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的研究综述
1
作者 张天恒 彭东林 +2 位作者 王阳阳 郑永 段正南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6,共16页
在智能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中,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测量精度与长期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整个控制系统的性能上限。综述了基于不同物理原理的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电感式、光电式、电场式、磁电式),深入探究其... 在智能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中,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测量精度与长期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决定了整个控制系统的性能上限。综述了基于不同物理原理的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电感式、光电式、电场式、磁电式),深入探究其核心传感机理。阐述了各类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感知电极的形状(特殊编码、环形、扇形、正弦形、花瓣形等)来适应不同的传感机理、感知单元(从栅线到栅面再到阵列)的构型特征来提高感知精度、传感媒介向多媒介耦合转变增强复杂环境的适应性、典型的绝对测量的结构特征以及当前的研究现状。在分析各自优势的同时,也明确指出其固有的局限性,同时对比分析了当前市场上主流产品的性能指标及其典型应用领域,为工程选型提供参考。剖析了在不同传感机理下,融合时空调制技术,通过在空间上周期性分布感知单元并在时间维度上进行信号扫描与解调,具备高精度与抗干扰特性的绝对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最后,对绝对式角位移传感器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在提升传感器精度与分辨率的同时,增强在极端环境下的鲁棒性与可靠性,深化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以满足复杂智能控制系统对多维信息感知的更高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测量 传感机理 传感结构 感知电极的形状 绝对栅角位移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率合成技术的时栅增量式测量方法研究
2
作者 高忠华 张倩倩 +2 位作者 周进 杨鑫龙 付敏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2,共6页
针对时栅无法直接实现增量式测量并输出按位置等分的增量信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合成技术的时栅增量式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微小时间段的角度增量,采用直接频率合成技术(DDS)将角度增量转化为对应频率的增量信号并实现输出,... 针对时栅无法直接实现增量式测量并输出按位置等分的增量信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合成技术的时栅增量式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微小时间段的角度增量,采用直接频率合成技术(DDS)将角度增量转化为对应频率的增量信号并实现输出,从而实现增量式测量。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实验,分析了增量式测量方法的输出信号频率和分辨率等关键特性,完成了算法推导并搭建了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时栅增量式测量方法引入的误差在±1.5″以内,通过在电机上实测,电机转速分别为5 r/min和250 r/min,时栅增量式测量的角度动态误差在±10.5″以内,该精度满足了工业现场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 增量式 增量式测量方法 直接频率合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超声绝对声时法测量底面开口裂纹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书宏 郑晖 姜学平 《声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4期331-335,共5页
针对工件内表面开口裂纹单面单侧定量检测困难的问题,采用相控阵超声绝对声时法(Absolute Arrival Time Technique,AATT)从单面单侧对不同厚度试块中的底面人工开口裂纹自身高度测量进行了数值仿真和实验,并对焊缝中的自然裂纹进行了AAT... 针对工件内表面开口裂纹单面单侧定量检测困难的问题,采用相控阵超声绝对声时法(Absolute Arrival Time Technique,AATT)从单面单侧对不同厚度试块中的底面人工开口裂纹自身高度测量进行了数值仿真和实验,并对焊缝中的自然裂纹进行了AATT测量。对比AATT测量结果与常规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ime of Flight Diffraction,TOFD)测量结果并分析,发现AATT从单面单侧对底面开口裂纹进行定量测量可以达到与常规TOFD同样的测量精度。AATT操作简便,可单面单侧定量测量2 mm以上底面开口裂纹的自身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超声检测 相控阵超声绝对 裂纹自身高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编码波形的数字化变电站信号绝对传输延时测试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陶骞 陈旭 +2 位作者 孙建军 毛艳芳 王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10-114,共5页
数字化变电站引入的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交换机等数字信号处理设备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的信号传输延时,该延时甚至可能达到数个工频周期以上,进而引发继电保护等装置误动。目前基于稳态波形的延时测试方法和设备,无法反映相差大于... 数字化变电站引入的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交换机等数字信号处理设备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的信号传输延时,该延时甚至可能达到数个工频周期以上,进而引发继电保护等装置误动。目前基于稳态波形的延时测试方法和设备,无法反映相差大于工频周期的延时(整周期延时)。从原理上分析了数字化变电站信号传输延时产生的机理,并介绍了现有检测方法,提出基于编码测试波形、可检测整周期延时且无需接入脉冲同步信号的智能变电站信号绝对传输延时检测方法,并研制了相应设备,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电站 绝对传输延 编码波形 整周期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斐波那契数列的双通道绝对式时栅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瞿宝华 王阳阳 +1 位作者 张天恒 梁敏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25,共5页
