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红团簇巨星的绝对星等及其在天体测距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高新华
陈力
侯金良
赵君亮
-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星系与宇宙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上海市星系与宇宙学半解析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45,共1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773021
10833005)
+1 种基金
创新群体项目(10821302)
科技部973项目(2007CB815402/403)
-
文摘
红团簇巨星(red clump giant)是正处于中心氦燃烧阶段的小质量恒星,它们在赫罗图上成团出现且光度弥散很小,因此很容易被辨认出来。理论和观测研究均表明它们具有大致相同的光度,某些波段的光度与金属丰度以及年龄的关系很微弱,可以作为理想的"标准烛光"来测量天体的距离。依巴谷(Hipparcos)天体测量卫星的数据释放后,红团簇巨星被广泛地用于研究银河系结构以及测定本星系群成员的距离。
-
关键词
红团簇巨星
绝对星等
标准烛光
-
Keywords
red clump giant
absolute magnitude
standard candle
-
分类号
P145.2
[天文地球—天体物理]
-
-
题名天琴RR型变星的绝对星等与运动学参数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须同祺
陆佩珍
-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
-
出处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6-55,共10页
-
文摘
对天琴RR型变星绝对星等与运动学参数的测定及其对确定距离、球状星四年龄估计的 影响,并对它们和其他距离指示器求得的结果的比较作了评述。由于不同作者采用的方法和 资料不同,结果的不确定性较大。例如由直接和间接测定方法决定的天琴RR型变星的绝对 星等分成较暗和较亮两类,由天琴RR型变星和其他距离指示器决定的大麦哲伦云(LMC) 的距离模数和球状星团年龄估计并不完全一致。这表明还有一些天体测量和天体物理问题 需要深人研究。新的空间视差卫星和地基干涉测定计划将可能有助这些问题的解决。
-
关键词
天体测量
天琴RR型变星
绝对星等
运动学对数
-
Keywords
astrometry-RR Lyrae stars-absolute magnitude-kinematic parameters
-
分类号
P145.2
[天文地球—天体物理]
-
-
题名球状星团的距离测定与水平支绝对星等的估值
- 3
-
-
作者
王茹嘉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
-
出处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5-24,共10页
-
文摘
本文介绍了测定球状星团的距离和确定球状星团水平支绝对星等的各种方法、结果及绝对星等的统计性质,并分析了引起不同结果的原因,最后对今后测定球状星团距离的研究作了简短的讨论.
-
关键词
球状星团
距离
绝对星等
星等
-
分类号
P154.12
[天文地球—天文学]
-
-
题名超新星诞生率和Ⅰ型超新星
- 4
-
-
作者
李宗伟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
-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2年第2期51-56,共6页
-
文摘
超新星(简称 SN)是恒星世界中最激烈的爆发现象.它爆发时的光度约为107-1010太阳光度,释放能量为1047—1052尔格,光变幅超过17个星等,即突然增亮千万倍至上亿倍.爆发结果或是将恒星物质全部抛散成为星云遗迹;或是抛射掉大部分质量,遗留下的物质塌缩为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历史文献表明,银河系不断有超新星爆发,从1885年至今已观测到五百多颗河外星系超新星.超新星按其特性分为两类。
-
关键词
超新星爆发
Ⅰ型超新星
太阳光度
恒星世界
前身星
超新星遗迹
第谷超新星
绝对星等
光变曲线
不规则星系
-
分类号
P1
[天文地球—天文学]
-
-
题名公元1181年超新星及其遗迹
- 5
-
-
作者
刘金沂
-
机构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
出处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3年第1期45-50,共6页
-
文摘
爆发于公元1181年的客星已被南宋和金代天文学家观测并记录下来,日本古籍中也有相应的记载。据中、日两国古代记录,此客星出奎宿,守传舍第五星,亮如土星,可见期一百八十天以上。传舍第五星可证认为仙后座内的GC2379,即BD+63°265,射电源3C58正在它的附近。对该射电源的研究证实,它是一个超新星遗迹。从其位置、性质、年龄三方面都可证明3C58为1181年传舍客星爆发所形成。由3C58的距离和客星视亮度可反推客星极大绝对星等达-17~m.5以上,为银河系内又一超新星。
-
关键词
超新星爆发
客星
超新星遗迹
射电源
绝对星等
古代记录
视亮度
蟹状星云
千秒差距
仙后座
-
分类号
N09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
-
题名白矮星的光度函数与H-R图
- 6
-
-
作者
何香涛
肖兴华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
-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79年第1期47-53,77,共8页
-
文摘
一、引言第一颗白矮星40 Eridani B(波江40 B)是1914年根据它在 H-R 图上的特殊位置发现的,但由于白矮星的光度很低,一般说来 log(L白/⊙)=-1—-3,需要用大型望远镜进行观测,因此,关于白矮星的发现和研究工作长期以来进展不大。六十年代以来。
-
关键词
H-R
光度函数
主星序
绝对星等
光谱型
距离模数
热星等
巴尔末跳跃
星数
多色测光
-
分类号
P1
[天文地球—天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