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絮凝耦合重金属捕集剂EDTC对酸性络合镍的深度脱除 被引量:8
1
作者 邱伊琴 孙水裕 +2 位作者 肖晓 叶子玮 郭艳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60-569,共10页
采用磁絮凝耦合自制重金属捕集剂EDTC,以柠檬酸镍(CA-Ni)、酒石酸镍(TA-Ni)和焦磷酸镍(SP-Ni)3种模拟酸性络合镍废水为研究对象,对废水中的络合镍进行深度脱除.研究了EDTC投加量、磁种投加量、初始pH值和静沉时间对络合镍去除效果的影响... 采用磁絮凝耦合自制重金属捕集剂EDTC,以柠檬酸镍(CA-Ni)、酒石酸镍(TA-Ni)和焦磷酸镍(SP-Ni)3种模拟酸性络合镍废水为研究对象,对废水中的络合镍进行深度脱除.研究了EDTC投加量、磁种投加量、初始pH值和静沉时间对络合镍去除效果的影响,探讨了磁絮凝耦合EDTC脱除络合镍的机理.结果表明,处理初始浓度为50mg/L的CA-Ni、TA-Ni和SP-Ni时,磁种投加量100mg/L(350r/min,2min),M_(EDTC)/M_(Ni)=10(250r/min,2min),PAM lmg/L(50r/min,3min),静沉5min,无需调节初始pH值,残留Ni浓度小于O.lmg/L.Zeta电位分析显示:PH<7时磁种与EDTC和PH=6.5~7.5时磁种与絮体均通过静电引力相互吸引.磁种的加入使得以磁种为核心的磁絮体形成,提高絮体的沉降性能并降低20%的EDTC用量.絮体的粒径和分形维数分析表明:加载磁种可减少微小絮体,增大絮体体积同时使得絮体更加密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絮凝 纳米磁种 EDTC 络合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膦配体的钴镍络合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赵维君 方延铨 +4 位作者 张书笈 黄唯平 张新杰 田英芬 杨秀檀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12,共5页
合成了含二苯基吡啶基膦、三苯基膦、三对甲基苯基膦、双(二苯基膦基)甲烷、双(二苯基膦基)乙烷等配体的钴和镍的络合物。考察了这些络合物对乙醇羰基化制丙酸乙酯的催化性能,比较了这些不同配体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关键词 络合 乙醇羰基化 含膦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过渡金属镍络合物及其催化烯烃聚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贾军纪 朱博超 黄安平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08-1113,共6页
对后过渡金属镍络合物及其催化烯烃聚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按配体的不同,将镍络合物分为4类:P-O配体型、N-O配体型、N-N配体型及P-N配体型。对各类镍络合物的烯烃聚合特点进行了介绍,并给出了部分聚合机理。
关键词 后过渡金属 催化剂 络合 配体 聚合 聚烯烃 聚乙烯 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四氮杂轮烯的镍络合物对NO_2的气敏响应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叶龙 李焰 +2 位作者 杨高文 金松鹤 戴道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4年第5期432-434,共3页
本文通过采用真空升华成膜工艺,以一种四氮杂轮烯的镍络合物做敏感物质,结合平面叉指电极制成了薄膜电导型NO_2气体传感器。初步的研究表明,用该化合物作为敏感物质的传感器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可逆性,比较快的响应和恢复,响应... 本文通过采用真空升华成膜工艺,以一种四氮杂轮烯的镍络合物做敏感物质,结合平面叉指电极制成了薄膜电导型NO_2气体传感器。初步的研究表明,用该化合物作为敏感物质的传感器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可逆性,比较快的响应和恢复,响应与NO_2浓度成线性关系,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 四氮杂轮烯 薄膜 敏感特性 NO2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硫代双烯镍络合物合成及其对菁染料的光稳定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门金凤 程海峰 +3 位作者 陈朝辉 楚增勇 郑文伟 王茜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9-33,共5页
