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经激素治疗对绝经期女性骨转换标志物的影响
1
作者 王威 胡红霞 +6 位作者 孙晓乐 耿力 李蓉 周江华 毕仙民 梁菊艳 闫小艳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了解绝经激素治疗(MHT)对绝经期女性骨转换标志物(BTMs)的影响,探讨BTMs作为MTH的疗效监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更年期门诊及妇科内分泌门诊就诊的绝经期女性,接受MHT并定期复查BTMs的患者。根据启动MHT... 目的:了解绝经激素治疗(MHT)对绝经期女性骨转换标志物(BTMs)的影响,探讨BTMs作为MTH的疗效监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更年期门诊及妇科内分泌门诊就诊的绝经期女性,接受MHT并定期复查BTMs的患者。根据启动MHT时的治疗方案分为雌激素组(连续序贯治疗或连续联合治疗)及替勃龙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12及24个月均复查BTMs,包括骨钙素(OC)、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血清I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同时收集其在本院的骨密度检查结果。比较各组治疗前与治疗后BTMs情况和两组治疗后BTMs较治疗前的变化量,同时分析骨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雌激素组和替勃龙组治疗后6、12、24个月BTMs(β-CTX、P1NP、OC)水平及异常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BTMs较治疗前的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24个月患者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骨密度在MHT治疗后12、24个月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及髋骨骨密度在MHT治疗后12、24个月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两种MHT方案抗骨吸收效果相似,BTMs(OC、β-CTX、P1NP)在治疗6月后明显降低并能维持效果,BTMs可作为MHT效果的重要监测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激素治疗 绝经后女性 骨转换标志物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RMC1:绝经激素治疗中乳腺癌风险预测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2
作者 王月姣 阮祥燕 +4 位作者 谷牧青 魏芸 管煜伟 赵越 Alfred O.Mueck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9-593,共5页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属于膜相关孕激素受体(membrane-associated progesterone receptor,MAPR)家族,与激素治疗密切相关。前期大量的体外实验、在体动物实验、乳腺癌患者临床组织样...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属于膜相关孕激素受体(membrane-associated progesterone receptor,MAPR)家族,与激素治疗密切相关。前期大量的体外实验、在体动物实验、乳腺癌患者临床组织样本及血液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孕激素(不包括天然孕酮和地屈孕酮)能促进过表达PGRMC1的乳腺癌细胞的快速增殖;在乳腺癌组织中PGRMC1表达越高则乳腺癌肿瘤分级越高、乳腺癌转移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乳腺癌患者血液中PGRMC1水平与乳腺癌组织中PGRMC1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血液中PGRMC1在预测早期乳腺癌方面优于传统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CA153等,但仍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对照研究探索PGRMC1预测乳腺癌风险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PGRMC1作为绝经激素替代治疗乳腺癌风险的预测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受体膜组分1 激素受体膜组分1(PGRMC1) 绝经激素治疗 乳腺癌风险 乳腺癌 激素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绝经相关症状特点及绝经激素治疗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丽 李芬 +4 位作者 于学文 杨文方 白娥 王青 邓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9-636,共8页
目的 调查更年期女性绝经相关症状的特点及对绝经激素治疗(MHT)的认知状况。方法 选择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绝经相关症状的619例更年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分析绝经相关症状的特点,探讨更年期女性对... 目的 调查更年期女性绝经相关症状的特点及对绝经激素治疗(MHT)的认知状况。方法 选择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绝经相关症状的619例更年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分析绝经相关症状的特点,探讨更年期女性对MHT的认知状况及疗效。结果 371例围绝经期女性中绝经相关症状发生率位于前3位的分别是:疲乏(69.81%)、失眠(66.85%)、潮热出汗(58.22%),248例绝经后女性中绝经相关症状发生率位于前3位的分别是:潮热出汗(64.11%)、骨关节痛(60.89%)、疲乏(56.85%)。