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绘画传统与影像素养——对中国传统视觉观念的反思
1
作者 陶安萍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9-60,共2页
本文从影视艺术与绘画艺术的关系入手,试图通过对东西方绘画思想的比较分析来探讨中国影视艺术不发达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中国传统绘画思想与实践对中国影视艺术造成了深刻影响,尤其在焦点透视、光影造型、色彩表现、影像叙事等方面直... 本文从影视艺术与绘画艺术的关系入手,试图通过对东西方绘画思想的比较分析来探讨中国影视艺术不发达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中国传统绘画思想与实践对中国影视艺术造成了深刻影响,尤其在焦点透视、光影造型、色彩表现、影像叙事等方面直接影响了国人的影像思维,进而与影像艺术的基本精神相抵牾。我们的视觉素养教育必须重视并从上述基因性要素着手,才可望从根本上解决国人的影像素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传统 影像素养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剪纸与中国传统绘画关系——以浦江剪纸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琳琳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33-I0034,共2页
浦江剪纸产生并发展于江南书画之乡,具有得天独厚的书画底蕴,本文从人文浦江出发,阐释浦江剪纸外部环境的人文思想及传统书画基础,概述浦江剪纸地域性文化特征,进而从构图布局、线条运用、人物形态、意象传达4方面具体分析浦江剪纸与传... 浦江剪纸产生并发展于江南书画之乡,具有得天独厚的书画底蕴,本文从人文浦江出发,阐释浦江剪纸外部环境的人文思想及传统书画基础,概述浦江剪纸地域性文化特征,进而从构图布局、线条运用、人物形态、意象传达4方面具体分析浦江剪纸与传统绘画之间显性及隐性关系。采用对比分析法分析浦江剪纸与传统绘画之间的艺术关联,可知浦江剪纸形制手法深受传统绘画影响,浦江剪纸手艺人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特别是浦江戏曲剪纸极具艺术观赏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浦江剪纸 中国传统绘画 构图布局 人文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意识意识化:中国传统写意绘画艺术疗愈功能实现机制
3
作者 李卉 李赫男 张海彬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2,共6页
中国传统绘画长期坚持“写意”的艺术精神和创作方法,强化了画家从“自发”到“自觉”的主体性,打通了“个体”与“自然”的精神联结,具有康养身心和舒缓精神的功能,这与现代艺术疗愈的“潜意识意识化”过程方法形成逻辑和参照。以“写... 中国传统绘画长期坚持“写意”的艺术精神和创作方法,强化了画家从“自发”到“自觉”的主体性,打通了“个体”与“自然”的精神联结,具有康养身心和舒缓精神的功能,这与现代艺术疗愈的“潜意识意识化”过程方法形成逻辑和参照。以“写意”观念为视角考察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疗愈的作用机制和内在机理,构建“他助”“互助”“自助”的疗愈形式架构,坚持知情同意原则,分类制定具有针对性和侧重性的疗愈方案,增强普适性和可及性,助力构建具有文化性和原创性的中国艺术疗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写意绘画 艺术疗愈 意识 潜意识 他助 互助 自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PVis:基于谢赫六法的传统中国绘画画派可视分析系统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斯加 封颖超杰 +3 位作者 朱航 张玮 朱琳 陈为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9-218,共10页
传统中国绘画(国画)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画派体系。对画派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与赏析国画的价值。然而,现有工具无法直观高效地表现画作集合的绘画风格等一系列代表性特征。基于“谢赫六法”,提出了一个国画画派可视... 传统中国绘画(国画)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画派体系。对画派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与赏析国画的价值。然而,现有工具无法直观高效地表现画作集合的绘画风格等一系列代表性特征。基于“谢赫六法”,提出了一个国画画派可视分析系统TCPVis,以支持用户分析国画画派的笔法、物象、赋彩等多维度特征。系统能够自动分析画派作品在六法维度上的特征共性,并推荐维度的权重。同时,它可视化了六法维度的标签分布以支持用户验证。基于六法维度权重,系统对画作集合进行降维聚类展示,帮助用户探索更多风格相似的画作,并支持画作的画家关联性分析。通过两个案例研究和领域专家访谈,证明了该系统对于分析画派特征与探索画派更多画家的有效性与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中国绘画 可视分析 谢赫六法 画派分析 数字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质材料对绘画艺术设计的辅助
5
作者 王琪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I0030-I0030,共1页