在合成中间体二(4-叔丁基苯基)羟乙酮基础上,进一步合成了双(1,2-二(4-叔丁基苯基)-1,2-二硫代双烯)镍络合物(DYE-02),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中间体及DYE-02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DYE-02自身的光稳定性能及... 在合成中间体二(4-叔丁基苯基)羟乙酮基础上,进一步合成了双(1,2-二(4-叔丁基苯基)-1,2-二硫代双烯)镍络合物(DYE-02),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中间体及DYE-02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DYE-02自身的光稳定性能及其对菁染料(Cy7)的光稳定作用。结果表明,与双(1,2-二苯基-1,2-二硫代双烯)镍络合物(DYE-01)相比,苯环上引入叔丁基后,DYE-02的最大近红外吸收波长在885nm,发生明显的红移,具备更好的自身光稳定性,并且能明显提高菁染料的光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4-叔丁基苯基)羟乙酮 硫代双烯络合 近红外吸收 光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均相络合催化剂在芳烃抽余油催化加氢蒸馏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晁会霞 罗祥生 +2 位作者 项征 王爱荣 莫钊桓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74-878,共5页
以芳烃抽余油为加氢原料,高效镍基均相络合催化剂为活性中心,在100 m L固定床加氢装置上进行加氢脱芳反应,考察了工艺条件对镍基均相络合催化剂催化抽余油加氢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剂油分离及分离后催化剂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压力1... 以芳烃抽余油为加氢原料,高效镍基均相络合催化剂为活性中心,在100 m L固定床加氢装置上进行加氢脱芳反应,考察了工艺条件对镍基均相络合催化剂催化抽余油加氢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剂油分离及分离后催化剂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压力1.7 MPa、温度130~150℃、氢油体积比150~160、剂油质量比0.03~0.04反应条件下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加氢脱芳性能,加氢产品通过产品分离塔将产品与催化剂分离,加氢后抽余油中苯的含量从30 g/kg降低至7.8 mg/kg,烯烃碘值(100 g油)降低至小于4.0 mg,分离后催化剂的活性未见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抽余油 基均相络合催化剂 加氢脱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敏酸-镍络合稳定性及热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保峰 魏世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071-2074,共4页
为了探讨pH、离子强度、温度对胡敏酸-镍络合稳定性的影响规律,阐明镍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生物活性及污染控制等提供理论依据,用离子交换平衡法研究了pH、离子强度、温度对重庆市缙云山常绿阔叶林表层腐殖土胡敏酸-镍络合物稳定常数的... 为了探讨pH、离子强度、温度对胡敏酸-镍络合稳定性的影响规律,阐明镍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生物活性及污染控制等提供理论依据,用离子交换平衡法研究了pH、离子强度、温度对重庆市缙云山常绿阔叶林表层腐殖土胡敏酸-镍络合物稳定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pH从3.5~7.0,络合稳定常数logK值随pH的增加而增大,说明体系中pH值越低,络合物的稳定性越弱。这是因为低pH时,体系中H+较多,一方面H+与Ni2+竞争吸附胡敏酸的结合位点,另一方面胡敏酸分子在体系中呈团聚状,不利于Ni2+与胡敏酸内部结合位点反应。离子强度对logK的影响较为复杂,从0.00mol·L-1增加至0.05mol·L-1,logK值由2.733减小至2.463,而从0.05mol·L-1增加到0.10mol·L-1,logK值由2.463增加到3.897,这可能是因为离子强度对胡敏酸-镍络合稳定性的影响是对内外结合位点不同作用的综合表现。logK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温度(T)从298K升高到308K,logK值由3.897减小至2.574,说明胡敏酸-镍络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升温不利于络合反应的进行。在络合反应热力学函数变化方面:△rGmθ<0、△rHmθ<0、△rSmθ<0,说明反应为自发反应过程;配位数均<1,说明胡敏酸对Ni离子的络合有多个配位基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平衡法 胡敏酸 胡敏酸-络合 热力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hiff碱类镍(Ⅱ)络合物对苯乙烯的催化环氧化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胜国 于国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83-186,共4页
合成了 3种Schiff碱类镍 (Ⅱ )络合物 ,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在无溶剂和相转移催化剂的情况下 ,考察其对苯乙烯的催化环氧化反应性能 ,在反应温度 10~ 2 0℃、pH =11~ 12、n(催化剂C) /n(苯乙... 合成了 3种Schiff碱类镍 (Ⅱ )络合物 ,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在无溶剂和相转移催化剂的情况下 ,考察其对苯乙烯的催化环氧化反应性能 ,在反应温度 10~ 2 0℃、pH =11~ 12、n(催化剂C) /n(苯乙烯 ) /n(NaOCl) =1/10 0 /180时 ,环氧化反应具有较好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三 络合 苯乙烯 催化环氧化 水溶性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体镍络合物催化剂的合成及其甲醇羰基化催化性能