绝经后女性的失眠、疲乏发生率显著低于围绝经期女性(P<0.01),而骨关节痛、泌尿系感染、阴道干涩性交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围绝经期女性(P<0.01)。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的Kupperman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评分程度分布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围绝经期女性轻度占比最高,绝经后女性中度占比最高。绝经后女性的不同绝经年龄、绝经年限、绝经方式之间Kupperman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绝经年龄越早、绝经年限越短Kupperman评分越高;手术绝经者Kupperman评分显著高于自然绝经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54岁、退休或无业、配偶疾病或去世、性生活不正常、文化程度高是绝经相关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收入高、>3次/周的运动是绝经相关症状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更年期女性对MHT了解途径占比最高为网络(39.92%),对MHT的担忧占比最高为肿瘤(33.67%)。465例(89.77%)无MHT禁忌证的更年期女性,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P<0.05)。结论 更年期女性绝经相关症状显著,年龄越早、绝经年限越短及手术绝经者症状更为严重,应关注绝经对更年期女性健康的影响并增加专业医师指导,提高MHT使用率以改善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 绝经相关症状 绝经激素治疗(MHT) 调查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激素治疗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Lancet最新文献解读 被引量:5
4
作者 徐颖 王喆 +3 位作者 徐雅莉 林燕 王常珺 孙强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0年第5期621-625,共5页
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是否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一直存在争议。2019年9月,Lancet发表了一篇荟萃分析,汇集了世界范围内关于MHT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证据。此研究结果表明,除阴道应用雌激素外,所有方式应用MHT... 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是否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一直存在争议。2019年9月,Lancet发表了一篇荟萃分析,汇集了世界范围内关于MHT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证据。此研究结果表明,除阴道应用雌激素外,所有方式应用MHT均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且该风险随MHT应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其中雌激素、孕激素联合治疗风险更高,停药后额外风险可持续10年以上。小剂量应用MHT或选择天然孕激素等并不能回避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增加。本文对该荟萃分析进行解读,强调应用MHT需考虑乳腺癌风险,全面评估患者风险与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激素治疗 乳腺癌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识与争议:绝经激素治疗与乳腺癌发病风险 被引量:14
5
作者 徐颖 林燕 +1 位作者 王常珺 孙强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4期332-335,共4页
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是以雌激素补充为核心的治疗,在有子宫的女性治疗中往往需联合雌激素和孕激素。妇科内分泌和乳腺外科专家就围绝经期MHT是否增加乳腺癌风险展开讨论并达成共识:MHT可增加乳腺癌风险,应用... 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是以雌激素补充为核心的治疗,在有子宫的女性治疗中往往需联合雌激素和孕激素。妇科内分泌和乳腺外科专家就围绝经期MHT是否增加乳腺癌风险展开讨论并达成共识:MHT可增加乳腺癌风险,应用时需全面评估风险与收益;MHT存在用药窗口期、用药指征、禁忌证,应用前需告知患者相关风险并取得知情同意。对天然孕激素、替勃龙及单雌激素治疗是否增加乳腺癌发生风险等问题仍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激素治疗 乳腺癌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激素治疗与代谢综合征风险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阮祥燕 崔亚美 +1 位作者 Diethelm Wallwiener Alfred O.Mueck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87-391,共5页
