微水对C_(6)F_(12)O/CO_(2)混合气体绝缘性能和分解特性的影响,本文搭建气体工频击穿试验平台,测试0~1000μL/L微水浓... C_(6)F_(12)O具有良好的环保特性和绝缘性能,在中低压气体绝缘设备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探究气体绝缘设备内部的微水对C_(6)F_(12)O/CO_(2)混合气体绝缘性能和分解特性的影响,本文搭建气体工频击穿试验平台,测试0~1000μL/L微水浓度范围内0.14 MPa气压下4%C_(6)F_(12)O/96%CO_(2)混合气体的击穿电压,分析不同微水浓度对混合气体工频击穿特性的影响。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性定量分析C_(6)F_(12)O/CO_(2)混合气体工频击穿后分解产物的种类和浓度,获得微水浓度对击穿分解产物浓度和有效产气速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微水会降低C_(6)F_(12)O/CO_(2)混合气体的工频击穿电压。C_(6)F_(12)O/CO_(2)混合气体的主要击穿分解产物为CF_(4)、C_(2)F_(6)、C_(3)F_(6)、C_(3)F_(8)、C_(3)F_(7)H、CF_(2)O、C_(4)F_(10)、C_(5)F_(12)和CF_(3)H,其中CF_(4)、C_(2)F_(6)和C_(3)F_(7)H的浓度及有效产气速率与微水浓度呈正相关,CF_(4)、C_(2)F_(6)、C_(3)F_(6)、C_(3)F_(8)、C_(3)F_(7)H的浓度与击穿次数呈正相关。综合考虑绝缘性能和分解特性,建议在工程应用中严格控制C_(6)F_(12)O/CO_(2)混合气体设备内部微水的浓度,同时提高设备微水的检测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6)F_(12)O/CO_(2)混合气体 微水 绝缘性能 分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素对12 kV充气柜可分离连接器绝缘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王东方 牛勃 +3 位作者 王景 马永强 邰晨凡 马飞越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6,共7页
文中旨在研究环境因素对12 kV充气柜可分离连接器绝缘性能的影响,同时为局放与化学融合检测法在12 kV充气式开关柜绝缘故障监测领域的应用提供实践依据。设计实验模型与实验方法,首先研究环境温、湿度对12 kV充气柜可分离连接器绝缘性... 文中旨在研究环境因素对12 kV充气柜可分离连接器绝缘性能的影响,同时为局放与化学融合检测法在12 kV充气式开关柜绝缘故障监测领域的应用提供实践依据。设计实验模型与实验方法,首先研究环境温、湿度对12 kV充气柜可分离连接器绝缘性能的影响,然后采用升高测试电压直至绝缘击穿的测试方式,加速模拟高湿度、高污秽、高盐度引发绝缘故障的发展过程,并采用电化学传感器对绝缘老化气体产物进行监测,研究绝缘击穿后绝缘材料裂解产物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高温、高湿环境以及高盐度条件均会降低12 kV充气柜可分离连接器的绝缘性能,绝缘材料裂解会产生一氧化氮、二氧化氮、非甲烷总烃等气体,且可分离连接器的绝缘性能越差,发生绝缘故障时生成上述3种气体的体积分数越高,可作为12 kV充气柜绝缘状态评估的指示性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分离连接器 环境因素 绝缘性能 局部放电 气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填充聚烯烃弹性体/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绝缘性能
5
作者 张涛 刘哲恒 +2 位作者 殷常阳 刘源禧 刘昊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0-67,共8页
为解决聚丙烯(PP)低温环境下力学性能不足,以及添加弹性体后二元复合材料热电性能降低的问题,采用熔融共混的加工方式制备了二氧化钛(TiO_(2))填充PP/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POE)复合材料。研究了含不同TiO_(2)含量的PP/POE/TiO_(2)复合... 为解决聚丙烯(PP)低温环境下力学性能不足,以及添加弹性体后二元复合材料热电性能降低的问题,采用熔融共混的加工方式制备了二氧化钛(TiO_(2))填充PP/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POE)复合材料。研究了含不同TiO_(2)含量的PP/POE/TiO_(2)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电学性能,同时使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与同步热分析仪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力学性能测试表明,TiO_(2)的加入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了较大的改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较未添加TiO_(2)的PP/POE有所提高,当TiO_(2)含量为1.5 phr时,PP/POE/1.5TiO_(2)的断裂伸长率最大。电学性能测试表明,TiO_(2)的添加能有效地抑制空间电荷的积累,增大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当TiO_(2)含量为1.5 phr时,PP/POE/1.5TiO_(2)的空间电荷抑制能力最佳,且对介电损耗的影响并不明显。