9
作者 赵维君 张书笈 +3 位作者 方延铨 郝金库 杨丽梅 张正之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0-14,共5页
采用新方法合成了7种含膦配体的镍络合物,对其他化合物进行了元素测定,红外和核磁谱图分析。对其中两种新化合物做了X衍射单晶结构分析,确定了结构。对7种含膦配体的镍络合物进行了甲醇羰基化催化活性评价,并对其结果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络合 甲醇羧基化 催化 磷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NG和βNG在混合溶剂中的离解常数及其铜(Ⅱ)、镍(Ⅱ)络合物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荣悌 刘恒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4年第1期15-20,共6页
在25℃和0.1M高氯酸钠存在下,用pH法测定了N-β-萘氨基乙酸二氧六圜-水混合溶剂中的表观酸性离解常数及其与铜(Ⅱ)、镍(Ⅱ)络合物的稳定常数,讨论了该络合物的稳定性。
关键词 离解常数 混合溶剂 铜(Ⅱ) 稳定常数 (Ⅱ)络合 高氯酸钠 pH法 氨基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Ⅱ)与5-NO_2-PADAT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步明 卢翠英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17-619,共3页
镍(Ⅱ)-5-[2-(硝基吡啶偶氮)]-2,4-二甲氨基甲苯络合物在pH7.0的克拉克(Clarklubs)缓冲液中有较灵敏的极谱波,其峰电位Ep为-720mV(vs.SCE),镍浓度在0.01~2.5μg·L^-1。范围内与峰电流I′p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8... 镍(Ⅱ)-5-[2-(硝基吡啶偶氮)]-2,4-二甲氨基甲苯络合物在pH7.0的克拉克(Clarklubs)缓冲液中有较灵敏的极谱波,其峰电位Ep为-720mV(vs.SCE),镍浓度在0.01~2.5μg·L^-1。范围内与峰电流I′p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8ng·L^-1。经多种电化学方法证明该波为络合物吸附波,其电极过程为不可逆过程,电子转移数为2。试验了多种离子对峰电流I′p的影响,所拟方法已用于铝合金中镍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谱吸附波 (Ⅱ)络合 5-[2-(硝基吡啶偶氮)]-2 4-二甲氨基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Fenton法处理低浓度含镍络合废水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封敏 袁志军 +2 位作者 刘文乾 王兆慧 王英华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2-87,共6页
为了有效去除低浓度含镍络合废水中的镍离子(Ni^(2+)),探究影响Ni^(2+)去除效果的因素和方法,通过改变低浓度溶液中沉淀pH值、H_2O_2与Fe^(2+)摩尔比、H_2O_2投加量、初始pH值和反应时间,基于UV/Fenton法,研究了以上各因素对Ni^(2+)去... 为了有效去除低浓度含镍络合废水中的镍离子(Ni^(2+)),探究影响Ni^(2+)去除效果的因素和方法,通过改变低浓度溶液中沉淀pH值、H_2O_2与Fe^(2+)摩尔比、H_2O_2投加量、初始pH值和反应时间,基于UV/Fenton法,研究了以上各因素对Ni^(2+)去除效果的影响及机理;同时比较UV/Fenton法与Fenton法对Ni^(2+)的去除效果,自配含有典型络合剂的镀镍模拟废水,酒石酸∶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镍(摩尔比)为1.5∶2∶1.5∶1,Ni^(2+)含量5 mg/L,pH 4.0;光催化实验在光化学反应仪中进行,反应系统由循环水冷却,维持温度在(32±2)℃,光强度为12.7 mW/cm^2。50 mL的石英管中依次加入模拟络合镍废水和一定量的Fenton试剂,100 W中压汞灯光照下进行连续磁力搅拌;光照一定时间后,NaOH调节pH至11.0,离心后取上清液测定镍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结果显示,UV/Fenton法去除Ni^(2+)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初始pH值2.6左右,H_2O_2∶Fe^(2+)(摩尔比)为3∶1,H_2O_2投加量为3 mmol/L,反应时间为1 h,沉淀pH值为11.0,Ni^(2+)去除率可达98%以上。研究表明,增大沉淀pH值、合理控制H_2O_2浓度、增加反应时间,可提高低浓度镍络合物中Ni^(2+)的去除效果;相较于单一Fenton法,采用UV/Fenton法可更好的去除低浓度镍络合物中的Ni^(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FENTON 络合 酒石酸 柠檬酸 乙二胺四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氨络合沉淀法制备纤维状草酸镍氨复盐粉体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飞 彭淑静 +3 位作者 方文博 刘虹虹 董天文 印浩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9-454,共6页