代谢综合征(包括腹型肥胖、糖代谢异常、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等)因与心血管病风险因素密切相关,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的一个主要挑战。绝经后激素治疗的应用已有半个多世纪,但绝经后激素治疗(menopause hormone therapy,MHT)的适应证及理... 代谢综合征(包括腹型肥胖、糖代谢异常、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等)因与心血管病风险因素密切相关,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的一个主要挑战。绝经后激素治疗的应用已有半个多世纪,但绝经后激素治疗(menopause hormone therapy,MHT)的适应证及理想候选适应证仍然不清楚。绝经妇女心血管病风险的增高是这组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雌激素的降低与许多围绝经与绝经后妇女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增加,胰岛素抵抗的增加及血压的升高相关。这些变化的参数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组分。目前推荐MHT作为血管舒缩症状的金标准治疗,其对代谢综合征组分及心血管病风险的益处仍不清楚,本文将对MHT与代谢综合征组分的风险及益处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绝经激素治疗 肥胖 血脂异常 高血糖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激素治疗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蓉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44-647,共4页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一直都是正确的,但在今天的中国越来越不适用了。随着经济、科学和医疗水平的进步,已经有多个城市和地区女性的预期寿命超过了80岁。随之而来的是,我们越来越关注如何让人们活得久的...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一直都是正确的,但在今天的中国越来越不适用了。随着经济、科学和医疗水平的进步,已经有多个城市和地区女性的预期寿命超过了80岁。随之而来的是,我们越来越关注如何让人们活得久的同时还能活得好,不仅要提升寿命,还要提升健康预期寿命。女性无疑是幸运的,围绝经期管理正是这样一个可以帮助女性活得久、活得好的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健康预期寿命 医疗措施 医疗水平 绝经激素治疗 临床应用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激素治疗的获益与风险 被引量:8
8
作者 谢梅青 谢小倩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2期151-156,共6页
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是对卵巢功能衰退的女性进行外源性雌激素补充以解决与雌激素不足相关的健康问题,MHT对于缓解绝经症状、防治泌尿生殖道萎缩相关疾病和预防骨质疏松的获益是毋庸置疑的。近80年来,医学界对... 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是对卵巢功能衰退的女性进行外源性雌激素补充以解决与雌激素不足相关的健康问题,MHT对于缓解绝经症状、防治泌尿生殖道萎缩相关疾病和预防骨质疏松的获益是毋庸置疑的。近80年来,医学界对MHT获益与风险的认识经历了跌宕起伏、崎岖发展的过程。特别是21世纪初美国大型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妇女健康倡议(Women's Health Initiative,WHI)”中期研究报告的发布,对全球MHT的应用产生了巨大震动,该项研究报告了老年女性使用MHT过程中心脑血管疾病事件及乳腺癌的发生风险升高,在2002年之后的18年里,医学界对MHT获益与风险的再评估从未停止过。目前,较为统一的认识是MHT的获益与风险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启用MHT的年龄,绝经年限,性激素的种类、剂量、使用途径、用药时长,女性的基础健康状况,MHT管理是否规范等。本文参考过去10年内全球颁布的各项MHT指南、共识和发表的重要文献,对MHT的获益与风险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激素治疗 获益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性看待绝经激素治疗与乳腺癌发病风险 被引量:3
9
作者 阮祥燕 王月姣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2期163-166,共4页
随着当代女性对绝经认知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进行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以缓解绝经相关症状,如月经紊乱、潮热、多汗、睡眠障碍、情绪波动、泌尿生殖道萎缩以及骨质疏松等,进而提高生活质量。但在应... 随着当代女性对绝经认知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进行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以缓解绝经相关症状,如月经紊乱、潮热、多汗、睡眠障碍、情绪波动、泌尿生殖道萎缩以及骨质疏松等,进而提高生活质量。但在应用MHT的过程中,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一直是困扰女性的重要问题之一,而MHT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争论亦成为妇科内分泌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循证医学证据,阐述如何理性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激素治疗 乳腺癌 绝经 绝经相关症状 激素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18) 被引量:211
10