同步热分析显示,POE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的结晶度与熔融温度降低,TiO_(2)加入对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影响不大,高含量TiO_(2)的添加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当TiO_(2)含量为1.5 phr时,PP/POE/1.5TiO_(2)复合材料在保留了PP/PO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条件下,还可兼顾PP基底的电学和热学性能,该材料将为新型环保绝缘PP电缆绝缘料的研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二氧化钛 聚烯烃弹性体 绝缘性能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绝缘成型件的局部放电特性及其绝缘性能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鑫 常文婧 +5 位作者 张学友 田宇 高春嘉 邢通 苏飞洋 齐波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7,共10页
本文搭建了电力变压器绝缘成型件的局部放电特性和闪络特性测试平台,获得了不同绝缘成型件的局部放电起始场强、局部放电起始放电量、局部放电熄灭场强、沿面闪络场强等4个关键绝缘指标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绝缘成型件的局部放电起始... 本文搭建了电力变压器绝缘成型件的局部放电特性和闪络特性测试平台,获得了不同绝缘成型件的局部放电起始场强、局部放电起始放电量、局部放电熄灭场强、沿面闪络场强等4个关键绝缘指标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绝缘成型件的局部放电起始场强随着电极间距的增大而降低,平行分量下当电极间距从10 mm增大到25 mm时,局部放电起始场强降低了40.6%左右,不同分量下局部放电起始放电量为8.51~13.70 pC;在平行分量下,绝缘撑条和绝缘垫块的局部放电起始场强分别为2.55~2.85 kV/mm和1.43~1.78 kV/mm;在垂直分量下,绝缘撑条和绝缘垫块的局部放电起始场强分别为2.65~3.35 kV/mm和4.31~5.49 kV/mm。不同绝缘成型件表面形貌对其沿面闪络特性影响显著,表面压纹凹槽越密集,尺寸越大,阻碍沿面放电发展的效果越好。基于测试的试样数据库,提出基于熵权法的绝缘成型件综合性能评价方法,利用绝缘成型件放电特性的4个指标以及表观密度、尺寸偏差的离散程度确定不同性能指标的权重,对不同绝缘件进行了综合性能评价,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绝缘成型件 局部放电起始特性 闪络特性 绝缘性能综合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熔融辐照对EVA绝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黄亚琼 李建喜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1,共6页
采用电子束熔融辐照的方法对EVA材料进行辐照改性,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对EVA样品凝胶含量、力学性能、体积电阻率、介电性能、击穿特性和分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EVA样品的凝胶含量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辐照剂量为100 kGy时... 采用电子束熔融辐照的方法对EVA材料进行辐照改性,研究不同辐照剂量对EVA样品凝胶含量、力学性能、体积电阻率、介电性能、击穿特性和分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EVA样品的凝胶含量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在辐照剂量为100 kGy时,凝胶含量达到了95.7%;辐照会降低EVA样品的断裂伸长率,而拉伸强度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辐照后EVA样品的绝缘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体积电阻率先增大后减小,介电常数先减小后增大,电气强度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 电子束辐照 熔融 绝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4)F_(7)N-CO_(2)混合气体多次放电后的绝缘性能劣化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唐炳南 田增耀 +1 位作者 郭晓雪 赵虎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7,共7页
C_(4)F_(7)N气体由于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作为典型的SF_(6)替代气体受到本领域广泛关注。文中针对C_(4)F_(7)N-CO_(2)混合气体多次击穿放电后的性能劣化现象,在针板电极下开展了不同配比条件下C_(4)F_(7)N-CO_(2)混合气体的工频电压击... C_(4)F_(7)N气体由于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作为典型的SF_(6)替代气体受到本领域广泛关注。文中针对C_(4)F_(7)N-CO_(2)混合气体多次击穿放电后的性能劣化现象,在针板电极下开展了不同配比条件下C_(4)F_(7)N-CO_(2)混合气体的工频电压击穿试验,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来检测混合气体多次击穿放电后的分解物。通过研究发现:C_(4)F_(7)N-CO_(2)混合气体多次击穿电压会出现劣化现象,此外,随着C_(4)F_(7)N-CO_(2)混合气体击穿次数增多,分解产物六氟乙烷C_(2)F_(6)明显增多,其他几种杂质的含量相对较少,CF_(2)=CFCN、CF_(3)CHFCN、CF_(3)CH(CF_(3))CN的含量也随之增多,与之对应的,C_(4)F_(7)N含量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4)F_(7)N-CO_(2)混合气体 绝缘性能 分解特性 性能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电缆终端应控管热老化特性及对绝缘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孙传铭 刘凯 +4 位作者 张鹏鹏 辛东立 高波 李广建 吴广宁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5-1284,共10页
