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绝热火焰温度混合气体爆炸下限的预测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国梁 蒋军成 潘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7-61,共5页
准确地预测可燃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对防止工业生产中时有发生的混合气体爆炸事故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采用Gaseq软件计算CH4,C3H8,C2H4,C3H6,CH3OCH3和CO的绝热火焰温度(CAFT),分析初始温度对甲烷和丙烷混合气体(体积比1∶1)爆炸下限(L... 准确地预测可燃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对防止工业生产中时有发生的混合气体爆炸事故有着重大的意义。通过采用Gaseq软件计算CH4,C3H8,C2H4,C3H6,CH3OCH3和CO的绝热火焰温度(CAFT),分析初始温度对甲烷和丙烷混合气体(体积比1∶1)爆炸下限(LEL)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温度的升高,临界火焰温度基本不变,而LEL线性下降。使用计算绝热火焰温度法对不同比例的二元混合气体(体积比1∶1,3∶1,1∶3)以及三元混合气体(体积比1∶1∶1)的LEL进行预测,在选取的35组不同组份的混合气体中,LEL的预测值与文献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81 8,平均相对误差为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气体 爆炸下限(LEL) 绝热火焰温度 初始温度 生成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方对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绝热火焰温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迎吉 胡松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1-1213,共3页
针对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的组分特点,设计了不同配方的含硼富燃料推进剂,并使用埋置钨铼热电偶的方法对其绝热火焰温度进行测试,以此来分析配方对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绝热火焰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镁铝合金的用量可以提高含硼富燃料... 针对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的组分特点,设计了不同配方的含硼富燃料推进剂,并使用埋置钨铼热电偶的方法对其绝热火焰温度进行测试,以此来分析配方对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绝热火焰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加镁铝合金的用量可以提高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的绝热火焰温度。氧化剂含量的增大,一般会使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的绝热火焰温度升高;但当氧化剂含量减小、镁铝合金含量增大时,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的绝热火焰温度升高。黏结剂含量增大、氧化剂含量减小时,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的绝热火焰温度下降;黏结剂含量增大、硼含量减小时,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的绝热火焰温度略有上升。硼粉含量升高会使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的绝热火焰温度下降。提高含硼富燃料推进剂绝热火焰温度的最有效方法是适当增加铝镁合金或氧化剂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硼富燃料推进剂 绝热火焰温度 燃烧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绝热火焰温度多元混合气体可燃性极限的理论预测 被引量:5
3
作者 夏阳光 陶刚 张礼敬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0-35,共6页
为了预测多元混合气体可燃性极限,通过化学平衡计算软件分析确定了气体在可燃性下限(LFL)和可燃性上限(UFL)的燃烧产物及计算绝热火焰温度(CAFT),基于能量平衡方程和简化反应模型,分别建立了混合气体LFL和UFL预测模型。应用该预测模型对... 为了预测多元混合气体可燃性极限,通过化学平衡计算软件分析确定了气体在可燃性下限(LFL)和可燃性上限(UFL)的燃烧产物及计算绝热火焰温度(CAFT),基于能量平衡方程和简化反应模型,分别建立了混合气体LFL和UFL预测模型。应用该预测模型对CH_4、C_2H_4、C_3H_8、C_3H_6和CO组成的不同比例混合气体可燃性极限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简化反应模型对于LFL和UFL预测值与文献中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76%和5.45%,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和0.950;同时发现两步简化模型对含有C_2H_4和CO混合组分预测结果误差较大,但对于平均碳原子数大于2的混合气体,预测结果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气体 计算绝热火焰温度 能量平衡 可燃性上限 可燃性下限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绝热火焰温度的空气钻井井下燃爆界限预测方法研究
4
作者 李一博 李红涛 +3 位作者 赵强 孟英峰 李皋 黄婉妮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9-65,共7页