纸质材料自诞生以来便成为信息记录、艺术传递的重要媒介,尤其在绘画艺术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纸质材料凭借优秀的物理特性承载着多样化的艺术内容,成为绘画艺术家表达情感和艺术思想的重要工具。不论是传统国画艺术、油画艺术,... 纸质材料自诞生以来便成为信息记录、艺术传递的重要媒介,尤其在绘画艺术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纸质材料凭借优秀的物理特性承载着多样化的艺术内容,成为绘画艺术家表达情感和艺术思想的重要工具。不论是传统国画艺术、油画艺术,亦或是现代实验性绘画艺术,纸质材料在绘画艺术设计中均肩负着重要辅助功能。本文分别以传统绘画艺术和当代绘画艺术为对象,探究纸质材料对绘画艺术设计的辅助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功能 传统绘画艺术 绘画艺术设计 纸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建筑与传统绘画的审美共通性 被引量:12
6
作者 唐孝祥 王永志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4-129,共6页
中国传统建筑审美重天人合一,致中和、重礼教、敬天地;中国传统绘画审美尚人文精神,重传神、崇气韵、尚雅逸。中国传统建筑和中国传统绘画在长久的交融互用之中,建立了和谐与秩序、题名与定性、隐喻与象征、气韵与意境、布局与五行风水... 中国传统建筑审美重天人合一,致中和、重礼教、敬天地;中国传统绘画审美尚人文精神,重传神、崇气韵、尚雅逸。中国传统建筑和中国传统绘画在长久的交融互用之中,建立了和谐与秩序、题名与定性、隐喻与象征、气韵与意境、布局与五行风水等多样的审美共通性,不仅丰富了建筑艺术的美学内涵和审美属性,而且为不同审美主体在建筑审美活动中感发审美情思,驰骋审美想象提供多样化的条件和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美学 审美共通性 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传统绘画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绘画艺术与数码图形艺术的审美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林大梓 李勋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8-141,共4页
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正确把握艺术形态间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从一般审美共性和特殊审美个性两方面,对传统绘画艺术与数码图形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揭示它们之间具有审美共性的同时又具有各自审美特点的美学本质。
关键词 传统绘画艺术 数码图形艺术 审美共性 审美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绘画图像叙事的顷间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彦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28,共6页
图像叙事依赖于"顷间"选取,选择不同的顷间有不同的意味和作用,图像所传递的信息和表现效果也各不相同。在中国传统绘画图像史中不同历史时期图像"顷间"的选取也各有侧重和差异。原始时期的岩画多为一般性顷间,秦... 图像叙事依赖于"顷间"选取,选择不同的顷间有不同的意味和作用,图像所传递的信息和表现效果也各不相同。在中国传统绘画图像史中不同历史时期图像"顷间"的选取也各有侧重和差异。原始时期的岩画多为一般性顷间,秦汉绘画呈现出典型的"决定性"顷间,而隋唐佛教绘画与宋元之后的文人画则与场景性象征和符号性象征顷间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叙事 传统绘画 “顷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传统绘画的具象性再现空间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帆 高宗泽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6-169,共4页
绘画的艺术价值观念决定了绘画空间表现。西方传统绘画在客观再现的价值观念下以具象手段追求三维空间幻象。本文从绘画的空间表现形式出发,探讨西方传统绘画的具象性再现空间表现方式,并归纳了其"静止空间"和"焦点透视&... 绘画的艺术价值观念决定了绘画空间表现。西方传统绘画在客观再现的价值观念下以具象手段追求三维空间幻象。本文从绘画的空间表现形式出发,探讨西方传统绘画的具象性再现空间表现方式,并归纳了其"静止空间"和"焦点透视"两个基本特征,并据此特征确定了西方传统绘画的历史断代、演进过程及其形成的思想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传统绘画 空间表现 再现 具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绘画中“鬼”形象的寓意演变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邠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4-67,182,共4页
中国历代绘画中,不乏有许多描绘"鬼"的作品,"鬼"作为形象,其绘制的目的一是根据宗教的需要,起劝戒作用;二是借"鬼"言它,具有隐喻的作用。所以"鬼"的演变,在各个不同时期、不同画家,具有不同的... 中国历代绘画中,不乏有许多描绘"鬼"的作品,"鬼"作为形象,其绘制的目的一是根据宗教的需要,起劝戒作用;二是借"鬼"言它,具有隐喻的作用。所以"鬼"的演变,在各个不同时期、不同画家,具有不同的寓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绘画 鬼形象 寓意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结合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雪松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2-305,共4页