作者 郁琦 +2 位作者 谢梅青 陈蓉 任慕兰 《协和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512-525,共14页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18)》由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的全体专家在2012版指南基础上修订,并采纳了国内相关学术领域专家的修改意见,旨在指导医疗保健专业人士优化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妇女的健康管理。本指南综合...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18)》由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绝经学组的全体专家在2012版指南基础上修订,并采纳了国内相关学术领域专家的修改意见,旨在指导医疗保健专业人士优化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妇女的健康管理。本指南综合了本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也借鉴了近几年全球各大绝经学会相应指南中的重要信息,并纳入了证据水平和建议等级;保留了2012版指南中的规范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e hormone therapy,MHT)诊疗流程,并有所改进;增加了绝经的分期系统——生殖衰老研讨会分期+10,便于理解生殖衰老过程的临床、生物学、内分泌变化;肯定了MHT的最佳适应证是治疗血管舒缩症状(vasomotor symptoms,VMS)、生殖泌尿道萎缩相关问题和预防绝经相关的低骨量及骨质疏松症。MHT的风险取决于药物类型、剂量、使用时间、管理方式、启动时间以及是否使用孕激素。MHT应依据现有最好的证据个体化进行,定期重新评估是否继续或停止MHT,以获得最大收益及最小风险。对年龄小于60岁或绝经10年内无MHT禁忌证的妇女,针对VMS、骨量丢失和骨折,启动MHT治疗的收益风险比最高。只要无禁忌证,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应给予激素补充治疗至普通女性自然绝经的平均年龄,之后按照绝经后MHT原则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南 绝经 绝经激素治疗 激素补充治疗 血管舒缩症状 乳腺癌 心血管疾病 认知 绝经生殖泌尿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绝经激素治疗中医患共同决策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俞余 高川 +2 位作者 崔埔安 王亚平 何仲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4181-4186,共6页
背景绝经激素治疗(MHT)可以有效缓解更年期症状,但其治疗方案多种多样,做出符合女性需求的治疗决策至关重要,但目前对MHT中的医患共同决策(SDM)质量的调查有待补充。目的分析更年期综合征患者MHT中的SDM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实现对... 背景绝经激素治疗(MHT)可以有效缓解更年期症状,但其治疗方案多种多样,做出符合女性需求的治疗决策至关重要,但目前对MHT中的医患共同决策(SDM)质量的调查有待补充。目的分析更年期综合征患者MHT中的SDM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实现对更年期群体更优质的临床照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0月—2023年1月抽取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与生殖中心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101例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问卷内容包括三部分,分别为一般人口资料、治疗相关信息及SDM质量调查。采用中文版共同决策问卷患者版(SDM-Q-9)评估患者的SDM质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更年期综合征患者MHT中SDM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更年期综合征患者MHT中SDM质量的平均分为89.75分。有子女,MHT效果主观感受非常好,有潮热多汗、失眠、情绪波动症状,医生建议使用MHT的患者SDM质量得分更高(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子女(β=0.26,P=0.005)、潮热多汗(β=0.19,P=0.044)、失眠(β=0.23,P=0.017)、医生建议使用(β=0.21,P=0.025)是更年期综合征患者MHT中SDM质量的影响因素,可解释SDM质量23.7%的变异。结论更年期综合征患者MHT中SDM质量较好,有子女、潮热多汗、失眠、医生建议使用是更年期综合征患者MHT中SDM质量的影响因素,医生应更主动将患者纳入SDM中,使患者意识到自己是第一健康负责人,与医生共同做出符合患者需求与价值观的SD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 共同决策 绝经激素治疗 绝经激素补充疗法 调查和问卷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医护人员绝经激素治疗的认知调查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睿淳 何援利 +3 位作者 蔡慧华 曾丽颖 宋开静 孙静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医护人员对绝经及绝经激素治疗(MHT)的知晓率和态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MHT问卷对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1143名医护人员进行绝经及MHT相关知识调查。结果知晓率最高的症状依次是烦躁抑郁(90.6%)、睡眠... 目的了解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医护人员对绝经及绝经激素治疗(MHT)的知晓率和态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MHT问卷对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1143名医护人员进行绝经及MHT相关知识调查。结果知晓率最高的症状依次是烦躁抑郁(90.6%)、睡眠障碍(81.5%)、潮热盗汗(69.4%)、头晕心悸(59.3%)、感觉异常(50.3%)。MHT了解度为42.1%(481/1143)。62.0%(709/1143)的医护人员认为有必要对有症状的绝经妇女行MHT。不同医师职称及不同科室分组之间对MHT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7,P=0.000)。57.0%(651/1143)的医护人员表示担心MHT的副作用而对其使用有顾忌。知道MHT可以改善围绝经期症状及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医护人员分别占73.1%(836/1143)和54.5%(623/1143)。结论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医护对绝经及MHT的知晓率较低,不同性别、不同科室、不同职称、医护之间对绝经及MHT的认识和态度存在差异,在医护人员中进行绝经及MHT的宣教对中老年妇女保健工作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激素治疗 医护人员 认知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功能与绝经激素治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俊艳 赖东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68-1372,共5页