为研究车载电缆终端应控管热老化条件下的特性及热老化作用下的电缆终端绝缘性能,首先,通过试验研究确定车载电缆终端应控管宏观介电特性及微观老化规律;其次,基于对热老化下应控管材料电导、极化和损耗特性测试进行分析,得到不同老化... 为研究车载电缆终端应控管热老化条件下的特性及热老化作用下的电缆终端绝缘性能,首先,通过试验研究确定车载电缆终端应控管宏观介电特性及微观老化规律;其次,基于对热老化下应控管材料电导、极化和损耗特性测试进行分析,得到不同老化周期下的介电特性曲线;最后,建立考虑应控管老化特性的车载电缆终端电场有限元模型,并基于热老化下介电参数计算应控管电缆终端电场分布.研究表明:140℃老化条件下电导率上升趋势最为显著,50 kV/m场强下电导率达到最大值1.1×10^(−10)S/m,高温(140℃)老化20 d时,相对介电常数达到最小值14.00,此外,热解反应过程中聚合物长链折叠、断裂等陷阱阻碍作用增强,介质损耗有所增大;在应控管官能团特性及微观形貌上,热老化导致应控管材料烯烃类聚合物发生热解聚反应,形成化学立体缺陷,且加剧应控管试样表面聚合物球晶的裂解以及无机氧化产物的生成,试样表面理化特性发生变化.仿真发现,在热老化条件下电缆终端内部电场畸变区域呈现扩大的趋势,电场畸变区域沿应控管向终端高压方向不断爬伸,最终稳定在乙丙橡胶主绝缘层与应控管的交界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电缆终端 应控管 热老化特性 分子官能团 绝缘性能 电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ltzmann方程对C_(3)F_(8)/CF_(3)I/CO_(2)三元环保型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研究
10
作者 钟蕊霜 赵谡 +2 位作者 王辉 钱勇 江秀臣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6-52,68,共8页
为研究一种新型SF_(6)替代环保绝缘气体介质,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从微观结构层面上深入地分析C_(3)F_(8)作为一种SF_(6)替代环保绝缘气体的可行性,利用两项近似的Boltzmann方程对300 K下C_(3)F_(8)/CF_(3)I/CO_(2)三元环保混合绝缘气... 为研究一种新型SF_(6)替代环保绝缘气体介质,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从微观结构层面上深入地分析C_(3)F_(8)作为一种SF_(6)替代环保绝缘气体的可行性,利用两项近似的Boltzmann方程对300 K下C_(3)F_(8)/CF_(3)I/CO_(2)三元环保混合绝缘气体介质的绝缘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三元环保混合气体的电子能量分布函数、电子群参数和协同效应系数等多种微观参数,分析了这些参数随C_(3)F_(8)混合气体比例的变化情况,并与同比例下的c-C_(4)F_(8)/CF_(3)I/CO_(2)三元混合气体的微观参数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在约化电场强度E/N低于418 Td时,从扩散系数、电子漂移速度的角度上来看,C_(3)F_(8)三元混合气体的性能优于c-C_(4)F_(8)三元混合气体,在C_(3)F_(8)比例低于7%时,C_(3)F_(8)三元混合气体的绝缘强度高于30%SF_(6)/70%CO_(2)的混合气体,此时的三元混合气体在中低压设备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此外,当C_(3)F_(8)气体体积分数为10%时,三元混合气体协同性最好。文中的研究从理论上验证了C_(3)F_(8)/CF_(3)I/CO_(2)替代SF_(6)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环保型混合气体 C_(3)F_(8)/CF_(3)I/CO_(2) 密度泛函理论 协同效应 绝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绝缘性能提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肖萌 陈毓妍 +1 位作者 赵亦烁 杜伯学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19-2331,共13页
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因其具有优异的绝缘特性与自愈性能,被广泛用作高压直流输电等先进能源系统的核心设备,其绝缘介质聚丙烯薄膜是制约电容器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因素。文中系统梳理了高压直流电容器用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的研究进展,基于聚... 金属化薄膜电容器因其具有优异的绝缘特性与自愈性能,被广泛用作高压直流输电等先进能源系统的核心设备,其绝缘介质聚丙烯薄膜是制约电容器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因素。文中系统梳理了高压直流电容器用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的研究进展,基于聚丙烯薄膜的微观结构、运行工况及电极设计,提出了薄膜介质目前面临的风险及挑战。总结了提升聚丙烯薄膜耐受极端环境的绝缘改性方法,介绍了基于微观结构调控、本体掺杂、界面改性及多层结构设计的聚丙烯薄膜材料改性方法,并阐述了复合薄膜设计、安全膜设计、方阻设计等金属电极设计方法的发展进程。该研究将为服役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电容器的绝缘设计、生产和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电容器 聚丙烯薄膜 绝缘性能 材料改性 击穿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化制度调控双酚A环氧树脂/酸酐体系绝缘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进 孔晓晓 杜伯学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8-370,共13页
