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对主体:市场经济之精神前提——从德国古典哲学重新反思市场经济之“推动者”
1
作者 赵保红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25,45,共7页
长期以来,我国学界对市场经济仅仅作现成的"手段"之理解。然而,当我们通过德国古典哲学对市场经济之"推动者"——绝对主体——进行深入的哲学透视之后发现,市场经济原本不是手段,而是绝对主体"自我规定"... 长期以来,我国学界对市场经济仅仅作现成的"手段"之理解。然而,当我们通过德国古典哲学对市场经济之"推动者"——绝对主体——进行深入的哲学透视之后发现,市场经济原本不是手段,而是绝对主体"自我规定"的产物。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地出发,对绝对主体进行重新的审视,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绝对主体无法"培植"。我们不能拘泥于市场经济之名而照搬西方市场经济之实,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实践,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古典哲学 历史唯物主义 市场经济 绝对主体 精神前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类中心论的本质——关于生态伦理学论争的一个反思 被引量:8
2
作者 陆树程 崔昆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8-93,141,共6页
生态伦理学中的人类中心论是一个价值论命题,它与人类沙文主义没有本质区别。人类中心论通常以维护人类利益特别是其长远整体利益自居,以此作为自己的本质,但"维护人类利益"并不是人类中心论的特质,这是它与非人类中心论的共... 生态伦理学中的人类中心论是一个价值论命题,它与人类沙文主义没有本质区别。人类中心论通常以维护人类利益特别是其长远整体利益自居,以此作为自己的本质,但"维护人类利益"并不是人类中心论的特质,这是它与非人类中心论的共通之处。两者的本质区别并不是由"对人类单方面利益的态度"所决定的,而是由它们对其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的解答所决定的。人类中心论认为人是唯一价值主体,其本质就在于它是一种绝对主体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学 人类中心论 非人类中心论 绝对主体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灾难性新闻报道叙述者探析——以《华尔街日报》对日本大地震的报道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擎 朱薇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9-91,共3页
本文对新闻叙述者的分类进行了探讨,将新闻叙述者分为形式叙述者和绝对主体叙述者两类。同时选取2011年3月14日到5月31日《华尔街日报》上关于日本大地震的相关新闻报道进行研究,指出各类叙述者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是如何完成新闻叙事,... 本文对新闻叙述者的分类进行了探讨,将新闻叙述者分为形式叙述者和绝对主体叙述者两类。同时选取2011年3月14日到5月31日《华尔街日报》上关于日本大地震的相关新闻报道进行研究,指出各类叙述者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是如何完成新闻叙事,并传达一定的价值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叙述者 绝对主体叙述者 叙述声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此在乃自我的根据——海德格尔对费希特自我与设定的存在论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唐树生 张荣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35,共7页
海德格尔从此在出发对费希特的自我概念进行了一种存在论阐释,颠覆了近代主体性哲学的传统。在他看来,费希特的自我与此在有着某种亲缘性,而作为本源行动的设定显示了其与存在的内在关联。绝对自我预设了有限性的存在,非我则作为自我展... 海德格尔从此在出发对费希特的自我概念进行了一种存在论阐释,颠覆了近代主体性哲学的传统。在他看来,费希特的自我与此在有着某种亲缘性,而作为本源行动的设定显示了其与存在的内在关联。绝对自我预设了有限性的存在,非我则作为自我展开的视域构成了此在超越的可能性,而绝对自我的实现正是建基于此在的这种超越的"能在"之上。从此在出发的存在论解读使人与存在的关联重新得以显现,而此在与自我的主体性争辩让主体性在其根据处与存在相关联,正是在对存在的理解中主体性获得其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定 自我 事实行动 此在 绝对主体 存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