本文以氯化镍、草酸铵为主要原料,在传统草酸盐沉淀法的基础上采用镍氨络合草酸盐沉淀法制备了镍粉前驱体草酸镍氨复盐,通过SEM、激光粒度仪、FTIR、XRD等表征手段,分别研究了制备工艺参数如反应物浓度、pH值、加料速度、以及表面活性... 本文以氯化镍、草酸铵为主要原料,在传统草酸盐沉淀法的基础上采用镍氨络合草酸盐沉淀法制备了镍粉前驱体草酸镍氨复盐,通过SEM、激光粒度仪、FTIR、XRD等表征手段,分别研究了制备工艺参数如反应物浓度、pH值、加料速度、以及表面活性剂用量对草酸镍氨复盐形貌、粒度和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前驱体为复杂草酸镍氨盐,初步推测其分子式为Ni(NH_3)_nC_2O_4·2H_2O。当Ni^(2+)浓度为0.6mol/L、pH值为9.0、加料速度为2mL/min、表面活性剂添加量为0.2(wt)%时,制备的纤维状草酸镍氨复盐长径比大、粒度较小,分散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 草酸盐沉淀法 草酸氨复盐 纤维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计算结构因子重新指定镍(II)8-羟基喹啉的两个络合物(英文) 被引量:4
14
作者 Ng Seikweng 胡盛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40-1044,共5页
晶体学研究曾认为分子式是NaNiQ2HQCLO4的结构并不含有钠而应为H3ONiQCLO4.相似地,稀土-Ni络合物YQHQ2NiQ3CLO4也不含有钇而应为H3ONi2Q3CLO4.晶体结构描述的修正系根据文献报导的原子坐标计算结构因子所导出的结果.
关键词 结构修正 (Ⅱ)络合 计算结构因子 8-羟基喹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膦镍络合物/EADC催化乙烯齐聚与Friedel-Crafts烷基化的串联反应
15
作者 孟雪姣 张乐 +1 位作者 陈延辉 姜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1-438,共8页
合成并表征了二苯基膦甲基-二苯基膦基-二甲基硅烷络合物(C1);考察了反应温度、nAl/nNi及溶剂的种类等对C1/EtAlCl2催化乙烯齐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二氯乙基铝(EADC)为助催化剂、甲基环己烷为溶剂时,C1/EADC催化乙烯齐聚的活性可达... 合成并表征了二苯基膦甲基-二苯基膦基-二甲基硅烷络合物(C1);考察了反应温度、nAl/nNi及溶剂的种类等对C1/EtAlCl2催化乙烯齐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二氯乙基铝(EADC)为助催化剂、甲基环己烷为溶剂时,C1/EADC催化乙烯齐聚的活性可达4.32×10~6 g/(molNi·h),产物为C4和C6馏分,其中C_4馏分中1-丁烯的选择性大于94%;以甲苯为溶剂时,C_1/EADC催化乙烯齐聚得到的短链烯烃与甲苯发生原位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产物为多取代烷基甲苯;EADC在该催化体系中起到了双功能的作用,一是齐聚反应的助催化剂,二是烷基化反应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 EADC 乙烯齐聚 Friedel-Crafts烷基化 烷基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醇羰基化制醋酸催化剂的研究 Ⅰ、配位体及溶剂对镍(Ⅱ)络合物催化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王旭华 贾肇华 王宗说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5-28,共4页
考察了在镍(Ⅱ)络合物存在下,配位体三苯基膦(PPh_3)、三正丁胺(NB_(u3))、2,4-二甲基苯胺(DMA)的酸碱性(PKa)以及溶剂的极性(Debyes)对络合物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Ph_3存在下,选用极性为1.7D的溶剂,甲醇转化率为98.2... 考察了在镍(Ⅱ)络合物存在下,配位体三苯基膦(PPh_3)、三正丁胺(NB_(u3))、2,4-二甲基苯胺(DMA)的酸碱性(PKa)以及溶剂的极性(Debyes)对络合物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Ph_3存在下,选用极性为1.7D的溶剂,甲醇转化率为98.2%,HAc+MeOAc产率为94.5%,催化剂生产能力52.8g/gNi·h(或0.3g/ml·h)。液体产物分布:醋酸83.8%、甲酯1.7%、甲醇0.15%、水1.1%、碘甲烷13.2%。该催化剂与铑催化剂活性相近,是一种有希望的甲醇羰基化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羰基化 醋酸 络合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吸附处理化学镀镍废液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齐延山 陈晶晶 高灿柱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9-43,共5页