酸酐固化双酚-A环氧树脂由于其优异的绝缘、热学以及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的支撑、绝缘和密封等关键部件。然而极端运行环境与紧凑化设计趋势下,环氧树脂绝缘经常发生过热和击穿故障,严重威胁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以环氧... 酸酐固化双酚-A环氧树脂由于其优异的绝缘、热学以及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气设备的支撑、绝缘和密封等关键部件。然而极端运行环境与紧凑化设计趋势下,环氧树脂绝缘经常发生过热和击穿故障,严重威胁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以环氧树脂体系原料混合比、固化时间与温度组合为核心的固化制度是决定环氧树脂微观结构的关键因素,也直接影响其宏观性能。本文介绍了酸酐固化双酚-A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模型的演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双酚-A环氧树脂/酸酐体系需考虑前后固化过程分阶段拟合其动力学参数。基于不同的混合比以及固化时间和温度组合,重点论述了固化制度对双酚-A环氧树脂/酸酐体系绝缘性能的影响规律,讨论了固化状态相关微观结构对绝缘性能的调控机制。相关研究结果有望为高端电工环氧树脂应用提供配方选型和工艺优化等方面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环氧树脂/酸酐体系 固化制度 绝缘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氮化硼/环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绝缘性能研究
13
作者 何润 黄正勇 +4 位作者 张樱凡 赵腾 李晨昕 李剑 胡清华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3,共8页
针对常规片状氮化硼比表面积大,与环氧树脂复合时会急剧增大树脂黏度的问题,本研究制备了球形氮化硼,并将其作为填料与环氧树脂复合制备了球形氮化硼/环氧复合材料。研究了球形氮化硼/环氧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固化特性,对比研究了片状... 针对常规片状氮化硼比表面积大,与环氧树脂复合时会急剧增大树脂黏度的问题,本研究制备了球形氮化硼,并将其作为填料与环氧树脂复合制备了球形氮化硼/环氧复合材料。研究了球形氮化硼/环氧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和固化特性,对比研究了片状/球形氮化硼填料的形貌和填充量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升高,环氧树脂的固化度呈现“S”型曲线变化,整个固化过程可大致分为“慢-快-慢”3个阶段。力学性能方面,加入少量氮化硼可以提高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高填充量时,球形氮化硼/环氧复合材料比片状氮化硼/环氧复合材料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电气性能方面,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随填料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介质损耗因数均低于0.02;与片状氮化硼/环氧复合材料相比,球形氮化硼/环氧复合材料的“填料-树脂”界面减少,具有更低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添加适量的氮化硼能够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和电气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球形氮化硼 绝缘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结构对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绝缘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周一涵 李志元 +3 位作者 程璐 刘文凤 黄想 国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591-4600,共10页
近年来,电网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电容器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电容器的核心介质材料——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其绝缘性能直接决定了电容器的储能密度和运行可靠性。为探究BOPP的微观结构对其绝缘性能的影响,选取了3种由相同PP树脂经不... 近年来,电网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电容器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电容器的核心介质材料——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其绝缘性能直接决定了电容器的储能密度和运行可靠性。