目的分析传统绘画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发展方向,总结彼此之间的融合路径,探讨两者在诸多设计领域的相互配合与共促。方法由民族文化的传承之路引入,分析现代艺术设计在民族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尤其是对传统绘画艺术的构图、意象等方面... 目的分析传统绘画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发展方向,总结彼此之间的融合路径,探讨两者在诸多设计领域的相互配合与共促。方法由民族文化的传承之路引入,分析现代艺术设计在民族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尤其是对传统绘画艺术的构图、意象等方面的灵活借鉴展开论述,接着具体到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和招贴设计等领域进行具体的思路分析与策略探究,最后总结两者的融合趋势与总体发展方向。结论传统绘画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的渗透赋予了艺术设计更多的理念与内容,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设计案例,这不仅为自身的传承提供了思路,而且打开了艺术设计更加多元、独特的发展大门,实现了民族化与时代化的完美结合,值得广大艺术设计工作者深入探究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绘画艺术 现代艺术设计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绘画艺术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心懿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5-236,共2页
随着艺术性广告的盛行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广告设计者将设计的主题投入到了传统绘画艺术中。文章在分析了传统绘画艺术适应于商业广告设计的基础上,从形式、意境、风格三个方面研究了传统绘画艺术在现代商业广告中的应用。最后从不同的角... 随着艺术性广告的盛行和普及,越来越多的广告设计者将设计的主题投入到了传统绘画艺术中。文章在分析了传统绘画艺术适应于商业广告设计的基础上,从形式、意境、风格三个方面研究了传统绘画艺术在现代商业广告中的应用。最后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了如何在现代商业广告设计中准确应用传统绘画艺术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艺术 传统绘画艺术 商业广告 广告平面设计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语言特点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卓文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I0009-I0012,共4页
为了研究中国传统绘画形式语言特点,通过分析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意识以及审美形态等,引出其形式语言特点,从而获取中国传统绘画体系中特有的艺术审美形式语言。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 审美意识 形式语言 笔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绘画中色彩之地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俊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5-228,共4页
中国传统绘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最终以"笔墨"程式构建起了绘画的基本框架,甚至是绘画的唯一语言,但中国绘画中色彩之地位绝不是笔墨的附庸,也不是对自然色彩的简单模仿。中国画中的色彩与笔墨同在,每种色彩的使用,都是一种特... 中国传统绘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最终以"笔墨"程式构建起了绘画的基本框架,甚至是绘画的唯一语言,但中国绘画中色彩之地位绝不是笔墨的附庸,也不是对自然色彩的简单模仿。中国画中的色彩与笔墨同在,每种色彩的使用,都是一种特殊情感的投入,另外,色彩本身所体现的品质对作品意境的体现和审美情趣的抒发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色彩 传统绘画 颜料 文化 美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人合一”视野下中国传统绘画的多元审美味象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正军 李娜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8-160,F0003,共4页