磁场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的绝对式测量主要采用2个极对数呈互质关系的“精机+精机”的双通道组合形式实现。为了解决和优化传感器设计中两组极对数匹配问题,文中尝试引入斐波那契数列作为寻优化设计的参考,并为传感器设计提供参考。文中... 磁场式时栅角位移传感器的绝对式测量主要采用2个极对数呈互质关系的“精机+精机”的双通道组合形式实现。为了解决和优化传感器设计中两组极对数匹配问题,文中尝试引入斐波那契数列作为寻优化设计的参考,并为传感器设计提供参考。文中先后建立了传感模型,并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开展了不同对极对数组合下的绝对式时栅的磁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各组仿真波形的感应行波信号的相位仿真值与理论值的误差可以保持在低于0.3°,且随着极对数的组合形式越趋近于黄金分割点,传感器仿真结果越好。因此,文中通过实验表明斐波那契数列可以作为绝对式时栅传感器结构设计的一种有利参考,对时栅传感器的寻优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对 斐波那契数列 角位移传感器 双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没(有)"的用法及其所受的时间制约 被引量:36
6
作者 李铁根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共7页
本文对"不"、"没(有)"的否定意义和用法重新进行梳理阐释。"不"的否定用法可概括为两种:认定性否定和叙述性否定。认定性否定具有泛时性,不受时间制约;而叙述性否定不具有泛时性,"不"的使用严... 本文对"不"、"没(有)"的否定意义和用法重新进行梳理阐释。"不"的否定用法可概括为两种:认定性否定和叙述性否定。认定性否定具有泛时性,不受时间制约;而叙述性否定不具有泛时性,"不"的使用严格受到时间的制约,与"没"形成互补分布。"不"的叙述性否定用法有两种:1.否定绝对未然句;2.否定相对后时句。"没"的否定用法也可分为两种:绝对时用法和相对时用法。在相对时间句中,"没有"可以用来否定已然前时句和未然前时句。"不"和"没"都具有明显的时间性特征。绝对时和相对时的区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不"和"没"的时间特征及其否定意义,也有助于解释某些相关的语法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 “没(有)” 用法 间制约 认定性否定 叙述性否定 绝对时 相对 已然 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时制分析的新突破——李铁根《现代汉语时制研究》读后 被引量:3
7
作者 韩容洙 《汉语学习》 CSSCI 1999年第6期62-65,共4页
时制问题是普通语言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在印欧语等形态发达的语言研究中这个问题受到格外的重视,研究成果也屡见不鲜。但现代汉语时制问题的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成果也不显著。因为对“汉语到底有没有时制”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论,... 时制问题是普通语言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在印欧语等形态发达的语言研究中这个问题受到格外的重视,研究成果也屡见不鲜。但现代汉语时制问题的研究,则显得相对薄弱,成果也不显著。因为对“汉语到底有没有时制”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论,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权威学者持“汉语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 “了” “着” 相对 间词语 “过” 绝对时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然标记在句中的连用及其制约因素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铁根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27,共5页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未然词语标记在单句中的各种连用情况,分类描写各种连用的特点和排序规则,揭示制约连用的句法和语用因素。
关键词 未然标记 绝对时 相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dication of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remifentanil based on Elman neural network 被引量:1
9
作者 汤井田 曹扬 +1 位作者 肖嘉莹 郭曲练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1期3187-3192,共6页
Due to the nature of ultra-short-acting opioid remifentanil of high time-varying,complex compartment model and low-accuracy of plasma concentration prediction,the traditional estimation method of population pharmacoki... Due to the nature of ultra-short-acting opioid remifentanil of high time-varying,complex compartment model and low-accuracy of plasma concentration prediction,the traditional estimation method of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parameters,nonlinear mixed effects model(NONMEM),has the abuses of tedious work and plenty of man-made jamming factors.The Elman feedback neural network was built.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atients’plasma concentration of remifentanil and time,patient’age,gender,lean body mass,height,body surface area,sampling time,total dose,and injection rate through network training were obtained to predict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remifentanil,and after that,it was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NONMEM algorithm.In conclusion,the average error of Elman network is 6.34%,while that of NONMEM is 18.99%.The absolute average error of Elman network is 27.07%,while that of NONMEM is 38.09%.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Elman neural network could predict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remifentanil rapidly and stably,with high accuracy and low error.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principle and fast computing speed,this method is suitable to data analysis of short-acting anesthesia drug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man neural network REMIFENTANIL plasma concentration predica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