为进一步准确、高效预测空气钻井井下燃爆界限,首先基于恒压、恒焓原则下的绝对焓守恒理论,推导出CHO化合物燃烧的绝热火焰温度普适模型,提出使用绝热火焰温度预测空气钻井井下燃爆界限的方法;然后利用高温高压(0.1×10^(6)~10×... 为进一步准确、高效预测空气钻井井下燃爆界限,首先基于恒压、恒焓原则下的绝对焓守恒理论,推导出CHO化合物燃烧的绝热火焰温度普适模型,提出使用绝热火焰温度预测空气钻井井下燃爆界限的方法;然后利用高温高压(0.1×10^(6)~10×10^(6)Pa,20~90℃)条件下的甲烷-空气燃爆实验数据,分析燃爆界限预测结果的有效性;最后,以马1-X井为例,提出基于绝热火焰温度预测燃爆界限的钻井现场应用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较高,最大绝对误差为3.84%;随着井深增加,井下燃爆界限范围不断变宽,燃爆上限变化幅度大于燃爆下限;通过摩尔分数与体积流量之间关系,能够使燃爆界限以甲烷产量的形式得以表现。研究结果可实现在钻井现场快速、准确预测燃爆界限,为预防井下燃爆、提高空气钻井安全性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火焰温度 燃爆界限 空气钻井 快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绝热火焰温度法的掺氢天然气爆炸下限计算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安国钰 徐宁 熊小琴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51-1655,1693,共6页
本文分析了管输泄漏条件下掺氢天然气爆炸下限(LEL)的影响因素,基于贫燃料化学反应式和燃烧过程中的热力学平衡,依靠爆炸下限处绝热火焰温度法建立了针对掺氢天然气的多元可燃气体爆炸下限计算模型。结果表明,气体组分对爆炸下限的影响... 本文分析了管输泄漏条件下掺氢天然气爆炸下限(LEL)的影响因素,基于贫燃料化学反应式和燃烧过程中的热力学平衡,依靠爆炸下限处绝热火焰温度法建立了针对掺氢天然气的多元可燃气体爆炸下限计算模型。结果表明,气体组分对爆炸下限的影响较大,而在管输泄漏过程中,常温条件下环境因素对掺氢天然气爆炸下限的影响可忽略,建立的模型在计算N_(2)等惰性气体含量较低的含氢可燃性气体爆炸下限时,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计算精度高于Le Chaterlier公式及其改进方法,满足工程需要,为管输掺氢天然气泄漏爆炸事故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氢天然气 绝热火焰温度 爆炸下限 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产物爆炸下限预测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袁帅 台枫 +1 位作者 钱新明 程东浩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6,共11页
为准确预测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产物的爆炸下限,在密闭压力容器内开展了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实验,结合热失控特性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计算了热失控产物气体组分,基于能量守恒方程和绝热火焰温度,建立了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产物爆炸下... 为准确预测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产物的爆炸下限,在密闭压力容器内开展了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实验,结合热失控特性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计算了热失控产物气体组分,基于能量守恒方程和绝热火焰温度,建立了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产物爆炸下限的预测模型,并验证了绝热火焰温度法、Le Chatelier法和Jones法的准确性,考察了电解液蒸气对热失控产物爆炸下限的影响。结果表明,常温下采用Le Chatelier法计算得到的爆炸下限偏差最小,为1.14%;采用绝热火焰温度法计算结果偏差最大,为10.02%。在60%~100%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范围内,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气体的爆炸下限先升后降。当热失控产物考虑电解液蒸气时,60%SOC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产物爆炸下限仅为3.93%,较未考虑电解液蒸气热失控气体的爆炸下限降低了22.49%,这说明电解液蒸气提高了磷酸铁锂电池热失控产物的爆炸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电池 热失控产物 爆炸下限 Le Chatelier定律 绝热火焰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氨对甲烷爆炸影响的热力学及反应分子动力学研究
7
作者 张继达 杨俊辉 +1 位作者 苗常盛 洪迪昆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42-347,共6页
实现低浓度瓦斯的安全高效利用对煤炭产业的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低浓度瓦斯易爆特性极大限制了其安全利用。已有大量研究探究N_(2)、CO_(2)、H_(2)O等添加剂对瓦斯爆炸的影响特性,但NH3添加对瓦斯爆炸的影响鲜有研究。采用热力学及反应... 实现低浓度瓦斯的安全高效利用对煤炭产业的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低浓度瓦斯易爆特性极大限制了其安全利用。已有大量研究探究N_(2)、CO_(2)、H_(2)O等添加剂对瓦斯爆炸的影响特性,但NH3添加对瓦斯爆炸的影响鲜有研究。采用热力学及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掺氨对甲烷爆炸的影响。基于绝热燃烧温度理论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甲烷/氨气混合气的爆炸下限。通过反应分子动力学方法探究了掺氨对CH_(4)氧化反应速率以及CO、CO_(2)等产物分布的影响。基于甲烷/空气以及甲烷/氨气/空气体系中自由基演变的对比分析,揭示了掺氨对甲烷爆炸反应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甲烷/氨气/空气混合气的爆炸下限随着初始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氨气的添加提高了混合气的爆炸下限,从而抑制了混合气的爆炸,掺氨浓度越高,抑制爆炸的效果越明显。氨气的添加降低了甲烷氧化反应速率,抑制了甲烷氧化生成CO_(2)和H_(2)O。氨气促进了OH自由基的消耗,降低了体系中OH自由基浓度,从而抑制了CH_(4)+OH→CH_(3)+H_(2)O,CH_(3)+OH→CH_(2)O+H_(2)和CO+OH→CO_(2)+H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爆炸 爆炸下限 绝热火焰温度 反应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Analysis of Explosion Characteristics of Vent Gas From 18650 LiFePO_(4) Batteries With Different States of Charge