"天人合一"的绘画美学思想具有多元性,衍生出了不同的绘画美学范畴。在"天人合一"的绘画美学视野下,顾恺之提出的"传神写照"、谢赫论述的"气韵生动"、宗炳主张的"澄怀味象"、陆机倡... "天人合一"的绘画美学思想具有多元性,衍生出了不同的绘画美学范畴。在"天人合一"的绘画美学视野下,顾恺之提出的"传神写照"、谢赫论述的"气韵生动"、宗炳主张的"澄怀味象"、陆机倡导的"情景交融"和宋代的"心物感应"都追求人与自然、心与物的和谐统一,体现着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价值追求和本质特点。"天人合一"视野下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生命性、创新性、深刻性和崇高性具有现代价值,这些美学智慧是现当代绘画美学传承与创新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绘画美学 多元 审美味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岁寒三友”图看青花装饰与传统绘画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孔铮桢 《陶瓷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95-301,共7页
本文以“岁寒三友”图为媒介对传统绘画和青花装饰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结论:青花装饰和传统绘画二者是在职责、功能、用途上不尽相同的两个艺术门类;青花装饰在构图时不可完全照搬传统绘画的构图,必须有形式上的改变。
关键词 岁寒三友 青花装饰 传统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绘画辩证法在中国园林造景设计中的运用——以当代中国园林造景小品设计个案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肖霏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2期26-33,共8页
传统中国画与园林造景深受庄玄哲学和传统美学的浸润,虽树分两枝却渊源密切,因此园林造景受中国画理论的影响很深。当代中国园林造景设计受现代美学的冲击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由于各种原因,在探寻所谓"中式·现代"风格... 传统中国画与园林造景深受庄玄哲学和传统美学的浸润,虽树分两枝却渊源密切,因此园林造景受中国画理论的影响很深。当代中国园林造景设计受现代美学的冲击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由于各种原因,在探寻所谓"中式·现代"风格的道路上一直蹒跚前行,而有创见、有发展地融汇中、西风格样式的现代造园案例比较稀少。本文以中国传统绘画形式辩证法为主线,通过串联部分可比性较强的当代造园个案,予以点对点的形式语言诠释,意图例证传统艺术精神在现代新语境下的发展可能。文章以空间组织、形象造型、肌理材质、视觉心理四个基本板块,将绘画理论与生动的优秀案例相对应,藉以获得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 造景 设计 个案 中国传统绘画 形式 辩证法 当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以来中国传统绘画应对西方写实体系之策略历程浅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振杰 刘洪彩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8,共4页
明清之际,在西画东渐的刺激之下,中国画家开始探究以文人笔墨为主的传统绘画与西方写实绘画的关系问题。与二十世纪中国画中采用西法写实的路线相比较,前后两个时期的策略历程既有联系又有对比。这两个时段的探索围绕形、神、笔墨一直... 明清之际,在西画东渐的刺激之下,中国画家开始探究以文人笔墨为主的传统绘画与西方写实绘画的关系问题。与二十世纪中国画中采用西法写实的路线相比较,前后两个时期的策略历程既有联系又有对比。这两个时段的探索围绕形、神、笔墨一直到画体和创作主体,体现出理解的深入过程和历史的某种连续性,以及中西不同的绘画技法和观念的深层差别。这些针对西法写实的中西结合策略难以消除反而突显了植根于文化深层的差别,不仅无法绕开文人文化的观念因素,而且策略者立足其社会身份,在不同的时代文化环境下与传统文人理想有着许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 文人绘画 西方写实绘画 笔墨 形与神 文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绘画艺术网络化教学初探——以中国工笔画教学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金金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64,共2页
网络化教学的发展和衍生成为未来教育形制改革的关键点。中国工笔画网络化教学较传统绘画教学有信息时效性和资源扩展优势。中国工笔画网络化教学应充分发挥网站和微信的宣传效应,开展视频教学设计与改革,使教学内容系统化,充实教学资... 网络化教学的发展和衍生成为未来教育形制改革的关键点。中国工笔画网络化教学较传统绘画教学有信息时效性和资源扩展优势。中国工笔画网络化教学应充分发挥网站和微信的宣传效应,开展视频教学设计与改革,使教学内容系统化,充实教学资源库内容,建立强大的微信平台,提高网络化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绘画艺术 网络化教学 中国工笔画 网站 微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传统绘画差异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娅娜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6-8,共3页
中、西方传统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经历了不断地演变、提高,形成了各自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使中、西传统美术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包括:透视原则差异、造型手段差异、造型原则差异、设色原则差异等方面。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 西方传统绘画 特征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