绝经是女性生命过程中无法避免的自然过程,也是卵巢功能衰退的结果。女性绝经后常发生骨质疏松、心血管功能紊乱、泌尿生殖道萎缩等症状。绝经激素治疗(MHT)对绝经症状有明显的改善。近年来研究表明,MHT与认知功能之间也具有相关性,但... 绝经是女性生命过程中无法避免的自然过程,也是卵巢功能衰退的结果。女性绝经后常发生骨质疏松、心血管功能紊乱、泌尿生殖道萎缩等症状。绝经激素治疗(MHT)对绝经症状有明显的改善。近年来研究表明,MHT与认知功能之间也具有相关性,但各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果差异性较大。该文就MHT过程中对认知功能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包括治疗时间窗、绝经类型、基础健康状况和治疗方案等进行探讨,为临床MHT的时机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激素治疗 认知功能 卵巢功能 治疗时间窗 绝经类型 健康状况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解读 被引量:40
14
作者 陈蓉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3期514-519,共6页
绝经的本质是卵巢功能衰竭,其对女性健康影响重大。绝经管理的理念是“治已病”兼顾“治未病”,即缓解绝经相关症状的同时预防慢性疾病,在全面生活方式管理的基础上,在专业医务工作者的指导下,对适宜女性开展包括绝经激素治疗在内的各... 绝经的本质是卵巢功能衰竭,其对女性健康影响重大。绝经管理的理念是“治已病”兼顾“治未病”,即缓解绝经相关症状的同时预防慢性疾病,在全面生活方式管理的基础上,在专业医务工作者的指导下,对适宜女性开展包括绝经激素治疗在内的各项医疗保健措施,从而改善和提高中老年女性的生命质量。《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治疗指南2023版》已于2023年1月正式发表,本文对该指南的核心要点尤其是主要更新点进行解读,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绝经激素治疗 指南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激素治疗与女性恶性肿瘤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文杰 吴洁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1年第2期157-162,共6页
医学的快速发展显著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时间,因此,越来越多的女性恶性肿瘤幸存者将经历自然绝经或由于肿瘤治疗导致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自然绝经或POI带来的雌激素水平缺乏,可... 医学的快速发展显著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时间,因此,越来越多的女性恶性肿瘤幸存者将经历自然绝经或由于肿瘤治疗导致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自然绝经或POI带来的雌激素水平缺乏,可引起潮热、出汗、失眠、泌尿生殖道萎缩等一系列症状,远期负面影响包括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风险增加,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因此,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在女性恶性肿瘤幸存者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将对MHT与女性恶性肿瘤的关系及恶性肿瘤幸存者应用MHT的利弊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恶性肿瘤 绝经激素治疗 获益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激素治疗与卒中相关性的meta分析
16
作者 曹雨停 范文娟 +1 位作者 王春雪 陈瑛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9期957-965,共9页
目的评估绝经激素治疗与卒中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从建库到2022年1月5日已经发表的关于绝经后女性采取绝经激素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及观察性研究,其中随机对照试验治疗方式必须为口服激素治... 目的评估绝经激素治疗与卒中发生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从建库到2022年1月5日已经发表的关于绝经后女性采取绝经激素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及观察性研究,其中随机对照试验治疗方式必须为口服激素治疗,且随访的时间应超过6个月。探索绝经激素治疗与卒中之间的相关性,结局指标为研究人群的卒中发生率。结果绝经激素治疗随机对照试验的m eta分析纳入了7项研究,35776例健康女性中共有566例(1.58%)发生卒中,接受绝经激素治疗的18337例健康女性中共有332例(1.81%)发生卒中,对照组17439例中共有234例(1.34%)发生卒中,绝经激素治疗的健康女性卒中发病率是对照组的1.40倍(RR 1.40,95%CI 1.19~1.65)。绝经激素治疗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纳入了3项研究,167770例女性中共有1425例(0.84%)发生卒中,接受绝经激素治疗的61117例女性中共有513例(0.84%)发生卒中,对照组106653例女性中共有912例(0.86%)发生卒中,绝经激素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0.96,95%CI 0.86~1.07)。结论绝经激素治疗与卒中发生之间可能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绝经激素治疗 卒中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与标准剂量结合雌激素联合天然孕酮或地屈孕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0