8
作者 Shi-Lin Wang Xu Gong +5 位作者 Li-Na Liu Yi-Tong Li Chen-Yu Zhang Le-Jun Xu Xu-Ning Feng Huai-Bin Wang 《电化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35,共8页
The combustion and explos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thium-ion battery vent gas is a key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fire hazard of lithium-ion batteries.Investigating the combustion and explosion hazards of lithium-ion ba... The combustion and explos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thium-ion battery vent gas is a key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fire hazard of lithium-ion batteries.Investigating the combustion and explosion hazards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vent gas can provide guidance for rescue and protection in explosion accidents in energy storage stations and new energy vehicles,thereby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thium-ion batteries.Based on this understanding and combined with previous research on gas production from lithium-ion batteries,this article conducted a study on the combustion and explosion risks of vent gas from thermal runaway of 18650 LFP batteries with different states of charge(SOCs).The explosion limit of mixed gases affected by carbon dioxide inert gas is calculated through the“elimination”method,and the Chemkin-Pro software is used to numerically simulate the laminar flame speed and adiabatic flame temperature of the battery vent gas.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free radicals and sensitivity coefficients of major elementary reactions in the system are analyzed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the combustion explosion hazard of battery vent gas.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100%SOC battery has the lowest explosion limit of the vent gas.The inhibitory elementary reaction sensitivity coefficient in the reaction system is lower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free radicals is higher.Therefore,it has the maximum laminar flame speed and adiabatic flame temperature.The combustion and explosion hazard of battery vent ga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OC,and the risk of explosion is the greatest and most harmful when SOC reaches 100%.However,the related hazards decrease to varying degrees with overcharging of the battery.This article provides a feasible method for analyzing the combustion mechanism of vent gas from lithium-ion batteries,revealing the impact of SOC on the hazardousness of battery vent gas.It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safety of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of lithium-ion batteries,safety protection of energy storage stations,and the selection of related fire extinguishing ag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ustion and explosion characteristics Explosion limit Laminar flame speed Adiabatic flam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干化焚烧过程中的能量平衡及经济性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彬全 麻红磊 +3 位作者 金余其 池涌 严建华 岑可法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17,共4页