为探究BOPP的微观结构对其绝缘性能的影响,选取了3种由相同PP树脂经不同厂家制作得到的BOPP薄膜,对其表面形貌、结晶特性、取向度及电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结晶度、片晶厚度、取向度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提升使得BOPP薄膜具有更高的直流击穿场强。进一步通过电导测试获取载流子的宏观迁移特性,并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测试(DMA)和表面电位衰减测试(SPD)研究载流子的迁移过程。体积电导率的测试结果表明BOPP薄膜的电导机制以跳跃电导为主。陷阱参数和分子链段运动活化能的计算结果阐明了微观结构对BOPP薄膜绝缘性能的影响机制,有序规整的微观结构减小了BOPP薄膜的浅陷阱密度,提高了分子链段运动活化能,使载流子的跨链迁移和沿链迁移过程受到抑制,最终体现为电导率的下降与击穿场强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拉伸聚丙烯 绝缘性能 结晶度 取向度 载流子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绝缘性能分析与优化
15
作者 王安 刘长来 +1 位作者 夏诗忠 陈念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39,共9页
为了提升燃料电池系统的绝缘性,针对零部件的结构特性、材料特性以及安装方式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对绝缘路径进行电路和水路的失效分析;然后,改善电堆内部绝缘设计及电堆仓结构,优化了电子元件保护策略,同时,更换了水泵、水暖型加热... 为了提升燃料电池系统的绝缘性,针对零部件的结构特性、材料特性以及安装方式进行了优化设计。首先,对绝缘路径进行电路和水路的失效分析;然后,改善电堆内部绝缘设计及电堆仓结构,优化了电子元件保护策略,同时,更换了水泵、水暖型加热器等高压供电冷却回路的零部件材料,调整了散热器、中冷器以及传感器等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和安装方式。最后,通过绝缘电阻测试,新型车用燃料电池系统的静态绝缘电阻超过5 MΩ(500 V测试电压下),运行状态下的绝缘电阻超过3 MΩ(在线监测状态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系统 绝缘性能 失效分析 系统设计 零部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压器油间气泡局部放电对绝缘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李继方 周一帆 +1 位作者 周星耀 韩爱山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159-7167,共9页
准确描述电力变压器匝间短路故障时油中产生的气泡对绕组间绝缘性能的影响,对其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变压器绕组匝间短路故障,首先建立瞬态模式下变压器“电路-磁场”的多物理场耦合模型,探究故障情况下变压器绕组的电流和电磁特... 准确描述电力变压器匝间短路故障时油中产生的气泡对绕组间绝缘性能的影响,对其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变压器绕组匝间短路故障,首先建立瞬态模式下变压器“电路-磁场”的多物理场耦合模型,探究故障情况下变压器绕组的电流和电磁特征;进而建立变压器匝间短路建模,磁电耦合及场强分布,进一步分析变压器油中气泡的放电特性,最后利用COMSOL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将收集到的一台油浸式变压器连续运行数据及筛选出的低压短路故障时的数据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电场在穿过气泡时会产生畸变,场强瞬间增大,并且电场的畸变次数随着气泡数量的增加而增多,匝间变压器油绝缘强度下降,对变压器的绝缘性能造成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绝缘性能 多物理场耦合 绕组匝间短路 变压器油中气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受阻硫脲键的自修复硅橡胶的绝缘性能
17
作者 丁一铭 焦宇阳 +2 位作者 翟涵君 吕泽鹏 马宪伟 《电工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50-158,共9页
含有动态受阻硫脲键的有机硅是一种新型智能绝缘材料,可用于电力设备和电子器件。目前关于自修复材料的研究多集中于机械性能的修复效率,较少关注其绝缘性能。为研究自修复材料在电气领域应用的可行性,该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基体... 含有动态受阻硫脲键的有机硅是一种新型智能绝缘材料,可用于电力设备和电子器件。目前关于自修复材料的研究多集中于机械性能的修复效率,较少关注其绝缘性能。为研究自修复材料在电气领域应用的可行性,该文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基体,通过对苯二异硫氰酸酯和氨丙基双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合成动态硫脲键,利用无水哌嗪提供空间位阻结构,同时采用三(2-氨乙基)胺调整分子链结构,研制了一种具有修复效果和良好绝缘性能的材料。基于拉伸试验、击穿和电导试验、宽带介电谱测试及热修复试验,对比样品修复前后的机械性能、绝缘性能和介电性能,发现动态键的加入使材料具备自修复能力,且相对介电常数增加。随着交联密度的提高,样品直流击穿强度和体积电阻率上升。该文可为开发同时具有修复性和绝缘性能的材料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材料 硫脲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绝缘性能 空间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尼振荡波电压下110kV交联电缆绝缘性能检测 被引量:39
18