17
作者 薛薇 邓燕 +2 位作者 王艳芳 朱诗扬 孙爱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8-391,共4页
目的:研究低剂量结合雌激素(CEE)与标准剂量CEE联合天然孕酮或地屈孕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比较。方法:本试验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招募绝经早期有子宫、有绝经相关症状的妇女(共107例完成试验),随... 目的:研究低剂量结合雌激素(CEE)与标准剂量CEE联合天然孕酮或地屈孕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比较。方法:本试验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招募绝经早期有子宫、有绝经相关症状的妇女(共107例完成试验),随机分为3组:A组35例(低剂量CEE+天然孕酮)、B组37例(标准剂量CEE+天然孕酮)、C组35例(标准剂量CEE+地屈孕酮),采用连续序贯方案治疗12个周期,在第3、6、9、12周期结束后记录改良Kupperman评分,计算有效率,用药前与用药后抽血测定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结果:在治疗3个周期后,改良Kupperman评分值均显著性下降(P均<0.01),3组间的完全缓解率、显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有效率(89.2%)显著高于A组(60%,P=0.024)和C组(61.9%,P=0.035)。治疗结束后,3组的完全缓解率、显效率、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与治疗前比,3组的FSH值均有显著性降低(P<0.001),E2值均显著性升高(P<0.001)。治疗结束后,3组FS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E2值A组显著低于B组(P=0.002)及C组(P=0.004),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2)。不良反应主要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和乳房胀痛,A、B、C组阴道不规则流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0.91%、39.51%、19.99%,B组显著高于A与C组(PAB=0.034,PBC=0.01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房胀痛的发生率A、B、C组分别为30.22%、37.46%、68.06%,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显著高于A、B组(PAC=0.008,PBC=0.002)。结论:低剂量雌激素补充已可满足大部分患者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需求,加用天然孕酮比加用地屈孕酮对围绝经期症状的缓解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期综合征 绝经激素治疗 低剂量雌激素 天然孕酮 地屈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补充治疗时机对绝经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丽平 刘晓燕 +2 位作者 王艳 袁春燕 任慕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8-45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雌激素补充治疗对绝经模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以及其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通过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建立绝经模型大鼠,将32只随机分为4组:早期雌激素干预组、晚...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雌激素补充治疗对绝经模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以及其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通过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建立绝经模型大鼠,将32只随机分为4组:早期雌激素干预组、晚期雌激素干预组,两组分别设立空白对照。于去势后第3天(相当于绝经早期)、去势后第3个月(相当于绝经晚期)分别喂食等量雌激素,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液干预。干预3个月后,通过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囊泡、线粒体、血管内皮细胞等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方法半定量测定海马CA1区BDNF表达水平的差异,了解雌激素的影响变化。结果:去势后早期给予雌激素干预的大鼠在目标象限的游泳时间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同其他3组相比,早期雌激素干预组大鼠神经元超微结构可见各成分清晰,核膜完整,核周间隙正常,染色质均匀,细胞器结构正常,突触结构完整正常,突触密度及突触前膜含有神经递质的囊泡数量均匀,较多。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早期雌激素干预组大鼠海马CA1区BDN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雌激素补充治疗可以改善绝经模型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雌激素保护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以及促进BDN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 绝经激素治疗 认知 绝经 海马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性激素治疗 被引量:16