选取典型城市生活污泥,以能量平衡分析为基础,分别计算了污泥直接焚烧和干化焚烧2种情况下所需要的辅助燃料量(以煤为例),并得出了干化焚烧综合处理过程中辅助燃料总消耗量和能量利用率随干化程度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对污泥进行... 选取典型城市生活污泥,以能量平衡分析为基础,分别计算了污泥直接焚烧和干化焚烧2种情况下所需要的辅助燃料量(以煤为例),并得出了干化焚烧综合处理过程中辅助燃料总消耗量和能量利用率随干化程度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对污泥进行适当干化后再焚烧较为合理。给出了辅助燃料消耗量和能量利用率曲线,为污泥干化焚烧经济运行提供了一种理论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干化 焚烧 绝热火焰温度 能量平衡 耗煤量 煤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燃气体-空气-氮气混合物爆炸极限的预测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国梁 潘勇 蒋军成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5-48,共4页
可燃气体爆炸是工业生产中时有发生的重大灾害事故类型之一,爆炸极限是判断其爆炸危险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工业过程中常采用向被保护的设备中引入惰性气体的方法来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本研究采用计算绝热火焰温度法,对几种常见的有机可... 可燃气体爆炸是工业生产中时有发生的重大灾害事故类型之一,爆炸极限是判断其爆炸危险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工业过程中常采用向被保护的设备中引入惰性气体的方法来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本研究采用计算绝热火焰温度法,对几种常见的有机可燃气体与氮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进行预测计算,并将计算值与文献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爆炸下限的预测与实验值吻合程度较好,对爆炸上限的预测则存在一定的误差,并对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气体 爆炸极限 绝热火焰温度 稀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计算法研究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运行参数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颖 金保升 +1 位作者 王小芳 张华钢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2-66,共5页
运用平衡计算法建立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模型,并分别对我国6座城市原生垃圾的掺煤燃烧(垃圾与煤的掺烧比为9)进行了模拟计算和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焚烧处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预热空气温度应不低于100℃,空气过剩系数应... 运用平衡计算法建立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模型,并分别对我国6座城市原生垃圾的掺煤燃烧(垃圾与煤的掺烧比为9)进行了模拟计算和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焚烧处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预热空气温度应不低于100℃,空气过剩系数应为1.2~1.3,大型城市垃圾含水率应不大于10%,而中小型城市垃圾含水率可适当提高到10%~20%,方能获得较高的绝热火焰温度(〉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破 焚烧炉 平衡计算法 绝热火焰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_4/N_2、CH_4/CO_2二元和CH_4/N_2/CO_2三元混合气体爆炸极限的实验与估算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俊芳 张可 +3 位作者 郭保玲 杨小莉 常旭宁 吴江涛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7-752,共6页