作者 夏荣 赵健康 +3 位作者 欧阳本红 姜伟 刘海志 李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53-1760,共8页
目前,在高压交联电缆线路现场试验和状态检测中,阻尼振荡波(DAC)电压下绝缘性能检测的研究与应用在国内仍处于空白,相关经验和数据完全缺失。基于此,开展了DAC电压产生的机理及特性、DAC电压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放电源定位和介质损耗... 目前,在高压交联电缆线路现场试验和状态检测中,阻尼振荡波(DAC)电压下绝缘性能检测的研究与应用在国内仍处于空白,相关经验和数据完全缺失。基于此,开展了DAC电压产生的机理及特性、DAC电压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放电源定位和介质损耗测量原理研究,介绍了典型高压交联电缆DAC测试系统(OWTS)的功能与组成,并首次在国内尝试DAC电压下现场测试、诊断2条110kV交联电缆线路的绝缘健康状况。研究分析和现场实测证明,用DAC电压代替工频正弦波电压作为试验电压,结合耐压试验、局放检测与定位、介质损耗测量多种绝缘性能检测方法,可有效覆盖线路全长范围内电缆本体及附件,较好地弥补了现有高压交联电缆绝缘性能检测手段存在的局限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振荡波 110KV交联电缆 绝缘性能 局部放电 介质损耗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绝缘油中含水量对其绝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邹平 李剑 +2 位作者 孙才新 廖瑞金 张召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27-1633,共7页
植物绝缘油不仅解决了矿物绝缘油在耐高温和环保方面的不足,而且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是目前国际上重点研究的新型液体绝缘材料。绝缘油的含水量对其绝缘性能的影响极为显著。由于植物绝缘油的饱和含水量高于矿物绝缘油,为研究含水量对... 植物绝缘油不仅解决了矿物绝缘油在耐高温和环保方面的不足,而且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是目前国际上重点研究的新型液体绝缘材料。绝缘油的含水量对其绝缘性能的影响极为显著。由于植物绝缘油的饱和含水量高于矿物绝缘油,为研究含水量对植物绝缘油绝缘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精炼处理后的菜籽绝缘油含水量对绝缘油的击穿电压的影响;采用介电谱测试仪测量分析了不同含水量的菜籽绝缘油的相对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及其随频率变化的规律,并参照相关标准对菜籽绝缘油的体积电阻率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在油中水分饱和度相同的情况下,植物绝缘油比矿物绝缘油的击穿电压高,随水分饱和度的增加,植物绝缘油击穿电压下降的趋势较矿物油的缓慢;而在水分饱和度相同时,植物绝缘油的实际水分质量浓度水分饱和度较高,说明水分对植物绝缘油击穿电压的影响没有矿物油那么明显;水分饱和度<50%时,对其绝缘性能的影响较小;水分饱和度≥100%时,对绝缘性能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绝缘 击穿电压 绝缘性能 含水量 相对介电常数 介质损耗因数 体积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5F_(10)O/CO_2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 被引量:47
20
作者 王小华 傅熊雄 +4 位作者 韩国辉 卢彦辉 李旭旭 高青青 荣命哲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5-720,共6页
SF_6气体由于其优异的电气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然而,由于其全球变暖潜能值极高,国内外学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SF_6替代气体做了广泛研究,但由于它们都各有缺陷,故很难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文中以C_5F_(10)O/CO_2混合气体作为主... SF_6气体由于其优异的电气性能而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然而,由于其全球变暖潜能值极高,国内外学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SF_6替代气体做了广泛研究,但由于它们都各有缺陷,故很难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文中以C_5F_(10)O/CO_2混合气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SF_6气体作为对照,研究了混合气体中C_5F_(10)O分压力分别为20 k Pa和40 k Pa、总压力为0.1~0.5 MPa时的工频耐压和雷电冲击(lightning impulse,LI)性能,并分析了其作为SF_6替代气体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0.2 MPa的混合气体中混入20 k Pa和40 k Pa的C_5F_(10)O,可分别使混合气体的工频放电电压达到相同气压下SF_6气体的61.89%和81.99%。C_5F_(10)O分压力40 k Pa、总压力0.5 MPa的混合气体正、负极性雷电冲击放电电压分别是0.3 MPa时SF_6气体的88.9%和89.9%。因此,通过增加C_5F_(10)O的含量或提高混合气体的总压力,均可有效提高混合气体的绝缘性能,其中,前者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替代气体 C5F10O/CO2混合气体 工频耐压 雷电冲击 绝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