19
作者 袁春燕 任慕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94-497,共4页
绝经后骨质疏松是女性特有的骨代谢疾病,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是致病的主要因素,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e hormone therapy,MHT)可作为防治绝经骨质疏松和低骨量的一线药物选择。在激素治疗中应充分评估患者健康状态,选择个体化MH... 绝经后骨质疏松是女性特有的骨代谢疾病,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是致病的主要因素,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e hormone therapy,MHT)可作为防治绝经骨质疏松和低骨量的一线药物选择。在激素治疗中应充分评估患者健康状态,选择个体化MHT方案,可有效降低用药风险和提高治疗获益。在激素治疗期间需要按规范流程进行监测和随访。1绝经后骨质疏松的特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男性的4倍,绝经和年龄增长是女性骨质丢失的两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治疗 骨代谢疾病 绝经期女性 绝经后骨质疏松 绝经激素治疗 用药风险 骨质丢失 低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期激素疗法联合盆底肌训练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高帅英 杨慕坤 +1 位作者 孙明利 白文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875-2882,共8页
背景绝经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逐渐增加,压力性尿失禁(SUI)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目的探索绝经期激素疗法(MHT)联合Kegel运动对轻中度SUI患者盆底结构以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更... 背景绝经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患者逐渐增加,压力性尿失禁(SUI)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目的探索绝经期激素疗法(MHT)联合Kegel运动对轻中度SUI患者盆底结构以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年期门诊的绝经综合征伴轻中度SUI患者7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2∶1分为MHT组和对照组,MHT组再按1∶1随机分为替勃龙亚组和雌孕激素联合治疗(EPT)亚组。对照组和MHT组均给予盆底肌训练(PFMT)治疗,又称Kegel运动,15~30 min/次,2~3次/d,2~3 d/周,连续12个月。对照组在PFMT基础上口服坤泰胶囊,4粒/次,3次/d,持续治疗12个月。MHT组在PFMT基础上,同时给予绝经激素治疗。EPT亚组包括雌孕激素连续联合(戊酸雌二醇片1mg+地屈孕酮片10mg,1次/d)、雌孕激素连续序贯疗法(芬吗通12个疗程),替勃龙亚组口服替勃龙,连续用药12个月。检查治疗前后各组及亚组间血清雌二醇(E2)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尿道旋转角(URA)、逼尿肌厚度(BDT)、膀胱尿道后角(PVUA)、肛提肌裂孔面积(LHA)以及尿失禁量、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临床疗效、改良Kupperman绝经指数(KMI)评分、改良牛津肌力分级(MOS分级)的变化。结果研究结束时,MHT组失访7例(其中替勃龙亚组失访5例,EPT亚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3例;最终共纳入65例。治疗1年后,MHT组和对照组FSH、E2、MOS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MHT组和对照组PUVA、BDT、UR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HT组LHA低于对照组(P=0.028)。治疗1年后,EPT亚组和替勃龙亚组PUVA、BDT、URA、LH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MHT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EPT亚组和替勃龙亚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7)。治疗1年后,MHT组尿失禁量、ICI-Q-SF评分、KM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EPT亚组和替勃龙亚组尿失禁量、ICI-Q-SF评分、KM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HT联合PFMT对盆底结构有一定改善作用,并且可以缓解尿失禁症状;然而,EPT和替勃龙在改善患者盆底结构和缓解临床症状方面并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绝经激素治疗 盆底肌训练 盆底三维超声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