为了获取甲烷与不可燃组分组成的混合物的爆炸极限,采用一种基于绝热火焰温度的混合物爆炸极限估算方法,对CH4/N2和CH4/CO2这2种二元混合气体及3种不同阻燃剂体积分数的CH4/N2/CO2三元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进行实验研究,并将实验结果与估... 为了获取甲烷与不可燃组分组成的混合物的爆炸极限,采用一种基于绝热火焰温度的混合物爆炸极限估算方法,对CH4/N2和CH4/CO2这2种二元混合气体及3种不同阻燃剂体积分数的CH4/N2/CO2三元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进行实验研究,并将实验结果与估算值进行比较。CH4/N2与CH4/CO2二元混合物实验值与估算值在爆炸上限处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34%,在爆炸下限处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15%。3种不同比例的三元混合物实验值与估算值在爆炸上限处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43%,在爆炸下限处的平均绝对偏差为0.20%。结果表明,估算方法对甲烷与不可燃组分的二元混合物与三元混合物爆炸极限的估算均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爆炸极限 绝热火焰温度 混合气体 CH4 阻燃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学反应器网络模型法的预混气组分对NO_(x)反应路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曹志博 肖隐利 宋文艳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5-305,共11页
为探究预混气组分对不同反应路径下NO_(x)生成影响,针对高压射流反应器,基于CFD流场特征,构建优化了单PSR (Perfectly-stirred reactor),2PSR,3PSR以及PSR+PFR (Plug flow reactor)四种CRN (Chemical reactor network)模型。在贫预混燃... 为探究预混气组分对不同反应路径下NO_(x)生成影响,针对高压射流反应器,基于CFD流场特征,构建优化了单PSR (Perfectly-stirred reactor),2PSR,3PSR以及PSR+PFR (Plug flow reactor)四种CRN (Chemical reactor network)模型。在贫预混燃烧条件下,研究了纯CH_(4)及其混合气燃烧时不同反应路径下NO_(x)的生成情况,得出了燃烧室内不同反应区域每条反应路径NO_(x)的生成量。结果表明,纯CH_(4)燃烧产生的NO_(x)主要来自于热力型、快速型和N_(2)O-中间体型三条反应路径。绝热火焰温度的提高主要促进了热力型和N_(2)O-中间体型NO_(x)的生成。随着CH_(4)或CO中加入的H_(2)摩尔分数的增加,NO_(x)排放总量降低,快速型NO_(x)生成速率降低,特别是火焰刷区。另外,混合气中CO摩尔分数的增加会导致NO_(x)生成量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排放燃烧室 预混气组分 反应路径 化学反应器网格模型法 绝热火焰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癸烷四步高温总包机理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2
14
作者 苟冰冰 王安 +1 位作者 王静波 余徽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15-423,共9页
燃烧数值模拟受控于化学反应机理的物种和反应数量,为减小机理规模,构建了包含8个组分(C_(10)H_(22),O_(2),C_(2)H_(4),CO,H_(2),CO_(2),H_(2)O,N_(2))并带有修正函数的正癸烷四步高温总包反应机理。以烷烃高温宏观氧化反应路径分析为基... 燃烧数值模拟受控于化学反应机理的物种和反应数量,为减小机理规模,构建了包含8个组分(C_(10)H_(22),O_(2),C_(2)H_(4),CO,H_(2),CO_(2),H_(2)O,N_(2))并带有修正函数的正癸烷四步高温总包反应机理。以烷烃高温宏观氧化反应路径分析为基础,将正癸烷燃烧过程分解为长链烃裂解为中间烃、中间烃氧化为CO、CO氧化为CO_(2)等三个宏观过程,其中裂解反应是点火延迟时间的主控因素,而氧化释热过程则对层流火焰速度和点火延迟时间均有显著影响。以点火延迟时间和层流火焰速度为优化目标,通过文献比选并调试得到指定工况下的初始动力学数据;结合两个正癸烷骨架机理的模拟数据,采用以当量比与压力为自变量的二元函数对裂解和氧化过程的Arrhenius公式的指前因子进行修正。在温度T=1000~2000K,压力p=0.1~0.3MPa,当量比Φ=0.5~1.5的工况下,利用Chemkin-Pro软件计算了总包机理的绝热火焰温度、点火延迟时间、层流火焰速度,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和骨架机理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运用该总包机理对本生灯火焰进行数值模拟,取得了与实验一致的火焰温度和组分浓度变化。研究范围内该总包机理满足正癸烷的主要燃烧特性,同时大幅降低了反应规模,适合正癸烷高温燃烧的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癸烷 总包机理 绝热火焰温度 点火延迟时间 层流火焰速度 本生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理论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马秋菊 万孟赛 +2 位作者 邵俊程 钟鸣宇 郭宇浩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4-59,共6页
为准确掌握和预测多元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开展2种多元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理论预测模型研究。第1种模型针对“多种可燃气体+多种惰性气体”在空气中或氧气中混合,基于求解可燃气体绝热火焰温度的总比热特性方法以及化学平衡反应中的贫燃... 为准确掌握和预测多元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开展2种多元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理论预测模型研究。第1种模型针对“多种可燃气体+多种惰性气体”在空气中或氧气中混合,基于求解可燃气体绝热火焰温度的总比热特性方法以及化学平衡反应中的贫燃料(富氧)反应,提出该多元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预测模型;第2种模型针对“可燃气体+惰性气体+氧气”混合,基于热平衡方程及混合气体的各组分浓度、淬灭电势及燃烧潜热,提出该多元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预测多元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时,第1种模型具有较广泛的应用性,且表现出较高的准确度;第2种模型具有使用简单的特点,且扩展了LCR(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极限 多元可燃气体 绝热火焰温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