研究了粉状活性炭对水溶液中低质量浓度柠檬酸络合镍离子的吸附行为,在静态吸附条件下,考察了柠檬酸络合剂质量浓度、吸附剂投加量、pH、温度等因素对粉状活性炭吸附镍离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溶液pH和粉状活性炭投加量是影响镍离子... 研究了粉状活性炭对水溶液中低质量浓度柠檬酸络合镍离子的吸附行为,在静态吸附条件下,考察了柠檬酸络合剂质量浓度、吸附剂投加量、pH、温度等因素对粉状活性炭吸附镍离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溶液pH和粉状活性炭投加量是影响镍离子吸附的重要因素。溶液初始pH为11.0,ρ(活性炭)为10.0g/L时,镍离子的去除率达到72.3%。吸附饱和的活性炭经酸碱再生,镍离子洗脱率达到90%以上。活性炭再生5次,其对镍离子吸附能力基本保持不变。高锰酸钾改性的活性炭使溶液中镍离子质量浓度降低到0.47mg/L,其对镍离子的去除率比原活性炭提高了25.3%。活性炭能有效地去除溶液中的络合镍离子,该方法可实现低浓度络合镍电镀废水的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状活性炭 络合镍 吸附 再生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氧化氨基丙酸的动力学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利庭 常青 +1 位作者 王逢利 王安周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97-302,共6页
在碱性介质中研究了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配离子(DDN)氧化α-氨基丙酸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DDN为一级,对α-氨基丙酸为正分数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OH-]增加而增加,随[IO4-]增加而减小,无盐效应也未检出... 在碱性介质中研究了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配离子(DDN)氧化α-氨基丙酸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DDN为一级,对α-氨基丙酸为正分数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OH-]增加而增加,随[IO4-]增加而减小,无盐效应也未检出自由基1/kobs对[IO-4]有直线关系,表明二羟基一过碘酸合镍(Ⅳ)(DMN)是氧化剂的活性物种,据此很出了一个包括DDN与DMN存在前期平衡和内层一步双电子转移的反应机理.导出的速率方程园满地解释了全部实验现象,并且计算出速控步聚的速率常数,前期平衡常数和活化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丙酸 氧化还原反应 络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14]-N_4大环四烯镍(Ⅱ)催化、BrO_3~-氧化丙酮酸的振荡化学反 被引量:7
19
作者 许志强 谢复新 +1 位作者 杨光 倪诗圣 《无机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5-79,共5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以2,3,9,10-四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13,8,10-四烯镍(Ⅱ)配合物[Ni[TIM]2+为催化剂、NaBrO3为氧化剂、丙酮酸为有机底物、稀硫酸为介质的振荡化学反应新体系.对该... 本文报道了一种以2,3,9,10-四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13,8,10-四烯镍(Ⅱ)配合物[Ni[TIM]2+为催化剂、NaBrO3为氧化剂、丙酮酸为有机底物、稀硫酸为介质的振荡化学反应新体系.对该体系的振荡特性进行了描述.研究了Ag+、Hg2+、还原性物质、自由基抑制剂、四氯化碳以及温度对振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氮杂大环 络合 振荡 丙酮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rtis环镍(Ⅱ)配合物参与的新型振荡化学反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志强 赵祥大 +1 位作者 倪诗圣 谢复新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1期64-68,共5页
本文报道了两种Curtis环镍(Ⅱ)配合物[MIL^1](CIO_4) _(?)[NIL^2](CLO_4)_2催化NaBrO_3氧化芳香有机底物没食子酸或焦性没食子酸而产生的新型振荡化学反应,L^1:Me_(?)[14]-4,11-dieneN_4,L^2:Me_(?)Et_4[14]-4,11-dieneN_4,测出了两种... 本文报道了两种Curtis环镍(Ⅱ)配合物[MIL^1](CIO_4) _(?)[NIL^2](CLO_4)_2催化NaBrO_3氧化芳香有机底物没食子酸或焦性没食子酸而产生的新型振荡化学反应,L^1:Me_(?)[14]-4,11-dieneN_4,L^2:Me_(?)Et_4[14]-4,11-dieneN_4,测出了两种体系振荡反应发生的各物种的初始浓度范围,研究了各物种初始浓度以及自由基抑制剂和还原性物种等对振荡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tis环 振荡化学反应 络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